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并于4日前后移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将于6日下午到夜间在海南岛东部到广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15级(42-50米/秒,强台风级),以后穿过海南岛,7日凌晨移入北部湾海面。
台风四级预警!
农业生长防灾减灾技术指南来了
暴雨、台风天气对我省种植、畜牧、水产等均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此,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海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编制了“台风季”生产防灾减灾技术指南,请参照执行。
地方鸡生产防灾减灾技术指南
灾前防护应对措施
(一)做好加固措施
加强排查,做好栏舍、养殖附属设施加固等预防措施,防止栏舍倒塌、浸水,并彻底清理或疏通养殖场排水系统,有蓄水池或池塘的先预排水,做好排水防洪防涝工作。
(二)排查安全隐患
提前落实高燥临时安全备用场所,尤其是沿河区域的家禽养殖场,要严防强降雨隐患;种禽场和地方品种保种场应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确保核心保护群饲养在安全场所;紧急时采取果断措施,尽快、及时转移人员、转移家禽,确保人员安全,减少家禽伤亡。
(三)备足饲料物资
备足饲料和一定量的农用薄膜、农用柴油等应急物资,准备好抽水机和应急照明设施、动物防疫消毒液和消毒机械,储备应急疫苗等其他物资。有条件的家禽规模场,尤其家禽孵化企业、种禽企业等,应备好发电设备,并提前进行调试。
(四)开展设备检修
及时开展粪污处理、贮存等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有效稳定运行。必要时贮存等设施上加盖临时雨棚,防止粪污满溢和漏排。
正值新建的养殖场所,应及时转移施工人员,做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边坡等加固工作,特别是位于山区的新建场,要重点防范泥石流、塌方等次生灾害。
灾后有序复产措施
(一)检修生产设施
灾后对畜牧业生产尤其是防暑降温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洪涝灾害中倒塌、受损的栏舍、生产设施进行修复加固,及时恢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时检查粪污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如有漏排等情况出现及时修复。对一时难以修复但仍有倒塌危险的栏舍,应另寻地方暂养,以防止出现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全面消毒灭源
及时做好受灾家禽转移,清除栏舍周边特别是排水沟里的污水、污物,保持环境整洁与排水畅通。配备好烧碱、生石灰等消毒药,对家禽饲养场所、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场地等清洗后进行一次彻底全面消毒灭源。养殖场消毒池要每天更换消毒药,定期开展防蚊灭鼠工作,减少传播疫病的机会。对受潮霉变的饲料及饲料原料要作销毁处理。
(三)加强饲养管理
及时淘汰发病家禽,降低饲养成本;达到出栏标准的畜禽尽快出栏,降低饲养密度。注意饮水卫生,提供清洁水源,并根据畜禽不同阶段的生长需要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适当添加一些多维、电解质等抗应激剂及免疫增强剂,促进家禽机体的恢复,减少应急反应。建议尽可能在省内引进种苗,减少疫病传入风险。高温天气要适时通风,予以降温。饲料饲喂前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不要采用霉败变质的饲料饲喂家禽,防止中毒。
(四)加强防疫检疫
地方猪生产防灾减灾技术指南
加强灾前防护
防台风和防汛都需要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坚固的建筑设施。排水系统可以迅速排除积水,防止内涝,而坚固的建筑设施则能抵御强风和洪水的侵袭。
(一)基础设施加固
针对水灾频发区域,建议室内外高差不低于0.3米,以应对可能的水灾情况。低洼地区,建议采用高床设计。排水系统设计应考虑当地50年内水量情况,在场外设置排水明沟以防止水溢入场内。沟宽不低于0.8米,深度不少于1米,光滑抹面。
(二)应急物资储备
备足饲料,饮用水和应急疫苗等其他物资,确保在台风和汛期来临时猪只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检查猪场线路和电闸以及发电机是否能启动、做好停电应急预案。有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电设备,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
积极预警响应
紧抓灾后复产
台风和洪水灾后恢复工作都需要高度的警惕性、及时的应对措施以及全面的恢复计划,以确保养殖场在灾后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一)饲养管理
采取现配现用的方式,保持饲料的干燥和清洁。饲料贮存间应保持通风透气,避免饲料霉变。对于被淹饲料应及时处理以防霉变。可考虑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或添加微生态制剂,以增强抗应激能力。为预防肠道疾病,可适量添加药物和维生素C至饲料中。饲料种类应尽可能多样化,水拌料需用清洁水拌,以确保生猪摄取足够食物和水分。
另外,及时做好舍内外的卫生清洁工作。清除周围积水及污物,保持猪舍四周排水沟的畅通和清洁卫生。猪舍常清扫,污水、粪便及时除净,减少舍内用水量。清除的垫草、粪便应及时运出猪舍,保持猪舍内清洁卫生、空气新鲜、干燥舒适。
(二)生物安全
洪涝灾害过后,死亡猪体可能带来大量微生物,若不及时无害化处理,将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人畜共患病。预防疫病传播,应按照规范处理病死、淹死的猪,并对浸泡过洪水的猪进行喷雾消毒。确保饮水清洁,猪场宜选择深井水和自来水,并加高井口高度并加盖,采取防倒灌措施以防止污染。增加消毒频率,并监测消毒效果。此外,要喷洒杀虫剂清除蚊蝇幼虫,加强防鼠措施,及时修补围墙破损处。
在工具使用方面,可采用高锰酸钾熏蒸。饲槽等应先用火碱刷洗后用清水冲洗,工作服需清洗消毒或使用紫外线照射。所有进入猪场的车辆必须清洗消毒烘干,减少人员和物品流动频率。雨天应减少操作,尽量避免售猪引种,必要时应密封运输车辆。
(三)防疫检测
增加对周边环境样本的非洲猪瘟等疫病监测频率,并加强猪群的临床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猪只,防止疫情扩散。一旦发现重大动物疫情,立即按程序报告,并采取隔离、清除、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加强免疫抗体监测,确保群体免疫效果,及时淘汰不健康猪只,提升猪群免疫力。灾后补栏需谨慎,调运苗猪需严格检疫检验,以切断疫源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