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渔业法执法检查,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强法律制度的执行力,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现代渔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促进我国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为推进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现将这次执法检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渔业法贯彻实施的基本情况

法律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渔业法确立的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的发展方针,依法规范管理渔业生产活动,推动我国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6457.7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其中养殖产量4991.1万吨,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2/3以上;渔业经济总产值2.586万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28万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0.7%,水产品加工率41%,水产品进出口总量954万吨,进出口总额372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85元,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6公斤,基本实现了促进渔业生产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立法目的。

(一)依法规范养殖生产行为

落实渔业法第10条、第11条规定,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统一规划利用,依法核发养殖证。目前,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19万公顷,1502个水产养殖主产县完成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全国共核发养殖证11.7万本,发证面积380万公顷,占比53%。湖北省累计核发淡水养殖证3.5万本,做到应发尽发,浙江省发放近海养殖证2242本,基本实现全覆盖。落实渔业法第4条、第16条规定,加大水产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力度。国务院渔业行政部门公告推广水产新品种215个,2018年全国水产养殖品种改良率51%,共生产淡水鱼苗1.3万亿尾、海水鱼苗128亿尾。落实渔业法第17条、第18条规定,加强水产苗种进出口检疫和水产养殖病害防治。近年来从进口水产种苗中截获白斑病等重要水生动物疫病5种,辽宁、上海等地推动建立水产品疾病远程诊断系统,提升水生重大疫病预防控制能力。落实渔业法第19条规定,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投入品监管。全国水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执法检查组随机抽查对象和品种全部合格,天津、海南等地建立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三鱼两药”问题得到初步遏制。

(二)依法加强捕捞监督管理

落实渔业法第21条规定,扶持远洋捕捞业发展。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发展远洋捕捞业,目前我国169家远洋渔业企业、2654艘远洋渔船作业范围涵盖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和南极海域,以及42个国家专属经济区海域,60%的捕捞渔获运回国内。落实渔业法第23条、第24条规定,抓好捕捞许可证制度实施。全国各级渔政部门共核发各类捕捞许可证41万本,建立国家渔船管理数据库,强化渔船属地管理,全面推行依港管船管人管渔获,安徽、福建、山东、广东、广西等地积极推动内陆渔船登记证书、检验证书和捕捞许可证“三证合一”改革。落实渔业法第26条规定,加强捕捞渔船检验。2018年4月,交通运输部门开始履行渔船检验职责,已对全国全部远洋渔船签发船舶检验证书。落实渔业法第27条规定,持续推进渔港规划建设。1998年以来国家累计投资83亿元,在沿海地区建设中心渔港66座、一级渔港82座,沿海渔港总数1292个,2018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推动建设10大沿海渔港群和93个渔港经济区。

(三)依法增殖养护渔业资源

(四)依法保护渔业水域环境

(五)依法强化渔业监督执法

二、实施渔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渔业法在各地各部门得到了有效实施,但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水产品、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水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渔业资源环境过度利用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法律规定执行不到位、法律责任尚未完全压实和现行渔业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问题并存,贯彻实施渔业法还面临以下问题:

三、贯彻实施渔业法的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贯彻实施渔业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渔业升级、渔村振兴、渔民富裕、渔业水域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渔业发展靶向,立足于推动我国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不断健全完善渔业法律制度,依法强化各级政府部门对渔业渔民权益的保护,确保法律责任依法、全面、严格落实。

(一)进一步强化渔业生产权益保障

(二)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态养殖发展

(三)进一步保护修复渔业水域环境

(四)进一步提升捕捞规范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鼓励扶持远洋渔业发展

(六)进一步促进渔业资源永续利用

(七)进一步推进渔业渔区全面发展

(八)进一步压实渔业监督执法责任

(九)进一步完善渔业法律制度规范

渔业法是实现依法治渔、依法兴渔的基本制度遵循,我们要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通过加强对渔业法实施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切实增强法律制度的执行力,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现代渔业治理能力和水平。

THE END
1.养鱼池由丈夫承包土地征用后补偿款归谁?承包地被征收土地补偿款的分配如下:1、农村村民承包的土地被国家征用后,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7480229.html
2.养殖场被拆迁如何赔偿\n卖房评估结果将作为赔偿的依据。其次,根据评估结果,赔偿金额会包括被拆迁养殖场的土地补偿费、房屋补偿费、https://www.fang.com/ask/ask_52103206.html
3.低保文件政策与标准政务公开因灾等特殊情况将领取的一次性补偿费提前用完,生活确有困难- 8 - 的,可申请低保。 (六)种植业收入以本地区同等作物的市场价格与实际产量 核算;不能确定实际产量的,以当地去年同等作物平均产量核算。 养殖业、捕捞业等收入以本地区同等养殖(捕捞)品种市场价格 https://www.bagongshan.gov.cn/public/content/1259633165
4.国家征用农村土地赔偿标准一亩多少钱养殖场被拆除能获取多少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规定,仪征市人民政府发布了 2022 地块土地征收启动公告,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土地现状调查。根据土地现状调查情况拟定了《征地补偿安 置方案》,现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内容和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拟征土地位置及范围 http://www.zhengdichaiqian.com/a/chaiqianzixun/6726.html
5.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户间的自发流转,以季节性短期出租为主,流转给外来人员种植蔬菜瓜果,搞养殖业等。因农产品涨价、一系列惠农政策和征地政策的实施,导致土地流转年限开始趋短。目前全省流转年限在 5年以下的占 49.44%, 21年以上的占 10.94%。分地区看,苏南土地流转期限在 21年以上比例明显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这类土地流转多用于http://www.jsass.org.cn/zjxz/yb_239/yjcg_154/201911/t20191119_5623.html
6.北京养殖场征收赔偿是多少,北京农村养殖场拆迁的补偿标准是什么各地区补偿标准不同,全国没有统一标准,一般对于养殖场拆迁补偿主要看是否有实际的征地行为,如果只是拆除建筑物,补偿包含地上附着物的补偿,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搬家费,临时安置补偿费等,对于需要土地征收的,补偿还包含土地的价值补偿,建议先了解当地的补偿政策,如果觉得补偿不合理,不要签署任何文件,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http://www.tjsheng.com/news/6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