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水质被指“史上最差”!剖析水产养殖废水的特点和解决之道

“洪湖这两年达到史上最差水质。”近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湖北省发现,洪湖水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退化问题突出。

根据以往的公开信息显示,洪湖并不是第一次被点名。自2017年4月以来,八年间中央环保督察组已4次向湖北指出洪湖水问题,但洪湖水质恶化的趋势却未遏制,2021年至今一直为Ⅴ类。

01

水质连续3年为Ⅴ类被指“史上最差”

洪湖是湖北第一大淡水湖泊,是江汉平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生态屏障,也是长江中下游最具代表性的湖泊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区域之一。督察组指出,自2012年以来,洪湖水质持续恶化,2021年至今一直为Ⅴ类。

督察指出,目前,洪湖水生植被覆盖度低,仅占全湖面积12%,不到有记录以来历史较好水平的1/5,沉水植物几乎消亡,野生红莲面积大幅度减少。底栖动物多样性降低,物种数仅为有记录以来历史较好水平的1/4。

记者了解到,洪湖鱼类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前以大型江湖洄游鱼类为主,目前主要为鲤、鲫和其他湖泊定居型鱼类。

“洪湖这两年达到史上最差水质,”督察人员感叹,“从湖底取样底泥进行底栖动物检测时,肉眼可见底泥中的动物已是寥寥无几。”

当地有群众告诉记者,以前洪湖清澈干净,在水里游泳能看到湖底的水草,现在湖水浑浊不堪,水草都没了。

02

水产养殖废水的特点

众所周知,湖北是全国淡水渔业第一大省、全国最重要的淡水鱼主产区。有数据显示,其2022年淡水水产品总产量500.42万吨,连续27年居全国第一。

2019年以来,国家和湖北省均要求其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大力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推动实现尾水达标排放。

2022年,湖北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要求制定省级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总悬浮颗粒物

悬浮颗粒物被认为是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生产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按可沉淀性可以分为非沉淀的TSS(直径1~100μm)和可沉淀的TSS(直径>100μm)。

据了解,悬浮物直接影响养鱼生产,它可以致死鱼类、降低生长速度、增加死亡率等等。目前,去除颗粒物的两种常用方法是沉淀和过滤(膜过滤、颗粒介质过滤、多孔介质过滤等)。在养殖生产中常用的颗粒物去除方法是砂滤,其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工艺中通常作为第一个处理单元以实现固液分离。

2、有机物

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主要由残饵、浮游生物的代谢产物及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分解产生。有机物在浓度不高及溶解氧充分的情况下,对鱼类的生长影响不大;当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时,常导致水质恶化,鱼类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与氮磷等可溶性污染物相比,有机物的处理难度要小的多。若采用生物的方法来处理养殖废水,水体中的有机物在几个小时之内基本上就可以完全去除。

3、氨氮

氨氮是废水中最常见的污染物。氨氮在水体中以非离子态和离态NH4+-N两种形式存在。其含量主要取决于水体的pH值、温度、盐度等因素,当pH值小于7时,几乎都是以NH4+-N离子存在,pH值大于11时,则几乎都是以NH3-N分子形式存在。

一些水产专家认为,目前对水产养殖对象来说最大的污染因素是氨氮,它是水族发病的根源,去除氨氮是改善水质并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

4、pH值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仅仅投加饵料而无其他特殊的药剂,则水体的pH与进行养殖之前相比变化不大。一般来说,淡水养殖pH值控制在6.5~9.0之间,淡水养殖废水的pH基本在7~8之间。

海水养殖pH值控制在7.5~8.5之间,海水养殖废水的pH基本在7.5~8.5。即使是高密度的养殖厂,其出水pH通常也不不会超过8.8,已达到三IV类海水水质的要求,而要达到I类、II类海水水质或者养殖回用的标准要求,只需用弱酸稍加调节即可。

5、溶解氧

溶解氧(DO)是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命要素。养殖水域中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8mg/L范围内,至少要保持在4mg/L以上。

在养殖的过程中,通常都要对养殖水体充氧以保证养殖对象的生长需求,因而大部分养殖废水中的DO一般在渔业水质标准要求的4.5mg/L以上。可以说,溶解氧不是养殖水处理的制约因素。

6、其它污染物

03

解决之道

要解决洪湖的生态危机,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之道:

1.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首先,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和改造。荆州市应完成全市的雨污分流改造,确保所有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这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并严格监督排水系统的运行,杜绝偷排漏排现象。

2.推行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

其次,要大力推广绿色农业和生态水产养殖。应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同时,加快水产养殖池塘的标准化改造,确保尾水达标排放。政府可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户和养殖户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3.恢复自然河湖连通性

恢复洪湖与长江的自然连通性也是解决洪湖生态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合理的水利工程设计,恢复洪湖与长江之间的水流交换,可以提高洪湖的自净能力,减少污染物的积聚。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还能促进水生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4.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在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要实施全面的湿地恢复计划。在洪湖及其周边设置湿地植物恢复点,栽植耐干扰的沉水植被和浮叶植物,增强湖区的生态功能。同时,开展河道清淤工程,清除底泥中的污染物,改善河湖水质。

5.强化监督与管理

最后,要强化监督与管理,确保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洪湖及其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和个人要严厉处罚,确保治理工作不走过场。

04

结语

洪湖生态危机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同时,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共同维护洪湖的美丽家园。

洪湖的生态保护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更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科学的治理,才能让洪湖恢复昔日的清澈与美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THE END
1.大型养殖场污水处理设备它们通常采用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与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能够高效去除养殖废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甚至优于标准,为生态环境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在设备设计上,大型养殖场污水处理设备注重智能化、自动化控制,通过集成传感器、PLC控制系统等高科技手段,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586047679412760&wfr=spider&for=pc
2.污水处理设备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生物超量吸磷现象的发现招致了污水生物除磷技术的开展。孙福临对聚磷菌对养殖废水的管理停止了研讨,应用聚磷菌吸收的氧化沟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对N、P的处置效果都极好。 4、人工湿地法 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s)模仿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也叫构建湿地。人工湿地从应用生态学动身,对废水的处置是系统内部植https://zhuanlan.zhihu.com/p/495503506
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能处理养殖污水吗?因废水排放量有波动性,为保证后续处理单元的连续稳定运行,养殖污水经初沉池后进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调节池分两格,当养殖污水处理非常时期对场地消毒时,消毒后所排的污水若进入污水处理装置,必对生化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在消毒时期,其中一格调节池可做贮水池,消毒后的污水积蓄在这格调节池,然后缓慢地连续均匀加入https://www.scyuheda.com/article-item-723.html
4.青岛科吉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养殖污水处理粪污处理青岛科吉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和“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发应用,提供养殖污水处理,粪污处理,餐厨垃圾处理以及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饲料化项目解决方案的专业服务公司,市场遍布山东,常州,苏州,杭州,山西,陕西,甘肃,广州,武汉,济南等全国各http://www.bionen.cn/
5.城镇小型屠宰加工污水处理设备生化污水处理养殖污水处理加工商山东惠信环保装备:专业提供各种高浓度废水,含油、医药、化工、养殖、屠宰、印染、医疗、喷涂、酿酒、造纸、制革、食品加工、垃圾渗滤液、动物无害化处理等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及所需设备的制造、配套、加工、安装、调试等一站式服务。承接各种污水处理设备的定制、加工。 质优价廉! https://hx6497822.cn.china.cn/supply/4291955290.html
6.江苏省制定发布《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规范》(七)养殖区域进排水系统改造:进排水系统各自独立。采用自然纳潮进水的养殖塘系统,总进水能力在一个大潮汛期间能灌满所辖池塘。总排水渠道深度低于养殖塘深度0.5米,并能基本排净,最多滞水深度不超过0.3米。 (八)养殖污水处理池改造:3000亩以上连片养殖区域应设置养殖污水处理池,面积不小于总养殖面积的5%,以吸纳清池https://www.fmiri.ac.cn/info/1016/15172.htm
7.农村环境保护范文12篇(全文)同时, 畜禽粪尿又是十分有价值的资源, 经适当处理后可做肥料、燃料等。处理技术主要分畜禽散养污染防治技术和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两大方面, 比较成型, 效果显著。具体有粪便生产沼气 (沼渣、沼液综合利用) 技术、干清粪工艺、粪便堆肥技术、粪便生产肥料技术、畜禽养殖场除臭技术、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技术等等。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3pkx112.html
8.养殖场废水处理技术(精选十篇)[2]刘鹰,王玲玲.集约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J].淡水渔业,1999(10):22-24. [3]罗国芝,谭洪新,施正峰,等.泡沫分离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水产科技报,1999(5):202-206. 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概述 篇4 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是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 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上发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2sn5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