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生态环境局的同志,我们9号刚反映的养殖场环境问题,14号问题就解决了。”家住如皋市江安镇黑水虻养殖场附近居民说。近期,南通市如皋生态环境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如皋市江安镇黄建村某养殖户从事黑水虻养殖,散发恶臭,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的日常生活。
检查当日,正值夏日高温,餐厨垃圾本身带有食物腐败的恶臭气味,再加之发酵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整个现场散发出强烈的刺鼻气味。检查结束后,如皋生态环境局、镇政府、村委会对养殖场负责人进行联合约谈。养殖场负责人不服气:“养殖黑水虻是一项环保事业,有助于消耗生活垃圾,应该鼓励,政风热线视频中还说要鼓励黑水虻产业链发展呢,你们凭什么要叫我息养呢?”执法人员仔细观看视频后发现,视频中原话为“通过环评等手续后,可以引导黑水虻养殖户走上一条环境美的产业振兴道路……作为生态环境部门,将积极推动好的技术和产业落地,但关键要通过政策和法律为养殖户把关,使得养殖户不至于受到损失。”
简而言之,从政策上来讲,国家和社会层面鼓励黑水虻养殖,但前提必须得是依法依规,避免给群众生活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显然,负责人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执法人员向负责人耐心解释道:“首先,黑水虻养殖需要科学选址,远离居民区,依法办理环评手续,才具备养殖的条件……”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沟通交流,养殖场负责人表示立即清理现场并签下整改承诺书。
在养殖场整改清理过程中,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先后五次到现场检查,确保整改进度。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不到一周,养殖场就完成了清理工作。事后,又联合镇村再次来到现场进行查看,确保其彻底停止了黑水虻养殖,不再恢复养殖活动。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下一步,如皋生态环境局联合镇村加强畜禽养殖场的监管,帮助养殖户依法依规生产经营,推动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