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基本常识介绍

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少有灌木。高可达5~6米。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叶柄短,具腺。花梗短,1~2朵右生于1、2年生枝梢,萼筒钟状,有红,暗红及绿色等。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多在早春1~2月先开花,后发叶。核果近圆球形,黄色或带绿色,5~6月成熟。

梅花原产于我国,主要以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栽培为盛。喜温暖而稍湿润的气候,宜在阳光充足、通风凉爽处生长,其性畏涝,能耐旱。

【梅的种系】

梅按种型分为三个种系,分别为真梅种系、杏梅种系、李梅种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第一类叫直枝梅类。枝直上或斜生。这是梅家族中历史最悠久,成员最繁茂的一类,下分品字梅、宫粉等9种。第二类名为垂枝梅类。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第三类名为龙游梅类。枝天然扭曲如龙游,仅1类(龙游梅类)1型(玉蝶龙游型)。第四类名为杏梅。乃梅与杏(山杏)之种间杂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花、叶、枝居于梅杏之间,‘杏梅类’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肿大。下有单瓣杏梅型及春后型。第五类是樱李梅类,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紫叶红花,重瓣大朵,抗寒。

【梅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文字记载,梅至少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根据考古发现,梅树在中国的栽培或应用历史已在7000年以上。“民以食为天”,梅树在最初的引种栽培过程中,是以食用梅果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才逐步发展到观赏和食用观赏兼用的引种栽培。

根据陈俊愉、包满珠的研究,我国梅树的栽培历史可粗分为两大阶段,约在西汉时期前以果梅引种栽培为主;之后,为花梅栽培阶,并将此时期细分为初盛、漸盛、兴盛、昌盛及发展等五个时期。

据《书經·说命》载:“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商代的盐和梅相当于今日烹调所用的酱油和醋。由此可见梅在当时人们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梅的'记载越来越多。如《周礼天官》云:“馈食之笾,其实干撩。”据查核撩就是食用梅子的古称。又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我国最早的著名民歌集《诗经·召南》中,有一首《摽有梅》的诗篇,“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工,迨去吉兮!……”,即“打摘树上的梅果,抛向意中人,果还剩下七成了,我的意中人别错过良机呀……”这是一首寓意至深的求爱之歌。从《摽有梅》这首诗歌可以推测,当时的陕西召兰(雍梁西洲)地区,梅树已相当普遍。有可能在此时期,已进入了引种野梅的阶段。此间的梅树引种栽培,可认为是以食果、药用为目的,而非以赏花为主。

初始时期在远古时代,人们种植梅树的目的是作为食品或供祭祀之用。在长期的驯化栽培过程中,梅中出现了复瓣、重瓣、台閣,奇异的花瓣或萼片,新奇的枝姿和色泽艳丽的花朵等等,于是有心人便另行繁殖栽培,从而培育出许多观赏价值高的梅新品种,所以,“花梅”源自”果梅”。据推测此时期约在西汉初叶。有关梅花品种的文字记载,是同时期的《西京杂记》。如:“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继后,杨雄所著《蜀都赋》中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的记述,可见在2000多年前,梅已作为成都地区城镇或庭园的绿化树种了。在晋代,梅花栽培较为普遍,亦有咏赞梅花的诗赋出现。如曾做过承相的陆凯,在早春梅花初开之时,自湖北荆州,摘下梅花,托邮驿赠送远在长安的范哗,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可以说自陆凯始,梅花与梅果一样,可作为馈赠佳品,它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到南北朝时,梅花的应用愈多,有关梅花诗文、韵事也盛。正如杨万里在和梅诗序中所云:“梅于是时始以花闻天下”。

兴盛时期时至宋、元两代(960~1368),我国艺梅发展进入兴盛时期。新品种大量涌现,栽培技艺不断提高,梅诗、梅文、梅画、梅书纷纷脱颖而出。宋元之时艺梅之兴盛,还表现在梅花新品种出现,除江梅、宫粉、朱砂外,新增加玉蝶型、洒金型、黄香型以及杏梅型等新品种。至今,云南昆明曹溪寺一株元梅,尽管龙钟老态,仍年年开花结果。

昌盛时期到了明代(1368~1644)、清代(1644~1911),梅花栽培规模有所扩大,栽培技术水平有提高,新品种大量涌现,梅花栽培达到繁荣昌盛时期。梅花的书、文、诗、画、反映出了这一特点。如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梅花品种达19个之多,并将其分属白梅、红梅、异品等三大类,并对各品种附有简单记载,且介绍了繁殖栽培技艺。约在同时期,周文华著《汝南圃史》、徐光启著《农政全书》、均记载了若干梅花品种。清代梅花栽培事业更为昌盛,品种进一步增多,写梅者益多,形式亦有创新。《花镜》记载了21个梅花品种,其中“台阁”梅,“照水”梅乃前所未有者。“扬州八怪”中,以咏梅、画梅著称者,不乏其人。而金农、李云膺等,则更特以善于画梅而名扬四海。明清两代留存至今之古梅甚多,是当时栽培梅花的历史见证。当时的苏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植梅成林是较有名的赏梅盛地。明清两代梅花栽培和文人写梅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艺梅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启后作用。

发展时期辛亥革命以后,梅花栽培进入了现代发展时期。梅花品种有各地分散种植到集中入圃。梅花栽培、研究事业颇为兴盛,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均见成效,梅花著作屡屡问世,梅花学术研讨会不时举行,写梅者层出不穷,比比皆是。随着现代植物学在我国的发展,我国园艺科学工作者对梅花品种进行了系统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花栽培及研究有了飞速发展。南京、无锡、武汉、杭州、成都、重庆等的是梅园都收集了大量品种,传统梅园规模迅速扩大,一批新的梅园正在筹建或已建成。近二十年来,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远缘杂交结硕果,抗性育种亦有成效,使梅花品种不断丰富。近些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全国各地先后从日本、美国等地引进红千鸟、美人梅等品种一百多个,杂交育成的新品种亦有数十个,其中不乏优良品种。且梅花试管离体快速繁殖技术也初步建立,为梅花更大规模的栽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梅的产地】

中国是梅的原产地,这是举世公认的,已被充分的事实所证实。而在日本等国是否有梅之原产,在学术界向来争议较多,形成了观点截然不同的两个派别。中国园艺学者普遍认为梅为中国原产,日本等学者上原敬二基本持此观点。但以宫泽文吾为代表的日本学者则认为日本有梅之原产。他们列举了日本所谓“野梅”的形态特征以区别现有梅树品种。由此看来,日本等国有无梅的真正原产,尚需进一步考证。包满珠认为,有关梅之原产地问题,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会得到圆满解答。如果是独立起源且有自然分布,在有一海之隔的中国和日本异花授粉的可能性极小,其种群应该有特异的DNA构成。反之,如果DNA构成无明显差异,那么,日本之梅很可能是中国流传出去之后逸于山野而形成的。

【梅的自然分布】

我国有关梅的文献历史悠久。但对生产梅的记载要比栽培品种记述晚得多。公元6世纪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梅实生汉中川谷”。《花镜》中有野梅产地之记载,称梅本出于罗漂、含稽、四明等处。《台湾岛植物名录》中论述在台湾二柜、合欢山川及新竹等地采得野梅标本,上原敬二在《树木大图说》中记载台湾大甲溪上游、大安溪上游雪花坑等地有野生梅树。

19世纪初,英国人

Clack在中国广东省一带采到梅树标本,20世纪初,英国人E·H·Wilson在湖北西部采到野梅标本。20世纪30年代至6年代,中国植物学工作者先后在贵州、福建、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省才得野梅标本。在云南、四川省很多地方也采集到大量野梅标本。

近年来,我国园艺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在云南洱源、嵩明、德钦、泸水、剑川、祥云、云龙、宁蒗、宾川等县市也有野梅集中分布。此外,在湖北罗田、咸宁,江西景德镇,安徽黄山,云南建南平、广西兴安小区和那坡山区、陕西域固、甘肃文县及康县等地也发现梅的自然分布。

由此可见,梅在我国自然分布范围很广,北界是秦岭南坡、西起西藏通麦、南至云南、广东,共有16个省、或地区有梅的自然分布。在此范围内,川、滇、藏交界的横断山区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与变异中心,该区域内有较多的大片野梅林,且变异类型较多。

【梅的栽培分布】

梅的栽培分布区域远较自然分布区域大,除自然分布梅的栽培之外,在北京、山东、河南以及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梅有梅的栽培。此外,我国海南省也有梅的栽培。北方栽培地区绝大多数是以栽培观赏的梅花为主。但中国赏梅最为集中的地带为长江流域。在此区域内,建成的梅花精园甚多,且有一此梅园建园历史较长,在国内外已形成一定影响,如武汉东湖梅园、无锡梅园、南京梅花山、成都杜甫草堂等。近年来,随着梅文化的不断传播和普及,北方赏梅景点逐渐增多,有许多梅园已建成或正在筹建中。据杨乃琴对我国梅园统计,全国有大小梅园(含筹建中)近30个。其中,江苏省兴建梅园之多居全国之冠,其次为浙江、四川等地。

THE END
1.梅花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王安石古诗梅花王安石〔宋代〕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白玉堂前有一棵梅花树,梅树花谢花开,却不知为谁而开为谁而谢。年复一年,不见旁人相惜,唯独那吹拂的春风,每年归来相探。 注释白玉堂: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 唯有:只有,唯独。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44a9467d74aa.aspx
2.梅花素材梅花图片梅花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5218个原创梅花素材图片,包括梅花图片,梅花素材,梅花海报,梅花背景,梅花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梅花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PT、视频等设计素材就来觅知https://www.51miz.com/so-sucai/1678814/p_3/
3.梅花《梅花》是南宋诗人陈亮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两句赞颂梅的刚劲、洁白;三四句赞扬梅花不畏寒冷,在百花凋零时凌寒开放;五六句赞美梅花的品质;七八句指出春天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的。此诗格调清新,语言明快,一反过去缠绵臆测,孤芳自尝的情调。 快速导航 http://baike.soso.com/v65423433.htm?ch=ch.bk.amb
4.电视剧梅花–搜库08:36 叶洁华-个人演奏-《梅花三弄》 yjh822 0 5天前 03:04 《梅花赋》,7个人的队形 Huangguojun君 0 5天前 07:09 廖小兰-示范演奏《梅花三弄》.m 撷蘭 0 5天前 07:15 王梦冉-个人演奏-《梅花三弄》 绎琢琴社@王梦冉 0 5天前 00:13 可惜梅花各心事 南枝向暖北枝寒 宗泽冧 0 4天前 1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7%94%B5%E8%A7%86%E5%89%A7%E6%A2%85%E8%8A%B1_orderby_1_lengthtype_1_limitdate_7
5.梅花种类知多少中国梅花现在有300多个品种,按进化与关键性状可分为三系、五类、十八型。一、三大系:1、真梅系;2、杏梅系;3、樱李梅系。二、https://www.meipian.cn/2qcpvlgk
6.梅花的别称一枝春是梅花的别称。《太平御览》:“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多以“一枝春”为梅花的别名。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宋 陈师道《和豫章公黄梅》:“寒里一枝春,白间千点黄https://www.jianshu.com/p/a20144bb790d
7.《》第7集:梅花高清正版在线观看《》第7集:梅花,《》第7集:梅花在线观看https://m.tv.sohu.com/v8458169.shtml
8.CCTV戏曲频道◆《名段欣赏》春节特别节目《梅花谱》延续前两次特别节目的特点,在烘托节日喜庆气氛的同时,荟萃了部分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戏曲演员和老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您将在栏目中欣赏到京剧、昆曲、评剧、越剧、豫剧、陇剧、黄梅戏、川剧、高甲戏等近二十个祖国各地代表剧种的优秀演员为您带来各自的拿手好戏。https://www.cntv.cn/program/mdxs/topic/opera/C13472/01/
9.第51集梅花教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第51集 梅花 节目简介 火火兔学古诗 导演:未知 主演:未知 地区:内地 类型:小学/ 幼儿 / 国学 简介:《火火兔学古诗》选自教育部最新语文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纯手绘古风画面,儿歌形式演唱古诗内容,角色对话解析古诗涵义,让小朋友学古诗不再困难,成为国学小达人。https://www.mgtv.com/b/498656/17869358.html
10.梅花档案高清在线观看PP视频梅花档案电视剧 导演:毛卫宁 主演:周杰苏瑾董勇海清 地区:内地 上映:2003 总集数:22 简介:《梅花档案》根据上世纪70年代风行一时的手抄本小说《梅花党》故事改编而成,档案局文员龙飞(周杰饰)潜入阴森恐怖的“鬼宅”,看到了特务组织的“梅花档案”,发现了特遣图“梅花傲雪图”的线索。公安人员肖克(董勇饰)侦破“https://v.pptv.com/bike/3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