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线是金,要想在股市中获得长期复利,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一直活在市场里。
编者按
本期巴伦冬季书单收录的书籍首推一本投资经典的新版本:《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这本在全球畅销30年的股票投资“圣经”新增了全新6章,数据扩展至2020年,它是几乎所有论证投资股市的长期投资优越性时都绕不过去的著作,包括中国股市在内。长线是金,要想在股市中获得长期复利,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一直活在市场里,长线本身就是法宝。
本期书单还包括《奇点更近》和《浪潮将至》,它们试图预测当下最重要的几股技术趋势对于人类社会和资本市场的长期影响,《黄仁勋:英伟达之芯》和《奥尔特曼传》则试图展示和剖析两个对当代科技产业影响最为深远的企业家内心,就像今年的A股市场一样,巨大的变化很少是线性发生的,而是指数式爆发,仅仅几个人和几家公司就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原名:StocksfortheLongRun:TheDefinitiveGuidetoFinancialMarketReturns&Long-TermInvestmentStrategies(sixedition)
作者:杰里米·西格尔
译者:银行螺丝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简介:在提到股票投资的长期收益时,几乎所有人都绕不过杰里米·西格尔在《股市长线法宝》中所统计的自1802年以来的大类资产收益率统计表。对每一位想要充分了解和利用股市的投资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最完整的历史趋势,以及实践所需的知识与工具。
这本畅销30年的股票投资“圣经”近日又出版了最新修订版,新增全新6章,数据扩展至2020年,涉及全球21个市场,杰里米·西格尔自我评价“修订最多、最好、最全面的一版”,也是巴菲特评价中“价值连城的股票市场投资指南”。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精要(口袋本)》
原名:PoorCharlie’sAlmanack:TheWitandWisdomofCharlesT.Munger
作者:彼得·考夫曼(编)
译者:李继宏等
简介:本书是脱胎于《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的口袋本,更加方便易携。虽然芒格已经于去年去世,但阅读芒格在很多方面仍然具有启迪意义。就商业与投资而言,芒格始终坚持一种本杰明·富兰克林式的商业文明,强调诚信、理性与道德,这是一种与投机绝对相对立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他不仅身体力行,通过贯彻这套思想获得了投资的巨大成功,还以此视角观察和评析美国金融界的丑闻与乱象,并揭示出价值投资之所以有效的强大根基。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作者:王冠亚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查理·芒格的投资智慧:投资的格栅理论》
原名:Investing:TheLastLiberalArt
作者:罗伯特·G.哈格斯特朗
译者:郑磊
简介:芒格在南加州大学发表的著名演讲中提出过一个观点: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文学、数学等知识体系是相互交叉的,在学习不同的学科知识时,我们的头脑中会形成很多模型,我们把它们分类安置形成了思维的格栅模型。股市是天生的复杂适应系统,芒格告诉我们,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联结起来建立融会贯通的格栅,是决策的最佳模式,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思考同一个问题,如果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决策的正确性会更高,你懂得越多,理解越深,投资者就越聪明。
《投资哲学:成功的投资策略与估值》
原名:InvestmentPhilosophies:SuccessfulStrategiesandtheInvestorsWhoMadeThemWork
作者:阿斯沃斯·达摩达兰
译者:李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投资思维:投资管理的多元视角与资产配置策略》
作者:陈超
简介:本书是作者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EMBA《全球财富管理》课程的精髓要义,凝聚了其二十多年来的经济洞察与投资经验。人生是一个认知迭代的过程。财富是对认知的补偿。投资本质上是认知能力的变现。投资世界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现实世界与投资领域存在着六大“异象”,所谓“异象”,就是反常识的,与我们默认的规则不一致的现象,具体包括非线性增长、非正态分布、非连续成长、非独立存在、非有序发展和非理性行为六大“异象”。面对投资世界中纷繁复杂的诸多“异象”,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思维模式。
《与时俱进的投资》
作者:朱昂
《逆风翻盘: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原名:ChaosKings:HowWallStreetTradersMakeBillionsInTheNewAgeOfCrisis
作者:斯科特·帕特森
译者:胡东超/丁一
出版社:中信·墨菲|中信出版集团
简介:新冠疫情期间,“黑天鹅之父”塔勒布领衔的环宇资本以5000万美元押注狂赚30亿美元,顶级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以2600万美元押注最终获利36亿美元。作者以比尔·阿克曼为引子,以塔勒布、斯皮茨纳格尔、索内特等灵魂人物为主线,讲述了他们的投资思想及职业成长史,以及他们在2008年金融危机、2010年闪电崩盘、2015年股灾、2020年新冠疫情等危机之下的投资历程。
《人生财富靠康波:涛动周期论》
作者:周金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简介:这本书是中国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研究开拓者、“周期天王”周金涛的经典作品。从2006—2007年持续两年的大牛市到2008年次贷危机和2016年大宗商品年度反弹,周金涛成功把握和预测了长周期运行中的每一次重要转折,他的研究与洞见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宏观对冲策略,也为我们理解经济周期与人生财富命运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黄仁勋:英伟达之芯》
原名:TheThinkingMachine:JensenHuang,Nvidia,andtheWorld'sMostCovetedMicrochip
译者:周健工
出版社:湛庐文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简介:这是一本最受英伟达认可的黄仁勋传记,但又不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取得成功的范本。跨越30年的科技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是如何发展的,人工智能将会如何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进展是怎么样的。
在这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英伟达是一个缩影。通过对技术发展历程的洞察,我们将更清晰的看到未来,企业家可以了解到科技行业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领先。
《奥尔特曼传》
作者:周恒星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简介:ChatGPT之父、AI时代掌舵人奥尔特曼全球首部独家采访传记。作者周恒星基于与奥尔特曼接触近10年的直接经历与一手信息,带读者走近一个真实的奥尔特曼。奥尔特曼是OpenAI创始人、首席执行官,ChatGPT之父,YCombinator前总裁。本书作者周恒星希望创作全球第一部关于奥尔特曼与OpenAI的揭秘之作,详细讲述OpenAI建立及发展史上的关键事件与人物,带领读者亲历AI发展前沿跌宕起伏的发展大事。
《浪潮将至:技术、权力与未来的冲击》
原名:TheComingWave:Technology,Power,andthe21stCentury’sGreatestDilemma
作者:穆斯塔法·苏莱曼/迈克尔·巴斯卡尔
译者:贾海波
简介:我们正在接近人类历史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节点将决定人类命运的未来走向。我们已被人工智能包围,生活中的一切都将改变。人工智能将组织我们的生活,经营我们的生意,管理核心的政府服务。作为开创性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的联合创始人和微软人工智能的CEO,作者穆斯塔法·苏莱曼一直处于这场浪潮的中心。他认为,未来10年将被这一波强大、快速扩散的新技术所定义。
《奇点更近》
原名:TheSingularityIsNearer:WhenWeMergeWithAI
作者:雷·库兹韦尔
译者:芦义
简介:本书是继《奇点临近》之后雷·库兹韦尔的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探讨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及纳米机器人为代表的指数型技术将如何推动人类走向奇点。库兹韦尔通过扎实的论证,在书中重申了他对未来20年的大胆预言:AI将在何时通过图灵测试;人类将在何时迈入奇点;持续发展的人机融合技术将如何使人类智能增强数百万倍;人类寿命如何实现延长,超越目前120岁的生物学限制;指数型技术将如何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等。
《万物皆计算:科学奇才的探索之旅》
原名:AdventuresofaComputationalExplorer
作者:斯蒂芬·沃尔弗拉姆
译者:刘永鑫/芮苏英/寇育新/赵丽娜
出版社:图灵教育|人民邮电出版社
《小数决策:如何用更少的数据做出更好的决策》
原名:DecisionsOverDecimals:StrikingtheBalancebetweenIntuitionandInformation
作者:克里斯托弗·弗兰克/保罗·马尼奥内/奥代德·内策尔
译者:车品觉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简介: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海量数据、风起云涌的市场变化、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下,我们如何用更少的数据做出更好的决策?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平衡数据与直觉做出决策的书,三位专家作者在书中提出一套与众不同的快速决策技能,即定量直觉。
定量直觉是一种将数据信息和直觉结合起来做出有效和高效决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使得决策者在数据、经验和直觉之间取得平衡,使他们可以迅速整理信息、做出判断、深入审视数据,形成敏锐的洞察力。
《胜算》
原名:ThePerfectBet:HowScienceandMathAreTakingtheLuckOutofGambling
作者:亚当·库哈尔斯基
译者:谢宜霖
出版社:湛庐文化|台海出版社
简介:人类做选择时常常会陷入认知误区,导致决策失误。许多人甚至将决策比作“掷硬币”,认为结果完全取决于运气。但《胜算》一书告诉我们,人生这场冒险并不全凭运气,而可以更多依靠科学。《胜算》的作者亚当·库哈尔斯基,凭借其扎实的数学和科学背景,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科学工具来克服认知局限。通过系统的概率分析和数学模型,我们可以避开思维陷阱,做出更加理性和准确的判断。它教会我们如何理解并避开概率陷阱,如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七次崩溃:下一次大规模全球化何时到来》
原名:SevenCrashes:TheEconomicCrisesThatShapedGlobalizationandthriveinthemuck
作者:哈罗德·詹姆斯
译者:祁长保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长期危机:重塑全球经济之路》
原名:Permacrisis:APlantoFixaFracturedWorld
作者:戈登·布朗等
译者:余江/傅雨樵/蒋琢
简介:全球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增长下滑、通胀加速、不平等恶化、保护主义抬头、极端气候危机频发等各种挑战纷至沓来。世界似乎陷入了长期危机。本书认为,是既有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管理手段与全球合作秩序越来越无法适应快速技术革新和国际环境变化的趋势,导致了各种矛盾和冲突激化,直至当前糟糕的局面。但这并不是注定的结局,世界的未来取决于现实的选择,长期危机可以有长期对策,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方案。作者戈登·布朗曾任英国首相和英国财政大臣。
《货币的本质:繁荣、危机和资本新论》
原名:MoneyCapital:NewMonetaryPrinciplesforaMoreProsperousSociety
作者:帕特里克·博尔顿/黄海洲
译者:余江/周钰
简介:传统货币主义理论认为,通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政策实践和中国过去四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等现实状况挑战了这一认知。在本书中,著名经济学家帕特里克·博尔顿和黄海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透过公司金融理论来重构货币经济学,构建了国家资本结构,将货币视为国家的股权。本书为货币理论、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构建了一个新的、基于公司金融的共同微观基础。
《汇率下跌之后:日元贬值的宏观经济启示》
作者:唐镰大辅
译者:宋刚/刘泽儒
《银发经济:从认知到行动的商业创新路径》
作者:李佳/王岳
简介:原来参与社会活动的老人比较少,企业无须特别考虑他们的需求。现在整个社会的年龄层结构发生了变化,企业需要顺应商业社会的发展规律,把这部分用户的需求考虑进去。用户年龄层的变化,意味着企业服务对象本身需求的变化。
在这样一个用户全龄化的新需求迸发的背景下,整个商业社会应该把视野扩大。本书站在“从用户出发”的角度,梳理了目前老龄、全龄人群用户的需求,旨在引导越来越多企业将自身产品和优势与银发经济相连接,并帮助企业降低试错成本,看见更多可能。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原名:BreakingtheAgeCode:HowYourBeliefsAboutAgingDetermineHowLongandWellYouLive
作者:贝卡·利维
译者:喻柏雅
简介:耶鲁大学教授、成功老龄化心理学的主要专家贝卡·利维博士通过突破性的研究,展示了如何改善年龄观念,打破关于老年的消极刻板印象,甚至改变基因的运作方式,如何延长7.5年的预期寿命。利维博士证明了许多以前被认为完全由生理衰老引起的健康问题,如身体机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心血管问题和阿尔茨海默病,其实更多受到我们从社会文化中内化的消极年龄观念的影响,现在是我们所有人重新思考变老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了。
文|巴伦周刊
编辑|喻舟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和金融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