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乡直各单位:
《泗洪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十七届四十五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经乡政府会议研究实施,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泗洪县瑶沟乡人民政府
??????????????????????????????2021年4月2日
(此文公开发布)
瑶沟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泗洪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促进现代农业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以正确的思想为引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和完善我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长效监管机制,以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以畜禽污染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置、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直播稻改机插秧、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五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绿色农业。
二、以切实的工作目标为指南
按照绿色有机循环理念,建立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再利用循环体系,实现全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实现规模养殖场治理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达98%以上,基本实现全乡农业生产废弃物(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达95%,实施1.5万亩水稻机插秧试点,秸秆离田暨综合利用水平成效明显,实施全乡养殖池塘尾水达标排放试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促进农业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农业生态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三、以明确的重点任务为方向
(一)畜禽污染治理“回头看”专项行动
以养殖场改造提升和规范畜禽养殖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三治”(治水、治粪、治味)为主攻方向,严格对照“两分、三防、四有”规范要求,对乡内所有畜禽养殖场粪污清理、输送、贮存、处理等设施进行“回头看”,对重点养殖区域、重点养殖企业进行排查、暗查、抽查,狠抓种养业主生态环保治理的主体责任落实,不断促进畜禽养殖场提档升级,实现畜牧业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2021年6月底前,确保所有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配套设施完善且正常使用,实现规模养殖场治理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98%以上,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畜禽污染检查,确保全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完善,污染治理达标。
(二)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置专项行动
按照“使用主体交回、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理、公共财政扶持”的模式,实施农业生产废弃物统一回收和集中无害化处置试点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有序推进全乡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2021年底快速建成乡级回收站、村级回收点(涉农村居),基本实现全乡农业生产废弃物(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达95%。
(三)小麦秸秆离田暨综合利用试点专项行动
按照“突出重点、多元利用,因地制宜、综合施策,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机制带动、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专业化和规模化主体实施带动、种植户积极参与”的原则,大力培育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用综合利用体系,降低小麦秸秆长期还田对土壤结构、出苗率、病虫害等方面影响,实现耕地质量提升、水体质量提升、秸秆变废为宝,全面推进小麦秸秆离田暨综合利用工作。
(四)直播稻改机插秧专项行动
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为导向,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治理直播稻种植面源污染为抓手,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突出重点区域示范,逐步推进,全面提升,通过加大政策资金整合和支持力度,强化水稻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加快水稻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加快水稻机插秧配套技术集成推广,推行水稻生态种植、标准化订单生产,全面提高水稻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平。
(五)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专项行动
按照“规划引领、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依靠科技、强化指导,严格管理、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实推动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生态环境体系,推动渔业绿色健康发展。
四、以有效的保障措施为护航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政府落实属地责任,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推进机制,落实责任分工,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二)做好分工协作。乡政府紧盯目标任务,细化推进举措,充分调动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性,将任务包保到村、到户、细化到具体责任人,做到分工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高效落实。
(三)注重典型示范。我乡将培育示范基地、打造示范样板、树立先进事迹,从中选树好典型、好经验,进行宣传推广。注重总结经验,建立多种形式的典型选树、表彰奖励、挂牌激励制度,促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带动示范效应。
(四)落实政策保障。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重点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机插秧推广、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等方面工作。加强项目和资金整合,在不改变用途和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集中捆绑使用,重点投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废弃物回收处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等项目建设。
(五)严格督查考核。建立完善“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量化考核与综合评价”等机制,对责任单位和村居实行双向考核,将考核评比、实际成效等与奖补资金挂钩。要加大工作推进、投入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聚焦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全力攻坚争先,并同步做好问题分析、经验总结、政策完善,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推进。
附件:1.瑶沟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瑶沟乡畜禽污染治理“回头看”专项行动方案
??????3.瑶沟乡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置专项行动方案
4.?瑶沟乡小麦秸秆离田暨综合利用试点专项行动方案
5.瑶沟乡直播稻改机插秧专项行动方案
附件1
瑶沟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庆伟??????党委副书记、乡长
常务副组长:潘??猛??????人大主席
副?组?长:许尔亚?????副书记
????????????胡志刚?????二级主任科员
董?军?????党委委员、副乡长
张?荐?????纪委书记
乔加俭?????副主任科员
黄明斌?????副乡长
陈?景?????组织委员
李?赞?????政法委员
成????员:付国民??董祥荣?黄旭祥?邱天瑞?杨兴闯田中林??胡宇星?臧成波?
各村(居)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农村工作局,付国民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杨兴闯、臧成波两位同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三人负责具体业务。附件2
瑶沟乡畜禽污染治理“回头看”专项行动方案
为切实巩固畜禽污染治理成效,全面提升畜禽养殖水平,促进我乡畜禽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瑶沟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全乡范围内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全封闭治污设施(污水道、干粪棚、沉淀池等),严格按照“两分、三防、四有”(“两分离”即实行雨污分离、干湿分离;“三防”即各类设施要防渗、防雨、防溢;“四有”即有干粪堆积周转场、有污水收集储存设施、有污水集中处理或沼气设施、有就近还田设施)的规范要求,进行治理设施标准化提升,并严格按照5头猪1亩地当量,配备足够消纳粪污的土地。在离村庄、人口密集等重要场所较近的养殖场全面安装喷雾水帘等空气集中净化设备,配套粪污日排日清设备,确保治味达标。
二、工作目标
2021年6月底前,对全乡畜禽养殖场治污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所有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配套设施完善且正常使用,严格做到“两分、三防、四有”的技术要求,实现规模养殖场治理率98%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8%以上,全面建成养殖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全面、资源化利用体系健全完善的生态、绿色、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三、实施步骤
(一)整治自查阶段(2021年3月20日-2021年4月5日)。全乡将严格对照《泗洪乡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提升改造技术导则》(见附件1)要求,集中力量对辖区内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自查,养殖场治污设施要全封闭(污水道、干粪棚、沉淀池等),严格落实好“两分、三防、四有”的技术要求。各养殖场要配有完善的畜禽粪污储存、收集和利用设施,并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必须就近就地足额落实消纳用地,实现农牧一体化发展。
(二)督查整改阶段(2021年4月5日-2021年6月5日)。我乡将完成对辖区内所有养殖场的自查自验,检查过程中发现未达到“两分、三防、四有”标准的养殖场,限期整改到位;乡兽医站对各养殖场提升改造、粪污综合利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与服务;乡生态环境工作局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统一监督管理,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养殖场责令限期整改到位,限期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三)巩固总结阶段(2021年6月5日-2021年7月26日)。我乡将全面总结“回头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建立畜禽污染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畜禽污染检查,确保全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完善,污染治理常态达标。
四、重点任务
(一)摸清底数建立工作台账。瑶沟乡将对辖区现有规模畜禽养殖场逐一排查,详细掌握每个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及使用情况。按照“一场一册”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更新完善畜禽规模养殖场基础信息、畜禽生产情况、污染治理检查情况、粪污消纳利用情况(按照5头猪1亩地标准执行)等内容。同时督促检查各养殖场完善养殖档案(生产记录、投入品使用记录、消毒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规范养殖场操作行为。?????????
(二)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瑶沟乡将监督畜禽养殖场按照《泗洪乡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提升改造技术导则》要求,坚持“两分、三防、四有”的标准,实现“治水、治粪、治味”三治达标,因地制宜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粪污收集贮存、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等设施,保证粪污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处理到位,确保治水、治粪达标;全面应用喷雾水帘等空气集中净化设备,配套粪污日排日清设备,确保治味达标。对未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或配建不完善的规模养殖场,乡兽医站将联合生态环境工作局和有关村居督促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要求或造成环境污染的,予以关停,并列入养殖主体信用黑名单。
(三)及时报送污染治理检查情况。瑶沟乡将对照畜禽养殖场治理情况检查表(见附件2)内容,完成辖区内各养殖场污染治理检查工作,同时填报《瑶沟乡???村居规模畜禽养殖场统计表》(见附件3),并确保检查表、统计表内容真实准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责任落实。瑶沟乡将要高度重视此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回头看”工作,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结合实际,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治理“回头看”具体落实方案。各责任部门要严格落实责任,聚焦靶向,协同发力,坚决督促问题整改到位,确保畜禽粪污防治要求严格落实到位。
(二)注重宣传引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畜禽养殖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治理工作各方责任,重点强化养殖场负责人主体责任意识。要加大正面典型的宣传推广和反面典型的曝光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舆论氛围。
(三)严格督查指导。乡兽医站要督促指导各村居高标准、严要求开展畜禽污染治理“回头看”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全覆盖督查各村居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治理进度和成效,确保按照序时进度,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乡生态环境工作局要加大对养殖企业畜禽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和处罚力度。
附件:1.泗洪乡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提升改造
技术导则
2.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情况检查表
3.?瑶沟乡?????村居畜禽规模养殖场统计表
瑶沟乡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
提升改造技术导则
为巩固我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成效,全面提升畜牧业养殖现代化水平,打造生态、绿色、宜居的环境,现制定瑶沟乡畜禽粪污治理提升改造技术导则。
一、治理原则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属地管理”原则,实现源头减量(杜绝采用水冲粪,提倡干清粪,使用限位饮水器)、中端管控、末端利用(提倡农、林、牧结合的养殖模式,严格按照5头猪,配备不少于1亩地的标准进行消纳)。
二、治理模式?
(一)种养结合就地利用
采取干清粪工艺,粪便堆积发酵还田或加工有机肥出售。污水集中收集,进入氧化塘,使用厌氧-缺氧-好氧A2/o等成熟的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通过转运车、管道直接还田;或经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沼液进行生化处理或进入氧化塘、调节池,处理后的肥水灌溉还田,实现资源化利用。
图2?干清粪、粪便生产有机肥流程图
(二)集中处理协作消纳
粪便堆积发酵还田或加工有机肥出售,粪污水集中加工处理,以沼气池厌氧发酵,沼气回收或沼气发电,沼液沼渣就近或异地消纳利用,建设田间储存池,通过沼液运输车、输送管道、浇灌设施等输送到协议消纳地,或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沼液和有机肥统一处理,实现异地或就地消纳资源化利用。
图3?沼气工程流程示意图
(三)发酵床养殖
包括异位发酵床和原位发酵床处理。异位发酵床是在畜舍外建设专门用于生物发酵分解粪尿的发酵床,将粪便通过专门机械收集储存于储粪池,根据发酵床内粪污消解情况,将适量的粪污从储粪池泵入异位发酵床,用翻耙机将木屑、稻壳等垫料与粪污充分混合,通过发酵菌种进行生物发酵降解,发酵后的垫料可直接就地还田施肥,也可出售给有机肥厂生产复合有机肥。原位发酵床处理是采用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猪场的粪尿直接排入垫层中,经微生物发酵分解和吸氨固氮,粪尿转化为有机肥。
图4?发酵床工艺流程图
三、技术要求
(一)基本工艺和设施配备要求
所有畜禽养殖场全封闭治污设施(污水道、干粪棚、沉淀池等),严格落实“两分、三防、四有”的技术要求。
“两分离”。即: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改造或建设养殖场的排水系统,实行雨水和污水分流收集,污水管网输送,做到雨水和污水分流。雨水明沟—基本尺寸为宽0.3米×深0.3米,收集后的雨水可直接向农田和河塘排放。粪污排放沟—铺设污水输送管道(直径在500毫米以上),深度要达到冬季冻层以下(0.3米以下),可用水泥管和PE管作为管道,注意防止冬季冻结。如果过长可增设沉淀井(井深1.5米左右),注意防止堵塞,管道坡度不低于2%,尿液和污水经沉渣格栅池排入沉淀池。
“三防”。各类设施要防渗、防雨、防外溢。实行干清粪,做到干湿分离,干粪池要求具有防雨、防渗、防漏措施,禁止污染地下水。
“四有”。(1)有与生产规模相匹配干粪堆积场。猪场堆肥设施发酵容积不小于0.002m3/天/头×发酵周期(90天)×设计存栏量(头),其它畜禽按GB18596折算成猪的存栏量计算。(2)有污水集中处理(或沼气)设施。液体或全量粪污通过氧化塘、沉淀池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氧化塘、贮存池容积不小于单位畜禽日粪污产生量(m3)×贮存周期(天)×设计存栏量(头)。单位畜禽粪污日产生量推荐值为:生猪0.01m3,奶牛0.045m3,肉牛0.017m3,家禽0.0002m3,具体可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核定;液体或全量粪污采用异位发酵床工艺处理的,每头存栏生猪粪污暂存池容积不小于0.2m3,发酵床建设面积不小于0.2㎡,并有防渗防雨功能,配套搅拌设施。(3)有污水收集储存设施。污水储存池必须防渗,周边建雨水隔离沟,防止雨水进入污水储存池。污水暂存池的设计按照GB/T26624执行。(4)有就近还田设施。按一个生猪当量匹配不少于0.2亩土地消纳。
(二)生态消纳利用要求
1.综合利用去向可靠。畜禽粪便通过肥水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等途径进行综合利用,且去向可靠。
2.须经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还田用作农作物肥料的,须经无害化处理。其中养殖污水须采取格栅、厌氧、沉淀等措施,经预处理后合理还田使用,防止二次污染。固体粪便采用好氧堆肥发酵技术,并符合《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25246—2010)的相关要求。粪肥使用量不能超过作物当年生长所需的养分量。
3.有稳定且匹配的农田、园地、林地等消纳地。原则上以一个生猪当量匹配不少于0.2亩的农田、园地、林地。可结合当地农田、园(林)地土壤消纳能力,种植作物品种和区域环境容量等作出调整。
不能自行消纳的,粪肥处理利用涉及养殖、种植不同主体或其它加工服务组织进行委托综合利用的,必须签订消纳对接协议或委托处理利用合同,明确双方职责。
(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养殖主体责任明确。养殖业主污染整治主体责任明确,具备养殖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常识。
2.场区环境整洁。养殖场内无粪污随意堆放、遗撒和污水横流等脏乱现象,四周对外无排污口,设施、设备保持整洁,周边环境无污染。
3.运行管理规范。健全设备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度且执行到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建立生产运行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账,粪便、沼液和有机肥等处置和使用均有完整的记录台账。
4.要求省定规模场(省农委、省环保厅第2号公告)配装监控设施设备。各乡镇、街道形成三级联动机制(乡、村、组),不定期组织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到位。
(四)畜禽养殖量和排泄量测算
1.畜禽养殖量测算
序号
折算标准
1
1头肉牛≈5头猪
2
1头奶牛≈10头猪
3
3只羊≈1头猪
4
30只蛋鸡≈1头猪
5
60只肉鸡≈1头猪
6
30只兔≈1头猪
畜禽粪尿排泄量估算
项目
单位
牛
猪
鸡
鸭
粪
kg/只·天
20
0.12
0.13
kg/只·年
7300
398
25.2
27.3
尿
10
3.3
—
3650
656.7
饲养周期
天
365
199
210
附件2
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情况检查表
乡镇(街道):????????????????????????????年??月??日
养殖场(户、小区)名称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畜种类型
存栏量(头、只)
堆粪场体积(立方米)长×宽×高
圈舍面积(m2)
年出栏量
(头、只)
污水储存池体积(立方米)长×宽×高
沉淀池体积(立方米)长×宽×高
消纳地(亩)
确权土地
合同土地
畜禽粪便处理和
利用设施配套情况
□沉淀池□干粪堆积场?□氧化塘?□沼气工程
□粪污运输设备?□生化或工厂化净化处理设施?
□发酵床?□配套土地?□其他?
粪便处理状况
干湿分离
□是□否
发酵床(垫料)养殖
□是?□否
堆粪场围挡
□有?□无
防溢
防雨
污水收集处理
雨污分离
□有?□无□部分
防渗
外排
漏排
偷排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情况
□种养结合还田利用??????□生产有机肥
□沼气利用????□清洁回用????□达标排放????□委托第三方处理?
□发酵床??????□生产牛床垫料□生产栽培基质
□其他(如为其他,请在下面填写具体利用方式)
存在问题及整改要求
附件3
填报单位(盖章):???????主要负责人:??????填报人:???????填报日期:??
乡镇
村组
养殖场名称
畜种
负责人
联系方式
养殖能力(最大存栏量(头、只、羽))
圈舍面积(㎡)
是否符合“两分三防四有”
存在问题
备注
瑶沟乡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置专项行动方案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业部关于印发〈农膜回收行动方案〉的通知》(农科教发〔2017〕8号)《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结合瑶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强化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生态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意识,建立健全定期归集、多元回收、专业处理的回收处置机制,力争2021年全乡农业生产废弃物(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达95%。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捡拾回收行动。2021年3月初至4月中旬,在全乡范围内组织一次农业生产废弃物集中捡拾回收行动,瑶沟乡将以村居小组为单位,按照2000亩/人次的标准安排人员重点对田埂地头、沟渠路沿线的农药包装(瓶)、废旧农膜进行一次地毯式捡拾回收。2021年4月下旬开始,乡农村工作局将根据病虫草害发生用药高峰期(2次/月)实际情况,牵头对各村居捡拾回收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情况将作为2021年对村居高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回收站点建设。高标准推进乡级回收站、村级回收点建设,建立健全回收体系。全乡拟建乡级回收站1个、村级回收点9个(涉农村居)。乡级回收站建设面积200平方米以上,配备必要的压缩打包设备、封闭式运输车辆以及档案台账资料管理所需的办公设备等;村级回收点50平方米以上,配齐封闭式存储设备、封闭式捡拾车辆、捡拾工具、捡拾人员防护设备等。其中,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建设要根据回收处置需要,按照科学转运、单独存放、封闭管理的环保要求选址建设。我乡将督促辖区内农药经营者、新型经营主体等积极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及时归集到属地站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点建设,要根据环保、环卫有关要求,按照“六有”标准,即有地面硬化场所、有围栏(围墙)、有标牌制度、有专(兼)职人员管理、有回收设备(磅秤、车辆、消防装备等)、有回收台账记录做好废旧农膜回收站点建设。
(三)回收归类标准。瑶沟乡将以农资经营店、农业生产新型经营主体、村组为单位,建立工作机制,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做好农业生产废弃物(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的回收处置工作。一是加强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的宣传,引导农户主动做好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等废弃物收集,及时交回农药经营门店或废旧农膜回收点;二是村级根据辖区耕地面积,按照2000亩/人配齐捡拾保洁人员,签订拾捡回收协议,在农药使用以及废旧农膜回收高峰期,对散落在田间、池塘、道路、沟渠边的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清理回收,交由乡集中回收点,建立回收台账。捡拾保洁人员用工费用可从财政以奖代补资金中列支;三是乡农村工作局负责监督指导农资经营者做好农药包装、废旧农膜的销售、回收记录工作。
三、责任分工
(一)乡农村工作局。负责按照环保要求做好农业生产废弃物集中处置工作,督促指导村居做好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存储、运输和处置等工作。
(二)乡生态环境工作局。负责积极争取省市县生态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全力做好立项、环评等工作,确保专项资金争取到位;同时按照“集中、便捷、高效”的原则,科学规划回建设收处置体系,建设回收处置站点,配齐回收设备。
(三)乡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局。负责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及各村居做好回收站点建设用地工作。
(四)乡财政所。负责做好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置资金保障。
(五)各村(居)。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好本辖区农业生产废弃物(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集中回收工作。
四、工作要求
附件:瑶沟乡2021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及废旧农膜回收处置任务清单
附件
瑶沟乡2021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及废旧农膜
回收处置任务清单
乡镇(街道)
耕地
面积(公顷)
回收处置任务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
废旧农膜回收重量(吨)
设置回收站数量
回收数量(万个)
回收重量(吨)
处置重量(吨)
官塘村
724
9
0.9
0
各村居农药包装废弃和废旧农膜回收站各1个;场地条件符合要求的可设立综合回收站,农药包装废弃和废旧农膜要分区存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村级回收网点建设。
周塘村
627
8
0.8
3.5
崔庄村
451
0.6
大庄村
619
付圩村
373
0.5
2.5
秦桥村
540
7
桂湾村
435
胡三村
254
0.4
全民居
287
合?计
4310
60
28
附件4
瑶沟乡小麦秸秆离田暨综合利用
试点工作专项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进一步推进全乡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禁烧和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苏政发〔2014〕12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二)试点目标。通过试点进一步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切实提升耕地质量,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深化秸秆离田暨综合利用工作积累经验,更好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试点任务
(一)实施范围
(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4月5日—5月15日)
(1)宣传引导。瑶沟乡将加大秸秆离田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入组织宣传发动工作,通过移动宣传车、悬挂条幅、张贴公告、大喇叭等各种宣传手段,全方位宣传普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试点地块秸秆离田方案等,让广大种植户充分认识秸秆离田对农业增产增效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实施秸秆离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试点地块秸秆全部离田,彻底根除焚烧和水污染隐患。
(2)摸清底数。我乡将对区域内试点地块所有小麦种植面积、种植业主进行摸底排查登记,准确核报各村居实际小麦种植面积,在本乡的实施方案中明确离田地块、面积、种植主体和作业主体,明确补助方法、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
(4)明确目标。农村工作局要根据离田计划面积,科学测算实施村居秸秆离田工作的作业机械数量,按照区域和面积指导村居组织作业机械,做到秸秆离田实施地块明确、种植业主明确、离田作业主体及机械明确、作业质量标准明确。我乡将根据离田任务面积,充分考虑道路、电源、水源条件,根据就近原则,提前设置好秸秆临时集中堆放点,并做好堆放点安全事故防范工作。
2.实施阶段(5月16日—6月15日)
(1)调度推进。瑶沟乡将安排专人全程现场监督协调离田作业,科学调度离田作业机械,做好离田作业区域机具和人员的调配、作业现场的机械和草场安全防火工作,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保障离田工作顺利实施。
(2)督查指导。农村工作局要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要成立离田工作专项督查组,不定期进行跟踪督查,及时通报离田工作开展情况。
3.?验收阶段(6月16日—7月26日)
(三)落实责任
三、奖补资金管理
(三)做好经费保障。农村工作局将安排必要的配套资金和离田工作经费,瑶沟乡财政也将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用于技术培训、政策宣传、作业组织、核查审计、汇总公示以及档案管理等支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组织保障。农村工作局要加强专项组人员力量,充实专项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一线检查指导,督促村居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落实各项工作。我乡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小麦秸秆离田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严格责任落实。农村工作局要统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各涉及单位要按照分工职责,积极做好履职尽责。瑶沟乡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充分调动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压实乡、村居领导干部责任,包保到村、到户、到具体责任人,做到分工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
(三)强化监督考核。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治理考核,农村工作局要强化对秸秆离田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业务指导、过程监督、工作考核和经验总结,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成立专项督查组跟踪督查推进,及时做好督查、通报工作。同时,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做好第三方核查和乡级抽查工作,确保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附件:1.2021年小麦秸秆离田面积任务分解表
2.?小麦秸秆离田作业标准
3.?2021年小麦秸秆离田汇总表??
2021年小麦秸秆离田面积任务分解表
小麦秸秆离田面积任务(亩)
2600
2400
1200
1500
1400
2200
800
15000
小麦秸秆离田作业标准
一、离田作业机械配置要求
按照每台套打捆机每天250亩作业量测算机械配置。作业机械以12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备圆捆打捆机,每两台套打捆机械配置一台抓草机和一台搂草机。土壤潮湿地块,以自走式秸秆打捆机进行离田作业,机械配置按照每台每天40亩作业量测算。
二、秸秆离田作业及收储要求
秸秆搂拾2遍以上(含2遍),地面无散落、无死角、无过多残留,秸秆打包3圈网线以上(含3圈),秸秆打包后迅速离田,堆放在规定的临时收储点,收储点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和运输要求,收储点内秸秆须在一个月内完成清运。
三、收割要求
附件3??????????
2021年小麦秸秆离田汇总表
??????????????????村居(盖章)???????????????????????????????????????单位:亩
离田主体名称
离田面积
种植户名称
种植面积
实施地点
经纬度
合?????计
负责人:??????????????????????????????????????????????填表人:??????????????
附件5
瑶沟乡直播稻改机插秧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践行“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观,切实提升稻米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现象,保障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21年,以村居为实施主体,对照水稻机插秧大田面积任务分解表(附件1),实施面积共1.5万亩。
二、工作措施
(一)落实机插秧准备工作。我乡将按照育秧田和栽插田1:80的面积比例留足水稻育秧地;按照一台高速乘坐式插秧机每季插秧400亩的标准,提前准备机械装备;提前谋划订单企业,明确种植主体、种植地块、种植品种、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确保机插秧各个环节、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鼓励发展订单生产模式。我乡将充分发挥好机插稻比直播稻熟期早、产量高、品质优等优势,积极引导种植主体采用订单生产模式,切实提高稻米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原则上,稻米加工企业申报财政资金进行订单生产的,只接受水稻机插秧种植主体的订单。
(三)发挥示范基地引领作用。我乡将支持和引导水稻商品化集中育供秧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改变水稻种植方式,加大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全面提高水稻规模化种植水平,打造示范引领样板,带动全乡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创建。
(四)加大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各村居和有关责任单位要积极鼓励各类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发展水稻机插秧“耕、育、插、管、收”全程一条龙服务,降低农户种植成本,切实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农机手收益,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以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落实责任
我乡将负责落实“属地责任”,加大育秧、插秧、种植主体培育力度,提前留足水稻育秧地,提前准备机械装备;引导发展订单模式,明确种植主体、种植地块、种植品种、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打造示范引领基地,确保机插秧任务落地落实。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村(居)、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推广机插秧、压减直播稻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抓手,主要负责人要靠前指挥、传递压力,强力推进,确保机插秧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加大政策扶持。建立乡级财政投入促进机制,对水稻机插秧种植主体进行财政补贴,带动种植主体积极扩大机插秧面积,提高全乡机插秧覆盖率。
(三)密切协作配合。机插秧推广涉及部门和村居较多,各涉及部门要注重分工协作、积极服务协调和督促引导,做到无缝对接、协同推进,提高整体运行效率;我乡将积极主动作为,将任务分解到村组、明确到田块,按照序时进度,压茬推进。
(四)严格督查考核。将水稻机插秧推广纳入粮食安全和农业面源污染工作考核。按照“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的要求,定期督查通报,将过程性结果作为全年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评分内容。各村居要定期对辖区内各村组机插秧秧田、育秧主体、插秧机准备、种植主体、订单签订等落实情况跟踪督查推进,确保机插秧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附件:1.瑶沟乡2021年水稻机插秧大田面积任务分解表
2.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导则
3.瑶沟乡2021年水稻机插秧落实情况汇总表
瑶沟乡2021年水稻机插秧大田面积任务分解表
村居
水稻种植面积(亩)
机插秧大田面积任务(亩)
7600
6400
3700
4400
4200
6100
4500
4100
2000
43000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导则
一、苗床及材料准备
1.苗床。整平床面,挖好排水降渍沟。
2.基质选择。水稻育苗基质选择市场上比较有知名度的企业产品,每亩基质用量在100—150升。
3.秧盘选择。塑盘。
二、播种选择
1.种子选择。适宜我乡种植的良种。
2.按大田面积8-10斤/亩,备足种子。
3.种子处理。拌种剂拌种。
4.播种。用机械流水线播种,每盘播种100-120克。
秧盘要保证摆平,摆紧、摆齐、压实。
5.覆盖无纺布,同时浇足底水。
三、苗期管理
1.水分管理:出苗前当基质干燥时,应及时补水。正常情况下,底水够出苗所用。出苗后,不卷叶不浇水。早晨如不见叶尖正常吐水,及时补浇水。
2.病虫害防治:出苗前注意防治蝼蛄、田鼠等,基质育苗,苗期注意预防青枯、立枯等病害(在一叶一心用恶霉灵1500倍液灌根)。
3.起苗运苗:基质秧苗根系发达,当秧苗达2.5—3.5左右叶龄时,可以移栽。移栽前一天可浇一次水、“带药、带肥”移栽,取苗当天浇水不利于取苗、运苗。秧苗可根系向外卷起后重叠装车运输,装载高度尽量不超过6层。
四、机插秧的壮秧指标
秧龄20—25天,叶龄3.5—4.5叶,苗高10—13厘米,单株白根数10条以上,每平方厘米成苗数2-3株均整齐,青秀无病,苗挺叶绿,茎基部粗扁有弹性,根部盘结牢固,提起不散。盘根带土厚度2.0—2.5厘米,厚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