趋势研判!2024年中国猪肉产量价格波动及代表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产业规模化与绿色生态并进,智能化技术赋能食品安全与疫病防控[图]

关键词:猪肉、生猪、存栏量、出栏量

一、行业概述

中国猪肉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年至1984年的统购统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稳定经济和社会秩序,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生猪生产实行“调五留五”政策,即生产的猪肉一半上交国家,一半留给农户。此阶段养殖规模小、生产水平低、产品短缺,种、料、药和技术服务等处于起步阶段,生产和消费严格按国家计划调配。截至1984年,全国猪肉产量达到1445万吨,但人均占有量仅13.84千克,肉食品种相对单一,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93.78%。

1984年至1997年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行,农村经济活力增强。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逐步取消生猪派养派购,实行自由上市,随行就市,按质论价,生猪购销政策全面放开。生猪生产发展迅速,居民猪肉消费大幅提高。1997年,全国猪肉产量达到3956万吨,人均占有量增加到29.09千克,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为68.3%。此阶段猪肉产量年均增速达到6.7%。

1998年至2004年的过渡阶段,经过前一阶段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开始注重数量与质量并重,优化结构和增加效益。生猪养殖开始向优势区域集中,产业整合速度加快,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生猪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为后续的现代化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2005年至今的转型升级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良种覆盖率逐步提高,现代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主要呈现为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地及销区更加集中、环保升级、食品安全升级以及生产效率升级。

二、行业产业链

猪肉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饲料、疫苗兽药、种猪繁育等,种猪是生猪养殖的源头,其品质直接影响后代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产业链中游涉及生猪的屠宰加工,将生猪转化为可供消费的猪肉产品。产业链下游涉及猪肉产品零售和猪肉加工,如鲜肉、冷冻肉、火腿、香肠等,这些产品通过零售商、超市、餐饮业等渠道销售给消费者。

三、行业现状

随着历史化进程、政策导向和疫情助推,生猪行业集中度提升,众多小规模养殖场在2018年的猪瘟中出局,加快行业集中度提升进程的同时,我国生猪存栏降幅不断扩大,猪价大幅上涨,猪周期上行,带来“超级猪周期”。然而,进入2021年,随着生猪存栏量的逐步恢复和市场需求的相对下滑,猪肉价格开始步入下行通道。随着猪周期演变,近两年为新旧猪周期交替的过渡期。该阶段产能并未去化充分,价格处于地位震荡徘徊阶段。2024年6月,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零售价格为32.76元/公斤,环比增加2.42元/公斤,同比增加2.68元/公斤。

为有效遏制“猪周期”带来的产能与价格剧烈波动现象,自2021年下半年起,农业农村部率先在农产品领域启动生猪产能调控机制,旨在稳定市场供需平衡。然而,面对猪肉价格的持续走低,消费者需求意外增长,推动了猪肉产量从2021年的4113万吨显著跃升至2023年的5794万吨,这一趋势使得生猪养殖企业的去产能进程显得尤为缓慢。

为应对此挑战,农业农村部在2023年继续深化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通过精准施策,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合理地调整产能规模。具体措施包括将规模养殖场保有量指标细化至各省市,并公开挂牌认定了1.3万个国家级及省级产能调控基地,这些基地的生猪出栏量占全国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成为稳定市场供应的“定海神针”。得益于此,2023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实现了4.05%的同比下降,调整至4.34亿头,显示出调控措施初见成效。

进入2024年,为进一步细化并优化生猪产能调控策略,农业部于3月1日正式发布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对能繁母猪的正常保有量进行了适时调整,由原先的4100万头下调至3900万头,并将正常保有下限从95%微调至92%,以更加贴近市场实际需求。随着这一系列调控措施在供给端的逐步显现,猪肉产量开始呈现下滑趋势,2024年上半年中国猪肉产量达到2981万吨,同比小幅下降1.68%,标志着市场供需关系正逐步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四、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在2023年的生猪市场中,各大猪企围绕出栏目标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面对猪价的波动和市场的不确定性,部分企业表现出色,成功达成甚至超越了年初设定的目标。牧原股份以超目标131.6万头的优异成绩领先,显示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和出色的经营策略。大北农也不甘示弱,超额完成目标104.87万头,彰显了其稳健的发展态势。温氏股份和唐人神分别超额完成了26.22万头和21.23万头,这些成绩不仅证明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也体现了它们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然而,市场总是充满挑战,新希望、京基智农、金新农和东瑞股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分别还差81.76万头、15.5万头、25.31万头和37.55万头未能达到预期。

众所周知,2023年猪价让人“大跌眼镜”,导致行业内企业普遍面临高负债与资金紧张的双重困境。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那些能够灵活应变、精准施策的企业,不仅稳住了阵脚,更实现了既定目标,为行业树立了典范。同时,那些选择适当收缩产能、优化资源配置的企业,也展现了其应对市场风险的智慧和决心,为未来的复苏与发展蓄力。

牧原股份的主营业务是生猪的养殖与销售。公司采用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通过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覆盖整个生猪产业价值链。这种模式使得牧原股份能够严格控制生产各环节,实现流程标准化,减少中间环节损耗,并通过统一实施疫病防治标准和推进疫病净化来提升生产指标和优化成本。公司共销售生猪3239万头,同比增长7%,其中商品猪2898万头,仔猪309万头,种猪31万头。2024年1-6月,公司共计屠宰生猪542万头。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331万头。随着生猪销售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公司生猪销售均价自2月起逐月上涨,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屠宰肉食业务销售渠道,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与产品结构,通过加大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研发投入来提升生产效率与运营能力,为全国客户提供高质量猪肉产品。2024年上半年,牧原股份营业收入为569亿元,同比增长9.63%;归母净利润为8亿元,同比增长129.84%。

五、行业发展趋势

首先,产业规模化与集约化。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猪肉行业正逐步向规模化与集约化方向发展。大型养殖企业凭借其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政府也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中小养殖场(户)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这种趋势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绿色生态养殖的推广。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生态养殖成为未来猪肉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绿色生态养殖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通过采用有机饲料、减少抗生素使用、加强粪污处理等措施,提高生猪养殖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这也符合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提升中国猪肉产品的国际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猪肉行业的各个环节,从养殖管理到屠宰加工,再到物流运输和市场销售,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生猪养殖的精准管理、疾病预警和智能决策,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将推动猪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食品安全与质量追溯体系的完善。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未来,中国猪肉行业将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与质量追溯体系,确保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通过建立健全的追溯机制,实现从养殖源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疫病防控是猪肉行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未来,中国猪肉行业将进一步加强疫病防控和生物安全工作,建立健全的防控体系和应急预案。通过加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等措施,有效防范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动物疫病挑战。

《2025-2031年中国猪肉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共十三章,包含中国猪肉行业营销策略分析,猪肉行业发展机会及对策建议,猪肉市场预测及项目投资建议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2029年中国畜禽养殖业行业研究与发展前景报告下载订购协议 2023-2029年中国畜禽养殖业行业研究与发展前景报告.pdf 畜禽养殖是农业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畜禽养殖行业目前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加深产业化应用;此外,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已成为规模畜禽养殖的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平台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潜移默化地帮助现代养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08/R0803/202309/11-559388.html
2.畜禽生态养殖发展情况的汇报(通用11篇)一、我县畜牧业生态养殖环境现状 我县畜牧业养殖立足生态养殖,我县在畜禽粪便处理上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直接还田。千家万户的散养畜禽和小规模养殖专业户饲养的畜禽数量少,产生的粪尿和污水量小,农户均直接作为农家肥用于种田或种菜;二是沉淀发酵。大中型专业养殖场(户)饲养的畜禽数量多,产生的粪尿和污水量大,普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c410n4h.html
3.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论文8篇(全文)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论文 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生态环保的生活,这也促进了我国绿色生态养殖业的发展,这种新型的绿色养殖能够避免传统的养殖带来污染以及滥用抗生素等现象,同时也能够保障动物养殖的安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l17jfeu.html
4.福成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公司生态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方向是农作物种植、植树育苗、植树绿化和承揽生态修复工程,报告期内尚未形成规模化专业能力。 (二)畜牧业-肉牛育种养殖 目前公司畜牧业主要是肉牛育种养殖,我国肉牛养殖主要分别在冀鲁豫、西北8省区和东北3省三个地区,总体上规模养殖程度低、能繁殖母牛饲养量持续下降和自主培育的肉牛专用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30324000272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