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案(通用12篇)
1.《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等。从单字对到双字对、多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音、词汇和修辞的练习。在诸多版本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2.《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
《对韵歌》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对韵歌》课文解析
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韵歌》共3句。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对韵歌》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7个生字中6个字是对韵歌中呈现的事物名称。“花”是第一次出现的上下结构的字。“虫”是翘舌音,需重点正音。南方地区的学生受方言的发音影响,容易把“风”读错,教师需要重点示范。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主要靠多种形式的示范朗读来正音。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趣味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1)示范朗读,跟读正音。对韵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创设朗读的氛围,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跟着读,再模仿边拍手边读韵文,在诵读中掌握字音。
(2)合作对读,认读生字。7个生字都出现在前两句的单字对中,特别是6个生字是两两相对的事物名称。教师可以借助生字卡片,与一位学生示范边对对子边找生字,然后引导学生同桌对对子。通过师生、生生找生字对对子,既认读生字,又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图文对照,理解字义。“鸟”字可回顾前一课的连线练习感受象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呈现象形字“云、雨、风、虫”的图片及古今汉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找到对应的图片和字。再引导学生结合字形,理解字义。
(2)抓特点,形象化识记。引导学生在整体识记汉字的基础上,抓住每个生字的特点来识记。如,“雨”的四个点好像雨点从云朵里飘落下来;“风”中间的撇和点就像刮风的情景;“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促进字形识记,字义理解。
(3)组词拓展。如“花”,可以列举“玫瑰花、荷花、桂花、牡丹花、菊花、梨花”等词语,还可以列举生活中样子像花的词语“浪花、雪花、棉花、火花、礼花”等,在拓展中识记。其他词语列举:
云:乌云、白云、彩云
雨:暴雨、毛毛雨、雷雨
风:东风、南风、北风
可以结合生活,积累由熟字组成的新词,如“风雨、风云、对手、水花、火花、山花、花鸟”。
2.写字。
结合“虫、云、山”的书写,认识提、撇折、竖折3个新笔画。教师在示范时,要边示范书写,边说新笔画名称,让学生也跟着书空,帮助学生巩固笔画名称,记住笔顺。
本课3个字书写要点:
二、课文学习
这是一篇节奏明快的对韵歌,读出节奏韵味是本课朗读的重点。同时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对子间的对应关系,感受对韵歌呈现的美景。
1.朗读指导。
2.理解运用。
借助图画,感受对应关系。本课分单字对和双字对两种形式,分句朗读理解时,可根据课文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画,引导学生发现对子间的关系。还可根据同一类别组成新词读一读,如“云雨、风雪、花鸟、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图文对照,想象理解。最后一句双字对,是本篇韵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山清水秀、柳绿桃红”这两个词语的内涵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图片或微课分别呈现。让学生看着图,说说画中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教师重点点拨“清”和“秀”。
通过单字对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对子间的相互对应,教学双字对时可以将“山清、水秀、柳绿、桃红”拆成“山、水、清、秀”等单个生字,借助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单个认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单字对。例如,“山”对“水”、“清”对“秀”、“柳”对“桃”、“绿”对“红”,最后将生字组合成词语。
《对韵歌》插图:做游戏(图片见word附件)
《对韵歌》一至三句教学片段
一、学习第一、二句,体会单字对
1.教师朗读第一、二句,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呈现简笔画的“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出示生字卡片“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学生选择对应的汉字在画下摆一摆,初步理解字义。
3.引导学生归类。教师出示“自然现象”“动物”“植物”3个词语,请学生将生字卡片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发现“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花、树、鸟、虫”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在听读、选图中理解文本。
二、学习第三句,感悟多字对
1.教师朗读课文第三句,让学生说说听到的事物。
2.出示山清水秀水墨画和柳绿桃红水墨画,引导学生看图找对子。(山对水、柳对桃、红对绿、清对秀)
3.引导学生发现柳对桃是植物对植物,绿对红是颜色对颜色,山对水是事物对事物。教师小结:同一类的字才可以对对子。
三、迁移运用,尝试找对子
1.出示课文《金木水火土》,请学生跟着音乐拍手读。请学生在其中找单字对。
2.提问:花对鸟外还可以对什么学生尝试对对子。
让学生做游戏,在文中找对子,迁移运用。
四、生生合作,熟悉课文
1.学生诵读课文。
2.借助板书,师生合作对对子。
3.借助板书等多种形式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等7个生字。
2.会写生字“山”和基本笔画竖折。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课前准备:学生背诵古诗词。(展示经典诵读)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导入读题。
刚才听孩子们背诵古诗,声音那么好听,黄老师就陶醉了,我爱你们。我们开始上课吧?上课,孩子们好!请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来,孩子们,请读课题——对韵歌。
2.认识“对”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过渡:音乐课上,黄老师听孩子们唱歌非常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不信,你听---播放课文音频。
1.自由练读。请孩子们自己学着读一遍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读文。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后,同桌两人听读。
3.师生合作读两遍。(老师当大喇叭,孩子们当小喇叭。)
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1.过渡:孩子们,看!动听的读书声把谁吸引来了?(出示:乌云图片)
2.出示字卡“云”,指名学生领读。
3.再指名读。
4.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学生组词,随机粘贴字卡。
5.你看到的乌云是什么样的?看谁的眼睛最亮,最会观察。出示课件,展开语言训练。
6.小结:黄老师很喜欢你,因为你有一双会观察的慧眼。云是怎么形成的呢?黄老师告诉你们: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这个小知识,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希望孩子们多多看课外书。看到黑压压的乌云,那就说明天气将要下雨了。
7.过渡:知识丰富的孩子们,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字?认识“雨”。(出示雨的演变过程)
8.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雨”。如果回答不上来,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的点儿像不像小雨点儿。
9.小结:这个字,是我们中国古人最早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这个是金文、小篆,最后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楷书--雨。(出示字卡3---雨。)跟着老师读两遍,开火车读。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10.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再看到天空中有这样的乌云,我们就可以告诉身边的人,天气马上要下雨了。所以,出示:云对雨
11.(出示雪花图片,)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从颜色、形状引导孩子去观察)
12.雪花是个顽皮的小精灵,特别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是它一个人怎么也飞不起来,需要谁的帮助?
13.课件出示风字。(出示:风)。认读生字---风。风是一个后鼻韵母,学生容易读错,重点指导读准字音。师领读三遍。开火车读,通过语境组词,让孩子加深印象。如:今天刮大风了。春天来了,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它就是风筝的风。
14.只有风的帮助,雪花才能飞舞起来。所以,我们说-----课件出示(雪对风)。开火车读。
过渡:孩子们学得用心,听得认真,黄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奖励你们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
15.(出示----盛开的桃花树)看看这幅图,图中有什么?
16.出示字卡:花指两名学生读。你都见过哪些花?(樱桃花、梨花等。)这些鲜艳的花朵开在哪里啊?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像花呢?比如:妈妈带你到海边看到的叫——浪花;元宵节燃放的漂亮的叫——礼花;擦燃火柴碰撞出的叫——火花。
17.那谁来说:补充(课件出示:花对(树),指名学生读。
18.过渡:这时树上来了一位新访客,它就是会唱歌的小鸟(出示鸟的象形字)猜一猜,这个字宝宝念什么?鸟,你怎么知道它念鸟呢?细心的孩子还发现这个地方像鸟的什么?像比着鸟的样子造成的字就叫象形字。鸟的变形“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以后写它的时候千万不要漏掉了小鸟的眼睛,否则它会伤心的,(出示字卡:鸟)指两名孩子读。
19.谁知道,小鸟最爱吃什么?
20.出示生字卡片虫。学生开火车读。
21.那谁来告诉大家,鸟对什么呢?课件出示补充(鸟对虫)小鸟没有了眼睛,连虫子也看不到的。
四、课中游戏,编对子歌。
过渡:孩子们学得真认真,一定有点累了,我们来做个课中操《拍手歌》放松一下,孩子们请起立,小手伸出来。跟着黄老师的口令来做拍手操。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眼睛——1、2、3;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耳朵——1、2、3(耳对——眼);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鼻子——1、2、3,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嘴巴——1、2、3(鼻对——口)拍拍我的小手,跺跺你的小脚——1、2、3(手对——足)。
随机大屏幕出示:耳对眼,鼻对口,手对足。总结:我们也能编对子,我们也是小小作家了,了不起!掌声送给自己!”请坐下。
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编的对子。
五、学习最后一句,指导朗读。
过渡: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我们一起欣赏桂林的美景吧!出示课件:桂林山水的美景图片。
1.你们看到了什么?
2.什么样的山?什么的水呢?
3.孩子们,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课件出示此词)师领读几遍,学生读几遍。
4.出示字卡---山
古代的山字可不是这样写的,它也是个象形字,请看我们的祖先是怎么造成这个字的:出示山的演变。好玩吗?每一个字后面都有一个情景的。来,孩子们,我们把山字牢牢地写在田字格里。在没有写之前,我们来温习一下写字小窍门:一看,二写,三对照,四修改。(出示课件)一看:山共几笔?第一笔是——?中间竖最长,第二笔是我们今天新认识的笔画----竖折,再观察,竖折的竖最短,第三竖下端略出头。竖与竖之间距离是相等的。先看黄老师在田字格里的书写吧!边写边说顺口溜:中间竖长两边短,竖折写时应连贯。然后再描两个,写一个。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桂林山水的美丽画面,来,让我们欣赏一下我们漯河的河堤美景吧!出示(柳绿桃红)请看图片说一说,这是什么树?
5.这是什么花?
6.像这样,有绿树、红花,我们可以称为:柳绿桃红。师领读几遍。看!课件出示:(山清水秀变成山清对水秀,桃红柳绿变成柳绿对桃红的课件)
六、朗读训练,合作对读。
1.(出示课文)指名学生读。
2.我们来观察韵文,无论单字对还是双字对,他们字数相等,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韵文。我们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儿,“对”字轻读。
3.师范读。
4.带上节奏读。
5.师生接读;
6.总结:通过读,我们发现,对韵歌读起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重,也可以轻,这就是读书的抑扬顿挫,这样才能读出书中的味道。
7.背诵。
七、拓展延伸,推荐读书。
总结:孩子们学得真快,真是聪明的宝宝,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也非常聪明,他还写了一本书,叫《声律启蒙》,小朋友可以买来读一读。孩子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出示课件《声律启蒙》封面。
1.学会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3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读儿歌
1.自己读儿歌,把读不准的字画上小问号。
2.学生质疑读不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3.同桌同学互读小儿歌,相互纠正读音。
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5.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1.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3.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4.巩固生字的读音,做贴字游戏。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指名读生字卡片,读对的就把卡片奖励给他,让他把生字贴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
四、了解字义。
1.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2.指名读儿歌。
二、书写生字
1.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2.请大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3.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水)
4.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5.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2.在对对子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暑假的时候,我看了一部关于儿童的电视剧《少年大钦差》,不知道你们看没看,我特别喜欢陈文杰这个人物,他非常聪明。他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大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草)。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儿歌里也有一些很有趣的对子,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一读?遇到困难怎么办?
(拼音老师来帮忙,认真读,仔细看,在帮宝宝找伙伴。)
学生轻声自由读。
(三)精读课文,学习字词
1、精读
师:刚才老师感觉有一些同学读的有些吃力,可能是一些生字宝宝在捣乱,现在我们再把第一小节读一遍,边读边划出字宝宝,再用喜欢的方式学一学,同桌互相考一考。
2、汇报:
师:谁愿意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字宝宝。
生读生字
师:老师在文中也找到了字宝宝。(学习第一小节。)
(1)课件演示。(或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
师:谁能试着读一读,这里出现了2个生字,一起读一下。谁愿意把“雾”(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字介绍给大家。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谁再介绍介绍“夏”(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字,书写时哪部分需要注意呢?
(2)课件出示山水画(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这幅画的景美不美?你能用书上的哪句话来形容一下呢?(青山伴绿水)读一读这句话并介绍“伴”。
(3)第一小节的生字小朋友们学的真棒,那是不是能把第一小节读的更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3、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课件出示图画)(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老师这里还有一幅美丽的图画,谁能看的出来这是什么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很多蔬菜瓜果都丰收了,想不想亲自去采摘品尝一下。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快乐的采摘节吧!
(1)生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字宝宝
(2)课件出示带词的图片(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读一读,去掉图片再读词,再去掉拼音看谁读的准。
(3)课件出示(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菜”和“芽”,观察一下有什么共同点,说说怎么记住它们,再说个词语。
(4)课件出示(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葡萄穿紫袍”,读一读这句话,给“穿”“紫”找个伙伴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师:现在我们和所有的字宝宝都成了好朋友,再读课文一定感觉轻松多了,愿不愿意读一读?可以看屏幕也可以看书读。
中间休息:律动
(四)巩固练习
1.休息完了,想不想把刚才的词语再读一读。看屏幕(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这么多词语谁读的又准确又响亮,就会有一只漂亮的蝴蝶来为他喝彩,谁愿意读?(生读)
2.感情回读。
词语读的这么好,放到文中一定能读的更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对”“云”等7个生字,会写“虫”“云”等3个生字。
2.朗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3.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对韵歌》的兴趣,能自己对对子。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对韵歌》,并练习背诵。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如: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花草树木)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这是一首《对韵歌》。(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听清字音,没听清楚(明白)的标上记号。
2.教师领读,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重点教读以下生字词:
对duì云yún雨yǔ风fēnɡ花huā鸟niǎo虫chónɡ水shuǐ秀xiù柳liǔ绿lǜ桃táo红hónɡ
3.学生小组内合作,互相帮助,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4.学生自由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手指着,眼睛看着,小嘴读着。)
5.指名读生字,集体正音。(如:这个小朋友读得正确吗?我们应该怎么读?)
强调:“云、雨、鱼”是整体认读音节;“风、虫”是后鼻音。
1、学习7个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初步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掌握3个基本笔画,能准确说出名称,练习正确书写。学习在田字格中按笔顺书写“虫、云、山”3个生字。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韵文的节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背诵课文。
一、揭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读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请读课题——对韵歌。(齐读课题)
过渡:音乐课上,老师听孩子们唱歌非常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不信,你听---播放课文音频。
1.想自己试试看吗?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试着读一遍。
2.检查读文。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3.齐读。
2.出示字卡“云”,指导认读。
3.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学生组词。
5.你们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呢?老师告诉你们: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这个小知识,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希望孩子们多多看课外书。看到黑压压的乌云,那就说明天气将要下雨了。
6.出示“雨”的甲骨文,谁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到的?(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的“雨”像小雨点。)认读“雨”
7、说话: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引导学生说“大雨”、“雷雨”、“小雨”……)
8、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再看到天空中有这样的乌云,我们就可以告诉身边的人,天气马上要下雨了。所以,出示:云对雨(指导读句子)
9.(出示雪花图片,)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从颜色、形状引导孩子去观察)
10.雪花是个顽皮的小精灵,特别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是它一个人怎么也飞不起来,需要谁的帮助?
11、课件出示风字。(出示:风)。认读生字---风。风是一个后鼻韵母,学生容易读错,重点指导读准字音。
12、只有风的帮助,雪花才能飞舞起来。所以,我们说-----课件出示(雪对风)。开火车读。
过渡:孩子们学得用心,听得认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奖励你们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
13、(出示花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认读“花”字。你们见过那些花?你们还见过那些像花的东西?(引导学生说烟花、火花……)
14、刚刚老师给大家看到的花都是长在哪里的?出示字卡“树”,指导认读。
你喜欢树吗?为什么?大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师:花的美丽,树的高大,都是大自然中美丽的风景,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所以我们说——出示“花对树”,指名读,齐读。
15、瞧,我们的大树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出示小鸟图片)你们认识鸟字吗?出示字卡,指导认读。
比较“鸟”和“乌”:有些小朋友容易把鸟和乌混淆,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引导学生说出“鸟”字里面有一点,像鸟的小眼睛。
16、有谁指导小鸟喜欢吃什么?认读“虫”。鸟和虫是一对天敌,所以我们常说“鸟对虫”。指名读句子。
四、巩固延伸
过渡:刚刚我们学习的对韵都是一个字的对韵,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根据黑板上的字卡齐读课文前两句。)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对对子呀?
2、出示填空:天对日对红对大对
3、指名对对子。
五、学习生字
过渡:小朋友对对子可真厉害!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送来了两个生字宝宝,还认识他们吗?
1、出示:云、虫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临写。
1、认识6个词语,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3、能够发现课文中事物相对应的方面,并且激发起学生寻找发现相对事物的兴趣。
1、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2、能够发现课文中事物相对应的方面,并且激发起学生寻找发现相对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能够发现课文中事物相对应的方面,并且激发起学生寻找发现相对事物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词语卡片。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画面激趣导入
1.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看,用心去感受你所看到的图画(幻灯片展示组图)
2.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生汇报,师提醒说完整、说优美)
3.有位小作者,他看到这些水果和我们一样激动,写下了一首别出心裁的诗歌
4.先跟老师把诗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就在我们课本p56页。我们一起打开课本,读出诗歌的名字,将它写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对韵歌》)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同学们,这首诗整齐优美,自己先读一读,感受感受。(要求:左手压书,右手指字,手指字,眼看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你用铅笔将它圈起来。
2、读的这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呢?(及时评价)
3、谁还愿意给大家展现一下自己?
4、一起来读课文。
5、课文中的这些字你们都认识了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这些词语就隐藏在大萝卜后面,读出词语萝卜就会被你拔起。
个别读——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6、老师把这些词语分开,单独出现一个个字的时候,你们还能认识它吗?花姑娘的花瓣凋落了,好心的小朋友能帮它找到花瓣吗?读出这些词,花瓣就会回到花姑娘的身边了。
7、在大家的帮助下,萝卜被我们拔完了,花姑娘的花瓣也找回来了。可爱的生字词又回到了我们课文中。一起翻书,读读课文。看我们还能不能认识它们。
三、分析课文
听你们读,老师也想读一读了。老师读的时候,请你用手指字,边听边思考,这里写了哪些水果。
1、(幻灯片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读第一小节(要求:读得同学声音要宏亮,听的同学用手指着他读的字,想想小作者写到了哪些水果)
2、生汇报:(葡萄、苹果、李子、西瓜)葡萄生长在哪里呢?(架子上),苹果呢?(园子里),看来啊,架和园分别是葡萄和苹果生长的地方,所以作者说(葡萄架,苹果园)
3、看到小作者写的这两句,老师也写了两句。你们来当小裁判,说一说我和小作者谁写得更好,并且要说出为什么(幻灯片展示)
(1)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那也请大家仿照课文这两句话的格式,除了它们生长的地方之外,我们再从其他方面来自己写一句,看看你们和小作者谁更聪明。
(2)我们把自己写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不好?
(3)(学生齐读“李苦对瓜甜”)从这一句中,你认识了哪些水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李子苦,西瓜甜)
4、那我们再来齐读第一小节。(学生齐读第一节)
5、课文中相对应的句子还有好几处,我们来读读第二小节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6、同学们,我们刚才在课堂上学了这么久,累不累啊?好,那就请大家把书扣在桌子上,和老师一起听听音乐,欣赏美丽的景色。(幻灯片展示音乐及图片)。
7、你觉得这种情景美吗?那就美美地读课文的第二小节,读出美的感受吧。
(自读——个别读——集体读)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画面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2、杜相对应的词语。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特别的《对韵歌》,发现了很多事物都有相对应的方面,以后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1、背诵对韵歌2、寻找生活中事物相对应的方面
七、板书设计(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
对韵歌
葡萄(贴图)苹果(贴图)
紫红
小大
酸甜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
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
(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
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
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
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
(4)理解“桃红柳绿”。
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②说一说:的桃花,的柳树。
③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
④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读要求写的生字。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
(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7.汇报朗读。
8.小结。
设计意图: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1、复习声母b、p、m、f、d、t、n、l。
2、复习拼读拼音。
3、阅读《对韵歌》,读通课文,会认5个字,1个字。
4、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知道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现象,懂得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所学的字母以及两拼法。
2、识字、写字。
教学方法:
谈话,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具准备:
1、ppt。
2、字母卡片。
课时安排:
(一)复习巩固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6个单韵母,它们是——-那么声母有几个呢?对,23个,我们也学了一些声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不记得它们?(出示卡片:bpmfdtnl)
师:看来,大家已经和八个声母交上朋友了。
(二)拼读音节
师:今天,这些声母朋友又带了一些朋友来,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自己拼读一下。(拼音+汉字)大米泥土马路伯父
1、学生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
师:这个小老师当得怎么样?那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2、学生拼读(拼音+汉字)的音节
师:词语头上的拼音你们会拼读吗?自己拼读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拼读得很认真,那我们应怎样拼读音节呢?(出示拼读规则:声母短,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现在请一些同学来拼读一下。
师:同学们拼读得真好。请男生女生合作拼读一个音节。
3、拼读没带汉字的音节
师:男女生合作得不错,还有一些音节朋友想和大家交朋友,愿意吗?和同桌一起拼读一下。
师:刚才同桌两个人拼读可热闹了,老师请几对同桌来拼读一下。
师:看来,团结力量大。我请小组来拼读一下。
设计意图:采用“识字带拼音”的方法拼读音节,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熟字认识字母和音节,学习拼读。
(三)谈话,揭示主题
师:老师发现大部分的同学们都能准确拼读音节,还不熟练的同学不要紧,只要坚持练一定可以的。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首诗歌,题目叫:对韵歌。先看老师写课题。
师:同学们,跟老师读读课题。
师:同学们,在第三单元里,我们背过一首对韵歌,大家还记得吗?
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知道了几个对子,那就是?(天对地,上对下,日对月,今对古)
师:今天我们也要再学习一首对韵歌,这首对韵歌同样藏着意思相对的字或词语呢,一起来听听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再次学习《对韵歌》时,通过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基本特点,让学生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四)初读诗歌
师:同学们,请打开语文书43页听老师读,老师读到哪个字你们的.手指就指到哪个字。
师:你们想不想也读一读?那就赶快自己去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热烈,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待会说说看,他们读得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会评价。
师:我请全班同学一起响亮、流利地读一读《对韵歌》。
师:第一二组和三四小组比赛一下。
师:四个小组都读得不错,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五)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画出学习过的八个声母
师: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到诗歌里把我们学习过的八个声母圈起来。圈完了和同桌读读这些声母,注意声母要读得又轻又短。
师:谁来说说这八个声母藏在哪里?我们一起读读吧。
2、找出水果名
师:同学们,《对韵歌》中除了藏着我们学过的八个声母,还藏着一些水果呢!找一找,用“-”画出来。(出示:葡萄架苹果园李苦对瓜甜)
师: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些水果。你们知道葡萄长在哪里吗,那苹果呢?
师:你看(出示:葡萄,苹果的图片),多诱人呀!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师:你们吃过李子吗,什么味道?那西瓜呢?(出示李子,西瓜的图片)
师:看到你们的笑容老师就知道有多甜了,老师忍不住想表达一下我的心情。听——(师读句子)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老师这们读一遍吗?
3、理解“习习绵绵”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来了风婆婆和雨姐姐,它们从天南地北赶过来了,大家一起和它们打打招呼。(出示:风习习雨绵绵地北对天南)
师:风习习是怎样的?雨绵绵又是怎样的呢?(出示风习习,雨绵绵动态图)
师:同学们真会用眼睛观察生活啊!那就让我们轻轻地,柔柔地读一读这一句。
师: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了风婆婆和雨姐姐的温柔了。
4、学习对子
师:老师上课不久说过这首《对韵歌》里也藏着对子,你们找到了吗?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歌,一边读一边找。
师:谁来说说有哪些对子?
师:同学们真能干。我们一起读读对子吧。
师: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不少对子,那你还知道哪些想对的词吗?
师:学过的知识会运用真棒。奖励你们把诗歌再读一遍。
5、拼读生字
师:刚才我们走进诗歌里,和诗歌交朋友,现在诗歌里的字词很调皮跑出来了,还认识他们吗?(出示生字:葡萄苹果李风习习绵绵地北天南)
师:谁来拼读,拼读对了,其他学生跟着读。
师:请男生或女生拼读。
师:同学们拼读得真好。那这几个字你们认识它吗?(出示:苹、李、瓜、地、南)指名生拼读这些字。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着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字,想想打算怎么记住它。
师:同学们的认字能力越来越强了,刚才我们采用了“加一加”、“组词”、“找象形字”等等记住了这些字。(出示:“加一加”、“组词”、“找象形字”、“读拼音”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记住认识很多字。)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继续运用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熟字带拼音”的方法,让学生既学会拼读识字,又总结归纳识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6、学写字
师:好了。字我们会认了,我们要学写字了,要求我们会写的字有三个。(出示:果、风、北)
师:谁把他们拼读一下。
师:这节课我们学写一个字—“果”,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果”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观察得真仔细呀。谁来说说它的笔画顺序?
师:现在老师根据你们说的写,请认真看。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指书空,描一个,写一个。(老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评价)
设计理念:为了落实“写对”原则,课堂上通过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字的笔画顺序,来引导学生掌握汉字正确的笔顺和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果园里的收获可真大啊!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知道了一些自然现象,那我们更要懂得热爱大自然。
(七)布置作业
1、“果”字写一行。
2、背诵《对韵歌》。
1、会认“对、云、雨、风、花、鸟、虫”7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感受对韵美。
1、会认7个字,会写“虫、云”两个字;
2、在对对子的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能够感受对韵的美。
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幻灯片。
1、对对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课件出示:
天对少对黑对大对
2、揭示课题: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对子有关的儿歌《对韵歌》
3、齐读课题
4、学习“对”字
师:大家看看这个对字,老师把它拆开,怎么读?谁认识?生:左边一个又,右边一个一寸两寸的寸,把它们俩加起来,这个字就念做对。
师:你的识字量可真大。那谁知道,对这个字,可以组那些词语呢?生:不对、对错、对面、对子
师:认识了对子,我们再来齐读一遍课题《对韵歌》,课题读得不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首儿歌中藏了许多个有趣的对子,你们想知道吗?那就先自己读一读课文吧!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过渡:听着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欢迎吗?那就竖起你们的小耳朵,用小手指上,认真听老师读。
2、教师范读课文
过渡:老师读得好不好?想不想学老师这样读?
3、个别读
4、齐读
三,图文结合,认读生字
1、师: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现在先请同学们抬起头,看看窗外,今天的天气可真好,阳光明媚,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的一朵朵的是什么?生:白云
师:一起读一读这个字。你都见过什么样的云啊?请你说说生:白云,傍晚红色的云
师:是啊,傍晚的云非常漂亮,看(ppt图片)这就是傍晚的云,我们把它叫做晚霞,有时候呈现出粉红色,有时候呢有夹带一点橘红色。你还见过什么样的云。出示朝霞图片。那这幅图呢(乌云图片)生:乌云
师:对了,那你看到乌云是什么样的,谁来说说。生:乌云很黑,一片一片的
2、师:乌云一来啊,天空中黑压压的一片,看到这样的云,就意味着,马上要下雨了,导入“雨”的教学。
师:同学们,这个字啊,是我们中国古人使用的字,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生:雨。
师:同学们真聪明,谁能告诉老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字里有四点,像小雨点一样。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3、师: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生:雪花。
生:多么漂亮的雪花啊,喜欢吗?喜欢的话就大声读一读这个字。雪花也喜欢咱们班的小朋友,它特别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可是它怎么也飞不起来,这些雪花要想在空中飞舞起来,要有谁的帮助?生:风的帮助。
4、师:快看,风把雪花带来了。看它在空中飞的多开心啊。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风”这个字。
师:风不仅带来了雪花,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组对子呢!课件出示:云对雨,雪对风。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组对子。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对字左右两边各一个字,字数一样
生2:云和雨,雪和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啊,对韵歌中,两种相对的事物,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真是一群爱动脑的好孩子。
5、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事物,看看这幅图,图中有什么?生:花儿
师:春天带了,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多漂亮啊!你们都知道哪些花?
生:玫瑰花、菊花、牡丹花、杏花、桃花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你们知道杏花、桃花长在哪里呢?生:树
6、课件出示“树”,学生读,说一说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7、师:这时树上来了一位新访客,他就是会唱歌的小鸟,伸出你们的小手,像小鸟打声招呼吧!我们的古人可聪明了,根据鸟的样子,造出了鸟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8、小鸟最爱吃什么?生:虫子
读对子:花对树,鸟对虫。
9、教师贴画,学生认读生字“对、云、雨、风、花、鸟、虫“
10、播放山清水秀视频,学习:山清对水秀
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你能用一个对子来描述这番美景吗?生:山清对水秀
11、出示柳绿对桃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学习:柳绿对桃红
12、学生拍手读《对韵歌》
四、写字
1、出示生字”虫“、”云“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每一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临帖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
2.会书写一个生字“山”,认识一个新笔画“竖折”。
3.正确朗读儿歌。
2.正确朗读儿歌。
会书写一个生字“山”,认识一个新笔画“竖折”。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我说天,我对地;
我说黑,我对白;
我说长,我对短;
我说远,我对近
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快把你们说的小对子读一读,你们说的这些小对子都是由相反的字组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小对子,这里面也有小对子,可他们就不是反义词了。出示《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