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荟萃高产田螺养殖技术及食用方法

俗称:田螺、香螺,腹足纲中腹足目田螺科螺壳大,呈卵圆形,螺层6-7层,各层表面膨大。螺层在宽度上增长迅速,螺旋部较短而宽,体螺层特别膨圆。壳顶尖,缝合线深。壳面呈绿褐色或黄褐色。壳口卵圆形,周围具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厚,遮盖脐孔。犀角质。田螺为卵胎生,在自然界,田螺的性别比例是雌多雄少,雌螺约占群体的75%-80%。田螺喜栖潮湿、饵料丰富的环境。当干旱时,它将软体部完全缩入壳内,借以减少体内水分蒸发。在寒冷期即钻入泥中呈休眠状态,一旦环境适宜时,将头足伸出壳外爬行。

养殖提示我国田螺科有5个属,10多种,常见的有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石螺、大田螺等。田螺可单养,也可与鲫鱼.、泥鳅等混养。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田螺为杂食性,在天然情况下,摄食水底的水生生物及腐败有机质,也食人工饲料。田螺在饲养过程中,疾病较少,成活率高,但在稻田饲养时要防止鸟害和逃逸。田螺对氧较敏感,含氧量低于3.5毫克/升时摄食不良,1.5毫克/升时开始死亡。

养殖“野生田螺”孕育致富梦

--记龙泉市塔石乡南弄村团支部书记刘爱坤

土鸡、土鸡蛋、土猪肉……现在许多“土”的东西都倍受市民青睐,塔石乡南弄村团支部书记刘爱坤通过产业技能培训瞄上了养殖“野生田螺”的路子,而且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刘爱坤是南弄村的一个普通村民,高中毕业后一直从事室内装璜,做泥水工,在工作之余,他通过自学,取得了中央党校法律专科文凭。在组织团员参加学习时,刘爱坤发现有许多农民因从事养鸭、种姜等农业产业而致富,便想着找一个合适的产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2009年夏天,刘爱坤发现村里多了许多陌生面孔,一打听,原来是村外的农家乐经营主来捡野生田螺。“野生田螺营养丰富,吃田螺是龙泉人的一大爱好。现在市场上都是外地田螺,味道不如本地田螺。如果我养出本地田螺,肯定受欢迎。”思前想后,一条养田螺致富的道路在刘爱坤眼前闪亮铺开。

想干就干。刘爱坤一边参加团市委组织的产业技能培训,一边通过网络和书籍学习了解田螺养殖技术,还以16—20元每公斤的价格向别人购买了50多公斤的野生田螺。去年5月份,他承包了5亩水田,放养了近100公斤的种螺。

“田螺养殖管理比较方便,最重要的是水源要充足。水田里不种水稻,不除虫,不用喂饲料,就是放一些杂草、稻草等有机肥,不仅省成本,而且养出的田螺营养丰富,健康环保。”通过自学田螺养殖技术和一年多的大胆摸索,刘爱坤已经总结出了一系列养殖经验,谈起“田螺养殖经”来头头是道。

鉴于刘爱坤在发展产业和带头致富上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刘爱坤多次被团市委授予“龙泉市优秀团支部书记”称号。

“只要管理得好,一亩田每年收500公斤田螺不是问题。以前,看我起早贪黑的养殖,村里很多青年都说自己吃不了苦,不看好这个产业。如今看到田螺养殖有这么好的利润和市场,不少青年都主动要求学习田螺养殖技术。”刘爱坤对野生田螺养殖前景充满希望,他认为,产业培训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大家又有这么高的参与热情,南弄村的田螺养殖一定可以形成产业,带动村里的青年创业致富。

万阜乡垟斜村高坪自然村的夏银升,常扛着一把锄头在一片蓄着水草的田间忙碌。一方闲田,为何需如此细心管护原来,这一片农田的淤泥里“沉睡”他的致富宝。

前些天,夏银升从淤泥里摸出来的50多公斤野生田螺在南田镇卖了1000多元,这让他又一次尝到了养野生田螺的甜头。

这是始料未及的,夏银升的心里乐了。原本抛荒的农田,在他的手中创造出了每亩每年四千元的效益,为家中带来一大笔可观的经济收入,看来养田螺致富的路子是走对了。

说起养田螺这件事儿,还得从一个偶遇说起。去年7月份的时候,夏银升去了趟温州市区,发现市面上的野生田螺售价颇高。细看,这些野生田螺在老家的抛荒田里随处可见。因为这个发现,夏银升的脑海浮现了一个想法——养野生田螺发家致富。

一回到村里,夏银升夫妇就开始忙开了。高坪自然村位于海拔700多米的高山之中,全村户籍人口一百多,目前仍然留在高坪的只剩下夏银升夫妇了。因此,留下了大量的抛荒田,这些田地里生长着大量的野生小田螺。夏银升把一些田地里的野生田螺集中在一亩田地里饲养,加高自家田埂并种上水草,给田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夏银升发现,野生田螺生命力旺盛,繁衍能力强,十分好养,两三个月后就可以拿到市面上卖了。去年年底的时候,夏银升第一次拿着养大的200公斤野生田螺到温州市场上,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出售,一摆出来,马上被市民一抢而空,轻松收入了4000多元。他算了一比账,发现一亩地养出的野生田螺能带来4000多元的经济收入。

“这养田螺不比干其他的活,不需要什么投资,只要费些功夫,从一些抛荒地里抓些小田螺,然后再在田里种些水草,然后任其生长就行了。”夏银升说,这比种田好多了。以前山高林密,野猪成群,无论种什么都会被野猪糟蹋得一干二净,又奈何不了野猪,夫妇俩只得无奈地日夜守着田地,十分辛苦。现在改养田螺,野猪又不能吃,既省心又省力,而且经济收益十分可观。

收到明显经济效益的夏银升今年扩大了养殖规模,增加了4亩地进行野生田螺的养殖,还雇了两个村民帮忙养殖,自己再养些猪和羊,多渠道为家中带来经济收入。

高产田螺养殖技术如下:

田螺属软体动物,粗生易长,适宜于池塘、河边、沟边和水田生长。田螺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是盛夏人们夜宵的美食。田螺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左右,产值达4000元。

一、选择场地。田螺生命力和抗病力强,有活水源的沟、水田、浅水池塘均可放养,一般采取建池养殖。建池规格,一般宽2—3米,长10—15米,池的四周作埂,埂高0.7米,并在四周安装拦网,防止田螺外逃。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肥泥,注入新水,水面放养水浮莲、小葫芦、红绿萍等。供田螺摄食,并在池中插上小竹竿或木条,供田螺栖息和产卵。

二、投放种苗。池建好后,挑选种螺或仔螺、投放入池。一般选择在4—11月份投苗养殖。每年6—9月份是田螺大量产卵季节,可到稻田和河沟去拾,或到市场上购买。

雌螺的特征是:色泽淡褐,壳较薄,体较圆,尾钝。

从中挑选出15—20克的雌螺投入池中,一般每平方米投放10只雌螺即可。选择仔螺作种苗的。则按雌雄2∶1的比例投放。雌螺个体较大,螺身偏圆,盖壳凹平;雄螺个体稍小,螺身较长,盖壳凸起。仔螺约经一年的养殖便可捕捞上市。

三、饲养管理。田螺的饵料丰富,水中的微生物、有机质、水生植物幼嫩茎叶等都是它的主要食料。

日投喂量为螺体的1.5%左右。要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约为10天换水一次。水温在30℃以上时,要经常注入新水,加深水位,平时水深保持在30厘米为好。冬季则白天降低水位,增加光照。夜晚加深水位。从而保温,并结合施一些猪粪、厩肥,以提高温度,培肥水质。田螺对农药和工业污水较敏感。应注意避免,还应注意鸭的为害。

四、捕捞上市。经过一年饲养,体重达到15克以上的即可捕捞上市。捕捞的方法可选干池捕捞,也可浅水捕捞。同时应注意留一些雌螺,为下年培育仔螺作准备。

五、越冬管理。当水温降低至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钻入洞内,在土面上留有一个小孔,不时冒气泡。此时不吃也不动。应当保持水深10—15厘米,并且4—5天换水一次,增加含氧量,使田螺安全越冬。

1、选点养殖田螺抗逆性强,疾病少,繁殖率高,对养殖场所要求不高,沟渠、池塘、溪滩都可放养。

2、搜集种螺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一般体重15—25g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15℃以上时便可繁殖。

3、放养繁殖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若低于15℃或高于30℃,田螺便停止摄食,10℃以下时,便入土冬眠。因此,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3—11月份均可放养。若在自然区域内放养,每1m2投入11个种螺即可。如果挖水池单一养殖,每1m2可放100—150个。放养水深以08—12m为宜。池底应保留一层10cm以上的淤泥,便于田螺爬行、取食、栖息。放养时雌雄螺同时放养。

4、投料饲养田螺为杂食性动物。一般以水生植物、藻类、土壤腐殖质、蔬菜、瓜叶等为主食。肥沃水田,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绿萍、水葫芦、水浮莲的池塘,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5、繁殖与收获田螺系胎生动物。每年南方4—5月份和9—10月份(有的可延至11月份)是田螺的繁殖期。一般雌螺分批产子,每次可产田螺20—30个,4岁龄以上的母螺每次可产田螺40—50个。母螺产后,需经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刚产出的小田螺重0.15g左右,饲养6个月后,达3.2g左右,9个月后可达到4.4g左右。盛夏、初秋水温较高,中午田螺多在石块下、泥土、草丛中,此期间须于早晨、傍晚收螺,也可排水拣拾。

田螺与鲤鱼混养田螺可与一龄鲤鱼种混养,投喂鲤鱼的饲料,经在泥土中分解后,供作田螺饲料。但不宜与二龄鲤鱼混养,由于这种个体的鲤鱼会吞食田螺仔贝。还可以与其他鱼类或水生动物混养。有时为了提高名优水产品的产量,把田螺作为青鱼、龟、鳌饲养中的优质饲料。

草鱼、田螺混养技术

草鱼、田螺混养,只喂青草,不用再喂其他饲料,就能保证草鱼、田螺正常生长,使草鱼肥,田螺丰。因为草鱼吃青草,所排出的粪便,蛋白质、有机质、纤维素、维生素含量高,是田螺的上好饲料。这样养殖,水质不会被污染,常年保持清澈,所养出的是清水鱼和清水螺,不带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既清洁干净,肉质又好,肉脆,肉香味浓,是地地道道的清洁养殖方法。草鱼、田螺混养技术如下:

一、筑塘。草鱼、田螺混养,水深要保持1~1.5米,要有长流水供应,并且是不受污染的,最好是从山上流出的山水或从地下冒出的泉水,不要流经种植水稻、玉米或其他使用杀螺剂、除草剂的田地,以在山冲田筑塘养殖为好。在冬末春初要筑好塘,塘基高1.5米左右,塘底要平坦,并且要有一层深约8~10厘米的疏松、肥沃泥土铺在塘底表面,以方便田螺在泥土中活动和觅食。

二、蓄水。在“清明—谷雨”期间放养草鱼、田螺最合适。在放养前一个月要蓄满塘水,直接把山水或泉水引入塘内,蓄满即可。蓄满水后,要经常检查塘基和塘水,发现有渗漏或减少时,及时维修补漏。当塘水减少时,要及时补充,以保持塘水有1~1.5米深。在此其间,还要撒施一次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每亩塘撒30~50公斤,均匀撒施在水面上,既可消毒,又可肥塘。

三、放草鱼、田螺。在“清明—谷雨”期间放草鱼、田螺,每亩放体重30~50克的健壮无伤草鱼500~600尾,放体重15~20克左右大小的健康无病田螺种100~150公斤,在5月中旬就可以产出第一批小螺。在草鱼、田螺放入塘内前,先用0.1%的苏打水溶液,或0.1%维生素C水溶液浸泡田螺8~10分钟和让草鱼畅游3~5分钟,进行消毒灭菌,以杀死灭绝吸附在草鱼和田螺中的各种病菌,防止草鱼和田螺放养后染病,能够明显提高放养成活率。

四、喂草。草鱼放入塘后2~3天,即可喂草,每天喂两次,早、晚各喂一次,每次每亩塘投放新鲜青草150~200公斤,均匀投放在草鱼活动的水域中,让草鱼自由取食。随着草鱼的不断长大,不断加大青草的投放数量,在下半年要投放到每亩350~400公斤左右,才能满足草鱼生长发育的需要。所投放的青草必须新鲜、干净、不受污染,当天割的青草,当天投放,不要过夜。

五、清污。在草鱼、田螺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塘水的深度和清洁,注意引长流水入塘内补充塘水,最好能不断有水从出水口流出和从进水口流入,日夜不断。同时,及时清除投放在塘里,未被草鱼吃完的剩草及漂浮在塘里的各种杂物,以防止污染塘水,避免水质恶化。在有大雨暴雨天气影响时,要注意排洪,防止洪水冲垮塘基和带入污水及各种病菌。

六、防逃防鼠。雨天容易使草鱼和田螺逃跑。所以遇雨天时,要注意在易逃走的地方,如出水口和入水口处安装防逃网,阻止草鱼、田螺出逃。老鼠是田螺的天敌,当天气阴凉,或者是晚上,或者是雨天时,田螺就会爬到塘边呼吸,就会被老鼠捕食。所以,要注意灭鼠。可以采取用电猫电杀,用捕鼠器诱杀,用毒鼠药毒杀等方法捕杀老鼠。还要在塘基上用塑料薄膜或石棉瓦围住塘边,高50~60厘米左右,对防老鼠捕食田螺有很好的作用。

七、防病。草鱼、田螺混养,只喂青草,不喂饲料,有长流水供应,属于清洁养殖,很少会有病,但也要注意预防。一般每月在水面上泼施一次1000倍小苏打水溶液,或1000倍维生素C水溶液,或25~30倍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浸出液,每次每亩鱼塘泼施500~600公斤,均匀泼施在水面上就有很好的防病作用了。

田螺的病虫害防治

田螺养殖作为土著品种的开发和利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田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圆田螺属,共有4种,分别是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胀肚圆田螺和乌苏里圆田螺。目前养殖的主要是中华圆田螺。田螺一般适合在稻田、浅水沟、低洼地、湿地等地方养殖。田螺对养殖的场地要求不高,一般在浅水水域稍加整改,具有腐殖质多的软泥底水域均可养殖,具有一定的微流水条件则更佳。田螺的病害和虫害至今为止发现较少,有报道的也不多。但在此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田螺的养殖其生活适温为10-40℃,最适20-28℃,超过40℃会引起死亡,低于10℃则进入冬眠状态。须注意夏季要防高温,因稻田的水浅,在夏季水温可能会达到上限致死温度;而冬季越冬的泥底有机质含量不宜过高,否则易产生有毒物质而影响田螺越冬。

(2)田螺对水中溶氧的量比较敏感,正常生活要求水中溶氧每升在4毫克以上,当降到3.5毫克时,食欲会下降,当降到1.5毫克时则会引起死亡。

(3)田螺的繁殖季节在6-7月(有条件的地方秋季还会产一次卵),如果考虑自己繁殖,则在养田螺的稻田中最好不要养鲤鱼,否则小田螺会被鲤鱼摄食。

(4)稻田中农药的使用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即合用也应采用低毒农药,而且应晴天用;宜在稻田一半一半用。

(5)在生长旺季可定期使用有机肥,原则是少量多次,不宜一次施肥过多。

(6)养殖过程中最好有一定的微流水环境,以确保水中的溶氧,但必须注意水源,切勿引用有农药的水源。

(7)可以考虑田螺与水蛭、泥鳅、黄鳝等混养,则其经济效益更佳。

田螺养殖须知

田螺的养殖方式有专池养殖、稻田兼养和鱼螺混养等。专池养殖的池塘面积宜小、土质松软、水源充足。池内可适当种些茭笋、慈菇等水生植物,以充分利用土地并给田螺创造有隐蔽的生态环境。养殖池中的水质好坏是养殖田螺成败的关键之一。注意:凡含有大量铁质和硫质的水,绝对不能使用。

田螺养殖最适水温为20℃-26℃,这时摄食旺盛。当水温升至30℃-33℃时,田螺便潜入土中避暑,不食不动也不成长。肉质也变硬乏味。所以必须注意把水温调节在26℃以下。养殖水深,一般为30厘米。冬季为了提高水温,可降至20厘米左右。这些水量,不仅是田螺生育所需,也有防御敌害作用。

稻田兼养田螺,选用全年不涸水而湿润的沼田,最适合于田螺生活。稻田的有机质肥料和杂草,能供应田螺食用,在放养密度较大时,可补充投喂一些人工饵料。在水稻的荫蔽下,夏季能维持田螺生长。所以稻田养螺,是一种简易省工的养殖方式,只是要注意避免使用农药,否则对田螺产生毒害。

田螺可与一龄鲤鱼种混养,投喂鲤鱼的饲料,经在泥土中分解后,供作田螺饲料。但不宜与二龄鲤鱼混养,由于这种个体的鲤鱼会吞食田螺仔贝。还可以与其他鱼类或水生动物混养。有时为了提高名优水产品的产量,把田螺作为青鱼、龟、鳌饲养中的优质饲料。

捕获方法

田螺捕获的方沙除用手伸入池中捞取外,也可用手抄网捕获。网的直径为20厘米,网目2.8厘米,捕捞时可让个体小的漏网于池中继续养殖。倘若养殖池面积较大时,可用炒熟的米糠混以粘土捏成团状,投入池中,田螺闻到香味就会群集摄食,这时可拾大留小或用网具捕获。

放养与管理

3.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千克,每隔10—15天撒1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用壳顶粘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附:东风螺的养殖

时而缓缓爬行,时而手舞足蹈、时而探头探脑、时而游来晃去,它们到底是什么动物呢不错,它们是花螺,真正的名字叫东风螺.属浅海底栖腹足类动物,喜欢生活在水深5—10米的沙泥质海底.它们的肉啊,鲜美独特,营养丰富,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在水产养殖行业里利润空间大,市场供不应求,这不,在湛江一直养虾的黄先生现在也开始养螺了。

养东风螺在场地上都有哪些要求呢?

专家:湛江海洋大学副教授刘志刚

一个是池塘的面积不要太大一般从一亩到五亩不等这样比较方便于管理而且节省投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池塘的水深控制在一米之内这样投入比较省而且跟空气接触效果更好另外一个是这个池塘的底部要求要平坦平坦的作用就在于我们能够定期干露。还要求这口塘的这个底质必须是沙底,泥沙底沙泥底泥巴底的池塘是不能够用的

为了控制温度,我们可以采用夏天搭棚,盖遮阳网控制水温,冬天用塑料薄膜大棚来保温。

虽然搭凉棚和塑料大棚增加了成本,但东风螺本身的价值很高,你只要养好了,肯定亏不了.那怎样才能养得好呢三个环节:水质管理、投饵管理和底质管理.你只要掌握了这三个方面的管理技术,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呢

比方说你看到这一塘水比较浑浊了那么你得加强换水多换一些水使得水质比较清新另外一个水质管理里头适当控制一点藻色就是这个浮游植物那么这个浮游植物对水的净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水质管理说白了就是别让水浑了。这很简单每天换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在养殖过程中,最难控制的是饵料的投放,如果饵料的比例掌握不好的话,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专家:

假如发现这些鱼投下去它吃不完得赶快把它捞干净不捞干净等到第二天的话这个饵料变质了那么马上就污染水质所以投饵完之后还要进行检查有残饵要及时捞出来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啊,由于投饵过量而造成东风螺的大量死亡是目前养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那怎样喂养才合适呢

专家:

对于普通养殖户来讲我们建议养殖密度每平方米一百到两百个螺那这样子每亩的投苗量大概就是在6万----12万粒左右

对于新的养殖户来说,这个投放比例就可以了,这样比较容易控制.由于东风螺晚上在沙面上吃食,白天潜伏在沙里,所以说这个池塘底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东风螺的生长及存活。要想让它们在塘底生活的舒适,你每半个月就要把这些丝状藻打扫打扫,池塘里不能没有它们,但太多了,也会影响东风螺的生长

我们一般见到的都是尖的,而这个是钝的,这点小小的改动所起到的作用却不小,它不但能清除藻类,更重要的是不会伤到东风螺.

这点小小的改动,就能大大的避免东风螺的受损,你说不动脑筋行吗这藻类清除完了,还要干露也就是晒塘,就是在天气好的时候把池塘的水放掉,让东风螺晒晒太阳,一来杀菌二来增强它们的体质,晒完了塘灌上新鲜的海水.你说这螺在水里生活的滋润不滋润为了保证池塘的底质不出差错,第三个工作就是每十五天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东风螺生活的更健康。

假如一亩投十万种苗的话这十万亩种苗的种苗费大概是两万元,然后它所需的饲料费大概是五千块钱,那么再加上人工费的话加起来每亩的投入不会超过3万块钱,而它的产值大概可以达到7万――9万.所以它的这个毛利还是挺高的.

田螺是一种很美味的食物,它的肉丰腴细腻,鲜美无比,具有“盘中明珠”的称号。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田螺的做法大全,巴蜀田螺的做法,喜欢这种味道的朋友一定要试着做一做哟,真的很美味的。

螺肉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

THE END
1.十年磨一剑,田螺养殖新基地又开工了,预计亩产2万斤产值30万“好消息” 老人在家熏腊肉被罚200元并写保证书 银川4.6级地震瞬间,高一男生突然折返只为背起行动不便同学 抖音将建立安全与信任中心 哈尔滨跨年人挤人但没人踩井盖 涛的饭店火了 德国电价跌至零以下 男生嘴巴开裂 奶奶用“偏方”治疗 买手机平板要有补贴了 撒贝宁主持晚会被冻成“宋小宝” 媒体评老人在学校睡觉https://m.163.com/v/video/VYK332OF5.html
2.一平方米能产多少斤田螺特性与饲养管理解密田螺,水中之珍,深受人间美味的赞誉,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烩制,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和鲜嫩的肉质。它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更是深受众多人的喜爱。那么,在这个吃田螺Z佳时期,每个人都对如何养殖这些小巧而美味的小动物充满好奇。 在记忆中,我们小时候常常在村边的小溪旁或稻田里发现这些小田螺。但随着环境https://www.gelafhotz.cn/te-zhong-yang-zhi-ji-shu/593141.html
3.田螺关键养殖技术农技学堂导读: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对水产食品更加的青睐,主要是因为这些水产食品能够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比如现在的鲫鱼、海参、田螺等,对人体保健价值非常高,而且田螺在滋阴补肾、明目清脑方面有很好的效果,那么田螺关键养殖技术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https://www.cnhnb.com/xt/article-105183.html
4.田螺养殖田螺销售田螺养殖技术指导生态水稻种植容县石头镇泉水石福田螺养殖中心(https://710524841.gys.cn)主营产品包括田螺养殖、田螺销售、田螺养殖技术指导、生态水稻种植等,容县石头镇泉水石福田螺养殖中心负责人小先生,容县石头镇泉水石福田螺养殖中心希望能与您成为合作伙伴http://710524841.cn.china.cn/
5.人工养殖田螺人工养殖田螺 田螺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我国南北均有出产。人工养殖田螺投资少,见效快。 田螺种类较多,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布较广的是中华圆田螺。田螺是软体动物,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土质松软、食物丰富、水质清新的湖泊、池塘、水田和微流河溪中。田螺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0~25℃,在15℃以下或30℃https://www.ixyzz.com/m/view.php?aid=1749
6.泡泡影院最新电影电视剧高清影视大全安昂影院(www.gxtljd.com)为你收集全网免费vip影视资源,及时收录最新、最热、最全的电影大片的电影网站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搞笑片等,更有丰富电影专题,电影分类,最新影片信息,权威电影评分,忠实影迷的电影评论!http://www.gxtljd.com/
7.中华圆田螺的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中华圆田螺 pH 生长率 存活率 稻田生态养殖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04-2006190775.htm
8.螺蛳田螺养殖基地联系电话:18248981415本基地下设数个养殖基地,合作有精养水面2000余亩,是专业的水产鱼苗养殖公司。我们将自已的聪明和智慧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将自己多年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田螺繁育与养殖技术和经验应用到养殖之中,技术研究人员根据田螺 螺蛳的繁育习性,营造适宜繁育的场所,优化池塘的生态条件。同时对亲本选择、孵化繁育环境、苗http://ynzyp.m.cn-feeling.com/index.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