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技术层面:2018年,由吴珍芳(现已升任公司副总裁,估计就是新的种猪事业部的操盘手)主持完成的成果“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打破了我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困境。
这已经是公司2020年第三次调整公司组织架构。
第二次调整于4月23日,新设立创新中心,目的是加快创新突破,强化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的有机融合,促进企业主产业养殖模式的迭代升级。
第一次调整于3月16日,成立水禽事业部。
三次架构调整中,有两次都与公司的一大战略有关:升级生猪养殖战略。
这个生猪养殖战略,公司取了个名字叫“公司+养殖小区”模式。
公司在2019年年报中曾对“公司+养殖小区”做过详细阐释如下:即公司负责整个养殖小区的租地,并统一做好“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土地)、建设规划和经营证照的办理等工作,然后通过以下三种形式与合作农户合作:第一种,公司在养殖小区内自建养殖场,然后吸引农户到养殖小区内租赁养殖场与公司合作养殖。公司再从合作农户的委托养殖费用中分批次扣除养殖场的租金,剩余部分是合作农户的养殖收益。
第二种:合作农户自己出资,根据公司标准在养殖小区内建设标准化、高效化养殖场,然后与公司合作养殖。这类型农户通常是公司的长期合作农户,与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
第三种:公司引进社会投资者或政府农业引导基金在养殖小区内投资建设标准化、高效化养殖场,然后公司再吸收合作农户到养殖小区内租用这些养殖场与公司合作养殖。这种农业引导基金通常是扶贫资金。农户租用其建设的养殖场在养殖小区内与公司合作养殖,实现脱贫致富。
这三种形式建设的养殖小区和以往的“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模式主要区别在于:养殖小区由公司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实现集约化、高效化现代养殖,且农户相对集中,有利于公司高效管理;合作农户单批饲养规模有很大提高,年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也相应提高。
打造食品品牌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能否出现至少十亿级,最好百亿级的大单品,而不是推出一大堆品牌,自家的产品就够开个大型杂货铺,却缺乏拳头产品——大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