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恩格拜博士(Dr.WilkeEngelbart)
“作为轻资产技术型企业,最核心的是人才,这是恩格拜最强大的驱动因素”。吴春旭介绍,恩格拜的创始人为维克·恩格拜博士(Dr.WilkeEngelbart),是一位著名的水处理科学家,多项水处理技术的发明人、微生物藻类控制专家,1939年出生于德国。27岁时,Engelbart博士与自己的叔叔弗里茨·恩格拜一起开始研究低能耗、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于上世纪70年代发明了BioDopp生化工艺,BioDopp德文为“生化加倍”的意思(国内也有翻译为生物倍增)。
2003年,该生化处理技术经过多次迭代和改进后,第一次引进到中国,应用于上海牡丹油墨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改造项目,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成功降解了所谓的“不可降解”有机物。
2016年年底,恩格拜(武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武汉成立。之后,公司由Engelbart博士和李明博士直接领衔,带领着海内外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展开了密集的研发。
SST同步硝化反硝化活性污泥技术
该工艺由一座一体化水池组成,包括:气提区、生化区、澄清区三部分。采用独特的恩格拜曝气技术,通长曝气软管均匀分布在池底,该曝气管在6m水深的清水测试时氧传质效率高达50%;通过专有气提推流技术达到一个高回流比,有助于立即稀释进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均衡活性污泥的污染物负荷,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环境。
吴春旭强调,传统技术中回流比仅为1:3,然而SST技术能在低能耗的情况下达到更高的回流比(10倍~100倍)。在这种条件下,SST生化池中污染物质浓度梯度很小,大约只有常规活性污泥系统的二十分之一。全池保持低溶解氧状态,为各种微生物提供最佳生存环境,并提高其生化活性,脱氮除磷功能显著。
SST工艺同时还采用了VR/VF快速澄清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生物化学泥水分离单元。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管道式填料配置使得澄清快速而且高效。同时,气提推流技术确保回流污泥再次循环回系统,而不是积沉在填料下面。该构造无需回流污泥泵,极大的降低了回流能耗,并且无需二沉池或其它类似处理单元,节约了占地面积,在处理高浓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和低碳氮比污水的领域拥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SST技术特点
一、卓越的处理效果。维持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微生物环境,系统运行稳定后出水COD<200mg/L、TN<50mg/L;
二、污泥产量低。污泥浓度高达8000mg/L,通过生物选择和富集技术获得的长污泥龄微生物,污泥产率可减少约40%;
三、电耗底,节省成本。特殊池体结构,无需回流泵即可实现大循环,辅助高效曝气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系统能耗降低约35%;
四、不受配套土地制约。无需单独配置二沉池,且最大限度扩大容积利用率,整个生化系统可节省占地20%~40%;
五、安全运行稳定。VF/VR澄清区比传统二沉池具有更优的固液分离效果,使系统抗冲击负荷优于传统A/O工艺;
六、高度自动化。高度智能化,自动化控制调节生化池内的溶解氧浓度,日常维护简便,运行管理简单。
SST技术应用案例
目前,恩格拜已经完成了在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领域的项目示范:
一、石家庄西部某市政污水厂,原一级A生化处理尾水提标达到严格四类水标准,已经运行2年。
设计水量:50000t/d
生化吨水运行电耗:0.06kWh/吨污水
吨水碳源消耗量:0.02L/吨污水
进水:COD20-50mg/L;NH3-N10-25mg/L;NO3-N<10mg/L
出水:COD<10mg/L;NH3-N<1.5mg/L;TN<1.5mg/L
二、石家庄鹿泉某市政污水厂,3万吨尾水+2万吨原水,出水要求四类水。
生化吨水运行电耗::0.12kWh/吨污水
吨水碳源消耗量:0.03L/吨进水:COD350mg/L;NH3-N10mg/L;NO3-N<30mg/L
出水:COD<20mg/L;NH3-N<1.5mg/L;TN<1.5mg/L
三、山西晋中某市政污水厂,1.5万吨/天,原一级A处理尾水,出水要求五类水。
设计水量:15000t/d
生化吨水运行电耗:0.08kWh/吨污水
吨水碳源消耗量:0.03L/吨污水
进水:COD50mg/L;NH3-N10mg/L;NO3-N<30mg/L
出水:COD<30mg/L;NH3-N<2mg/L;TN<2mg/L
除此之外,上海肥皂污水处理、江苏泗阳市政污水处理、吉林石化丙烯晴废水处理、义马煤化工等等都使用了恩格拜的污水处理生化工艺,并获得业内一致好评。
蓝海思维剑走偏锋
虽然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上,恩格拜已经闯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但他们的脚步却始终没有停歇。
不能停,因为,前有狼,后有虎!
同时,2021年,为打好“十四五”的开局之战,国内的环保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使得环保行业在“十三五”末迎来改名、上市、并购等各种高潮,大量资本蜂拥而至,原有产业结构被打破,并逐渐形成以国资+民企、央企跨界、地方环保平台为主的新的产业格局,民营环保企业的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面对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各路资本的夹击,吴春旭认为,低能耗、高效率只是恩格拜技术产品上的优势,但不管什么技术,如果没有持续的创新和迭代,最终都会被别人赶上或淘汰。而恩格拜一直都在不断创新,目前,已提交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并获批3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性型、6项软件著作权。
同时吴春旭还表示,传统技术在传统模式上很难再进行突破,民营企业也很难跟行业巨头去正面竞争,民营企业要想生存发展,更多的是要找到边缘细分领域,去挖掘出一片新的蓝海。
恩格拜经过市场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环境领域的发展瓶颈:
一、当前养殖行业处于分散型养殖向集中型养殖的变革时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迅速;
二、大型养殖企业很难配套足够的土地用于沼液还田,大量粪污得不到有效治理即排放;
三、环境监管力度空前,稳定达标势在必行;
五、运行管理与操作人员素质低,传统的两级A/O工艺,稳定性较差;
六、现有环保技术与养殖高风险之间的矛盾;
七、生物有机肥附加值低,粪便肥料化循环利用不畅。
同时,吴春旭还发现,目前很多大型养殖场都有一个巨型的沼液暂存池,而且附近没有一个转运站能处理,更没有被资源化利用起来,畜禽养殖粪污迫切需要符合行业特点、稳定达标、安全可靠的高效环保治理和资源化解决方案!
以技术创新开拓新蓝海
1、SST生化工艺包
低溶解氧曝气处理技术(DO<0.3mg/L),空气提推实现大比例回流,并采用新型速澄填料,实现出水达标。
2、臭气分离耦合生化工艺包
由德国WAB公司和恩格拜公司共同设计——生物接触吸收塔,液气比(L/G)<500;水循环处理,生化SST降总氮;生物膜降解,20%~50%。
3、固液分离和处理工艺包
全封闭槽式堆肥
4、养殖场粪污、废水解决方案
养殖场粪污处理流程图
吴春旭介绍,养殖场粪污、废水综合治理解决方案分为四个部分:
1、养殖场粪污管理,养殖场粪污管理冲粪、冲沟管理。优化原场区流程、提高卫生环境、改善臭味控制、提高粪污输送效率;
2、无害化处理,固液分离、SST、堆肥。粪污分离、污水无害化处理、粪便稳定化处理;快速对污水和粪便做初步处理,不产生环境污染风险;
3、资源化转化,厌氧沼气、藻类塘、蚯蚓工业化。污水处理后,部分场区循环回用,部分进行藻类养殖,提高转化价值:粪便和污泥,进行蚯蚓工业化养殖,或进行生物炭资源化:
4、下游产业,水产、能源服务、蚯蚓产业。对资源化产品进行深加工,充分开发下游产业,进行招商,将资源化产品作为生产原料。
其实,整个解决方案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恩格拜不仅可以从配套养殖场的工程建设中获取收益,还可通过“粪污全包”的运营模式,取得运营服务效益,最后向水产养殖和蚯蚓养殖的下游延申,进行水产养殖生产运营获取效益。
围绕循环水养殖构建生态新农村
目前,恩格拜主抓两个核心,一个是市政污水;另一个就是围绕养殖行业的生态循环解决方案,也是恩格拜最核心的业务。
但在逐年攀升的生成量背后,农村污水处理却并未能跟上步伐,全国仅有不到10%的农村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地区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问题”。一般情况下,农村污水厂的排放量设计容量大大高于农民实际污水排放量,导致后续运行进水不足,污水厂运行起来成本过高而闲置。
恩格拜坚持以资源化技术和资源化产品为先导,然后带动环境产品的应用,提升生态系统的价值,形成一个生态循环闭环。恩格拜提出:一个农村污水站,要配套一个养殖设施。
吴春旭表示,利用恩格拜超标准达标、耦合除臭、整合固液分离系统的技术产品,去构建生态循环闭环:养殖场(生活污水、水环境、藻、后生动物以及水产养殖相结合)可以解决农村没有排放口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提升后端生态环境的质量,然后,再通过养殖业提升其资源价值,再来反哺污水厂前端的运营成本,从而使其达到稳定运营的状态。
最后,吴春旭表示,乡村振兴是恩格拜未来重点聚焦发展的方向,作为一家具有德国基因的企业,无论是从粪污处理到资源化利用,再到循环水养殖,恩格拜都是以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生态农村为标杆,努力构建中国版的生态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