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是我国特有的地方性海水鱼类,在我国海洋鱼类区系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位列我国海洋捕捞对象之首,曾在我国乃至太平洋西部海洋渔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我国大黄鱼养殖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网箱养殖,也是最为常见的大黄鱼养殖模式;另一种是深海网箱养殖,目前浙江省宁波市已经开启深海养殖大黄鱼模式。
大黄鱼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鱼苗的投放、饲料的种类、危害防治、租金与费用、融资借贷、渔业保险和劳动力雇佣等条件,一旦出现疏忽可能造成巨大亏损。
二、大黄鱼产量
随着我国逐渐注重对于大黄鱼资源的保护和养殖技术的突破,我国大黄鱼产量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2020年中国大黄鱼产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到2020年中国大黄鱼产量上升至30.01万吨,同比上升5.19%。
三、大黄鱼养殖产量
随着我国政府的重视和养殖技术的不断突破,再加上市场需求的上升和捕捞产量的下降,使得我国大黄鱼养殖产业不断扩大。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3-2020年中国大黄鱼养殖产量不断上升,到2020年中国大黄鱼养殖产量上升至25.41万吨,同比上升12.68%。
中国养殖大黄鱼的省份有五个,分别为福建、浙江、广东、山东和江苏,2020年养殖产量分别为204576吨、32422吨、16878吨、182吨和4吨。其中,中国大黄鱼养殖产业主要分布在福建省,2020年福建省大黄鱼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超过80%。
四、大黄鱼捕捞产量
随着我国对于大黄鱼的过渡捕捞,使得我国沿海大黄鱼渔业资源逐渐减少,为了恢复我国沿海大黄鱼资源,我国逐渐加大对于野生大黄鱼的保护,设立了大黄鱼繁殖保护区,这些方面都使得我国大黄鱼捕捞产量从2017年开始逐步减少。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到2020年中国大黄鱼捕捞产量下降至4.6万吨,同比下降23.08%。
我国沿海的大黄鱼主要分布在广东和海南附近的近海地区。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省是我国大黄鱼捕捞产量最高的地区,产量达到23347吨,其次是海南省,2020年产量为11688吨。广东和海南合计产量为35035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约为76%。
五、大黄鱼苗种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3-2020年中国大黄鱼鱼苗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13-2017年中国大黄鱼鱼苗产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17年中国大黄鱼鱼苗产量上升至39.15亿尾。随后我国大黄鱼鱼苗产量开始波动下降,到2020年中国大黄鱼鱼苗产量下降至23.81亿尾,同比下降30.3%。
福建省市是我国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大黄鱼育苗基地,2020年福建省大黄鱼鱼苗产量为21.62亿尾,占大黄鱼鱼苗总产量的比重为90.81%。其次为浙江省,2020年产量为2.04亿尾,占大黄鱼鱼苗总产量的比重为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