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4养老十大热词:洞察“中国式养老”的变革与机遇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且必须妥善应对的重大课题。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接近3亿人,这一庞大的规模甚至超越了全球第四大人口国印度尼西亚的人口总量。

处于“中度老龄化”且持续加速行进的现状,使得我国的养老问题从以往重要但相对不紧急的事务,迅速上升为既至关重要又极为紧迫的国家战略。

通过对近两年全国性重要会议及文件的梳理可以发现,养老议题被提及的频率显著增加,其所占比重也日益提高。自然而然地,养老话题也越发成为广大老百姓日常热议的焦点。

在此背景之下,我们精心盘点了2024年度在养老领域备受瞩目的十大热词,以便更为深入、全面地洞察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态势与前沿动态,一同探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有效路径与创新举措。

1.中国式养老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国际平均水平,但同时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等现实情况,由此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和理念。此模式深植于我国国情与文化根基,也意味着我国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时,绝不能对国外模式盲目移植。

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并强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中国式养老”的概念,要求强化养老金融体系建设。

而对于养老产业各参与方来说,也需紧密贴合“中国式养老”模式,深度洞察我国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多元需求,以实现老年人安度晚年并在社会参与中体现价值的期待。

2.渐进式延迟退休

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和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增加,现行退休政策已不适应国情。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延迟退休政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缓解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带来的压力,同时也满足了部分老年人继续工作、增加收入的需求。它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和人性化,充分考虑了不同群体的差异,与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相衔接。

3.个人养老金

该制度于2022年11月25日开始在全国36个城市(地区)先行试点,并于2024年12月15日起正式推广至全国,成为近期热点话题。

个人养老金制度被视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我国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突破7000万户。

借着此次推广到全国的契机,个人养老金制度也针对市场反馈做了进一步升级,除了进一步丰富了产品选择范围之外,也增加了领取情形,完善了领取方式,并开始探索开展默认投资服务。市场普遍期待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推广至全国后能否带来明显突破。

4.长护险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许多人养老焦虑的原因。因此,在“中国式养老”中,妥善应对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显得格外重要。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人,占全体老年人的11.6%。据测算,到203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600万人。因此,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制度刻不容缓。

长护险是指为失能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或资金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也被称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制度之外的“社保第六险”。

从2016年试点至今,我国长护险49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已有超过1.8亿人参保,累计超过200万失能人员享受机构护理、居家上门护理等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服务。

不过,业内专家表示,从试点走向推广,长护险仍面临资金筹措难度、服务质量提升、护理员队伍建设等实际问题,国家政策及各试点城市均在逐步推进相应政策,并进行筹资机制多元化等探索。

5.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在“中国式养老”的“9073”养老格局规划中,90%的老年人会呆在家中养老。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在中国传统观念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约有99%的中国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因此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也成了养老产业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各项社会资源配合,也需要各个服务机构提高供给端的多元化和服务质量,切实满足居家养老各种场景下老人的实际需求。事实上,作为养老金融的重要参与方,已有像中国平安这样的保险机构在行业内率先深度布局“保险+居家养老”模式,采用“联体”这一创新模式系统性地提供健康照护、适老化改造、文体社交等600余项居家养老服务。

6.健康养老

健康是老年人的刚需。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相伴而来的,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口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无论从政策导向还是业内机构布局来看,医养结合都是明显的趋势。

在年初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强调,要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提高老年病防治水平,推动老年健康领域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不断增强老年人健康养老获得感,12月国家卫健委、民政部等五部门又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医养结合的服务质量及团队协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而从市场端来看,近年来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也在与健康管理加速融合,例如中国平安今年就正式将战略升级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不管在养老社区还是居家养老的布局上,都都配备专业医疗资源提供医疗康复、健康检查与慢性病管理等服务。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发生,降低医疗成本,实现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的转变,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中安享晚年。

7.智慧养老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智慧养老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涌现,让养老变得更加便捷,例如老年人健康监测智能设备应用、智能生活服务助手等等。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健康、养老、助残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体现了国家对智慧养老等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视。而在今年11月民政部等24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中,“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也是十九个重要措施之一,这又为智慧养老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地方也已经行动起来,例如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今年6月印发了《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成养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此前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将达到11.4万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发展智慧养老来提高养老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同时,也要做好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以及提高老年人对科技设备的使用能力,真正让老年人享受科技红利,提升养老生活的便利性。

8.适老化改造

年初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已将推进适老化改造列入工作清单,强调要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并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家庭配备智能安全监护设备。

民政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组织各地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已累计改造172万户。从北京、江苏、上海等地今年的政策来看,也在为符合条件的适老化改造提供相应的补贴。显然,这一工作未来仍将被大力推进。

9.养老服务标准规范化

随着养老产业不断发展,对养老服务各环节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变得愈发重要,包括服务流程、人员资质、设施配备等方面都应有明确的规范要求。相应的,近年来我国对于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也开始提速。

不过,从标准体系是否科学完备、标准编制是否科学严谨、标准实施是否科学有力等维度审视,我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仍需继续完善。业内人士建议,在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上可以引入更多专业机构与政府、学界共同填补一些细分标准的空白,提升标准化质量。例如中国平安就已与各方专家和市场机构共同打造了四项团体标准,涉及康复护理、远程管家、养老服务平台、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四大方面,其中《居家养老远程管家服务指南》《居家康复及护理服务管理规范》等团体标准已发布实施,对现有的标准体系起到了补充作用,也为保险行业参与我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10.养老变享老

从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享、老有所乐,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生活照料,而是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养老变享老的趋势就此体现。

对于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来说,需深刻洞察这一转变趋势并积极应对。例如要强化服务内容的多元化拓展,除生活照料外,增设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书画、音乐以及旅游等,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社交需求;同时打造个性化服务方案,依据每位老年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身体状况和需求匹配相适应的养老服务。另外,服务机构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人员素质与技能水平,回应老年人有品质、有尊严养老的期盼,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让老年人真正实现“享老”。

通过这十大养老热词,可以看到我国养老产业正处于快速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中国式养老”概念的深入阐释与战略部署,到养老各个领域的齐头并进,养老产业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而是朝着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方向大步迈进。最终,在社会各界持续的参与和不懈努力之下,一个能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美好社会必将加速构建成型,为广大老年人绘就幸福晚年的绚丽画卷。

THE END
1.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来看看这个2023 年末,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 2.17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的 15.4%,且未来老龄化趋势仍将延续。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需求的基数持续扩大,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 ? 消费能力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51202148&efid=CExCkih8a7eCDyTHY7Wrvg
2.从事养老行业的前景如何?政策和产业链分析养老照护服务发展最强有力的推动剂是长护险政策。长护险大幅度降低了老人的护理成本,拉动了消费需求,让企业从亏损状态变为微盈利状态,鼓励更多企业进入养老领域。 可以借鉴养老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日本)介护保险政策的变迁,来看中国养老照护产业的未来发展。 https://36kr.com/p/3091235101294345
3.老有所养——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老有所养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前言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难题,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持续且重要的影响。我国自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至今,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进程不断加快,2022年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4.9%。我国正式步入深度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1449801.html
4.专家谈养老金融发展的未来趋势三大融合趋势显现新闻频道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居家养老是我国主流的养老方式。他认为未来养老金融的发展重点应放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上,这是养老金融的蓝海。 郑秉文指出,未来养老金融发展将呈现三个融合趋势。首先是“居家+社区”养老融合趋势,社区为居家养老提供现场服务或上门服务。其次是“社区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020/47409906.html
5.未来我国养老行业发展趋势浅析自2013年我国“养老元年”以来,“养老”好像一下子被时代浪潮推成了一个万众瞩目的朝阳产业。养老行业、养老事业、养老企业、养老产业、老龄产业、医养产业、康养产业,各路资本蜂拥不亦热乎。 未来养老行业(康养产业)发展趋势如何? 一、9073 “9073”养老现象是指大约90%的老人,7%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人选择机构http://www.lyplan.com/content/231.html
6.未来五年养老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分析战略规划锦囊未来五年养老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分析 [管理类]战略规划[行业分类]大健康 [摘要] 试读已经结束,如需继续阅读,请先下载下载¥80.00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联系电话:15801580457http://bigdata.ren-manage.com/product/detail/20203122445
7.2024年老年经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中国老年经济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走势预测报告(2024-2030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经济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目前,老年经济涵盖了养老服务、医疗保健、休闲旅游、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投入,以满足老年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02/LaoNianJingJiWeiLaiFaZhanQuShiYuCe.html
8.20222022-2027年中国养老院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第一章行业概述 1.1行业定义及分类 (1)养老院行业是指以提供老年人居住、照料、护理、康复、娱乐等综合服务为主的社会服务业。这一行业旨在满足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所面临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养老院行业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5/0103/6200020120011021.shtm
9.养老待遇最新,养老待遇最新,政策改革与未来展望摘要:最新的养老政策改革带来了更新的养老待遇,反映了国家对养老问题的重视。随着政策不断调整与完善,未来养老待遇有望进一步提高。本文展望了未来养老政策的发展趋势,包括可能的改革措施和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养老问题将持续受到关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待遇。 https://www.hainanxiandaihaiwan.com/post/994.html
10.深度剖析:中国养老产业的现状与未来金中软件集团官网未来的养老产业会逐渐迈向成熟阶段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助力我省的社会发展;其次,本次调研旨在对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调查为养老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最后,但是受此前行业监管的不规范和市场供需矛盾等因素影响一些养老院存在管理混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给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http://www.kingonsoft.com/archives/12585
11.社区居家养老:未来养老服务的大趋势总而言之,社区居家养老以其独特优势成为众多城市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并且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社区居家养老让老人既享有家庭温暖,又能得到同龄人认同,给他们带来归属感与认同感,毋庸置疑,社区居家养老在未来必将成为养老服务的一大趋势。https://www.peaceton.com/news/759/
12.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高品质社区的养老需求或将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年显现,国家频频发布政策促进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99万个,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升。随着我国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同时“少子化”“空巢化”程度提高,http://www.aplid.com/h-nd-86.html?amp%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3B_np=115_531
13.养老行业发展趋势6篇(全文)养老行业发展趋势 第1篇 养生养老“产业”,是60年代以来国际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其原因是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借鉴国际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解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jwosvbr.html
14.中国养老报告(6)瑞典养老产业典型模式 (7)瑞典养老产业经验借鉴 1.1.4 新加坡养老产业发展经验 (1)新加坡养老产业发展概况 (2)新加坡人口老龄化现状 (3)新加坡养老产业政策制度 (4)新加坡养老产业发展规模 (5)新加坡养老产业典型模式 (6)新加坡养老产业经验借鉴 1.2 国际养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3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