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水产行业全景洞察:现状、机遇与挑战

一、水产饲料:产业基石的发展态势

(一)产量与市场趋势

(1)产量变化

2023年全国水产料产量达2344万吨,占全国工业饲料产量7.29%,但受普水鱼行情低迷和极端天气影响,2023年同比下滑4.9%,2024年前三季度产量1759万吨,仍同比下降2.8%(其中普水料下降10%)。

(2)影响因素

1、养殖端变化

消费者对水产品品质和种类要求提高,部分普水鱼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户减少养殖规模,如近年来部分普水鱼养殖面积减少约20%,导致饲料需求减少。

2、环保政策限制

各地对水产养殖环保要求严格,部分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养殖场关闭或整改,冲击水产料市场需求。

3、原材料价格波动

豆粕价格在2022-2023年上涨约30%,鱼粉价格波动频繁,增加生产成本,压缩企业利润空间,部分企业减产或调整产品价格,影响市场销量。

(二)竞争格局与地域分布

(1)竞争格局

国内水产料市场呈“两超多强”格局,前十大企业占60%市场份额。海大集团、通威股份、新希望等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分别约为18%、13%、6.5%。

(2)地域分布

1、南方优势

南方是水产料生产重要区域,广东省产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南方水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发达,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利于饲料企业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如广东拥有优良港湾和丰富淡水资源,水产养殖品种多样,饲料企业能就近获取原材料,降低成本,且制造业发达,设备先进,技术人才集聚。

2、北方特点

北方地区水产养殖业相对分散,水产料企业规模和数量较少,但在冷水鱼养殖饲料等特定领域有优势,如山东、辽宁等地在海参、鲑鳟鱼等养殖饲料方面有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

(三)企业销量梯队

(1)不同梯队情况

10-19万吨企业:约19家,合计销量255-265万吨。

20-49万吨企业:约10家,合计销量250-260万吨。

50-99万吨企业:3家,合计销量190-200万吨。

超100万吨企业:3家,合计销量840-850万吨(海大国内水产料销量预估460万吨左右)(数说水产)。

(2)企业策略差异

1、大型企业

注重品牌建设和规模效应,凭借研发实力和销售网络推出多样化产品,通过大规模采购降低成本。

2、中型企业

专注细分市场和差异化竞争,如正大水产深耕虾料市场,占有率约15%,通过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与大型企业错位竞争。

3、小型企业

以灵活经营和本地化服务立足本地市场,快速响应养殖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

(四)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腰部企业困境

经营压力大,与头部企业比缺乏规模优势,与小型企业比灵活性不足。

(2)应对策略

1、技术创新

与科研院校合作引进先进饲料研发技术,开发环保高效产品。

2、优化管理流程

借鉴先进经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部分企业优化流程后生产效率提高约10%-15%。

3、拓展市场渠道

巩固线下渠道,积极开拓线上市场,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扩大销售范围,提高品牌知名度。

4、加强行业合作

加强行业内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水产养殖:蓝色财富的孕育与发展

(一)产量增长与养殖主体

(1)产量规模增长

2019-2023年,中国水产养殖行业产量稳步增长,2023年淡水养殖产量近3414.01万吨,同比增长3.78%;海水养殖产量达2395.60万吨,同比增长5.27%。

(2)养殖主体问题

中小企业(养户)是养殖主体(占比超90%),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海省市。但存在诸多问题,如规模小,养殖技术研发和引进投入不足,依赖传统经验,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融资渠道有限,仅约30%能顺利获银行贷款且额度有限,难以扩大规模、改善设施或应对风险;抗风险能力弱,易受市场价格波动、疾病疫情等影响而亏损甚至破产。

(二)主要养殖品种与产区

(1)淡水养殖

主要品种产量及产区

1、草鱼

年产量550万吨,主产广东、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广东珠三角养殖户经验技术先进,湖北在种苗培育和养殖规模上有优势(其种苗培育量占全国约40%)。

2、鲢鱼

年产量约380万吨,主要产自江苏、湖北、湖南等长江中下游省份。

3、鳙鱼

年产量300万吨,安徽、江西、湖北等是主要产区。

4、鲫鱼

产量约280万吨,江苏、湖北、江西等为主产区。

5、鲤鱼

年产量约260万吨,山东、河南、辽宁等北方省份是主产区。

(2)海水养殖

1、牡蛎

年产量超500万吨,山东、福建、广东等沿海是天然养殖场,山东荣成、乳山等地养殖历史悠久,产业链完整。

2、对虾

年产量约180万吨,广东、广西、福建、山东、海南等地凭借先进技术和适宜水温成为养殖主力军。

3、海带

产量约160万吨,山东、福建、辽宁等省份利用冷水海域优势,养殖规模庞大。

4、海参

年产量约22万吨,辽宁、山东等北方沿海省份低温清洁海域孕育高品质海参,大连海参闻名遐迩。

5、梭子蟹

年产量约12万吨,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近海海域是其理想栖息所,秋季大量上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6、其他海水鱼产量

全国海水养殖产量23955970吨,鱼类2057102吨,其中大黄鱼280997吨,鲈鱼246918吨,石斑鱼241480吨,金鲳鱼292263吨,鲷鱼147314吨。

7、鳜鱼饲料与虾类市场

鳜鱼饲料技术突破,部分企业加入单品饲料40万吨的市场角逐,未来100万吨可期;2024年国内虾总产量250万吨(南美白对虾占93%),未来虾类年消费量可达500万吨以上。

(三)从业者概况

1、从业者问题

(四)产业发展趋势与可持续性

(1)发展趋势

(2)可持续发展措施

1、生态养殖模式推广

如稻渔综合种养,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质量安全监管加强

政府加强养殖环节监管,严格控制投入品使用,建立全程追溯体系,大型养殖企业产品追溯体系覆盖率达约80%。

3、绿色技术研发推广

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推广绿色环保养殖技术和设备,如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净化技术等。

三、水产动保:健康养殖的幕后支撑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1、当前产值与下降原因

2024年中国水产动保产值约154.9亿元,同比下降约30%-40%,原因是2024年水产养殖终端投喂率低、投苗延后、养殖效益不高、资金紧缺、养户信心不足,用药积极性不高。

2、长期前景与需求增长因素

(二)主要企业及其特色

(1)饲料公司涉足

海大、通威、大北农、恒兴、新希望、粤海等企业。

(2)其他头部企业特色

1、渔美康集团:研发实力强,产品覆盖广。

2、北京水世纪生物:市场推广成熟,定制化服务出色。

3、上海泰缘生物:产学研结合紧密。

4、其他企业特色:如广东利洋水产研发的生物菌剂调节水体微生物平衡效果显著;部分企业靠精细化市场运营,精准定位小众养殖品种动保需求;还有企业以低价策略主打高性价比产品,吸引中小养殖户。

5、其它头部企业:江苏好润生物、北京渔经、武汉华扬、成都科宏、海南正强超越、山东宝来利来生物等。

(三)行业研发与服务

1、研发方向

研发人员致力于攻克病害难题,开发环保高效产品,与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新型绿色环保动保产品,如针对细菌性疾病的抗菌药物替代品和生物净化剂。

2、服务内容

销售人员推广动保理念与产品,企业技术人员平均每月回访养殖户约2-3次,为养殖户检测水质、诊断鱼病,提供养殖技术咨询和培训等服务,帮助养殖户科学使用动保产品,提高养殖水平。

(四)行业发展方向

1、绿色环保理念

追求绿色、环保与可持续,研发环保型产品,推广生态养殖方案。企业选用环保原材料,研发可降解、无污染产品,减少药物残留,市场上环保型动保产品占比逐渐提高(已达约30%)。

2、示范基地建设

与养殖户合作建立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户环保意识,实现环境保护与养殖效益提升的双赢。

四、市场消费与贸易:供需动态与挑战

(一)国内消费变化

1、消费偏好与渠道转变

消费者偏好生鲜/冷冻水产品,鱼虾类最受欢迎,但45家大型批发市场成交量从2019年的1103万吨降至2023年的903万吨,反映出消费渠道与习惯转变。电商和冷链物流发展使消费者倾向线上购买新鲜便捷水产品,冲击传统批发市场。

2、企业应对策略

水产企业加大电商平台投入,优化产品展示和促销活动,加强与冷链物流企业合作,目前水产企业在电商平台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重达约15%,提升配送速度和质量。

(二)国际贸易形势

(1)贸易数据与逆差情况

2024年前三季度,水产品出口量300.16万吨,出口额148.22亿美元;进口量518.33万吨,进口额169.34亿美元,贸易逆差21.12亿美元,虽逆差有所收窄,但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2)影响因素

1、贸易壁垒与标准差异

国际贸易环境复杂,一些国家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产业,不同国家质量标准差异要求企业调整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

2、汇率波动影响

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水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相对上涨,降低竞争力;贬值增加进口成本,影响企业利润,2023-2024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约8%,对进出口企业影响较大。

3、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地缘政治冲突对水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三)影响市场的因素分析

1、市场波动因素

2、养殖周期影响

3、气候变化影响

影响养殖环境,极端天气和水温变化可能导致产量下降或疾病爆发。

4、疾病疫情风险

是重大风险,造成养殖户损失,影响市场供应和价格。

5、政策法规调整

如禁渔期制度和养殖环保标准提高,促使行业结构调整。

(四)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

企业应对措施

1、拓展销售渠道

加强品牌建设,推出有机、绿色养殖等特色品牌概念,吸引消费者;优化产品结构,加大高附加值水产品研发生产,如深加工产品和预制菜,目前深加工水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已达约20%)。

2、加强合作共赢

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如养殖与饲料企业合作研发饲料,与加工企业合作开发特色产品。

(一)冷链物流的保障作用

1、市场规模与技术应用

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7231.0亿元,企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冷藏仓库、运输车辆、配送中心等),应用智能温控、气调保鲜等先进技术,确保水产品低温环境,延长保鲜期,目前采用智能温控系统的冷藏车辆占比达约60%。

2、合作提升配送效率

与水产企业合作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使水产品更快捷到达消费者手中。

(二)预制菜的新机遇

1、市场规模增长预期

2023年预制菜及水产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分别达3616亿元及1237亿元,预计到2026年分别跃升至7490亿元、2576亿元,为水产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2、产品优势与企业发展

水产预制菜品类丰富,满足不同口味需求。企业创新研发特色产品,加工注重标准化规范化,确保质量和口感一致,目前预制菜行业标准化率达约70%。水产企业涉足预制菜领域可消化过剩原料,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竞争力。

产业链协同发展

冷链物流与预制菜产业与水产行业相互促进,构建更完善产业链。上游养殖企业依市场需求调整品种规模,提供优质原料;中游加工企业与冷链物流合作确保预制菜品质;下游销售企业拓展线上线下渠道,扩大市场范围,目前水产预制菜在电商平台销售额增长率达约30%。

(四)对水产行业的推动意义

提升附加值与拓展市场

六、水产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政策支持带来的利好

1、规范养殖用药

政府加强监管,制定严格标准,打击违法用药行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目前符合标准的养殖场比例达约85%。

2、整治养殖环境

推行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循环水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等绿色方式,减少污染。

3、推动育苗技术升级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育苗技术研发创新,培育优质种苗,部分种苗成活率提高约20%-30%,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消费升级与科技创新的驱动

1、消费需求变化

2、科技助力养殖

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智能养殖系统实现精准养殖,目前采用智能养殖系统的养殖场比例达约30%,无人机巡检和大数据分析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三)国际市场的潜在机会

1、自身优势与外部机遇

中国水产品在品种、价格、质量等方面有优势,如对虾、罗非鱼等在国际市场知名度高、份额大(对虾出口量占全球对虾贸易量约15%,罗非鱼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国际贸易形势改善,“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水产企业可通过与沿线国家合作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四)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

1、市场波动问题

市场波动导致部分产品饱和、价格不稳,传统渠道销量下滑。

2、地缘政治影响

地缘政治因素如贸易争端、地区冲突等影响供应链,导致成本上升。

3、品质与资源环境压力

(五)应对挑战的策略与展望

企业应对策略

1、品质管理方面

建立严格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安全。从源头抓起,加强养殖环节质量控制,严格遵守兽药使用规定,确保水产品无药残、无污染,目前产品合格率提高了约15%-20%。

2、供应链优化方面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签订长期合同,优化物流配送网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目前物流成本占企业总成本比重降低了约10%-15%。

3、科技创新投入方面

加大在养殖技术、加工工艺、保鲜技术等研发投入,开发更具竞争力产品和技术,如研发高效水产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4、行业自律合作方面

加强行业自律,共同遵守行业规范和标准,共同应对资源环境挑战,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产行业在现状中蕴含机遇,从业者需抓住政策支持、消费升级、国际市场拓展等机遇,应对市场波动、地缘政治、品质要求提高等挑战,共同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未来,随着科技进步、政策支持和市场成熟,中国水产行业有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水产品。

每日更新

2025年美国农业部将采购大量本地海产品

不同温度下花鲈对饲料磷需要量的研究新进展

国内首个自主升降海洋牧场平台“湛农一号”安装完成!一年可分区养殖900吨鱼类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号(关于香港输内地养殖水产品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的公告)

《广东省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25年2月1日起施行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如何?2024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公布

首个广东中山造海洋牧场网箱“伶仃牧场2号”安全通过深中通道

2025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有关事项公告

活动专题

重点推荐

2025年水产养殖有哪些新趋势?这些品种领跑市场!

2024年11月广东省水产养殖重点品种监测简报

广东出台全国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

喜报!我会五个会员单位被认定为“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检测联合实验室”

2024年水生动物疫情分析与预警研讨班在东莞举办

第二十三届广东种业博览会开幕

2024年全省动物疫病预警分析工作会议在东莞召开

2024年11月广东省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分析简报

刘新中:我国水产养殖品种在种质资源数量、物种数量、品种数量等方面,均居世界第一

我国牵头制定智慧渔业领域国际标准

广东鲜品领“鲜”农交会亮出现代化海洋牧场无限潜力

2024年全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会议暨第三届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山东威

崔和:中国水产品格局变化与展望

广东首个!“格盛1号”海洋牧场装备有了“身份证”

2024年全省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在梅州举办

花鲈育苗实现技术突破,开创现代化海洋牧场新模式

2024年10月广东省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分析简报

水产种业第一盛会再启航!11月22-24日与你相约广州南沙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二届一次会员大会在广州召开

广东省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宣传片

关于公布2023年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能力比对结果的通知

2023年全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座谈会曁第三届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广东省省级水产良种场建设暨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建设推进会圆满召开

全省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推进会成功举办

2022年10月全国水产养殖疾病预测预报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公布2022年水生动物防疫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结果的通知

“东涌渔稻模式”要在珠三角鱼塘率先开花,两年扩增1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

华南沿海咸淡水地区罗非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

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有关专项实施方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通知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点赞鱼菜共生模式

稳了!养殖分“两条腿”走,病害防控“两手抓”,700亿的鳜鱼产业你心动了么?

广东省海水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惠州举行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调研中山市澳洲淡水龙虾产业发展情况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让程村蚝焕发新活力

崔和:国际虾价呈下跌趋势!我国扩大海产品进口形势不会改变!全球对虾贸易供给现状分析!

于秀娟副站长一行莅临我会指导工作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秘书处一行人到访广东五龙岗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秘书处一行到龙胜省级鲻科鱼类良种场调研

“DO-NTP干就对了!”科学用药、减量用药!林蠡提出水产养殖绿色防控两个创新概念

咨询服务:020-34466381|合作服务:18620920190|会员服务:020-34466381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邮编:511453

THE END
1.2025年渔业和水产养殖市场情况研究报告:主要竞争对手与具体排名渔业和水产养殖行业研究报告以中国渔业和水产养殖行业历史发展轨迹、市场发展现状、及国内环境为基础,先后分析了中国渔业和水产养殖市场整体发展态势、渔业和水产养殖市场规模和进出口变化趋势、不同类型产品市场规模、下游用户市场需求、行业竞争格局等,最后预测2025-2030年渔业和水产养殖行业规模变化与增长情况。报告还提及行https://www.gelonghui.com/p/1582685
2.网箱养鱼技术(精雅篇)国外应用深海网箱养鱼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一般称作“离岸养殖”或“离岸网箱养殖”。通常在深海网箱养殖的种类为游动性或游泳能力较强的海洋鱼类。其中养殖设备较好,性能较稳定和养殖技术水平较高的有挪威的三文鱼深海网箱养殖、日本的深海网箱养殖紫及美国的深海网箱养殖鲑鳟鱼类等。深海网箱养鱼技术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只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oqun9o.html
3.2024年水产品未来发展趋势2024年中国水产品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水产品养殖业正经历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生态友好型转变的过程。养殖技术不断提升,品种改良加快,优质高效的水产养殖模式如循环水养殖、深海网箱养殖等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食品安全和品质标准不断提高,水产品https://www.cir.cn/R_ShiPinYinLiao/91/ShuiChanPinWeiLaiFaZhanQuShi.html
4.友好发展范文12篇(全文)深入研究海水养殖产生污染机理, 有助于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 以实现健康的海水养殖。今后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以生态养殖, 水处理工厂化养殖和远海网箱养殖为主要方向[9]。 2.1 多层次生态养殖 多层次生态养殖学术上通常表述为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 (IMTA) [10], 是基于维持养殖生态系统平衡,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rexa6p5.html
5.深水大网箱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四)原定计划中《深水大网箱养殖技术》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统一编写,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最终计划没有得到落实。而我省有关市县要求进行深水大网箱养殖技术培训的人数又比较多。转产转业渔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经总站批准同意,我站面对时间紧迫、压力大、工作忙的现状,组织专门力量抓紧编写《深水大http://hyj.shandong.gov.cn/xwzx/xtdt/200410/t20041020_509778.html
6.刷屏了!520,山东!今天人民日报等央媒12个整版巡礼!山东“它叫‘深蓝1号’网箱,里面有近20万尾三文鱼,再过一段时间,第一批鱼就能上市了。”山东深海冷水团海洋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克明介绍。 去年8月,依托这片海域,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正式获批。以此为契机,西海岸新区加快探索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https://www.jnnews.tv/guanzhu/p/7720-07/22/815373.html
7.深海养殖网箱深海养殖网箱主要由框架系统、网囊、固定系统和配套设施组成,利用固定平台的相互作用及箱体的自身特点把箱体降到水下限定的深度。 1网箱优点 编辑 强度高,柔性好,耐腐蚀,抗老化,抗风浪能力强,使用年限长,有效养殖水体大,效率高,综合成本低,污染小,水质优,鱼类死亡率低,鱼产品品质好。 https://baike.sogou.com/v76014358.htm
8.中国深海养殖网箱行业发展状况与前景规划分析报告20242029年第1章:深海养殖网箱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深海养殖网箱行业界定 1.1.1 深海养殖网箱的界定 1.1.2 深海养殖网箱组成结构 1.1.3 深海养殖网箱分类 1.1.4 深海养殖网箱的优点 1.2 深海养殖网箱术语说明 1.3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4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http://jiu.51sole.com/b2c/b2cdetails_404875637.htm
9.网箱基地目前处于刚启动阶段,首批投放鱼苗以开展深海养殖和近期神农科技全资孙公司海南神农水产种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儋州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完成38口深水网箱和首批金鲳鱼苗投放,标志着公司在加速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请问金鲳鱼的生产周期5-6个月,这次总共投放了多少金鲳鱼苗?6个月后能产生多少利润?金鲳鱼的市场价格又是多少?请董秘详细回答,谢谢!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40614/c658835659.shtml
10.全球首台自主升降网箱深海养殖平台亮相水产种博会暨海洋牧场产业“养殖水体达到6万立方,来年下水后,将成为广东最大的深海养殖平台。”在展区里最引人瞩目的要数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展位前的海上巨无霸“珠海琴”的模型了。展位前的工作人员介绍,“珠海琴”是国内首台配备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新型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配备的6个养殖网箱都可以单独升降,大大提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27/c834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