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蟾蜍养殖场建造养殖池

中华大蟾蜍养殖包括圈养和半野生人工抚育两种模式。圈养是指在缺少天然防逃屏障或在养殖需要的情况下,人为设置围栏将中华大蟾蜍圈在固定地方开展养殖获取蟾酥的方法。半野生人工抚育是指在中华大蟾蜍原生或类似环境中,利用野生资源辅以人工抚育,人为增加其种群数量,使野生资源能被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种群平衡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华大蟾蜍养殖主要借助合适的自然环境开展半野生人工抚育养殖。

2.基地的勘察与选择

养殖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半野生人工抚育养殖场地面积至少66.67hm2(1000亩)。环境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中的规定,即养殖地、养殖池不能建立在垃圾场和工业“三废”区域。

②地势平坦开阔,向阳,坡度不能超过30°,植被条件较好,下层为低矮草本、枯枝落叶层、沙石滩或部分裸露平地等,中层无或有灌木,上层可以为遮阴乔木(天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或果树或其他高大遮蔽物,有利于保持空气湿润、土壤潮湿和昆虫繁衍。不避讳靠近村庄、畜禽养殖场等虫源丰富地区。自然的“两山夹一沟”有天然围墙,有利于大面积养殖。

③水源充足,位于河流、溪流、池塘、水库附近,排灌方便,水质偏肥且清洁,pH6-70基地周围有适合中华大蟾蜍养殖的水文条件或方便建设孵化池、越冬池等的地面条件,能满足蟾蜍的产卵、孵化、变态和越冬等需求。陆地和水域面积比以大于10:1为宜。靠近河道的养殖区,要有适合挖掘养殖池的陆地条件。水源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的规定。养殖池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规定。自然环境安静,不喧闹。基地内应有适宜的蟾蜍躲避条件,基地有便于运输的交通条件,有电力条件和通信条件。

④基地应为中华大蟾蜍野生资源分布区域。

⑤气候条件应符合中华大蟾蜍的养殖需要,包括年平均气温、年辐射量、最大温差、年无霜期和降水量等。

⑥对该地蟾蜍样品进行检测,蟾蜍质量要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蟾蜍”项要求,指标成分含量不少于6.0%.质量条件合格或优良方可建养殖场。

3.养殖基地布局设计

中华大蟾蜍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生产需要、资金投入等情况而定。建造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华大蟾蜍养殖场,要有产卵池、幼蟾池、成蟾池及相应的活动场所,贮水池、孵化池、蝌蚪池、活饵料培育场、饲料加工场、药用产品加工车间、贮备室、药品室、水电控制室等。这就需要较大的养殖场地。在建设规模(总面积)条件下,养殖场的各类建筑大小、数量及比例必须合理,使之周转利用率和产出达到较高水平。具体养殖场建设应根据生产需要具体规划设计。

一个完整的养殖场,首先应建造围墙和大门,要有相应的设施及加工场舍、仓库、排灌系统等。除此之外,要建造各种养殖池,准备陆地活动场所和越冬场所。要注意布局合理,使之既便于生产管理,又为蟾蜍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中华大蟾蜍养殖池根据用途可分为种蟾(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蟾池、成蟾池等。对于自繁自养的养殖场,场内各种养殖池的面积比例大致为5:0.05:1:10:20。对于种苗场,可适当缩小幼蟾池和成蟾池所占的面积比例,相应增加其他养殖池的面积。.各类养殖池最好建多个,但每个养殖池面积大小要适当。过大则管理困难,投喂饵料不便,一旦发生病害,难以隔离防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过小则浪费土地和建筑材料,增加操作次数,同时面积过小的水体其理化和生物学性质不稳定,不利于中华大蟾蜍的生长、繁殖。养殖池一般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例为(2-3):1。贮水池要建在较高的位置,这样在流入下面的养殖池时可以自然增加溶氧量;利用贮水池供水时,不能让水由一个养殖池流到另一个养殖池,要分别有可控的供水管道,以便于防止水质污染、疫病流行和寄生虫的传播。

建成

4.养殖池的建造

建造各种养殖池时,均需设计进水孔、出水孔、溢水孔,各孔处应加设细目耐腐蚀的丝网,各池均有通向水源或贮水池的专用可控水流管道。池内种植水生植物,为蝌蚪及成蟾提供适宜栖息环境。池周有排水沟,溢水孔和排水孔的废水均需进入排水沟。进水孑L设在池的上方,排水孔设在池的底部,溢水孔可根据所需水深设置一个或几个,孔上加设可控水流的装置,以利于不同水深时溢水的需要。

①种蟾池种蟾池又称为产卵池,用于种蟾的抱对、产卵。种蟾池可采用土池或水泥池,如果进行人工催产,为避免人员下池活动造成水质浑浊,影响孵化,最好采用水泥池。若自然产卵繁殖,则使用土池比较合适。如果选用养鱼池等作为产卵池,在放进种蟾之前要彻底清池,清除野杂鱼和其他两栖类动物等。

蟾蜍

②孵化池中华大蟾蜍对受精卵无保护行为,其受精卵较小,在孵化期间对环境条件的反应敏感,同时容易被天敌吞食。为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孵化池最好建成水泥池,以避免卵块沉入水底被泥沙埋没。孵化池面积不必太大,一般2-4m2,养殖规模较大时可连接数个池子,以便按不同产卵期分池孵化。水深15-25cm,要求池壁光滑<最好用瓷砖贴面)、不渗水,有一定坡度。

孵化池的进水孔与排水孑L应设于相对处,进水孑L的位置高于排水孔。排水孔用弯曲从池底引导出来。如果池水水位过高,则通过排水管溢出池外,从而调节水位。排水子L处设每平方厘米40目的纱网,以免排出卵、胚胎或蝌蚪。利用进水孔和出水孔可保证池内水有流动性,一方面增加水中溶氧量,提供胚胎发育所需氧气,提高孵化率;另一方面,可保水质清洁。流动水最好是经过日照和曝气的水,以保证孵化温度的恒定。同时在池内种养一些水草,供孵出的蝌蚪和栖息。如果在孵化池中续养蝌蚪,还要设置饵料台。饵料台的大小以占1/4水面为宜,浸入水面5cm左右。在孵化时,孵化池上方宜设置荫棚。在水面上放些浮萍等水草,将卵放在水草上既没入水中,又不致使卵落入池底而窒息死亡,同时有利于刚孵出的蝌蚪吸附休息。也可以在离池底5cm处搁置每平方厘米40目的纱窗板。使卵在纱窗板上方不沉入池底。

塑料管

附着

分级

⑤成蟾池成蟾池是中华大蟾蜍养殖场的主要部分,其大小、排灌水管、适宜生态环境的创建等可与幼蟾池相仿。但成蟾个体大,且具有喜静、喜潮、喜暗、喜暖等习性,建池面积、陆地活动场所可较幼蟾池大些。为防止成蟾间以强欺弱、相互残伤,影响发育的整齐度,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成蟾池数目要依实际需要而定,可多建几个成蟾池,将不同大小、不同用途的成蟾如商品成蟾、刮浆成蟾和种用成蟾分池饲养。

成蟾池长方形或方形均可,单池面积一般为20-50m2,池底坡度1:2,水深30-50cm,池底铺10cm厚沙,池内种养水草,每平方米水面养10-30只,水面与陆地面积比:(3-5)。陆地上要种树和草坪,搭荫棚并建多孔洞的假山以供成蟾栖息,安装诱虫灯招引昆虫。为诱使成蟾索饵,可取消陆岛,以饵料台代替。成蟾池四周要设立防止成蟾逃逸的御障,其高度为1.5m左右。

为促进刮浆后的成蟾迅速恢复体质,刮浆蟾池水体宜浅,面积宜小,一般刮浆蟾池水深15-20cm,水面面积15-20m2较为适宜。

⑥越冬场所中华大蟾蜍多数是水下越冬,可建深为2.5-3m的大型水池(越冬池)。越冬池可由养殖池直接加深或垫高周围池壁而成,池底铺设0.5m厚的泥沙、稻草等混合物。池水深2m以上,进水孔设置在池壁泥沙表面的高度,而在池壁上水面高度处设置溢水孔。进水孔或溢水孔设置耐腐蚀的细目滤网,防止敌害和杂物进出堵塞管道,同时要在较高的位置建造较大的贮水池及封闭的通水管道,以便加压供水。越冬期间控制进水及溢水流速,以缓流为好,这样既可防止水体冻结,又可增加氧气溶量,以免影响中华大蟾蜍冬眠。有条件的可在池上加盖塑料大棚,增加保温性能,提高越冬成活率。

⑦御障(养殖场围墙)中华大蟾蜍养殖场围墙内侧要光滑,墙高不低于1.5m,墙向场内倾斜,不大于70°角,墙头向场内水平延伸不少于15cm,墙壁不能有洞。中华大蟾蜍还具有一定的挖掘能力,所以墙基要加深50cm,墙与地面接触处内侧用水泥铺抹50cm宽,防止中华大蟾蜍掘洞。建墙的材料可用砖石,也可用木板、竹板、水泥空心板、塑料瓦、石棉瓦等。砖围墙坚固耐用、保护性能好,但费用较高。无论采用哪种材料,墙内面均要光滑、无洞。围墙要根据需要设置门、窗。门要能关得严,窗口应钉以铁丝网或塑料窗纱,以防中华大蟾蜍逃逸。养殖场围墙外适当种植丝瓜、葡萄等作物,为夏季中华大蟾—蜍生长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场内养殖池御障一般高1m左右。蝌蚪池的御障可低些,因其只在蝌蚪变态后短期起作用。蝌蚪变态成幼蟾后,尽快转移至幼蟾池,其间幼蟾的跳、钻能力尚不发达。从养殖池御障到池边应相距1-3m,既可供中华大蟾蜍栖息,又可繁殖杂草和栽种花卉,以引诱昆虫类供中华大蟾蜍捕食。养殖池御障材料可因地制宜地选择木板、石棉瓦、塑料网等。

THE END
1.人工蟾蜍养殖基地人工蟾蜍养殖基地在多地均有分布。例如,吉林市昌邑区有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吉林昌邑蟾蜍科技小院”,致力于蟾蜍的养殖、药用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 此外,浙江莲都区、山东老城街道、甘肃崆峒区等地也在积极筹建或已建成标准化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进行仿野生活体养殖,以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些基地在https://m.chongwunet.com/qita/ccxz/wd/238486
2.西昌黄联关镇:荒山养出金蟾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既能顾家又能增加收入,可谓一举两得。“那么大的一个基地,肯定需要人来干事。因为养殖中华大蟾蜍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所以我们也在尽力培养本土化的技术人才。只要有点文化的、肯努力的,我们就免费给他培训,优秀的人就能成为技术员,每个月能拿到5000余元工资。”丁耀华介绍道。 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b8016bc1-c782-11ed-bcc8-04d9f5394155/
3.蟾蜍养殖场,癞蛤蟆养殖公司,蛤蟆养殖厂,想买怎么找问;那里有癞蛤蟆养殖公司?答;南通有。哪里有蛤蟆养殖厂?答;南通通州有。想买蟾蜍,蟾干,蟾酥,蟾衣,蟾皮怎么找?答;可联系通州区五甲镇协力蟾蜍养殖场。负责人;孙国华。联系加微信后放定位。这样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蟾蜍养殖场也称为蟾蜍养殖公司或癞蛤蟆养殖场,蛤蟆养殖厂。蟾蜍养殖必须要有正规合法的手续。因为http://wertyuiop.cn.trustexporter.com/xinwen-325313.htm
4.基于蟾酥品质评价的我国中华大蟾蜍资源分布特征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 蟾酥 品质评价 分布特征 产地 摘要: 该研究在严格规范蟾酥药材采收条件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我国蟾酥药材品质特征和资源分布的关系,为认识我国蟾酥药材地理分布差异及相关特征提供数据支持,为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的选址和繁育提供重要依据。研究实地采集我国19省42县市105个蟾酥药材样品,利用质谱和高效https://www.sinomed.ac.cn/article.do?ui=2022386824
5.基于蟾酥品质评价的我国中华大蟾蜍资源分布特征期刊该研究在严格规范蟾酥药材采收条件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我国蟾酥药材品质特征和资源分布的关系,为认识我国蟾酥药材地理分布差异及相关特征提供数据支持,为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的选址和繁育提供重要依据.研究实地采集我国19省42县市105个蟾酥药材样品,利用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物质基础和指标性成分含量,形成我国不同产地蟾酥药材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zyzz202211009
6.蟾蜍养殖可行性报告11篇(全文)蟾蜍养殖可行性报告 第1篇 蟾蜍养殖可行性报告 一 蟾蜍的品种特征及生活习性 1、蟾蜍的品种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癞哈蟆。主产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常见主要品种为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种。这几个品种个体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绿色,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s9a50fe.html
7.中华大蟾蜍养殖模式与技术.docx中华大蟾蜍养殖模式与技术.docx 46页VIP内容提供方:读书笔记工作汇报 大小:32.98 KB 字数:约2.1万字 发布时间:2023-09-11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4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华大蟾蜍养殖模式与技术.docx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11/5011141114010324.shtm
8.《中华大蟾蜍养殖模式与技术》(詹常森)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华大蟾蜍养殖模式与技术》,作者:詹常森,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最新《中华大蟾蜍养殖模式与技术》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华大蟾蜍养殖模式与技术》,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487764.html
9.中华大蟾蜍中华大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两栖动物, [3]又名癞蛤蟆、虾蟆、蚧巴子。 [4]体形如蛙,四肢比蛙粗壮。头宽大,口阔,吻端圆,吻棱显著;舌分叉;口内无犁骨齿,上下颌亦无齿;皮肤粗糙,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疣,头顶部两侧有一对大而发达的耳后腺。雄性背面多呈橄榄黄色,有不规则的花斑,疣粒上有红点,雌http://baike.baidu.hk/item/%E4%B8%AD%E8%8F%AF%E5%A4%A7%E8%9F%BE%E8%9C%8D/4101524
10.[中华大蟾蜍批发]江苏连云港海州区蟾蜍80.00元/斤蟾蜍肉,蟾蜍大全 红眼蟾蜍 详细信息 评价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一亩田上看到的】 本店所售蟾蜍肉癞蛤蟆肉,俗称熏拉丝,是江苏连云港地区的中华大蟾蜍品种品质的单重2两以上蟾蜍去皮去内脏去头去爪的白条蟾蜍肉,内质鲜嫩醇香可口,批发零售,量大从优 相关热卖产品 https://www.ymt.com/supply/59934546
11.蟾蜍生活习性蟾蜍分布范围→MAIGOO百科养殖步骤 1.建蟾蜍养殖场:场周围设围栏1米高。内设养殖池、产卵孵化池。面积大小以规模而定。保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边留空地种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适量投养水生植物。饲养黄粉虫、蝇蛆、蚯蚓或安灯诱虫增加饵料。 2.人工繁殖蟾蜍:捕养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做种。成蟾在10℃产卵,每次产卵约https://www.maigoo.com/citiao/23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