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论文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挈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

一、成县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现状

㈠粪便污染据测定,一个千只鸡场年产粪便36吨,一个百头牛场年产粪尿680吨,一个百头猪场年产粪尿200吨。如果是水冲式清粪法,所产生的污水量更大。全县123户规模养殖户只有5户配套了沼气池,还有将近96%的养殖场的粪便没有得到有效地处理,未经处理的粪便随意堆放,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入水源,还有个别养殖场建在河道边,畜禽粪尿和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里,导致大量的氮、磷流失,造成空气、土壤和水体污染。

㈡水质污染畜禽养殖场排除的粪尿和污水长期渗入地下或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质恶化,对周边和河流下游的人畜用水构成严重威胁。

㈢大气污染畜禽在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同时堆积在外界环境中的畜禽粪便在高温下很容易发酵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中主要成分有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等,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由于养殖场大都建在居民区或者公路沿线,从养殖场长期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居民苦不堪言,路人怨声载道,养殖户一方面要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还要受到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纠纷困扰。

㈣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高浓度畜禽养殖废水排入农田后,可使土壤因营养过剩而使植物生长旺盛发生倒伏;使土壤中氧供应不足而抑制生物活动。此外,长期大量使用养殖污水灌溉农田可堵塞土壤毛细管而使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易造成土壤理化性状恶化。㈤传播病菌患病或隐性带病的畜禽会排出各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据化验分析,畜禽场排放的每毫升污水中含有33万个大肠杆菌和66万个肠球菌,每升污水中蛔虫卵和毛线虫卵分别高达200个和100个。沉淀池每升污水中蛔虫卵和毛首线虫分别高达199.3个和106个,如不进行有效处理会造成大量蚊蝇孳生,加剧了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据统计,畜禽因环境卫生恶劣引起的畜禽疫病致死率占总死亡率的50%以上。

二、造成养殖业环境污染的原因

㈠养殖场布局不合理农户为了节约畜禽圈舍建设成本,方便饲养管理或由于养殖建设用地难以落实等诸多因素,养殖场大多建在自家庭院、公路旁或河流沿岸,而且成县的规模养殖户大都集中在城郊和人口较集中的村社,因而造成规模养殖场过于集中,人畜混居,在疫病的防控方面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㈡对养殖业环境污染的认识不足,责任不清各级领导干部对环境治理认识不足,认为环境治理是养殖场的职责,环境治理计划的制订和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淡薄,养殖、轻环保,缺乏必要的畜禽粪便及污水处理设施,畜禽粪便长期随意堆放在圈舍周围,污水随意流淌,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全县123户规模养殖场,只有5个配套了沼气池,而且都是在国家项目资金支持下才建设的,还有96%的规模养殖场没有配套沼气池。

㈢人均耕地面积少,对畜禽粪便的消化能力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均占有耕地逐年减少,尤其是部分耕地用于建畜禽圈舍以后,几乎没有多少耕地可用于消化利用畜禽粪便,只能堆积在圈舍周围或道路旁边。㈣环境污染监管力度不够多年来,由于成县是一个铅锌矿产区,各级政府把环境污染的监管重点放在了各大铅锌矿生产区和尾矿坝的治理方面,畜禽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没有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三、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㈠制订计划,明确责任县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共同商讨制订切实可行的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和计划,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督促检查,将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列入养殖场项目建设立项审批的必要条件,使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㈡养殖场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结合新农村建设,畜牧部门要和当地土管部门一起共同协商,为规模养殖场解决养殖用地,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居住情况,对养殖场建设合理布局。养殖场应建在距离主要公路、居民区、农家乐、旅游景点等处1公里以外,应距畜禽牧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农药厂、化肥厂、污水处理厂2公里以外,并且养殖场要处在这些污染源的上游。养殖场周围要有足够的农田、鱼塘、果园以及蘑菇种植园,以便实行种养结合,有效利用畜禽粪便。

㈢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畜牧部门要对养殖户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宣传,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修建沼气池,综合利用能源;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积极采取最基本的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如可以采用干式清粪法,尽量减少污水排放量;每天清理圈舍粪便,及时运送到田间地头,采用将粪便与杂草、秸秆混合堆积土发酵,通过厌氧高温发酵,使粪便中的不耐高温和喜氧菌及寄生虫卵得到消灭,大量的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形成了比较稳定、基本无臭味的腐殖质,从而达到了除臭的目的;对消化不了的畜禽粪便可以卖给或者送给需要肥料的农户,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卫生,做好圈舍日常消毒灭蝇。

㈣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强和优化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及时将病死畜禽清理出圈舍,进行焚烧或深坑掩埋作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死畜禽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防止疫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

㈤转变养殖思路,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发酵床养殖”,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大力推广经济环保的发酵床养猪,猪吃喝拉撒都在垫料上,靠垫料中的微生物发酵作用和垫料本身的吸附作用,将猪粪尿进行分解同化和利用,转变为无臭无害的物质和菌体蛋白,且发酵床养猪几乎没有臭味,是完全的零排放、零污染环保养殖技术。

摘要: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论证,浅析当地养殖业发展现状,就畜牧养殖管理不科学、体系不健全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完善的现代畜牧养殖业政策扶持体系、合理规划、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及构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等方面的建议,希望为当地养殖业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关键词:畜牧养殖业;现状;对策

1发展现状

云田镇辖13个村名委员会,52个村名小组,耕地面积85993亩,人口24536人。全镇多为山区旱川地,以种植玉米、小麦、土豆、谷物为主。近年来,云田镇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该镇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大助推器。截止20xx年6月,全镇猪存栏4208头,牛存栏3402头,羊存栏8677只,鸡存栏42000只,蜂存栏613群,兔存栏2766只,蓝狐存栏630只,马存栏7匹,驴存栏1823头,骡子存栏96头,信鸽存栏4800只。全镇人工种草面积2.3万亩,多年生牧草以紫花苜蓿为主,一年生牧草以甜高粱、草高粱、饲用玉米、燕麦等为主。

2存在的问题

2.1养殖体系不健全

畜牧养殖项目投资少,补助低,养殖体系建设不健全,持续发展资金不足,养殖户自筹资金困难重重。农户因投资能力有限,圈舍简陋,暖棚、青贮池达不到质量标准,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

2.2建场选址随意,布局不合理

一些养殖场、户将场地建在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养殖小区布局零乱,方向不一,极易对周边人居环境造成影响,圈舍采光通风不良、保温效果差等问题,导致畜禽饲养水平低、饲养周期长及经济效益不高的局面。

2.3养殖户文化素质低,饲养管理不科学

由于养殖户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对新事物和现代畜牧生产经营理念的接受能力差,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对饲料配比、添加剂、微量元素的补充相当忽视,造成经济效益不明显,极大地打击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从而阻碍了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4畜禽粪污对环境影响大

随着养殖场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粪污量成倍增加,养殖场及畜产品加工过程中排放的污水、有害气体、畜禽粪便未能妥善处理便造成环境污染。畜舍及大气环境,孳生蚊蝇及病原微生物,污染水源、空气及土壤,导致畜禽生产力下降,大量的氮、磷进入土壤后,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过高的含量将使土壤失去生产价值[1]。

2.5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良种繁育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之政府的投入、管理和服务职能没有完全到位,使良种繁育未能有效推进,适应市场需求。

2.6秸秆开发利用率不高

全镇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仍然偏低,群众秸秆保存和饲喂的方式仍然粗放,部分作为生活燃料部分随意堆放,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牲畜采食消化率较低,造成了秸秆资源的浪费。

3对策与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畜牧政策扶持体系

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畜牧养殖业发展目标考核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加强督查,确保工作落实。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构建以千家万户家庭养殖为基石、以专业村生产为中轴、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引领的养殖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利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机遇,争取畜牧养殖项目建设,使畜牧养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

3.2合理规划,合理选址

畜牧兽医部门要科学规划,合理布点。使畜牧养殖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符合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状况要求,畜禽养殖业规模及排放与土地、水资源和草原供给量相匹配,实现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3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畜禽要进行分群,按照不同的性别、年龄、生理时期,要定时、定量饲喂。饲料要保证质量,不可喂腐烂、变质、发霉的饲草料。要做到少喂勤添,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同时还可提高畜禽的增重速度。要有完整的台账记录,包括消毒记录、免疫记录、兽药使用记录、诊疗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生产记录、免疫监测记录等。要按要求对圈舍、场区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对散养户,春秋两季进行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

3.4采用多种途径,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

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养殖粪污治理,变废为宝。一是发展种养结合养殖模式。将粪污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进行利用。二是清洁回用模式。清洁回用即指粪污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后,再次被循环利用的模式。三是达标排放模式。养殖场采用干清粪等方式,使固体污染物和液体污染物分离。固体粪便通过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或复合肥,液体污染物通过多种处理方式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控制标准后再排放。四是集中处理模式。在规模化养殖场密集地区附近建设粪污集中处理设备,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实现资源化利用。五是实现沼气配套工程。利用厌氧产沼技术,将粪污转化为生活能源及植物有机肥,实现粪污资源再利用。

3.5构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快良种繁育步伐

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源头和先导产业,在畜牧养殖业发展种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优良品种是现代畜牧业的标志由传统畜牧养殖业向现代畜牧养殖业转变。生产供应高产优质种畜禽,推进畜产品品的优质化、区域化,参与市场竞争,关键是要抓良种,抓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构建先进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以良种为基础,按照“夯实基础、扩充总量、突出规模、优化结构”的基本要求,着重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家庭养殖场、适度规模养殖示范户和养殖专业村。

3.6建立饲草饲料生产加工体系

饲草是发展养殖业的基础,优良的饲草是优良种质特性发挥的保证。建立饲草料生产加工体系要做好以下工作:加快青贮池的配套建设,推广订单饲用玉米种植,为养殖业提供充足、优质的饲草料。要充分利用牧草良种项目补助资金,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的“两贮”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使秸秆利用和种草养畜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周俊华,何仁春,曾圣宏.我国畜禽养殖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xx(6):48.

【关键词】绿色发展养殖业经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五个重要理念之一,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就是绿色生产方式。巴州区是川东北的畜牧业大区,其生猪养殖业是巴州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巴州区的生猪养殖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经验为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绿色发展理念下巴州区生猪养殖业取得的成效

(一)生猪养殖业已成为巴州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巴州区是畜牧业大县,生猪养殖业已成为巴州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20xx年巴州区实现畜牧产值18.22亿元(现价),同比增加了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51.68%,提高了3.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1334元,同比增加115元;占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39.64%。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2521元,同比增长120元,占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的73.07%。

(二)生猪养殖的绿色品牌已初步形成

(三)规模化养殖比重较高

要实现生猪养殖业的绿色生产,规模化养殖是关键。巴州区生猪养殖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规模化养殖比重较高。以20xx年为例,年底巴州区共有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场(户)7330个。其中:年出栏优质肉猪5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场(户)6225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1105个,年出栏育肥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55个(年出栏育肥猪5000头以上的养殖场5个);以生猪生产为主的家庭牧场达115个,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1.5%。

二、绿色发展理念下巴州区生猪养殖业的经验借鉴

(一)标准化生产是生猪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畜禽标准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规范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有利于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5]。巴州区坚持“完善标准促生产,优化品种调结构”的工作思路,把握“速效并进,科技创新”的总基调,按照“生猪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的“六化”要求建设标准化示范场,制定了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技术规范,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使全区生猪产业的标准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保证了生猪养殖场有自动通风降温、保暖设施,有功能完善的兽医防疫及粪污处理设施,从而有效提高了优质肉猪饲养管理质量,降低了生猪养殖的面源污染,为优质肉猪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管理手段,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是生猪养殖业绿色发展的保障

一是严格投入品的监管。巴州区建立了健全的区乡村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区有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乡有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村、养殖场(小区)、屠宰场和市场均落实了畜产品安全监管员。二是建立了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区有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所,乡有畜牧兽医站,村有防疫员,每个生猪养殖小区、肉猪养殖单元、生猪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均建有标准化兽医室,有专职防疫员;有完善的诊疗、冷链、消毒和生产监控设备,有完善的引种、饲料兽药使用、疫病发生及诊治等方面的记录;坚持“土法防疫,强制免疫”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定期消毒、搞好清洁卫生和强制免疫工作,有效降低了生猪疫病的发生,保证了生猪免疫面达100%,有效抗体保护率达70%以上,保证了全区无重大生猪疫情发生,确保了全区生猪生产的安全健康发展。

(三)多元化投资为生猪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通过严格的技术普及和广泛的宣传与发动,引进“温氏”生猪养殖模式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了各方面资金用于生猪产业发展。一是调动了社会资金的投入。据调查全区养殖业主年均投入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用于标准化圈舍、粪污处理及动物疫病防控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全面开展。20xx年以来,通过引进“温氏”生猪养殖模式,带动了全区新一轮生猪生产高潮的到来,近三年来共引进业主10个,其中新建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5个,场均投入300万元以上,这些养殖场的建设均实现了自动通风、降温、地暖保温、雾化消毒、标准化控制日粮、程序化防疫、粪污及病死生猪的无害化处理等现代养猪新技术的全面应用,也带动了各方资金投入现代生猪养殖的发展。

(四)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绿色发展

近年来,巴州区充分利用自身特点,结合国家政策引导,积极鼓励生猪养殖规模化经营,大力推进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初步建立起了一批标准化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提高了山区农民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据统计,巴州区已成立较为完善的以生猪养殖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5个,占专合组织的60%,发展社员6万余名。从而提高了生猪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和市场竞争能力。此外,除了企业式养殖场,合作社,巴州区还发展了一大批由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以点带面”的养殖基地,充分利用国家专项资金,在有条件、有资源的乡村社采取“合作社(家庭牧场)+农户”的模式,进一步发展生猪产业。

THE END
1.2.什么是最佳的农业废物管理方法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农田中的有机垃圾(如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们富含营养素,可以作为肥料来使用,而不是直接倒入河流或湖泊中。通过建立有机堆肥系统,将这些有机材料经过分解后转化为高效且安全用于灌溉和施肥的大量有机氮和磷酸盐。 其次,在施加化肥时应严格遵守合规标准,并尽量采用无害或低毒性化肥,以减少化https://www.svqoyljor.com/lv-se-sheng-huo/500262.html
2.养殖场废水排放标准养殖废水排放规定 法律分析: 1.行业标准是《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2.如果排水点用于农业灌溉,应该遵守农田用水标准,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这个标准更严格一些 3.如果要排入地表水系,就得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 查看全文 田大龙律师 执业6年 资质认证 2023-02-11 养殖场废水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505257704783550204.html
3.农村水污染范文12篇(全文)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污水, 包括厨房用水、洗衣等生活废水, 由于多数地区无下水道及处理设施, 污水直接排入农田水渠等水域, 造成水污染。 2.3 农业污水 农业种植施加的化肥、农药会对农田水域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畜牧、养殖产业也会造成不同层面的水质污染。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od6hsdr.html
4.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问题答疑答:按养殖业规划要求,每个行政村应建设80立方米以上病死畜禽化尸池,以防止病死畜禽乱丢河道,污染环境。 20、问:养殖场污水不治理会对土壤造成什么危害? 答:养殖场污水需经植物消纳,如长期排入农田,会造成土地含氮、磷过高,比例失调,影响农作物生长,污水长期积集会导致局部土地重金属含量超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712/08/1835276_38408067.shtml
5.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项目建设技术指南(试行)鼓励模式②:(干清粪+粪便有机肥+污水厌氧处理+沼气工程+消纳土地)五类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治污设施的,无污水排放口,且所生产的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有机肥、沼渣、沼液及经处理后的污水等)经现场认定完全农田利用,可认定COD、氨氮去除率100%。 鼓励模式④:(干清粪+粪便堆肥+污水厌氧-好氧-深度处理并全部回收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694523.html
6.阳江阳西:整治牛蛙养殖,公益诉讼检察在行动南方+然而一些养殖户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罔顾法律法规和忽视生态环境,滥用耕地,建设养殖池,并将养殖废水直接排入农田,给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危害。 在调查中,我们甚至发现有一家养殖场竟然占用了30多亩的耕地,建设了数十个养殖池。这种行为明显违反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15/c8507115.html
7.养殖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放,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有地方排放标准的应执行地方排放标准。污水作为灌溉用水排入农田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包括养殖生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净化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污处理(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站处理后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409/6022120135010113.shtm
8.粪污治理(精选十篇)该方法适用于养殖规模不大和周围农村耕地消化能力较强的养殖场。还田模式具有投资省、污水不直接排放、直接将废水资源化利用的优点, 但该模式对废水中有机成分处理不彻底, 易导致某些疾病的传播, 只适用于处理规模较小的畜禽养殖场, 且要求养殖场周围有大量消纳的农田或果园等土地。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br412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