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的危害,碳足迹有多大威胁?

绿色出行:例如鼓励使用公共交通或者步行、自行车等方式代替私家车;

推广电动汽车:政府可通过税费优惠等手段来推进电动汽车发展。

2.工业生产领域

提高生产效率:科技进步和创新可以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同时也能节约用水、能源等资源;

3.生活习惯领域

节约用水: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价格、节约措施等方法,来促进居民节约用水;

减少纸质化:人们可使用电子设备代替书籍、杂志和纸张文件等。

4.农业领域

降低畜牧业排放量:包括改变饲料种类和喂养方式,以减少肉类的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推动有机农业:采用更加自然无污染的耕作方式,并且不使用化学农药或化肥。

结论:

以上仅是解决碳足迹威胁问题的一些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日常行为入手,选择更加环保的方式来生活。在科技创新、社会普及以及形成督促机制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后,我们还需注意全球应合力推进此项工作。最重要的是,在保持经济发展前提下下降排放量,并向清洁能源转型,做出我们应尽之功当为大局所体现。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低碳经济是以凯凯搭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指导和引领政府、企业、居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

第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第三,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被认为是有效的经济政策手段,应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协同关系,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

第四,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能源基地选定典型城市进行试验试点,寻求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在认识低碳上,有哪些误区?

在认识低碳经济问题上,还必须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并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很大一部分潜力是负成本的,并不需要成本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的;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防范全球变暖,需要国际合作,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专家:“2012世界末日”论无根据低碳生活是人类自救

积极应对未雨绸缪

增强防御气象灾害能力

记者: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政府职能部门该如何应对

史玉光: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性天气是在增多,也就是说极热和极冷、极干和极湿的这些事件都在增加。新疆北疆出现暴雪、降雨天气,南疆持续严重干旱。面对变化,既不杞人忧天又当有所作为。

面对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类要积极主动地去应对。现在从中央到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在极端的天气、灾害频繁发生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提高防御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作为气象部门来说,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二是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防灾减灾工作就是人类怎么样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怎么样提高对灾害性天气,以及各类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这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还需要有人民群众从科普知识和防御能力方面提高。综合各方面,就是要加强人类应对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极端天气的监测预报预测能力,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同时完善气象应急体系,推进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认真研究气候变暖对新疆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和波动性的影响。加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新疆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及及农业生产力布局。

记者:《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即将实施,自治区气象部门在宣传和贯彻条例都做了哪些工作,特别是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史玉光:组织完成新疆《气象监测和灾害预警工程》实施,编制《自治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自治区气象局组织召开多部门气象灾害防御及应急管理座谈会,为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多部门联动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努力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充分认识气象信息到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全疆已建立农村气象信息大喇叭系统900多套,气象信息员4519人;加强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工作,使公众能够客观、科学认识全球气候变暖和区域气候响应规律,适应并尽可能减少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加强新疆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工作和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成因和机理的研究。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记者:气候变化将会给全球经济和各地区民众的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作为普通市民,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能做些什么

史玉光:许多人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我们能留给下一代什么是一个绿色生态的世界,还是一个灾害频出的地球作为一个普通市民,能做些什么其实很简单,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就从日常的衣、食、住、行等身边小事做起。

例如,少买衣服;减少住宿宾馆时床单换冼次数;采用节能方式冼衣;减少畜产品消费;饮酒适量;减少吸烟;节能装修;合理使用空调和风扇;合理取暖;家庭和公共场所采用节能照明方式;每月少开一天车;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尽量少用电梯;使用冰箱注意节能;适时将电器断电;合理用水;合理利用纸张;合理回收城市生活垃圾;夜间及时熄灭户外景观灯等。

对社会每一位公民而言,全球变化的适应与减缓都应该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一.居家

1.照明用电

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单单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

2.低碳烹调法

尽量节约厨房里的能源。自家煮饭炒菜,量足够吃就好,不多炒。变质的饭菜可以埋在地里做肥料。

3.节水妙招

4.电器的使用

购买洗衣机、电视机或其他电器时,选择可靠的低耗节能产品。电视、电脑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既节约用电又防止插座短路引发火灾的隐患。不用时关掉饮水机的电源。保持冰箱处于无霜状态。

5.循环再利用

靠循环再利用的方法来减少材料循环使用,可以减少生产新原料的数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纸和卡纸板等有机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因此,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尽量少消耗铝膜包装的利乐砖包装,以及其他一次性用品。

6.节能的健身方式

手洗轻便的衣服,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以站桩的姿势在洗衣池前站定,既锻炼脚力,又可使经橘盯常处于紧张状态的腰部和背部放松。双手同时搓洗衣服,节水节电的同时锻炼了手指灵活性和左右脑的协调能力。

7.节省取暖和制冷的能源

检查阁楼和空心墙隔热材料的质量。冬季检查门和窗边的缝隙是否密闭。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

8.可再生能源

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能大大地减少我们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太阳能可以加热水和发电。在则念一些欧洲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生物质采暖系统,还有一些新式的小型风力涡轮发电机已经可以供家庭使用。

9.垃圾分类处理

10.交流捐赠多余物品

将多余或不用的物品集中起来,通过交换和捐赠的办法,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附二:

二、购物时

1.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

塑料的原料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节约塑料袋就是节约地球能源。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超过一百万吨,「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

2.购买本地的产品

购买本地的产品能减少在产品运输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例如:根据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公布的一份报告,在英国,8%从车子释放的二氧化碳来自运送非本地产品的车辆。

3.购买季节性的产品

购买季节性的水果和蔬菜能减少温室生长的农作物。很多温室都消耗大量的能源来种植非季节性的产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地的食品最适合当地人食用。本地生产的其他商品,维修保养方便且成本低廉。季节性的食品是在最适宜该物种生长的自然生态下成熟的,最富营养,同时也少有各种催生的添加品。而反季节食品不仅价格贵而且营养较少,添加的农药、化肥和催生剂也危害健康。

4.减少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采购

饲养家畜要消耗掉2/3以上的耕地;地球上人为产生的甲烷中,畜牧业就占16%。肉类的生产、包装、运输和烹饪所消耗的能量比植物性食物要多得多,其对引发地球温室效应所占人类行为的比重高达25%。

5.少用一次性制品

商场里充斥着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签字笔……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所产生的大量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6.过度包装

注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这代表在包装的生产过程中,消耗了较少的能量。减少了送往垃圾填埋地的垃圾,也减少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生活习惯,那么你对低碳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低碳知识百问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低碳知识百问——基础知识篇

1.什么是低碳

低碳,指温室气体排放更低的社会生产生活模式。低碳的内涵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生活方式等。其核心内容为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

2.为什么要设立全国低碳日

2011年,国家信访局接到有关学者关于设立“全国低碳日”或“全国低碳周”的建议函。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国务院法制办和发展改革委经过认真研究,并协调多个部门的意见,以国家发展改革弯前委的名义向国务院提出了设立“全国低碳日”的建议。2012年9月19日,国务院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将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以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

2013年6月17日是第一个全国低碳日,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

3.为什埋戚清么要提倡节能低碳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必须节能低碳,保护我们唯一、共同的地球,建设美丽家园。节能低碳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4.什么是气候变化

5.气候变化的表征是什么

极端气候灾害频发。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多项破仔前历史记录:2005年,江西发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2006年,川渝遭受百年一遇干旱;2008年,南方发生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2012年,北京遭遇61年来的最大暴雨。极端天气不仅在中国频发,整个世界似乎都“不好过”。2007年,英国遭遇200年一遇暴雨;2010年,巴基斯坦出现世纪大洪水,俄罗斯发生百年大旱;2013年,美国龙卷风造成重大伤亡。

6.气候变化的成因是什么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近年来,国际社会基本达成共识,认为人类活动是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7.温室气体包括哪些气体

温室气体是指任何会吸收和释放红外线辐射并存在大气中的气体。《京都议定书》中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

8.什么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是指大气中温室气体吸收了地球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能量,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温室效应是地球大气自身的一种特性,并非由大气污染所导致。但由于人类活动增强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可能加剧了大气的保温能力,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9.温室效应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10.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有什么不同

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行动目的不同。应对气候变化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不仅仅涉及环保和节能,更多的是要求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行为方式、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增加对大气中已有温室气体的吸收,减缓温室效应。

企业承担的义务不同。目前我国对企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暂无强制性规定,但是对企业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指标有专门的限制。

11.湖南省每年要排放多少温室气体

根据湖南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我省2005年度温室气体净排放总量为27681.5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能源活动排放占81.08%,农业排放占16.45%,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占6.77%,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碳汇占-5.77%,废弃物处理排放占1.47%。据估算,2010年,我省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为40926.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15年预计将达到53076万吨。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经济发展较快,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温室气体排放必然加剧,推动低碳生活、低碳经济面临巨大压力。

12.谁是湖南省温室气体排放大户

13.气候变化对湖南省有哪些影响

农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我省旱洪灾害发生频率增大、强度增强,直接造成农作物产量减产严重。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发生改变,气温升高也使作物的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单产下降;气候变化使病虫害和动物疫病有新发和加剧趋势。

水资源。由于降水变率加大,洪涝和干旱灾害出现的频率增加,强度加大;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加大,加重了河流污染程度,特别是枯水季节,水温升高,促进河流中细菌和微生物繁殖,导致水质下降,从而威胁城市饮用水源安全。

交通和旅游业。交通安全隐患增大,水毁灾害增多,旅游业成本提高。

人体健康。气温升高有利于血吸虫病传播,洪涝灾害增多为血吸虫病的流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夏季高温热害发生频率加大、强度增强,导致因中暑、心脑血管病、胃肠道疾病等患病人数增加。

14.气候变化对湖南省的雨量有什么影响

近年来,湖南省春、秋季降水量在减少,夏、冬季降水量增多,导致我省旱季更旱、丰水季节雨水更丰。据预测,我省2011~2050年平均年降水量与1961~1990年30年平均相比,增减变化更加频繁,最大增减幅度分别达20%和15%。

降水频率加大导致洪涝和干旱灾害出现的频率增加,强度加大。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加大,加重了河流污染程度,特别是枯水季节,水温升高,促进河流中细菌和微生物繁殖,导致水质下降,从而威胁城市饮用水源安全。

15.气候变化对湖南省气象灾害有什么影响

受气候变化影响,1951年以来全省8次大范围严重洪涝灾害有7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根据热带气旋影响造成的暴雨过程强度排位,20世纪90年代之后有6次过程进入前10位。此外,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全省年霾日数波动攀升,屡创新高。

16.气候变化的表现有哪些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气温升高,二是极端气候。

17.湖南省近年来气温升高了多少

1961年以来,湖南全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7℃,1998年至2010年,有12个年份位居1961年以来气温最高的14个年份之列。升温最显著的季节是冬季,幅度达1.1℃。据预测,2011~205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与1961~1990年30年平均相比,将升高1.3℃。

18.为什么我们要将地球平均气温上升量控制在2℃以内

气候变暖就像渐渐拧开的水龙头,涓涓细流会在瞬间转为喷涌四溅。据预测,与工业化前相比,如果地球平均气温上升量超过2℃时,地球将会发生人类难以承受的气候变动,从而社会和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破坏。为了防止这种危害的发生,欧洲各国把地球平均气温上升量控制在2℃以下(与工业化前相比)并确定为今后气候政策的长期目标。因此,2℃是人类不可逾越的气候警戒线。

地球平均

气温上升量可能导致的后果

1℃珊瑚礁白化;非洲农作物收成减少;昆士兰的热带雨林减少50%。

1.5℃地中海、中亚、南亚等地缺水人口将会剧增,饮用水缺乏人口增加1亿-2亿,2050年饮用水缺乏人口达到25亿;印度洋珊瑚灭绝,格陵兰岛的冰川开始融化;气候异常现象增加。

2℃西南极冰盖开始融化,海面上升,很多沿海地区将会遭受洪水灾害,最大迁移人数2600万;全世界谷物生产下降,食品价格提高;疟疾患者增加。

2.5℃中国北方森林消失,亚马逊沙漠化。

3℃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很大影响,海洋大循环将会停止;50%~60%人口有登革热感染的危险;欧洲变冷,永久性冻土地带急剧融化,冻土层中所含的甲烷气体将大量排放,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导致地球系统的调节发生异常现象。

19.湿地最“怕”什么

我省湿地资源丰富,但气温升高、降水变化、极端气候天气都会对湿地产生严重影响:

气温升高引起湿地蒸发量增加,导致湿地干涸、面积缩小,湿地和物种栖息地“岛屿化”和“片段化”程度加重。

降水变化引起河流径流量变化,导致湖泊蓄水量变化,局部水体污染严重,湿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使湿地生态系统遭遇干旱、洪水、冰冻等灾害的困扰加大,湿地物种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

20.谁因气候变化问题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和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两者“为确立和传播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的更多知识作出努力,进而为采取抵消这类变化的措施奠定了基础”。

21.什么是低碳社会

低碳社会是指能够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新的社会整体型态。低碳社会是在全面反思传统工业社会的技术模式、组织制度、社会结构与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以可持续性为首要追求,通过低碳技术、低碳文化、低碳生活等系统变革,实现全社会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较低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低碳社会建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

22.什么是碳汇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1棵树1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相当于减少了等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全国3.9亿户家庭每年都栽种1棵树,那么每年可多吸收二氧化碳734万吨。

23.什么是碳排放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作为代表。能源消耗增加、人口数量上升、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加的原因。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过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

24.什么是碳捕捉与封存(CCS)

碳捕捉与封存(CCS)是一种用于减缓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其雏形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用二氧化碳驱油以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CCS具有诸多优势,如可观的减排效果、与化石能源系统具有良好的结合度、能有效配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长期减排成本低廉等。同时,人们还逐渐认识到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应当善加利用。

25.什么是“碳标签”

碳标签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也就是说,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的方式引导购买者和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排放的商品,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碳标签”主要针对出口产品,未来将对“中国制造”形成一定的外部压力。

26.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也叫碳补偿,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环保方式,人们(包括单位、企业、个人)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它是人们对地球变暖的现实进行反思后的自省、自律,是世界人民觉醒后的积极行动。它最初由环保人士倡导,并逐渐获得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并且成为受到各国政府所重视的实际绿化行动。通常可以通过推动使用再生能源和植树造林等方式,来实现碳中和。

2003年,美国电影演员迪卡普里奥就付钱在墨西哥植树,用于抵消他制造的二氧化碳。迪卡普里奥因此宣称自己是美国第一个碳中和公民。2005年,好莱坞影片《辛瑞那》成为第一部碳中和影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2006年执导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时也计入了碳中和成本。

27.什么是碳盘查

碳盘查也称碳计量、碳排放量计量或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来代表温室气体。针对某产品,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和处理该产品时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针对某机构或企业,碳排放量是指其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直接、间接、和其他碳排放量。

28.什么是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通常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用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碳足迹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29.家庭日常活动的碳足迹是多少

家庭生活中主要活动的碳足迹(以二氧化碳排放量表示)如下:

活动名称碳足迹(千克)活动名称碳足迹(千克)

烫衣服0.02洗热水澡0.42

搭电梯上下一层楼0.218开冷气机一小时0.621

看电视一小时0.096听收音机一小时0.006

听音响一小时0.034开节能灯一小时0.011

开白炽灯一小时0.041开电扇一小时0.045

用笔记本电脑一小时0.013开车一公里0.22

骑机车一公里0.055每用一吨水0.194

用一立方米天然气2.1搭高速列车一公里0.05

搭公交车一公里0.08使用一公斤木炭3.7

外食一个便当0.48丢一公斤垃圾2.06

吃一公斤牛肉36.5买一件T恤4

低碳生活环保作文:为了地球的明天

人人都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是人类与所有生命共同的地球。生命的延续,人类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而面对今天地球的现状,每一个稍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为地球的明天而忧虑。

举目四顾,好些地方,青山不再青,绿水不再绿,河里流的是臭水,山上倒满的是垃圾,满眼都是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红色的废水废碴废旧电池废塑料……

你可知道,被你随手丢弃的垃圾需要多久才才会分解?让我来告诉你吧,塑料瓶:450年;易拉罐:200—250年;铁罐头盒100年;油漆过的木板:13年;棉织物:茄旅1—5个月;纸片:半个月。

地球只有一个。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不可能找到第二个地球,并实施大规模移民。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为了子孙后代的延续,我们必须善待地球,不再做伤害地球的事了。

为了地球的明天,请你节约用水,中国是缺水大国,好多地方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想想这些,你何忍心让清清流水白白地从你手下流走?所以当你刷牙时,请关上水龙伍纳虚头,等要清洗时再拧开;当你在身上涂抹肥皂时,请你关上淋浴龙头,等要冲洗时再打开。

为了地球的明天,不要再乱丢垃圾,不要捕猎野生动物;不要乱采滥开矿产资源,不要污染环境,不要破腔燃坏生态平衡;为了地球的明天,请积极回收废纸,尽量使用再生纸。你可知道,回收100千克废纸能生产800千克的再生纸,这意味着可以少砍17棵大树。过期的挂历纸可以用来包书皮,你用过的课本可以留给低年级的同学再用。请记住,即使是一张废纸,还可以再生两次。

为了地球的明天,请你理解和支持家庭垃圾分装。如果我再告诉你,回收23.5万吨废铁,可以建造36个埃菲尔铁塔;回收6000吨废铝,可以生产74架空中客车飞机;回收120万吨玻璃,可以建造254个罗浮宫玻璃金字塔,那么请你想一想,就因为你懒于分拣,被你随手扔掉的将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啊!

THE END
1.农产品供应农产品产地价格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惠农网供应大厅汇聚中国各产地农产品供应商,每日更新农产品产地报价,以及各地价格行情,产地报价更真实更实惠,是国内专业的农产品买卖交易平台。https://www.cnhnb.com/supply/
2.农业产品批发网批发价格优质货源免费查询更多农业产品批发网详细参数、实时报价、行情走势、优质商品批发/供应信息等,您还可以发布询价信息。https://b2b.baidu.com/slist/0c601b7c7b330f7e0c337e6b0431
3.生鲜农产品排行榜京东JD.COM为您提供生鲜农产品销量排行榜、生鲜农产品哪个好、生鲜农产品多少钱等相关资讯,从生鲜农产品价格、评价、图片等多方面比较,为您推荐优质生鲜农产品产品!https://www.jd.com/phb/key_122188e21924cd038486e.html
4.消费者绿色农业产品的购买行为分析第二章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归纳。第三章是问卷设计和假设。第四章是样本的初步分析。第五章是消费者绿色农业产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第六章是结论与对策,对文章主要结论进行归纳,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文章得出的结论有以下5点。(1)有较多的消费者购买过绿色农业产品,但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21-1018161781.htm
5.线下购买扶贫产品指南线下购买扶贫产品指南 1.天津大学扶贫超市 联系人:后保部商贸中心 刘老师 15122628376; 扶贫超市 郭经理 13622071915; 扶贫超市 王店长 13102278328。 2.甘肃新陇羌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联系人:庞侠平 15593939988。 3.陇南市羌源富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冶平忠 13830969916http://news.tju.edu.cn/info/1342/51367.htm
6.关于冬虫夏草的涉税问题毫无疑问,第2种情况,纳税人销售其购买的冬虫夏草,不属于“自产农产品”,因此不符合“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的范围。 同时,根据“前言”里所述,冬虫夏草不属于财税【2011】137号“《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里关于蔬菜的范围,流通环节不享受免税政策。 https://www.lichenjy.com/swgl/swch/14144.shtml
7.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农资产品,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第六十二条 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0880538.html
8.特朗普逼日本大批购买农产品?日农业界不满:过分新闻频道日本共同社14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日本购买“金额巨大”的美国农产品,引起日本政府的警惕和农业界的不满。 共同社援引日美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特朗普曾直接要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购买美国农产品,还具体指出了日方需要购买的品种,包括大豆和小麦等。报道强调,这与美国政府以削减对日贸易逆差为目标正在推进的https://news.cctv.com/2019/08/15/ARTIBAirrH55yKeZIJmDfMyt190815.shtml
9.叮咚买菜产品分析:叮咚买菜是如何成为生鲜电商行业一匹黑马?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高度重视,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政府层面出台与农业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的政府超过40项,政府层面促进生鲜行业的基础设施得到优化和改善。如:《关于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等。而相关政策的出台,成为了推动生鲜电商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https://new.qq.com/rain/a/20210114A04H3X00
10.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农产品溯源最新版云商店¥9,700,000.00 立即购买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 收藏 ¥9,700,000.00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以保障农产品安全、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农业物联网、区块链为核心技术支撑,为农业产品建立“身份证”制度,打通农产品产业数据链。总计 ¥9,700,000.00 优惠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以保障农产品https://marketplace.huaweicloud.com/contents/042521f4-e88d-4984-8e08-563f0f77175a
11.购买货物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怎么做?购买货物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1、小企业采购物资时: 借: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按照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照税法规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 2、购进免税农业产品时: https://www.kuaiji.com/kuaijishiwu/210528513.html
12.科学网—东北地区(黑吉辽)“三藏战略”深入实施推动农业农村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提升农民和农业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高效化。通过这些策略,东北地区可以推动农业向现代化、高效率方向发展,建立完整的农业产品-产业链-产业集聚区体系,发展“定单农业”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东北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260-1449344.html
13.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中基降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为保证数据可比,上表中?“标的公司对外销售数量”包含标的公司净额法核算对应的产品 数量。 注?2:2023?年第一季度标的公司外销数量大于上市公司销售数量,差额为标的公司期初存货。 https://stock.stockstar.com/SN20230905000341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