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肥胖人口在持续增加。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同时,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也不低,分别为19%和10.4%。
如果告诉您,有这样一种方法,既不用节食也不用运动就能让您轻松减重,您会心动吗近年来,在一些电商平台出现了所谓“网红减肥胶囊”,销量不菲。商家宣称只要空腹吃上一粒,就能燃脂瘦身。这样的减肥食品真的靠谱吗对身体健康又有哪些影响
吃了“减肥胶囊”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在日常接诊的患者中,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方毅发现,有不少患者是因为使用了成分不明的减肥食品后出现身体不适而前来就医的。“我们经常也会碰到一些女性,实际上身高体重都已经非常达标了,说最近在减肥。可能吃了一些特殊的减肥药,这些减肥药的成分并不是很明确,最后病人出现了心悸失眠、血压偏高,最后一查她的指标,实际上她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受到影响的。”
前不久,河南郑州的消费者陈女士在一家名为“娇娇小仙女”的网店购买了一款所谓减肥胶囊。网页宣传这样写着“一粒饱腹一整天,适用易胖等多种体质”。同时卖家承诺,“瘦身不反弹,无效全额退款”。
消费者陈女士说:“他们推荐的减肥药就是一天吃一粒,基本上吃一个月可以瘦10斤,也是想试试,然后就下单买了二十几粒,花了大概200多元钱。”
然而到货后,陈女士吃了仅三天,就出现了心慌、神经系统失调等各种不适症状。
从陈女士网购的所谓减肥胶囊可以看到,这款减肥胶囊标称品牌为“华纳兄弟牌茶多酚荷叶胶囊”。
外包装醒目位置处印有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字样,同时标注“保健功能:减肥”。包装上的标志和字样似乎都在提示消费者,这是一款正规的“保健食品”。然而河南警方发现,这款所谓减肥胶囊存在诸多可疑之处。
所谓的“蓝帽子”保健食品标志竟然是伪造的,与此同时,检测机构反馈的产品送检结果显示,涉案减肥胶囊中含有违禁成分西布曲明。
毒胶囊变身“减肥神药”价格最高翻了50倍
据了解,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作用于人体可以增加生理性过饱感,降低食欲,曾一度被用于肥胖症的治疗。
然而后经临床研究发现,西布曲明对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具有副作用,其中尤以对心血管的影响最为突出,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自2010年起,我国已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
到案后,据黄某某交代,其销售的减肥胶囊都是从一个河南人杨某某处批发来的。随后通过技术侦查,河南警方很快找到了杨某某的窝点,并在其中查获大量散装胶囊、西布曲明原料以及胶囊壳等包材。厨房就是杨某某用于非法生产减肥胶囊的窝点,卫生环境堪忧,药粉散落一地,墙角处的脸盆和胶囊板就是用于加工成品的简易工具。
据警方介绍,杨某某将荷叶粉、利尿剂和西布曲明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在脸盆中混合,然后再用简易工具手工进行灌装,一天的产能达1万多粒。
据杨某某交代,其生产非法减肥胶囊的成本为0.4元至0.6元每粒,对外批发价为1.1元至1.6元,每粒获利2倍左右。其下线遍及全国各地,截至案发,杨某某共计对外批发非法减肥胶囊20余万粒。
就这样,从黑窝点生产出来的毒胶囊,套上不同的包装,摇身一变就成了网络中被吹捧上天的“减肥神药”,从成本价的0.4元每粒,到销售终端的20元每粒,价格最高达到50倍。
含西布曲明的减肥产品网上兜售屡禁不止
所谓“减肥神药”竟是含有违禁物质的有毒有害食品,让众多不知情的消费者深受其害。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网络渠道销售的减肥食品含禁药的案件并不少见。近日,辽宁警方查办了一起案件,发现在一些知名社交平台上推广的高价网红减肥咖啡中也含有西布曲明。
近日,辽宁警方接到消费者孙女士报警,称其在网上花费14400元购买了一款标称“纤蓓瘦”牌减肥咖啡,可能对人体有危害。
孙女士告诉记者,商家向她介绍说这是一款“生酮”咖啡,每天早上空腹喝一包,不运动、不节食,保证每月瘦15到30斤。然而喝了一周之后,孙女士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经检测发现,涉案减肥咖啡中含违禁成分西布曲明。通过报案人提供的信息,辽宁警方很快找到这款减肥咖啡的销售者汪某。随后,辽宁警方又在云南、甘肃将汪某的上家杨某某、赵某某抓获,扣押减肥咖啡400多袋。
据辽宁警方介绍,这款非法减肥咖啡以网络分销代理为主要销售模式,通过终端代理商在各自的社交媒体账号进行推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诸如“不反弹不节食无副作用”“微商小红书同款”等宣传语极具诱惑性。
据警方介绍,就这样通过在社交平台上的宣传推广,犯罪嫌疑人将含有禁药的有毒有害食品,包装成高价减肥咖啡,销售给了不知情的消费者食用,从中获取暴利。
据嫌疑人汪某交代,对于这款减肥咖啡的副作用,代理商们全都心知肚明。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他们也有统一的应对话术。“喝完之后可能会口渴、不饿、有点恶心。但是上面拿货的人,他跟我说这个属于正常,你就跟客户说多喝点水,三四十分钟之后让他吃点东西就会过去。”
调查至此记者发现,多年来,有关部门始终坚持对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打击,但含西布曲明的减肥产品却仍未绝迹,部分还跻身“网红产品”。
苏州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2019年曾对市场监督抽样及公安办案送样的84批减肥类保健食品检测发现,其中50批被检出添加了西布曲明。在这些案件中,有的减肥产品含有西布曲明,商家却将其伪装成天然酵素、减肥咖啡、减肥糖果、中药饮,隐蔽性极强。网络销售的减肥食品成了非法添加的重灾区。
含西布曲明的减肥食品已致多人死亡
网售减肥食品非法添加屡禁不止,其危害不容小觑。记者经搜索发现,已有不止一例因误服含西布曲明的减肥食品致死案例:2018年,无锡一名年轻女性吃了含有西布曲明减肥食品后死亡;2021年,江苏一名4岁女童因误食了妈妈网购的减肥巧克力,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调查发现,这款所谓减肥巧克力中含有西布曲明。
医学专家强调,宣称具有减肥功能的食品目前在我国已纳入保健食品进行管理,申报减肥类保健食品须经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实验,效果和安全性才有保障。记者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保健食品查询页搜索后发现,目前我国已获批的减肥类保健食品共计109个。医学专家提醒,未获批却宣称有奇效的产品,消费者应谨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