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是淡水底层鱼类,是我国优质的名贵鱼类。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一般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游到水上层觅食。生命力很强,养殖时需水质清澈,温度在0-38度,喜欢吃小鱼、小虾、人工配成的营养饲料等。
1、黄骨鱼是鱼类中的一种,一般在生活当中我们都会建议大家可以多吃一些鱼肉,因为鱼肉中富含的营养价值,确实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是比较好的,而且正确的使用这些鱼肉,还可以**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是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决定。
2、黄骨鱼性平,味甘,归脾、胃经,是我国优质的名贵鱼类,俗称黄骨鱼、骨鱼。
3、黄骨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黄骨鱼,要求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黄骨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广,对营养和其它环境因素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条件较好的水域均可以进行养殖。
黄骨鱼都有哪些品种?
黄骨鱼的种类较多,常见的黄骨鱼有4种(黄骨鱼、瓦氏黄骨鱼、光泽黄骨鱼、长须黄骨鱼),这四种鱼在动物分类学中均同属鲶形目,鮠科,黄骨鱼属。其体型很相似,但仔细观察完全能区分。
1、黄骨鱼俗称:黄腊丁、黄骨、央丝等。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短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比背鳍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臀鳍条21~25,鼻须一半为白色,另一半为黑色。个体较大,**可达0.75公斤左右。
2、瓦氏黄骨鱼,也称江黄骨鱼,俗称:硬角黄腊丁、江骨、郎丝、肥坨黄骨鱼、牛尾子、齐口头、角角鱼、嘎呀子等。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胸鳍刺比背鳍刺短,后缘具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个体大,**可达1公斤左右。
3、光泽黄骨鱼,俗称:尖嘴黄骨、油黄姑、三角峰等。特征:须4对,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胸鳍刺较背鳍刺稍短。后缘锯齿细小。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个体小,常见为8~14厘米。
4、长须黄骨鱼,也称岔尾黄骨鱼,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中部。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尾鳍深分。鼻须全为黑色。个体不大。
黄骨鱼的价格比鲫鱼、鲤鱼等鱼要贵,一般情况下在12~20元一斤,但具体价格因市场、品种、生长环境等不同而不同,例如人工养殖的黄骨鱼基本都在20元以内一斤,而在天然水域中长大的野生黄颡鱼则多数在20元以上。
黄骨鱼怎么养?
1、池塘条件:选择排灌方便、池底平坦、水源充足的池塘,池塘面积要达到2-5亩,进水口和排水口要建设拦鱼设施。
2、准备工作:放苗前半个月,排干池水并用晶体敌百虫+生石灰清塘消毒,然后施入腐熟的有机肥进行培水。
3、鱼苗放养:池塘内出现浮游生物后,投放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夏花苗,投放密度根据饲养水平而定。
4、管理:做好喂食、调水、消毒、增氧、防病等工作。
黄骨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1、水质要求
黄骨鱼喜欢清新的水体环境,为了让其健康生长,要保持水质清新,水体透明度达35cm以上,另外要做好换水管理,一般是5-6月时,每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注入新水30厘米7-9月时可以半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注入新水15cm左右,注意全年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为好。
2、适时增氧
黄骨鱼养殖,要配备增氧机等设备,可根据天气、水质情况**的开机增氧,一般晴天要坚持凌晨和午后开机1**,还有阴雨、闷热天气要提前增氧,**保持水体溶氧浓度在3毫克/升以上。
3、投喂管理
黄骨鱼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饵料有很高的要求,蛋白质含量35%~45%,粗脂肪5%~8%,人工配合饲料配方参考: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
4、病害防治
黄骨鱼是无鳞鱼,因此对常用药物耐受能力比不上其它鱼类,因此病害要做好预防工作,可每半月用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还可使用氯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定期投喂药饵预防疫病,每月使用土霉素、大黄、板蓝根等中药拌料投喂预防。高温生长旺季,可适量添加抗生素类药物,以防细菌性疾病。
以5-6两规格的黄颡鱼按9元/斤的成本算,亩产4000-5000斤,亩利润达到3-4万元。养殖黄颡鱼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现将其中一口7.2亩黄颡鱼精养池塘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下:7.2亩黄颡鱼精养池塘共投入资金20.9898万元,其中塘租金0.45万元,鱼种5.4万元,饲料13.52万元,水电费0.4736万元,药费0.2160万元,人工费0.36万元,折旧费0.1万元,其他费用0.47万元。7.2亩池塘共产出商品黄颡鱼12023公斤,亩产黄颡鱼3340公斤,总利润7.8656万元,平均亩利润1.0924万元,经济效益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