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后汉书》中的这一箴言,意思是,不良之事在萌芽很容易处理,但酿成大祸再挽救很困难,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诸多不良现象的“滋蔓”正悄然侵蚀着我们,亟待我们以清醒的头脑和果敢的行动去应对。
一、成语的含义
解释滋:滋长;蔓:蔓延;难图:难以消除;野草滋生后就难以消除。
比喻事态发展一旦成了气候,就难以控制。
当不良的事物或行为开始像野草一样滋生蔓延时,若不及时加以制止,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处理。野草在适宜的环境中迅速生长,很快就会占据大片土地,想要清除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比如在互联网文化领域,一些低俗、媚俗的文化产品也在网络时代呈现出“滋蔓”之势,速度极快。它们以博眼球、赚流量为目的,传播着不良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
在流量称王的浪潮下,一些“网红”为了博取流量,脸都不要了,不惜传播低俗、消极的信息、这些不良行为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还对社会风气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已经逐渐渗透到小学和幼儿园中,影响到了最脆弱的群体——孩子们。
由于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辨别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侵蚀,导致价值观扭曲,形成错误的三观,如果不及时介入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理想,后果不堪设想。
“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就飞不远了”——泰戈尔
二、成语的用法
该成语是紧缩式结构,是中性词,在句子中可作为定语使用。
造句:那些滋蔓难图的隐患必须尽早消除。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释义、典故:
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和弟弟共叔段之间发生了一场权力争斗。
共叔段在母亲武姜的支持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先是让郑庄公把京邑封给他,到了京邑后,共叔段又命人不断加固城墙,并且把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的百姓都拉到自己的麾下,势力逐渐庞大。
郑国大夫祭仲对郑庄公说:“不要让(他)滋长蔓延;一旦滋长蔓延,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除掉,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郑庄公却很沉着,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先等等看吧。”
后来,共叔段越发肆无忌惮,甚至准备袭击郑国都城。郑庄公这才出兵讨伐,共叔段兵败逃亡
四、相近的成语
孳蔓难图(zīmànnántú):
与“滋蔓难图”的意思相同。
五、相反的成语
防微杜渐(fángwēidùjiàn):
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