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年第一季“巴中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仪式举行,现场揭晓了37名“巴中好人”和12名“新时代好少年”榜单。即日起,“文明巴中”将他们的个人事迹进行展播,倡文明树新风,向身边榜样学习。
今天,展播的是2023年第一季
“巴中好人”诚实守信类——何明学
咱们一起来看他的事迹↓↓
四十三载守承诺残疾村医护村民
何明学
何明学,男,汉族,出生于1962年12月,群众,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双流镇菩船村村医,肢体三级残疾。四十三年里,他救治病患九万余例、背坏医疗箱13个、拄坏拐杖24根,足迹遍布双流全镇9个村(社区)及周边市县乡镇,他用坚守和担当诠释了“医者仁心”,他用精湛医术守护一方群众的幸福健康。2008年被评为“巴中市首届残疾人自强创业之星”,2017年荣获“南江县年度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初心贫寒之身不忘赤子之心
47年前,年仅14岁的何明学初中毕业,因家境贫寒无力供养其继续上学,便跟着当地赤脚医生学医2年,16岁时考上南江卫校,1980年顺利取得了中专学历和乡村医生证。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城里工作的他毅然回到菩船村,把一辈子的青春和热血尽数奉献给了乡亲,一守就是43年。
1982年3月20日,何明学进入菩船村卫生室工作,1985年1月任菩船村卫生室站长,主要负责辖区9个社和菩船社区的医疗诊治、疾病预防宣传、妇幼保健等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何明学不辞辛苦,不分昼夜,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都是随叫随到、有求必应。这几十年来,何明学扎根在最基层的医护岗位上,默默付出,坚守着菩船村村民们的健康。
使命治病救人诠释医者仁心
1986年10月15日的夜里,天降大雨,正直八村的张继猛敲开了何明学家的门,其妻陈吉珍急性肠炎发作了,请何医生前去诊治。
何明学二话没说便上路了,他打着雨伞、拄着拐棍,张继猛帮忙背着医药箱。道路泥泞湿滑,何明学腿脚不便,一步一滑,相当吃力。走到三岔河,他一个趔趄摔到河沟里,全身湿透,脚踝也肿了起来。但他顾不上休息,吞下一颗止痛药,就在张继猛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往前走。
赶到张继猛家时,陈吉珍已经痛得晕了过去。他立刻对患者进行心脏复苏治疗,打针、输液、吃药,一整套诊治流程下来,已经是凌晨两点了。待到病人的情况稳定下来,何明学才松了一口气。为了防止病情反复,何明学在患者家守护了一晚上。
四十年来,何明学自己都记不清免费治疗了多少患者,他对待患者一视同仁,热情接待,不管有没有钱,首先治病。菩船村二社村民汤小英难产,他临危不乱,一边给昏迷的汤小英扎针,一边救治窒息的婴儿。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母子脱险。菩船村一社五保户李明才患慢性胃炎,何明学给他免费治疗。面对患者的感谢,何明学淡淡一笑,“治病救人是我应该做的。”
奉献身残志坚彰显医者信念
这些年来,何明学不仅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还默默地坚持做公益事业。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暴发,他带头捐款。菩船村吃水困难,何明学个人捐资5000余元,组织村民改修老水井。
1995年,县里搞初级卫生保健建设,村上没有多余的办公用房,何明学主动把自己的住房挪出三间建起了卫生室,还自掏腰包购回基础设备,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坚守临危而上擘画平安蓝图
当时菩船村返乡的密接者很多,辖区面积很大,这些人居家隔离期间,何明学每天都要做两次体温检测和健康检查,经常早上7点多出门,晚上9点多才回家,有时甚至要晚上十一二点才忙得完。在此期间,宁静的乡村见得最多的一道人物风景便是一袭白素衣穿梭在田间街头。
【好人寄语】
虽然我的腿脚不灵,但是我的医术还行,我只希望能够尽我所能换来大家的身体健康。
【道德点评】
何明学不辞辛苦,不分昼夜,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都是随叫随到、有求必应。一袭白素衣、一柄拄拐棍,他用一生坚守,诠释一颗医者仁心,守护着一方村民的幸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