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证券交易所采用「柏谢加权算式」(PasscheFormula),与美国S&P500的公式相同,是反应整体市场股票价值变动的指标。台股指数以上市股票之市值当作权数来计算股价指数,采样样本为所有挂牌交易中的普通股。
计算公式为:加权指数=(当期縂发行市值/基值)x基期指数
市值=股票价格x流通股票数量
举例:假设发行量加权股价指数和股价平均数皆以甲、乙、丙、丁四种股票为采样股票。基期时股价分别为20、30、40、50元,发行股数为5、2、6、2千万股,则基期之市值总和为(20×5)+(30×2)+(40×6)+(50×2)=500千万元。
基期时之发行量加权股价指数为500/500×100=100
若在某年底,四种股票的发行股数未变股价分别为40、50、50、100元,则该年底的发行量加权股价指数为
[(40×5)+(50×2)+(50×6)+(100×2)]/500×100=160
值得留意的是,加权股价指数的特点是股本较大的股票对指数的影响会大于股本小的股票,像台积电、鸿海、国泰金、中钢和台塑等市值较高的权值股,其股价变化就会对大盘指数有比较大的影响。
毫无疑问,台积电(2330)在所有成分股中最被重视的,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台积电占了台股逾三成的比重,因而台积电的股价涨跌往往牵扯着大盘走势。
台湾股市从80年代开放间接投资,由半开放逐渐实现全面开放、引进外资。这令市场机构化速度加快,稳定性提升,市场整体成熟度得到快速提高。外资机构的投资理念相对成熟,在投资风格上更加青睐前景良好的绩优蓝筹公司。外资的流入降低蓝筹公司的融资成本,带动企业扩张,蓝筹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高,形成资源配置优化的良性循环,市值低、业绩差的小盘股逐渐被抛弃。因此市场整体估值更加合理。
不过,正是由于外资的流入,一旦未来外资撤出时,台股风险也会相应提高,可能会加大股市震荡。
加权指数期货
台指期为一种期货,分为大台指、小台指,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大台(TX)、小台(MTX)。两者都是以「台湾加权指数」做为对应的标的,并以「前一天的收盘的正负10%」做为每日的涨跌幅限制。根据台湾期货交易所资料「台湾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期货契约规格」,台指期的交易时段分为下两类,并合计19小时,无24小时交易的服务。
加权指数ETF
ETF也称为指数股票型基金,是一种追踪股票指数,且集中在市场上挂牌交易的开放式基金。台湾加权指数的ETF基金的表现和台湾加权指数相挂钩,同时投资者可以像投资股票一样,在交易日买卖ETF。
台湾股指差价合约(CFD)
价差合约是一种衍生性金融商品,差价合约不需要投资者买入任何的实物金融资产而是透过台湾股指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快速波动进行交易。但值得注意的是,差价合约是一种较高风险的交易方式。由于杠杆能够放大投资者收益的同时,损失也将被放大。
台湾指数整体成熟度较高、外资机构的投资理念相对成熟。其中台积电占了台股逾三成的比重,因而台积电的股价涨跌往往牵扯着大盘走势。投资者可通过加权指数期货、ETF、差价合约(CFD)三种方式参与。(Billy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