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种类及规模:饲养良种荷斯坦奶牛2400多头
所在省、市: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岳湖村
获得荣誉:2011年被授予“国家学生奶奶源升级计划奶源示范基地”称号。2014年10月,广州市增城区科普示范基地。2014年12月,通过环保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广东省唯一一家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奶源基地。2015年7月被授予第五批全国农垦现代化养殖示范场。2015年8月,通过了ISO9001:2008体系认证。2015年12月通过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2016年9月,鲜奶出口备案企业。2016年12月被授予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017年2月,学生饮用奶奶基地。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达标养殖场。
一
养殖场概况
2014年7月11日成立,是国有畜牧企业,主要养殖良种荷斯坦奶牛,占地面积73亩。拥有利拉伐16×2并列式挤奶生产线2条,自控式制冷贮奶缸8个(总容量达70吨),自动饲料搅拌派送设备,鲜奶检测仪,以及配套的运输、加工等先进硬件设备。
养殖模式: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外界病原体的传入
养殖理念:牛在身边,奶更新鲜
二
减抗目标实现状况
实施减抗一年间共生产生鲜奶8038t,全场共使用抗菌药85.56kg,折合单位产量用抗菌药为10.64g/t。在减抗试点前的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抗菌药用量为111kg,降幅为22.92%。
三
主要经验和具体做法
通过保证奶牛饲养环境硬件的舒适度,让奶牛各种应激程度最低。做好奶牛断尾、去角,有利于减轻奶牛的受伤和感染。平衡奶牛日粮营养,按免疫程序做好奶牛保健工作,增强奶牛免疫力等一系列措施,牧场切实感受到了减抗的价值,并将坚持做好今后的减抗工作。
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一)优选天然生态养殖基地
牧场拥有天然的生态养殖环境,是发展现代环保型、效益型奶牛标准化生态养殖场的理想之地。场区三面环山,所以受自然风向的影响很小,主要以机械通风为主。养殖场选址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未被污染,距离主干道3公里以上,距离最近的村庄约为1.5公里,离学校1公里以外,周边无其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而且远离水源保护区、风景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地形呈长方形,是一个环境安静,无干扰、无噪音的比较理想的养殖场所。
场区全景及航拍图
(二)合理规划场区布局,规范管理
场区内设有生产区、饲料加工区、粪污处理区、后勤办公区。其中,后勤办公区和其他的区域有绿化带隔离,并设有更衣间和人消毒通道等设施。进入生产区需换工装并经消毒通道后才能进入。当地风向以偏南风为主,所以生产区内病牛隔离区设在在最东南端角落,用于隔离发病牛,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生产区内各牛舍之间都有15-20米的绿化带进行隔离;生产区的挤奶设施设置在泌乳牛舍的中间,便于挤奶工作的开展。场区内的污水在牛舍内是使用干清粪,从东到西刮,粪沟都在牛舍的西端。粪沟都设有上盖物密闭和雨水能有效分离。饲料加工区在低处,比生产区低,介于生产区和污水处理设施之间,污水处理设施在场区设置的最西北角,同第三方有机肥加工场靠近。生活区设在场区外向南800米处的丘陵上,是员工食宿、活动的区域,实现了生活和生产的有效自然隔离。
(三)规范消毒设施设置,管理严谨
规范合理设置消毒设施。在生产区门口设置消毒室,人行通道消毒池和车辆消毒池,并且设置明显的防疫须知标志,设立专人负责。消毒室消毒液,人行通道消毒液由门岗人员负责根据《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及使用管理规定》配制,每天更换一次,行人必须脚踏经过消毒池浸有消毒液的麻袋。车辆消毒池消毒液,门岗人员负责根据《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及使用管理规定》配制每两天更换一次,遇下雨就得及时更换,由值夜班人员负责。
车辆消毒通道(左)及人员消毒通道(右)
(四)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及时消除污染源
一是保持牛舍环境卫生。奶牛场建有完善、规范的卫生质量管理体系,各个生产程序、工序都有规范的规章制度,各工作人员都能严格按照生产标准执行。牛舍内每天要进行清扫,牛舍外及周边环境每周二进行大消毒,并确保排水沟干净,无积水,公司具备有效的粪污清理设施和制度,配套了利拉伐自动清粪设备;二是做好“四害”消灭工作。每月定期做好灭鼠、灭蟑螂,4-11月做好灭蚊、蝇等工作,减少疾病传播,遇有传染病威胁及终止流行时须进行紧急消毒,并做好记录;三是工器具及时消毒。兽医所使用的器械每天必须清洗后并煮沸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四是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牧场配套了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设备,为厦门康浩公司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及时送第三方处理。死亡牛只交由病畜化制站剖检,当地无病畜化制站应作无害化处理或送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尸体接触之处和运送尸体后的车辆要作清洁及消毒工作。传染病的扑杀,应按当地兽医法令处理。
(五)严格出入人员、交通工具管理
出入人员管理:门岗人员对外来人员来访必须主动上前询问,按公司规定做好登记手续,指导来访人员按规定进行更衣、换鞋。经批准的外来参观人员、检查工作者进入生产区时,必须穿戴工作服,换上鞋套或水鞋,鞋底必须踩踏有消毒液的麻袋通过,疾病流行期,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严禁未经批准的外来人员(包括本公司职工的家属)进入牛场参观。
外来车辆管理:来访人员车辆未经批准不能进入生产区,凡经批准的外来车辆进入生产区时,按指定路线行驶。
工器具管理:使用过的工作服、水鞋必须进行清洗消毒,并要保持整洁、干净由门岗根据《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及使用管理规定》配置溶液清洗,更衣室必须安装紫外线灯,所有衣物必须通过紫外线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六)饲料饲草、兽药疫苗等投入品管理
兽药贮存
(七)牛只引进管理
公司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严格阻断外界病原体的传入。外来奶牛应坚持有法定单位的健康检验证明,并经隔离观察和检验,确认无传染病时,方可并群饲养。严禁调出或出售传染病患牛和隔离封锁解除之前的健康牛。严禁调出或出售传染病患牛和隔离封锁解除之前的健康牛。
综合管理
(一)制度建设
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增加了兽药供应商评估制度,选好兽药供应商,理顺供应渠道,筛选兽药品种,杜绝三无产品和违禁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制度: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制定了ISO体系和GAP管理体系,有整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内容涵盖了人员、物料进出管理,动物引进、消毒管理、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免疫、病死动物剖检及无害化处理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符合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
兽药供应商评估制度。在供应是评估方面,公司具有对所有饲料、兽药、添加剂等产品的评估制度,经多年完善,内容科学合理。
兽药出入库管理制度。公司具有完善和科学合理的兽药出入库管理制度,基本内容包括出入库登记、分别按流水和品种建账、凭单出入库及凭证存档、每月定期盘点、盘存账物平衡并转账管理。
兽医诊断与用药制度。具有兽医诊断和用药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兽医岗位职责、兽医工作规范,落实各项国家制度,包括禁用药管理、处方药管理、兽医处方管理、休药期管理等,在各个方面规范了用药工作。
记录制度。公司的体系文件详细规定了记录制度,内容包括应建立记录的岗位、环节及事件,严格规定了记录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的要求,能够做到可查找、可统计、可追溯,并明确要求记录要有记录人、审核人签名,重要的记录需要有审批人签名。
其他制度。公司的体系文件涵盖了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卫生制度、免疫接种制度、饲料管理、饲料加工、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要求科学合理且内容完善。
(二)人员及岗位管理
建立《岗位招聘及离职管理规定》,规定了招聘的岗位任职要求、条件、入职及离职手续,为各岗位提供适合的人员,保证生产需要。牛场新员工必须经健康检查,证实无传染性疾病方可入职。每年对牛场的员工进行一次体检,凡患有传染病者应调离生产区。建立《管理成岗位职责》、《育种班岗位职责》、《兽医班岗位职责》等文件,严格落实人员管理和职责分工。
(三)应急处理与快速反应
当奶牛发生疑传染病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并尽快加以确诊。当场内或场附近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烈性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和其它应急措施,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场内发生传染病后,除在疾病报表中如实填报外,当该次传染病终结后,应提出专题总结报告留档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四)品种选择选育
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外界病原体的传入。
(五)污水处理实时监控
建立《环保治理设施管理制度》,岗位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建立健全设施台帐档案,定期监测运转、使用效果,保证与改善企业的环境质量,在提高企业生产水平的同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力争全面达标排放。广东省唯一一家拥有实时在线监控污水处理系统的养殖场,由广东中大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建设牧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牛粪水,其最大处理能力400立方/日,目前处理污水250立方/日。污水处理后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排放,并安装了24小时在线监控设备。
污水处理
(六)关键风险因素管控
野生及外来动物防控。场内不准饲养其它畜禽,禁止将市场购买的活畜禽及其产品带入生产区。
检验室
疫病监控及安全、合理、规范用药
(一)兽医人员及管理
兽医人员岗位设置:公司配备有执业兽医师1名,乡村兽医6名,具有中专以上文凭的兽医专业人员7名,专业技术人员资质条件可满足生产对的兽医技术服务的需求。兽医人员具备根据奶牛行为表现、发病症状、临床检查和必要的病理剖检做出疾病诊断的能力,并能够依据奶牛发病状况、用药指征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并能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建立兽医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兽医工作,设置病牛舍兽医和产房兽医岗位。病牛舍兽医配合卫生员对牛只进行记录,奶样采集送检,巡视病牛,疾病诊断及治疗,协助班长作好牛舍日常管理和饲养管理,及时对病牛进行预判,对于预后不良、慎重、危急的牛做好淘汰申请。产房兽医对产前牛应严格按预产期及奶牛乳房情况作好分群饲养,并督促卫生员对干奶牛(干奶后1-7天)牛只乳房用药物进行喷雾消毒;对围产期(产前21天)牛只乳房每天用药物进行喷雾消毒,认真巡视牛舍,发现患牛,认真诊断及时治疗,如果发现子宫炎或胎衣不下,应通知配种班及时处理治疗,发现乳房炎牛只应检查牛只全身情况,除常规治疗外,应要求挤奶员加强按摩辅助疗法,协助卫生员每日对产前牛只认真检查胎儿情况、乳房情况,并确保牛舍卫生情况良好。
兽医诊疗活动管理:兽医治疗有完整的记录,包括病例、用药处方,详实记录了诊断和用药情况,包括奶牛的疾病类型、检查结果及转归判断。抗菌药的使用有清晰的记录,包括用药对象、诊断结果、兽药名称、剂量、疗程和必要的休药期提示。
(二)诊疗设施、条件及管理
公司设有兽医人员办公室、诊疗场所、化验室,配备了开展一般诊疗和化验工作相适应的设备设施,能够开展常规的临床检验,可开展一般性的生化检验和血清学检验工作,具备病理学诊断的能力和运用细菌分离、抗菌药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用药的能力。
(三)畜群免疫及监测
常规免疫程序
(四)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
(五)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防止兽药残留
建立《兽药管理规定》。一是做好用药牛只的标识和管理。已用抗生素的牛只,应隔离并做好抗残标识,由主治兽医,卫生员或配种员跟踪治疗,病愈后达到兽药产品的停药期限,由兽医卫生员取奶样送到品管班质检员进行抗生素残留检测。并做好《抗生素检验结果单》记录。确定阴性后,由质检员通知有关兽医卫生员解除抗残标识带,调入上机挤奶牛群,阳性牛只留在隔离舍继续跟踪。饲养员饲喂过程中要检查所饲喂牛群是否混杂,健康牛群是否混进带有抗残标识带的牛只,用药牛群是否混进健康牛只,以及用药牛只是否脱落抗残标识带。二是把好牛奶关,严防残留奶流出。使用过抗生素并且没有通过抗残检测的奶牛挤出来的牛奶单独放置,经过处理后用作喂犊牛,剩余的牛奶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六)替代品、替代措施和替代方案
一是加强养殖条件、疫苗选择和动物疫病防控管理,提高健康养殖水平;二是积极探索使用兽用抗菌药替代品,降低阶段性预防用药,使用中成药、益生菌的效果良好的替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