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

编者按:工作室成员张勉老师未识吟诵即有意,既识吟诵更无悔。在《小池》教学设计的研习中,她打开了儿童古诗教学的另一扇大门,感受了吟诵教学的巨大魅力。《小池》教学设计如《小池》四句,明亮雅洁,灵动鲜活。

《小池》是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从“小”处入手,把大自然中极平常的细小事物池、泉、流、荷和蜻蜓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这首诗的语言浅显易懂,对仗工整,适合学生吟诵积累。

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识记“泉”、“流”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诵读古诗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1.学会吟诵古诗。

2.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荷花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图画上有什么?

2、荷花开在小池中?

3、古人当时也看到一个美丽的小池,并写成了一首古诗《小池》。

请大家跟老师读课题,齐读课题。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让学生看图片,直观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本首古诗兴趣】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古诗中描述小池有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

(1)小老师领读生字(2)摘苹果的游戏,看看谁摘的多。

大丰收啊,古诗中描述小池有什么景物呢(荷叶、泉水,蜻蜓等等)

2.出示“荷”的篆文,看篆文猜字,再出示图片,识字:荷,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3.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让学生猜字,出示“流”字,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4.水从哪里流出来呢,请大家看泉水的出口叫泉眼,带学生诵读“泉”,强调拖长音。

5.出示“蜻蜓”图片,带学生读蜻蜓,强调拖长音。

6.将平声字归类出示:泉、荷、蜓、才、池,带学生诵读,看这些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们古代,第一声和第二声合起来是平声,凡是平声,都要拖长音。再次诵读这些字。

7.将仄声字归类出示:小、眼、有,带学生诵读,看这三个字的声调,引出告诉孩子在我国古代,第三声和第四声合起来是仄声。凡是仄声都要读短音。让同学们读小、眼、有。

8.教师诵读古诗。

9.指名读古诗

10.老师再次范读古诗

11.男生女生比赛诵读,分小组诵读,全班诵读。

12.师:刚才的同学在朗读时,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

生(齐):杨万里

板书:宋杨万里

13.介绍作者:《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写过2万多首诗,保留到现在的有4200多首。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看篆文猜字、初步了解平声字和仄声字及诵读古诗】

三、趣味识字

第一关:生字回家(事先准备好生字卡,发给学生贴到相对应的地方。)

泉、流、爱、柔、荷、露、角、蜻、蜓

()眼无声惜细(),

树荫照水()晴()。

小()()尖尖(),

早有()()立上头。

第二关:生字找朋友

流:河流、流水、水流、流汗

爱:爱心、关爱、热爱、可爱

泉:泉水、清泉

荷:荷花、荷叶

第三关:我会猜字谜

柔:把矛放在树上。

露:路上有雨组成露

第四关:我会分类

泉、流、爱、柔、荷、露、角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评出识字能手小组)识字方法多,识字乐趣多。

【设计意图:多种方式识字,激发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

四、交流,简单了解诗意

1.一起走进这首古诗,说说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句读懂的?

2.出示诗句一、二句,解释诗句意思

3.出示诗句三、四句

(1)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2)解释小荷和尖尖在诗句的意思

(3)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通过解释晴柔、尖尖、小荷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五、总结全诗

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的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3月2日童趣名师工作室网络学习后,工作室成员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1.第二环和识字大闯关似乎有交错的地方,环节不够明晰。

2.诵读时,建议教师要逐句带领诵读,再让学生分小组、男女赛读等,指名读放在这些形式之后,作为反馈会不会好一些。

3.了解诗人的部分感觉有点突然,时机要不要放在前面或后面,或者直接删去。

4.生字分类游戏的时候,PPT可以做得精美一些,比如做两个房子、两个篮子之类的,更加童趣。

5.古诗识字和阅读课文识字应该有所区别,识字完后要放回古诗中。

6.吟和诵要区分开来,加入吟唱和表演环节(拟人诗),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7.不建议出示古诗的意思,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自己感悟,如:看图猜诗句

8.理解诗句画面美,多层次读古诗较少比重,古诗教学还是应该多读。

反思:第一次备吟诵的课,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集体备课时工作室里老师们对古诗教学有很好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通过集体备课让我认识到,一年级古诗教学中古诗识字和阅读课文识字应该有所区别,识字完后要放回古诗中。多种形式诵读,教师要逐句带领诵读,理解诗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猜诗句等趣味活动。

以下是修改稿(红色为修改部分)

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第二稿)

1、多种方式识识记“泉”、“流”等7个生字,学会写“尖”字。

2、能正确、流利、诵读古诗。

3、图文结合,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

1.认识7个生字,通过吟诵古诗,发现古诗之美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荷花开在小池非常美丽。

3.古人杨万里当时也看到一个美丽的小池,并写成了一首古诗《小池》。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

2.古诗中描述小池有哪些景物呢?(荷叶、泉水、蜻蜓等等)

3.(哇,古诗写得这么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教师示范诵读《小池》。

4.(1)出示泉眼的图片,泉水的出口叫泉眼,带学生诵读“泉”。强调拖长音。给生字泉找朋友:泉水、清泉

(2)继续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让同学们猜一猜,并看图片,出示带平声符号“流”字,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3)带学生诵读“泉眼无声惜细流”

5.带学生诵读“树荫照水爱晴柔”

猜字谜:把矛放在树上。

识字:柔诵读“柔”

识字:爱爱:爱心、关爱

6.带学生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1)出示荷的篆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识字:荷,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平声出示图片)

(2)猜字谜:露:路上有雨组成什么字?

7.带学生诵读“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示蜻蜓图片,诵读“蜻蜓”

8.(1)将平声字归类出示:泉、荷、蜓、才、池,带学生诵读,看这些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们古代,第一声和第二声合起来是平声,凡是平声,都要拖长音。再次诵读这些字。

(2)将仄声字归类出示:小、眼、有,带学生诵读,看看这三个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国古代,第三声和第四声合起来是仄声。凡是仄声都要读短音。让同学们读小、眼、有。

9.教师示范诵读《小池》

(1)学生分小组读

(2)男女赛读

(3)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

(4)全班齐读

10.玩游戏:生字回家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图片与字理变化识字,识字也识平仄,利于孩子学习诵读古诗,多种方式诵读古诗,使诵读更加扎实】

三、看图猜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一、二句古诗图片,让学生猜一猜。

2.教师诵读,学生跟着诵读。

3.出示三、四句诗图片,猜一猜。

4.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5.理解“露”字: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

6.理解“立”字

(1)小蜻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2)指名表演:谁会做做“立”的动作?

7.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写字,出现“尖”字,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田字格的位置,注意“小”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这首诗有画面感,再通过图片直观形象理解诗意,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意境】

四、总结全诗

1.教师吟诵《小池》

2.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的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听老师吟诵结束本节课,意犹未尽,激发学生学习吟诵古诗的兴趣】

(附:正值妇女节期间,“女神”们的优秀作品已经陆续亮相多时,借今日特别致敬工作室目前唯一“男神”陈洪峰老师。因为您的引领、指导,我们工作室的女老师们在童趣中学习,在诗意中成长。谢谢!)

THE END
1.小学一年级下古诗两首(所见.小池).ppt文档介绍:该【小学一年级下古诗两首(所见.小池) 】是由【43563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一年级下古诗两首(所见.小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https://m.taodocs.com/p-1123030742.html
2.小池大班教案(通用12篇)大班的古诗小池教案 活动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理解诗句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书《小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很美丽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 好,那我们就去小池边玩一玩。让小朋友说一说“小池”是什么意思(小小的池塘)。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e8d85ll.html
3.《古诗(所见/小池)》教学设计14篇(全文)[古诗两首:所见、小池(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所见/小池)》教学设计 第2篇 baiduwenku 课前透视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7az5t4z.html
4.小池Word模板小池Word模板下载熊猫办公网站共为您提供1068个小池设计素材以及精品小池Word模板下载,汇集全球精品流行的小池Word完整版模板,下载后直接替换文字图片即可使用,方便快捷的不二选择。https://www.tukuppt.com/wordmuban/xiaochi6235.html
5.杨万里《小池》教案新冠肺炎防疫知识测试题(附答案)范文汇总三篇2023-12-28 整理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题库及答案汇编3篇2023-12-27 杨万里《小池》教案栏目 现代文阅读 同步作文 教案课件 小学语文 初中语文 高中语文 基础知识 文言专题 热门资讯 推荐文章 杨万里《小池》的诗意 杨万里《小池》赏析 杨万里《小池》中的小池指的是什么 破阵https://www.scfaying.com/k/yangwanlixiaochijiaoan/
6.12古诗二首《小池》(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古诗二首《小池》 教学设计 11 古诗二首 小池 教学设计 11小池教案 11小池教案 11 古诗二首 小池 教学设计 11古诗二首 小池 教学设计 11古诗二首《小池》说课稿 11古诗二首《小池》(教学设计) 11古诗二首《小池》教学设计 课文11《古诗二首 小池》(教学设计) 相关示范课 更多 12.古诗二https://www.zxxk.com/soft/36589088.html
7.(鲁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小池》教案设计1三人教育资源网(www.3renjy.com) 小池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http://www.xuekeedu.com/s154142.html
8.幼儿园大班小池舞蹈教案.docx幼儿园大班小池舞蹈教案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活动自由活动:让幼儿在舞蹈房间中自由移动,边动边听音乐;转盘游戏:幼儿站成一个圆形,指定一个幼儿开始跳舞,跳一段时间后教师手指停在哪个幼儿则由他继续跳舞;打拍子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23/8014000020006010.shtm
9.幼儿园古诗学习语言教案(7篇)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细流树阴晴柔 小荷露角蜻蜓早立 初夏美景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江水——重山——春风——明月 瓜洲夜景 归心似箭 借景抒情 幼儿园古诗学习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感受诗歌所展现的想象意境,能大胆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对诗歌的理解。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29903.html
10.小池彻平七彩课堂课件下载这是一份小池彻平七彩课堂,文件包含课件pptx、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池 上小 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首 踪迹 足迹 飘浮 浮萍shǒu “首”的笔顺是: ,共9笔,组词(一首)(首长);cǎi “采”的笔顺是: ,共8笔,组词(采下)(采花)https://www.51jiaoxi.com/doc-1243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