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养殖池,不能一次性投足种苗,只有待养殖池总体环境条件趋向食物链综合平衡以后,才能逐步加大投种量。不能机械性地认为每平方米可投放多少公斤或多少条,投放量应根据养殖池具体条件与水蛭生长状况之间的平衡而定。
选种。对一些残伤、形态不正、杂种、病态等水蛭种苗,均应剔除。对受内、外伤的水蛭,如果—时还识别不出来,可暂养2—3天后再鉴别。要想在投种一年之内就有好收成,必需选二龄以上的健壮水蛭作种苗。种蛭的体越大越健壮,产卵量、孵化率和成活率越高,五龄以上的好,但样的老蛭已不多见到。
血块对水蛭并非是唯一的敏感饵料,当水蛭处于饥饿状态时,可食之物都会被吞食。血块未经处理有可能污染水质,且成本也较高,使用时应全面考虑。
水蛭的食性很广,螺、蚌、贝及其幼体等底栖软体动物,鱼虫、水蚤等生物,水生菌丝体藻类以及营养丰富的腐殖质等,都是它的食物。水蛭与各水生物之间互依共存,只要做好前期工作,再经常投以发酵的动物粪便,加上阳光、空气和水,就能获得食物链的良性循环,保证充足的食物供给。这样成本低,效果好,又能优化生态环境,比按时投食、换水更为主动、方便。
食物链匹配得合理,则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浮游及底栖动物等生长也快,水蛭的放养密度就能提高。根据我们的经验,亩水面投种苗50-80公斤,食物链完全能保持良性循环。
作为对主体食物链的补充,可投喂一些人工饲料,畜、禽、鱼饲料,均可选用。可根据成本,季节和养殖池的理化性养与养殖密度之间的动态量比关系来确定投喂量,例如水温在
养殖池中投放石块、树枝等不是好办法,更不能乱投[8u58药材网www.8u58.com],以免产生副作用。养殖池中的形态物质要有序布局,应以有利于各种作业的方便、省工、省时、省力和高效为原则。
养殖池中除设置岸坡,岛滩和种草植树之外,还应设置浅水区和深水区。这样,对生态养蛭更为有利,且克服了单纯设定水深度的局限性。
在目前,人工养水蛭应以生态养殖法为主,有条件的可用大棚温室作养殖试验和驯化试验。养殖池中,至少要有1/2以上的区域面积植物化。
作为副业,在茭白田、茨菇地、藕池、稻田等地养水蛭也是—种可取的增值方法。
水蛭(蚂蟥)等体外寄生虫对黄鳝的危害相当严重,它不仅吸取黄鳝的血液影响黄鳝的生长,导致黄鳝受伤感染,还在吸血过程中带入血液寄生虫,引起黄鳝发病。危害黄鳝的蚂蟥一般都个体很小,大多像半粒油菜籽大小,大的也仅有半粒绿豆大小。在未进行彻底杀虫的鳝池,黄鳝感染蚂蟥的比例高达90%以上,它们大多吸附在黄鳝的头部和鳃部的皮肤上,我们通常可以看见一些细小的黑点,使用刀片可以轻轻刮掉并能发现其蠕动。在养殖过程中,
蚂蟥分旱蚂蟥、水蚂蟥、寄生蚂蟥三种。前两者是常遇到的。旱蚂蟥的“老巢”多在溪边杂草丛中,尤其是在堆积有腐败的枯木烂叶和潮湿隐蔽地方的为多。这些家伙平时潜伏在落叶、草丛或石头下,伺机吸食人畜血。水蚂蟥则潜伏在水草丛中,一旦有人下水,它们便飞快地游出附在人畜的身体上,饱餐一顿之后离去。河里一般都有蚂蟥,但蚂蟥喜欢生活在腐殖质较多的河里。也就是腐殖质较多的河里有更多的蚂蟥
蚂蝗与蚂蟥没有区别,都是水蛭的俗称。水蛭属环节动物蛭纲类,世界上有400—500种,我国约有100种,已发现89种。多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生活在咸水之中,还有一些陆生和两栖的。它们中有以吸取血液或体液为生的种类,也有捕食小动物的肉食种类。水蛭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
家里的老人说蚂蟥死了还能复活。就算您把它晒死了炸死了切死了,只要遇到水它都会活过来………………………这个只是传说!其实蚂蟥可以杀死(最快的方法就是,在蚂蟥身上撒盐或者碱。因为蚂蟥是淡水动物,怕盐和碱。撒上盐以后,蚂蟥会大量脱水,身体会变小。撒碱也会大量脱水,还会出血死亡。)而且不会复活!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