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打击防范非法集资新闻通报会。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成通报了近年来全市法院非法集资案件审判工作情况,刑二庭庭长王国辉通报了五起非法集资典型案件。中院宣传处处长许辉主持新闻通报会。
通报指出,近年来全市非法集资案件呈现出犯罪集团化、犯罪手段更隐蔽、传播速度更快等特点,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打击处置非法集资犯罪,切实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一是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对非法集资犯罪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发挥主要作用的人员,坚决依法重判,坚持打罚并重,依法加大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刑的适用和执行力度,从经济上严厉制裁犯罪分子。
二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当严则严,该宽则宽,宽严相济,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引导涉案人员积极退赃退赔,争取从宽处理。
三是全力做好追赃挽损工作。协同公安、检察等部门,形成追赃挽损工作合力,切实做好全链条、全环节应追尽追、应赔尽赔,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工作。近几年,全市法院累计追赃挽损折合人民币近30亿元。
针对非法集资犯罪的严重危害和复杂形势,王成借通报会之机提醒广大社会公众要提高法律意识,认清非法集资犯罪的本质特征,树立科学投资理念,摒弃侥幸心理,谨防上当受骗。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王成指出,全市法院将以开展全国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为契机,依法能动履职,有效遏制非法集资高发多发态势,切实“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许辉胡晓哲)
附:济南法院五起非法集资典型案件
一、私募基金型——沈某某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案件情况】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被告人沈某某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以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六十五万元。
【典型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部分不法分子在传统集资手段之外,利用新生事物,冠以众筹平台、互联网金融等名义,或涉及私募基金、P2P网络借贷等领域,冠冕堂皇地非法集资。本案被告人以“私募基金”为噱头对外宣传,虚构“基金”产品,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造成集资参与人巨额经济损失。通过本案,人民法院提示广大投资者,可以着重从辨识被告人是否假借私募基金的合法经营形式掩盖非法集资之实,是否承诺或变相承诺高额利润,是否违规扩大私募范围、规避合格投资者标准等角度,辨别看穿被告人的各种“伪装”,认清其非法集资的本质。本案体现了人民法院对打着金融产品幌子实施非法集资行为的严厉惩治,具有典型意义。
二、养老服务型——某养老产业公司及薛某某、翟某某等12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被告单位某养老产业公司及被告人薛某某、翟某某等12名被告人,利用该公司经营的养老机构,通过业务员口口相传,介绍集资参与人到公司投资养老服务项目、购买养老产品,承诺到期后高息还本付息,向1535名集资参与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70亿余元,造成经济损失1.33亿余元。
法院认为,被告单位某养老产业公司、被告人薛某某等人的行为均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被告单位某养老产业公司罚金一百万元;判处被告人薛某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四十万元;判处被告人翟某某在内的其他被告人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至八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三十万元至二万元不等的罚金,对积极清退违法所得的个别被告人适用缓刑。
近年来,养老产业、“银发经济”蓬勃发展,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老年人金融防范意识较差的特点,以提供赠品、免费旅游、高额返利等为诱饵,借助投资养老项目、提供养老服务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本案被告人利用老年人寻求养老保障的心理,明知无法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仍诱骗老年人大额预存消费投资,实施非法集资。通过本案,人民法院提示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谨慎投资高额返利项目,发现犯罪分子以“养老服务”进行非法集资的,要不听、不信、不参与,拒绝侥幸心理和贪图便宜心理,守住自己的“养老钱”。
三、项目投资型——赵某某集资诈骗案
2016年8月,被告人赵某某注册成立某商贸有限公司。在该公司没有实际经营的情况下,对外宣称自己与上层领导有关系,投资到某商贸有限公司可以赚取政府养殖补贴,到期返还本金并按照投资数额2%的比例返还补贴,本金和补贴没有任何风险。赵某某通过发放宣传卡等形式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后将集资款部分用于支付到期的本金、补贴,偿还个人借款等。因无力兑付到期集资款,赵某某又注册成立某养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继续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虚假宣传养殖补贴项目,吸引社会公众投资。至案发前,赵某某非法集资3.5亿余元,造成经济损失2588余万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赵某某的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责令被告人赵某某退赔集资参与人经济损失。宣判后,赵某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四、虚拟货币型——赵某某、张某某、杨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被告人赵某某系山东某公司总经理。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其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通过其本人、被告人张某某、被告人杨某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公开授课,宣传公司研发的“MCKA”魔咖APP,承诺保本付高息,让集资参与人将资金转账至火币网注册的账户内,而后通过火币网购买“USDT”,再将购买的“USDT”转账至“MCKA”魔咖APP注册的账户内形成资金池,从而控制集资参与人的资金。经审计,110名集资参与人投入金额1888.94万元,造成经济损失1263.15万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赵某某、张某某、杨某的行为均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判处被告人赵某某有期徒刑四年,张某某有期徒刑二年,杨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二年,并处二十万元到六万元不等的罚金;将追缴退赔的钱款按比例予以发还,不足部分责令被告人赵某某继续向集资参与人退赔损失。
五、网络众筹型——孙某某等人集资诈骗案
法院认为,被告人孙某某、张某某的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孙某某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十五万元,判处被告人张某某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并罚金五十万元;扣押的违法所得按比例发还集资参与人,责令被告人孙某某、张某某退赔剩余集资款。
原标题: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打击防范非法集资新闻通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