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缺口较大,做大畜牧业成为国家意志
这也凸显中国的肉牛产业做大做强已经刻不容缓,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能繁母牛的问题,现在国家能繁母牛缺口2800万头,亟需从国外引进优质品种肉牛。
二是要解决规模化养殖的问题。根据权威数据,2019年我国牛存栏9138万头,肉牛行业TOP20的集团总量占我国牛总存栏的0.5%,说明我国肉牛行业仍然存在规模化程度低,缺少大型甚至超大型牧业集团,缺少全国性的牧业集团的现状。
目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壮大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去年9月印发的《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隐含了中国畜牧业特别是牛肉和羊肉的需求安全;今年4月20日国家出台的《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牛羊肉产量分别稳定在680万吨、500万吨左右;牛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0%、50%。”而我国目前的牛羊肉自给率只有大概40%-50%。
联手云南政府,千亿肉牛产业接踵落地
在鹏都农牧总裁沈伟平看来,土地、环保和区域性的饲料,制约了规模化养殖。中国牛肉产业有五缺一愁:缺人才、缺技术、缺标准、缺品牌、缺资金,愁的是销售。在肉牛规模化养殖上,龙头企业要起带头作用。
在能繁母牛方面,鹏都农业计划5年内从国外引进120万优质能繁母牛,采取标准化规模养殖,为公司未来发展所需的牛源提供保障,实现公司在云南的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目前,这个规划正在稳步推进。
在产业链布局上,鹏都农牧的“云南省千亿肉牛产业布局”也接踵落地。云南省未来已经将肉牛产业列为八大产业的核心产业之一。鹏欣集团在云南整个全产业链布局,从饲料种植、加工到养殖到屠宰加工,养殖涉及农业,屠宰涉及工业,销售涉及商业,农工商一体化。2020年8月18号,鹏都农牧的控股股东鹏欣集团与云南政府签订打造千亿级的肉牛产业的大项目,原来签订5个州市,后来延伸到9个州市,接下来有12个州市。
此外,鹏都农业也计划投资缅甸跨境肉牛产业,瑞丽50万头规模的屠宰加工厂建成后也将产生可观的效益。
解决资金难题,未来产能规模爆发可期
养殖行业面临着养殖成本高、周期长、使用资金多回收期长等几大难题。鹏都农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对这资金等难题也有科学的应对之策。养肉牛的周期长达4年,周期很长,没有金融资本的支持产业无法发展。
未来,鹏都农牧牧场将推行轻资产管理模式。牧场由政府建设,企业出租金,银行提供15年贷款,自有资本占比20%,80%属于银行贷款,15年覆盖本息,银行和政府接受意愿较强。针对老百姓如何育肥的问题,鹏都农牧采取合作社模式,把农户组织起来。
鹏都农牧作为龙头企业牵头引导,要做的是万头牧场、能繁母牛场、TMR饲料加工厂、培育场;农民做千头的育肥场,种植粗饲料,收储加工后进入TMR饲料。公司与农户要形成利益共同体,产业共同体,这才是三农问题的可持续发展。
鹏都农牧以“产业扶贫”确保农民脱贫不返贫,并打造“高原肉牛产业示范园区”,建立起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的肉牛全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千亿以上规模产值,助力云南乡村振兴及绿色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也体现了企业担当。
有机构人士表示,目前肉牛养殖产业面临政策风口和产业周期风口,牛肉价格坚挺、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国内肉牛产业集中度极低,市场看中的未必只是企业当前的财务报表,而是更看中公司未来的出栏量以及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