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饲养羊应按照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体况,将羊群分为公羊舍、育成羊舍、母羊舍、哺乳母羊舍、断奶羔羊舍、病羊舍及育肥羊舍,并根据各种羊的情况分别饲养管理,同时要保证适当运动。
2、及时清除粪便,保持环境卫生
每天早晨饲喂后,将圈舍内粪便清扫干净,保持圈舍周围及运动场环境清洁,同时定时处理粪便。每次饲喂前打扫圈舍,清除粪便、羊毛等其他污染物,确保羊舍清洁安静,做好防鼠工作。
3、每天要多观察羊群
做到三察三看,三察:察发情、察饮水、察疾病,三看:看羊的精神、看粪便、看采食。
4、喂料
成年母羊、育成羊喂2次,每天早晨7:30-8:30点,下午7:00-8:00点各饲喂1次,断奶羔羊、哺乳羔羊每天早晨饲喂母羊前将其隔离后单独补饲,哺乳母羊、断奶羔羊日喂3次,每天早晨7:30-8:30点、中午1:00-1:30、下午7:00-8:00各饲喂1次,每次饲喂前将粗饲料和精饲料充分揽拌均匀后进行饲喂。举例子,比如每日喂4次,早上7点伺喂苜蓿青干草,10点饲喂青贮草,下午3点饲喂精料补充料与干草粉拌水混合的草料,5点饲喂青贮草。
5、饮水和喂盐
水是组成体液的主要成分,对羊体的正常物质代谢有特殊的作用。只有充足的饮水,才能使唤吃进的草料很好消化吸收,血液循环与体温调节正常进行。羊的饮水次数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调节,通常夏季比冬季饮水次数要多,至少每天保持两次饮水。饮水以饮流动的河水或洁净的泉水,自来水最好,切忌饮水坑的污水,这种水易感染寄生虫病。
喂盐,不仅可促进羊的食欲,还可供给无机盐氧和钠元素。每只羊每日可喂给5-10克。盐可以单独放在饲槽里让羊自由舔食,也可放入饲料中拌匀喂给。
6、编号
编号对肉羊生产来说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项目,便于管理。常用的方法有:耳标法、剪耳法和墨刺法、烙角法等。
耳标法:有金属耳标和塑料耳标,形状有圆形、长条形两种。对肉羊来说两种耳标均可使用。耳标用以记载羊的个体号,品种符导及出生年月等。以金属耳标为例,用钢字钉把羊的号数打在耳标上,上边第一个号数是打羊的出生年份的最末一个字,接着打羊的个体号。在种羊场的编号-般习惯公羊为单号,母羊为双号。举例如50012,前面5字,即表示该羊是1995年生,后面0012,即为羊的个体号,为母羔。每年由1或2编起。耳标一般戴在左耳上,用耳标钳打耳时,靠近左耳的耳根软骨部,避开血管,如若出血,应涂擦碘酒消毒,防止感染。
7、羔羊断尾
羔羊的断尾主要用在肉用绵羊品种公羊同当地的母绵羊杂交所生的杂交羔羊,或是利用半细毛羊品种来发展肉羊生产的羔羊,其羔羊均有一条细长尾巴。为避免粪尿污染羊毛,或夏季苍蝇在母羊外阴部下蛆而感染疾病和便于母羊配种。断尾是羔羊生后10天内进行,此期尾部血管较细不易出血。
羔羊断尾常用的有热断法和结扎法。热断法就是利用一把厚0.5厘米、宽7厘米的铁铲,将铁铲在炉火上烧成暗红色,断尾处大约离尾根部4-5厘米,约在第三至第四尾椎骨之间,要边切边烙,切忌太快,这样还有消毒作用。为了避免铁铲烫坏羊的肛门或母羔外阴部及确保断尾长度一致,还用一块厚度4-5厘米,宽20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板,在板的一端紧贴边凿个直径5厘米大的圆孔。断尾时将羊尾套进去并压住,断尾时需两人操作、一人保定羊,另一人持铁铲和木板,紧密配合。
结扎法是利用橡皮筋,将羔羊的尾巴在尾根处扎紧,大约1~2周,尾巴在结扎处便干燥坏死,自然脱落,尾巴脱落后,在断尾处涂上碘酒。结扎法的要点是结扎要紧,注意观察尾巴脱落前后是否有化脓等异常现象,如有化脓要及时涂上碘酒。此种断尾方法操作简便,断尾效果较好。
在羊的管理方面,还要按时给羊剪毛,对留作繁殖用的公羊、母羊每年在剪完毛之后,还要进行药浴、驱虫及预防注射,以防内外寄生虫病和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