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融媒体平台消息(记者温晔峰)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十大违法食品典型案例。
一、内蒙古蒙古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案
2019年5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组在对内蒙古蒙古纯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库房卫生条件差、日常管理欠缺,未能持续保持食品生产许可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库房内放有大量过期食品原料等违法行为。
二、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磁灸家居用品店虚假宣传案
三、土默特左旗二猴农资经销部等7户经营者销售不合格化肥案
2019年5月,接到生产厂家投诉,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土左旗辖区内的7户当事人处查获涉嫌假冒河北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金盾牌碳酸氢铵共计272吨。经抽检检验,上述化肥为不合格产品,且涉案碳酸氢铵商品均为假冒该公司生产的产品。
四、包头市朱某某销售含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西布曲明)成分食品案
五、王佳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污染食品行为案
2019年4月17日,鄂尔多斯市鄂前旗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鄂托克前旗佳禾畜产购销门市部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冷库中存放的牛肉所用的包装材料污秽不洁,与未处理过的牛下水、牛头、牛蹄、牛皮混合存放。冷库的四周墙壁及地面有血渍及其它的不明污染物。当事人经营的食品(牛肉)被包装材料、容器污染,肉重为170千克,卖价为每千克60元,货值总金额10200元。
六、锡林郭勒盟孙某某等人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9年8月14日,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公安局接到报警称,在太仆寺旗宝昌镇某大药房购买的男性保健品“孟加拉虎王”,服用后出现头疼、发烧、腹泻等症状,怀疑为不合格产品。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
经查,进货渠道不合法,产品均含有西地那非、他达拉非西药成分,涉案金额80余万元。太仆寺旗公安局于2019年8月28日以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立案侦查。2019年9月3日,孙某明、张某平被太仆寺旗公安局依法取保候审。2019年9月19日该案移送审查起诉。
七、通辽市张某某、苏某某非法经营案
2019年7月28日上午,科左中旗烟草专卖局在巡查中发现,张某某、苏某某在2018年12月份非法买卖香烟约350条,价值约35000元;2019年7月初非法买卖香烟约350条,价值约35000元;2019年7月27日非法买卖香烟515条,价值约55000元,张某某、苏某某共非法买卖香烟约1200条,涉案价值约120000元。张某某、苏某某有涉嫌非法经营嫌疑,2019年7月28日下午,科左中旗烟草专卖局,将涉嫌非法经营嫌疑的张某某、苏某某案件移送至科左中旗公安局。后经公安机关审讯,张某某、苏某某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认不讳,民警将张某某、苏某某刑事拘留,该案告破。
八、佟佳鑫涉嫌经营标签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案
通辽市奈曼旗市场监管局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和乳及乳制品等饮品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奈曼旗大镇鑫吉顺自选超市经营的标签标示为“达和圆牧业低糖高钙中老年”“达和圆牧业高钙中老年”的食品未标示“钙(或糖)”含量。
九、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制作小米粥案
2019年5月31日,满洲里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A座餐厅进行检查时发现,该餐厅超范围使用添加剂面碱制作小米粥,操作间没有添加剂使用称量工具和添加剂使用记录,其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为进一步查清事实,执法人员于当日依法立案进行调查。经查,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A座餐厅负责人承认其超范围使用添加剂制作小米粥,自4月末开始制售小米粥至案发时,共销售获利1240元。
十、王占东经营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肉制品案
经查明:当事人王占东违反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经营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肉制品。检查发现无检验检疫证明牛肉380公斤,当事人购进400公斤,现已销售20公斤。检测含有猪源性成分的羊肉片25公斤,未销售,没有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