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摩托变路虎。
然而,在股市赚钱的人都是相似的,亏钱的人各有各的不同。
有多少人想过配资炒股,还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可以留言说一下想法
最近看到监管层又开始大力查配资。贝格富抢跑,长红跟着跑。忍不住来吐槽两句。
在二级市场中待久了,看各种配资已经习以为常,就好像在繁华大道后的一条烟花柳巷,各色妖娆的身姿,暧昧的灯光下,挑逗着欲望,诱惑着那颗躁动的心...
不好意思写跑题了,配资就像风月场所,长期游走在灰色地带,有比较完备行规,买卖双方遵循约定俗成的规矩,配资平台属于强势方,投资者属于弱势方,一赚二平七亏在杠杆的世界中被放大到极致,散户本就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在高杠杆的催化下,往往一把梭哈导致爆仓,93%的都是亏的,剩下的7%还可能碰到虚拟盘,连本金都卷走了。
通常配资平台在暗,投资者在明,对于穿仓(倒欠配资公司钱)的投资者,自然有另一套江湖规矩。
配资平台的玩法有两种,一种是虚拟盘,一种是实盘的。
这种模式其实是从外汇平台做对赌衍生过来的。像这种外汇,期货,原油的平台本身设立一套虚拟的交易系统,模拟盘,加高杠杆。散户把钱付给A平台后,平台并不给你买入相对的品种,而是赌散户爆仓,高杠杆加上高波动,还有一群,所谓分析师们(都是小白,你去你也行的那种)的喊单,爆仓早晚的。赚到小钱兑现没问题,你如果一笔赚了几万,那就直接踹出群。想想真惨。
后来行情好了,股民多了,这帮人再想找便宜外汇,期货的客户成本贼高,寻思一下,新增小白也多,股票又更能被大伙接受,直接做配资对赌的模式,这种获客成本低,客源还广何乐不为呢?
不过,股票的波动相对小,行情来的时候人傻钱多,就是涨,本来这帮人的如意算盘是让散户爆仓,结果很多人赚钱了,大伙都想提钱。有些小散们还幻想着,这么大个平台,不差我这3万块钱吧?
差,很遗憾!就差你这几万块钱儿,虚拟配资的老板们本就是做短线的,到嘴的肉还能吐回去?这波韭菜收割了,大不了再注册个公司再养一茬呗。
前两年去深圳跟谈项目,资方是一个做外汇的老板,办公地点在福田区某高档写字楼,一年租金大概200W,豪车,金表,他确实有钱,晚饭上这顿吹牛逼啊,哎呦,不欢而散。
你们可能不知道,打爆本金的背后很多是人家破人亡,有些要不回来的当场就上天台了,回头我想如果用这种方式赚到钱,放在床下,估计没有一个晚上我能睡好的。
另一种就是实盘的配资。这种本质上就是放高利贷,只要不出人命和不碰到极端的股灾,就能长久的做下去。
一般是由配资公司又多个母账户,为股民提供个子账户,然后散户把钱打到这个账户里,配资公司按照配资的比例打进去剩余的钱,散户只有操作权,提现需要配资平台提取,一般的会用专业的软件(比如homs系统)管理这些账户,看是否存在异常。无论散户盈亏,都自己承担,配资公司只拿利息,一般1.5个点到3个点。
15年疯狂的时候1:10,5个点利息想抢都抢不到,2015年之前,他们活的很好,上一轮牛市积累巨额财富,很多老板都是90后的...直到后来管理出手了,才给按下去。当时也是互联网金融爆发,配资也能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大旗进攻,也被算作双创项目,这帮老板的ppt做的好,很多机构就信了这是创新的模式,真给投钱。当年牛市,P2P也火热,实体哪有那么高的收益,配资平台的资金大部分来自P2P平台,泡就这么吹下来,伴随着火热的行情夜夜笙歌。
前两天我发了一段说说:意思是查配资是利好。主要的逻辑可以看下图。
现在管理层严打,这帮实盘的配资自然收缩起来,正规的业务也不做了。P2P也暴雷了,从源头方面基本被掐死了。不好找啊...
再说说交易层面上的。
歌星唱歌我们要买演唱会门票,我们自己唱歌去KTV要付房费。
运动员打的球赛我们要买门票,自己玩球需要租场地。
想说的是职业投资人是来赚钱的,股民多半是来市场上消费的,
散户基本没有风控意识,千疮百孔的交易体系。
我也是从散户一路走过来,赚钱了就开始飘,亏钱了就怀疑人生,循环往复。一旦赚钱了自信心爆棚,世界真美好。一旦亏钱什么都不顺心。如果你有上面的感受,说明你的交易还在受情绪的支配。
可能是经历的少,很多股民不相信牛市会亏钱。这是配资的直接原因。
其实这就是个潘多拉盒子,欲望是无穷的,10万本金配10倍,赚到40万时,想凑个整,赚到90万时想弄100万。
即使散户的运气再好,总有一次会爆仓,全部收回。
杠杆一旦背上,就戒不掉了。真的戒不掉。比如以前你是5W块,一次涨停赚5000,一旦你加上杠杆比如1:2吧,15万块,一个涨停是1.5W。相当于一次涨停赚了本金的30%,这种感觉一旦有了,再让你回到小账户,你会感觉不爽,没感觉,赚的少没意思。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多巴胺分泌的问题,(以100%为基准)
讲笑话:30%
美食:70%
性:100%,高潮200%
毒::500%,最高到1000%
赌:随着筹码的放大,多巴胺称几何增长,轻松突破500%-1000%,实验者最高能达到1200%。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基金经理,金融大佬对性,生活不咋感兴趣的原因。
加完杠杆,你的阈值已经扩大,已经记住了杠杆带来的快乐,同样也经历了杠杆带来的痛苦。如果你加完杠杆是亏钱的,再回到小账户,会感觉亏这么点钱,无所谓。哥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一笔我亏过XX万,这点钱算什么。伴随的是承受痛苦的能力增加。操作的随意和放任。
在巨大压力之下操作会变形,心态会扭曲,翻本梭哈,走向崩溃的边缘
这个事件经过两天的发酵,周末霸占了各个网络的头条。在下一周,管理层感觉事态不对,开始严查配资。再往后一周,G灾发生。哀鸿遍野。
不配资,不加杠杆,直到今天连两融也没用过,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斤两,对自己的能力认识还比较深刻。
股民其实很单纯,只想赚钱为了给家里更好的生活,他们意识不到资本市场是大鱼吃小鱼的地方,连骨头都不会剩下。
股民真的不容易,活着最重要,没人在乎你怎样在深夜痛哭,也没人在乎你辗转反侧的要熬几个秋。
为什么中国股民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炒股的?
因为别人只看结果,自己独撑过程。没人想与你分担这份痛苦。
等明白了这个道理,自己会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表达。所以本来很开朗的小伙子,做上的交易员后,也逐渐变成闷葫芦。这是一条孤独的路。
股民的家人更不容易,股民炒股的其实最对不住的就是家人,
无数的投资者因为股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这也是我劝一些结婚后的朋友不要投入太多,用闲钱,自己能承受的钱去做。
因为你不是再一个人,你肩膀上背负着一份责任。
我做交易这些年,最对不住的就是家人。没结婚前每天工作到12点,基本上跟女朋友说不上几句话,还偷偷的借过钱补仓,结果还是赔的一塌糊涂,还是家人替我一起还的钱。刚结婚那阵,因为有项目在运作,2个月在资方别墅里不让跟外界联系。一周仅能跟老婆和父母短短的通一次话,报个平安。洗澡的时候蹲在浴室里,咬着牙想到底值不值?
后来在创业,熊市期压力山大,回家头疼,老婆做一桌子饭,我累的受不了,一头栽倒床上,妻子也没有过怨言,我一直感激有家人陪着我。
所以请大家一定要善待家人,不管你做的再错,只有他们一直站在你的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