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各位老少爷们儿,最近逛B站的时候有没有刷到这个“纳豆激酶减肥”的视频。
真的绝了,整个6月,我的首页推荐上铺天盖地全是这玩意儿。
包括但不限于“纳豆还能掉秤?谁信这个能瘦10斤”;
“真实测评,光吃不运动躺平就能瘦?30天掉秤11斤!”
“晨跑豆腐脑,夜跑小烧烤,「节制比放纵更自由」”
“刷到必瘦,永不反弹。”
讲真,对一个“研究过各种方法,但始终没有瘦下来”的人(比如我)来说,这种"30天掉称11斤”“永不反弹”的把戏,很难让人信服。
所以一开始,我根本没把这个纳豆激酶放在眼里。
结果过了两天,B站首页又开始推荐,只不过这次画风完全变了:
“使用30天测评,打假纳豆减肥胶囊,别太离谱”;
“垃圾营销说我没有发言权,纳豆激酶吃了能瘦?吃一个月看看这个天大的笑话!”
“别恰烂饭了,吃这个就能瘦?纳豆激酶到底是什么鬼!”
第一步,吐槽全站都是纳豆激酶,这是智商税吧;
第二步,表示信你的邪,我买了给大家避雷;
第三步,一个月胡吃海塞搭配纳豆激酶,每天测体重,30天后竟然真的瘦了;
第四步,科普纳豆的成分,总之就是天然健康的减肥产品,还能清血脂;
毕竟up主确实大吃大喝了,也肉眼可见地瘦了;
要不咱也试试?
就在下单前一秒,我捕捉到了这个产品的关键词“吉*制药”。
既然是“药品”,好歹留个心眼。我又在B站搜了一下“纳豆激酶”,这一次跳出来的,除了上述推广,排在第一位的是一个up主的“揭露帖”:
《正义或许迟到,但永不会缺席!死磕纳豆激酶!》
up主从成分的角度,科普了纳豆激酶如果作为“酶”,本质上就是蛋白质,而所有的蛋白质进入人体,都就会被分解为小分子氨基酸,基本上无差别。
此外,日本人确实有吃纳豆的习惯,但纳豆其实是通过一种菌类发酵而成的一种豆制品,发酵的过程就会产生酶。
咱们平时做泡菜、腌咸菜,都能产生酶,如果说纳豆激酶管用,何必花200块钱买呢,整一包榨菜好了,才5毛钱。
到这里也还行,纳豆激酶它只是想骗我的钱,顺便送我几斤肉。
可是,一不小心它可能还会要命。
但你仔细看,就会在推广视频的边边角角发现这样一行小字:普通食品不能代替保健品和药品。
嗯,这个“吉*制药纳豆激酶”产品类别,是糖果。
花200块钱买一块糖?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商家这样宣传,真的不违法吗?
本着负责任的精神,我又去搜了一下这个“吉*制药”。
根据店铺主页介绍,吉*制药是由出身于日本医学世家的吉武博士创办,将印度的阿育吠陀与日本汉方融会贯通,立志做出来日本放心的功能性食品。
此外还贴出了各种专利证书、生产许可、医药品认证,甚至还是日本皇室御用指定产品。
这些证书的图片非常巧妙地在清晰和模糊之间过渡,让人既能看得到确有其“证”,但又无法看个清楚,不好核实真伪。
在中文搜索引擎里,“吉*制药”也没有任何官方信息,只有企查查的一则“商标申请”信息,显示“日本优之食品有限公司”曾经申请过“吉*制药”的商标,但审核没通过。
不过,这个“日本优之食品有限公司”,也就是产品包装上的“日本優の食品株式会社”,日本确实有这么一家公司,经营地址也对得上。
产品包装背后的那串条码以“457”开头,也可以证明这个“吉*制药纳豆激酶”是日本制造。
但除了注册信息,Google里同样查不到任何“日本優の食品株式会社”和“吉*制药”的官方信息。
而吉*制药声称的“全球畅销,各大药房”,实际上无论是亚马逊还是乐天,都“查无此药”。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进口商品进入中国必须要贴中文标签,但吉*制药售卖的产品,全部是日文标签。
啊这。
只能说这个吉*制药的纳豆激酶,浑身上下都是bug。
甚至那位博主还发现,这款产品原来的包装,“吉*制药”用的是拼音,骗人也稍微走心一下好不啦。
接下来再说说B站。
B站是否无辜我不能判定,但它对这类智商税产品,至少是默许,甚至纵容的。
也就是说,B站认可了纳豆激酶这款打着减肥旗号的糖果,并通过了推广审核。
有没有可能审核人员也被商家骗了呢?
我觉得,可能性很小。
如果说推广视频是因为推流才有的高播放量,那么揭露视频的播放量为什么上不去?
答案很简单,被限流了。
被谁限流了?可能是商家找的水军举报被限流了,也可能是平台方在“保护”充值玩家。
“都是水军”。
“我吃了,好处是:排便增加。坏处是:胖了15斤。”
只有我们ikun,此时还在玩梗。
“2*1K静燃多维柑橘生姜片”——减肥的;
“E*FIT代谢静燃片”——减肥的;
“失*计划代餐奶昔”——减肥的。
左下角带购物袋标志的,记得擦亮双眼
在我看来,平台商业化真的无可厚非,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一定要有盈利点所在。
对B站来说,它需要充分的商业化,才能保证平台的建设,留住优秀的创作者,从而保证优质内容的不断积累。
对B站创作者,尤其中腰部的up主来说,永远为爱发电不现实,他们也需要一定的商单活下去,才能创作出更好的内容。
哪怕你拍个Pdd那种“满天都是iPhone14,9.9包邮到家”的,也比这种打着真实测评、实则坑人的智商税要好得多。
从7月5号开始,B站视频的播放量将改为播放分钟数。
即一个视频,从前点进去看一秒也算播放量,现在要看整体播放时长。
也就是说,像“营销号”“标题党”那种把人“骗”进来就走的低质量视频,以后可能会逐渐失去市场。
而对于优质内容、优秀的up主来说,未来则有了更大的想象力。
我个人很喜欢刷B站,我也相信,B站真的在努力为创作者和用户搭建一个更优质的内容平台。
尽管像纳豆激酶这种虚假测评、智商税产品,与没有底线恰饭的博主,和没有良知的商家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