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打击防范非法集资新闻通报会记者直击

6月26日下午,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打击防范非法集资新闻通报会。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成通报了近年来全市法院非法集资案件审判工作情况,刑二庭庭长王国辉通报了五起非法集资典型案件。中院宣传处处长许辉主持新闻通报会。

通报指出,近年来全市非法集资案件呈现出犯罪集团化、犯罪手段更隐蔽、传播速度更快等特点,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打击处置非法集资犯罪,切实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一是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对非法集资犯罪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发挥主要作用的人员,坚决依法重判,坚持打罚并重,依法加大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刑的适用和执行力度,从经济上严厉制裁犯罪分子。

二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当严则严,该宽则宽,宽严相济,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引导涉案人员积极退赃退赔,争取从宽处理。

三是全力做好追赃挽损工作。协同公安、检察等部门,形成追赃挽损工作合力,切实做好全链条、全环节应追尽追、应赔尽赔,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工作。近几年,全市法院累计追赃挽损折合人民币近30亿元。

针对非法集资犯罪的严重危害和复杂形势,王成借通报会之机提醒广大社会公众要提高法律意识,认清非法集资犯罪的本质特征,树立科学投资理念,摒弃侥幸心理,谨防上当受骗。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王成指出,全市法院将以开展全国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为契机,依法能动履职,有效遏制非法集资高发多发态势,切实“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许辉胡晓哲)

附:济南法院五起非法集资典型案件

一、私募基金型——沈某某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案件情况】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被告人沈某某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以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六十五万元。

【典型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部分不法分子在传统集资手段之外,利用新生事物,冠以众筹平台、互联网金融等名义,或涉及私募基金、P2P网络借贷等领域,冠冕堂皇地非法集资。本案被告人以“私募基金”为噱头对外宣传,虚构“基金”产品,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造成集资参与人巨额经济损失。通过本案,人民法院提示广大投资者,可以着重从辨识被告人是否假借私募基金的合法经营形式掩盖非法集资之实,是否承诺或变相承诺高额利润,是否违规扩大私募范围、规避合格投资者标准等角度,辨别看穿被告人的各种“伪装”,认清其非法集资的本质。本案体现了人民法院对打着金融产品幌子实施非法集资行为的严厉惩治,具有典型意义。

二、养老服务型——某养老产业公司及薛某某、翟某某等12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被告单位某养老产业公司及被告人薛某某、翟某某等12名被告人,利用该公司经营的养老机构,通过业务员口口相传,介绍集资参与人到公司投资养老服务项目、购买养老产品,承诺到期后高息还本付息,向1535名集资参与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70亿余元,造成经济损失1.33亿余元。

法院认为,被告单位某养老产业公司、被告人薛某某等人的行为均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被告单位某养老产业公司罚金一百万元;判处被告人薛某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四十万元;判处被告人翟某某在内的其他被告人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至八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三十万元至二万元不等的罚金,对积极清退违法所得的个别被告人适用缓刑。

近年来,养老产业、“银发经济”蓬勃发展,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老年人金融防范意识较差的特点,以提供赠品、免费旅游、高额返利等为诱饵,借助投资养老项目、提供养老服务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本案被告人利用老年人寻求养老保障的心理,明知无法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仍诱骗老年人大额预存消费投资,实施非法集资。通过本案,人民法院提示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谨慎投资高额返利项目,发现犯罪分子以“养老服务”进行非法集资的,要不听、不信、不参与,拒绝侥幸心理和贪图便宜心理,守住自己的“养老钱”。

三、项目投资型——赵某某集资诈骗案

2016年8月,被告人赵某某注册成立某商贸有限公司。在该公司没有实际经营的情况下,对外宣称自己与上层领导有关系,投资到某商贸有限公司可以赚取政府养殖补贴,到期返还本金并按照投资数额2%的比例返还补贴,本金和补贴没有任何风险。赵某某通过发放宣传卡等形式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后将集资款部分用于支付到期的本金、补贴,偿还个人借款等。因无力兑付到期集资款,赵某某又注册成立某养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继续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虚假宣传养殖补贴项目,吸引社会公众投资。至案发前,赵某某非法集资3.5亿余元,造成经济损失2588余万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赵某某的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责令被告人赵某某退赔集资参与人经济损失。宣判后,赵某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四、虚拟货币型——赵某某、张某某、杨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被告人赵某某系山东某公司总经理。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其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通过其本人、被告人张某某、被告人杨某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公开授课,宣传公司研发的“MCKA”魔咖APP,承诺保本付高息,让集资参与人将资金转账至火币网注册的账户内,而后通过火币网购买“USDT”,再将购买的“USDT”转账至“MCKA”魔咖APP注册的账户内形成资金池,从而控制集资参与人的资金。经审计,110名集资参与人投入金额1888.94万元,造成经济损失1263.15万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赵某某、张某某、杨某的行为均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判处被告人赵某某有期徒刑四年,张某某有期徒刑二年,杨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二年,并处二十万元到六万元不等的罚金;将追缴退赔的钱款按比例予以发还,不足部分责令被告人赵某某继续向集资参与人退赔损失。

五、网络众筹型——孙某某等人集资诈骗案

法院认为,被告人孙某某、张某某的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孙某某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十五万元,判处被告人张某某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并罚金五十万元;扣押的违法所得按比例发还集资参与人,责令被告人孙某某、张某某退赔剩余集资款。

原标题: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打击防范非法集资新闻通报会

THE END
1.牧场梦碎前夕揭秘羊群背后的诈骗链条这个传统农业行业,曾经让许多人怀揣着农耕梦想,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与自然和谐共生。但近年来,一种名为“养羊投资最新骗局”的新型网络诈骗活动悄然兴起,它利用了人们对绿色环保、健康食品和传统农业的向往,以此作为掩护,为非作歹。 鼓吹“零负担养殖”模式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ong-he/524315.html
2.网上养羊计划背后的真相不要轻信那些太好了的承诺然而,这也为诈骗分子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机会,他们利用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推行各种各样的骗局,让无数人陷入了被动挣扎之中。其中,“养羊投资最新骗局”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种高科技欺诈方式,它通过虚构一系列看似合法又吸引人的“养殖项目”,诱使投资者投入资金。https://www.nwifujzth.cn/nong-ye-zong-he/320842.html
3.防范非法集资网上种田养牛能暴富?小心落入这类陷阱还有一位老人家接到电话,加入了所谓的“云养殖群”,群里的老师要求老人家办理借记卡并转一笔启动资金进行投资。老人家在银行办理转账业务时,被银行工作人员叫停,并拨打了110报警,后证实这是一起涉嫌诈骗的投资活动。 农业农村部关于“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明确,按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未经http://www.swchengqu.gov.cn/swcqsfj/gkmlpt/content/1/1089/post_1089038.html
4.4人靠“云养牛”骗了5个亿!起底非法集资骗局!今年5月,上海市民伍先生(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报案称,他通过朋友介绍,在某网络平台投资所谓“云养牛”项目,先后投入300万元认养了600头牛,本来期望可以获得稳定收益回报,却突然全部变成了账面上无法兑换的6万斤牛肉额度,遂向警方报案。 所谓的“云养牛”平台社交账号发布了大量养殖场的视频和直播。视频里宣称https://www.gdzf.org.cn/index/shjj/content/post_173951.html
5.养什么不好,偏要去“养龙”!这下损失惨重,受骗女子后悔不已犯罪嫌疑人以办理小额贷款,无抵押、无须征信,当天放款等低门槛发放贷款为诱饵诱使受害人上钩,然后骗子往往以收取“保证金、好处费、保险费、解冻费”等各种费用为由实施贷款诈骗。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 现今社会网络投资诈骗的方式各种各样 各位市民要通过正确的投资渠道理财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8/14/c2521220.html
6.[正点财经]打击网络金融诈骗390万资金不翼而飞“汇金信托”投资APP藏[正点财经]打击网络金融诈骗 390万资金不翼而飞 “汇金信托”投资APP藏陷阱2020-06-30 17:10:40 [正点财经]打击网络金融诈骗 涉案近千万 抓捕14人 杭州警方成功破获“杀猪盘”诈骗案2020-06-30 17:10:39 [正点财经]肉鸡养殖行业调查 鸡苗价格低迷 拖累相关上市公司业绩2020-06-30 17:08:35 [正点财经]肉鸡养http://tv.cntv.cn/video/VSET100258670037/111b5ab33adf43008bf92d44d745e897
7.工行温州鹿城支行成功拦截典型“养殖式”理财电信诈骗近日,一男子来到工行温州鹿城西山支行办理转账汇款业务,工作人员按照询问得知,该客户通过微信群了解了“养殖式”理财,并表示,咨询该平台的“金融金牌讲师”,承诺每个月可以达到10%收益,因此来网点汇款5万元,尽快开始计息。不符合市场的超高收益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惕,进一步查看客户所谓的“养殖式”理财,这一情况与诈骗套路https://news.sina.com.cn/shangxunfushen/2024-10-17/detail-incsvwmz6378761.shtml
8.警惕养羊投资最新骗局真相与预防三、揭露最新养羊投资诈骗案例 最近,一起名为“绿色牧场”的假冒集市平台在网络上迅速蔓延,其承诺给予参与者高达每年20%以上的回报率。然而,当一些好奇心驱使的一位小伙伴深入挖掘后,他发现这个平台竟然是一个大型网络诈骗组织,他们利用虚构的情境和图片欺骗无数民众。 https://www.rdnbq3552.cn/niu-yang-yang-zhi-ji-shu/630430.html
9.高保中:非法金融活动的新模式新特征与综合治理此类网络传销犯罪常常在“金融互助”、“爱心慈善”、“股权投资”的掩护下,与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违法活动交织在一起,欺骗性强,诱惑力大,非法经营活动形态复杂,是目前发案最广、查处最多的网络传销案件类型。 (二)网络金融诈骗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使网络金融工具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密切,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在从https://zyzk.henu.edu.cn/info/1040/3282.htm
10.清丰手机报(五)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电话、互联网平台等发布虚假投资广告,以“专业指导”、“高额回报”、“迅速赚钱”等为诱饵,吸引受害者上钩,并把他们拉进群聊,利用所谓“群友”、“顾问”、“助理”布局设网,哄骗其下载虚假投资理财软件或者注册虚假投资理财平台并一步步引导受害者进行投资理财。起初让受害http://www.qingfengw.com/mobilenews/info/203138
11.我是这样陷入诈骗泥潭的2005年12月,营口市公安局对此案侦查终结。今年5月,营口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将该案起诉至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6月,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公安、检察机关查明,30亿元的巨额资金除用于偿还部分本金及高额利息近22亿元外,有近8亿元被用于挥霍性投资项目、广告宣传、企业庆典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11/24/content_1586366.htm
12.“云养牛”App骗局:多家公司信息疑被冒用,以不存在的牛骗钱来自海南的小宁最近遇到了糟心事。他称,他在一款名为天和牧业的APP上投资22万元“云养牛”,没想到该APP突然无法登陆,报警后才得知自己被卷入了一种“新型网络诈骗”,所谓的牛,根本不存在。 称被骗的不止一人。近日,澎湃新闻接到全国多地多名自称“云养牛”骗局受害者的投诉,他们称,在疫情期间出现了多个名称中有https://jingji.cctv.com/2020/10/23/ARTI48ojO7m9sI63LLBXARl6201023.shtml
13.“男友”介绍生财之道,女子掉入诈骗陷阱!民警提醒,有陌生人荐股、释放所谓的内幕消息时,要提高防范意识,不法分子会通过搭建非法理财平台、钓鱼网站的方式,诱骗受害人在上面投资,谎称稳赚不赔,其实是掏空受害人的钱袋子。市民不要相信高额投资回报的诱人承诺,避免落入网络投资诈骗陷阱。 记者:肖彧杰 高敏涛https://m.gmw.cn/2024-09/18/content_1303850782.htm
14.猪抄营管理八大风险及对策(精选8篇)投资风险即因投资不当或失误等原因造成猪场经济效益下降。投资资本下跌.甚至使猪场投产之日即亏损或倒闭之时的可能性;决策风险即由于决策不民主、不科学等原因造成决策失误、导致猪场重大损失的可能性。如果在生猪行情高潮期盲目投资办新场,扩大生产规模,会产生因市场饱和、猪价大幅下跌的风险;投资选址不当,生猪养殖受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1k8nmt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