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网消息(记者赵竹萱)2017年大学刚毕业,学习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唐烯程便顺利进入了一家园林单位,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羡慕的白领,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然而这个天性爱闯荡的城市男孩却在2018年毅然选择了辞职创业,开办肉牛养殖场,日夜与牛群相伴,当起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农民”。
辞职养牛让自己梦想起航
“上了几个月的班,我就渐渐地发现三点一线的生活并不适合我。”唐烯程说,有了稳定的工作后,自己还老想着创业,许多亲戚朋友对此都不理解不支持。但唐烯程并不在意,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一心想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如何闯?往哪里闯?这成了唐烯程那时候每天都琢磨的事儿。
创新模式与群众共同致富
2019年年底,唐烯程的公司与陈家村海强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贫困户肉牛寄养协议。村里帮助贫困户办理产业贷款,由专业合作社统一买牛并寄养在唐烯程的养牛场,每头牛售出后按照保底1000元分红给贫困户。第一次寄养,唐烯程的肉牛养殖场便寄养了214头贫困户的肉牛,截至目前,37户贫困户的99头黄牛已出栏,共分红99000元。
“说实话,起初他来干这个确实没得几个人看好,他一个城里的人,都没有在农村生活过,要养牛简直不敢想象。”在重庆犇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干了两年多的当地贫困户代鸿广回忆说,当初同意签订肉牛寄养协议,想的就是如果不成功,自己也不亏,而且还能在养牛场工作,每月能挣3000元左右,一年工资就有4万余元;如果牛养好出售了,分红还有好几千,怎么算都划得来。只是没想到,唐烯程还真把这养殖场办好了。
“小唐这个肉牛养殖场饲养量达400余头,年出栏量在200头左右,一般存栏量也在200头左右。2020年产值达到400余万元,是目前我区规模最大的一个肉牛养殖场。”区农业农村委畜牧站站长叶朝晖说,与唐烯程签订寄养协议的贫困户超过了50户,养殖场里长期务工且签订了劳务合同的工人有10人,都是当地的村民,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工作和增收的机会,同时还激发了农户投身畜牧养殖产业的热情,让大家对发展产业致富树立起信心。
“今年我们养殖场将扩建隔离场,我也要带工人一起去学习肉牛的自繁技术,然后购买一批母牛进场,通过自繁自养,售卖成牛、小牛,提高收益。”唐烯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