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丨济南中院发布十起环境资源典型案例记者直击

6月5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召开合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济南建设新闻通报会。济南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杰通报济南法院2023年度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泗柏,济南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李富建现场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济南中院宣传处处长许辉主持新闻通报会。

·李杰介绍

2023年,全市法院审结各类环境资源类一审案件1182件,其中刑事案件39件、民事案件888件、行政案件255件,全年受理的环境资源一审案件数量同比增长27.29%。

二、不断优化审判机制,扎实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健全专门审判机构建设,不断优化辖区黄河沿岸、南部山区等地设立的环境资源法庭、黄河审判法庭、法官工作室、司法修复基地职能作用,提供优质环境资源司法服务。着力培养专业化审判队伍,完善案件“三合一”审理机制,配备专业化环境资源审判团队,实现环境资源类刑事、行政、民事案件审判协调对接,全面提升环境资源审判水平。培树典型案例,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实务研讨,形成的调研分析被《山东政法》刊载;盗掘古墓葬案裁判文书在全国法院获奖;供用电合同纠纷案、养猪场违建拆除行政赔偿案裁判文书,田某失火案案例分析,服务黄河战略调研报告在全省法院获奖。

·马明介绍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准确把握新时代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定位,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协调开发和保护,持续提升要素支撑和规划服务水平,科学谋划济南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蓝图。

一是着眼于优化空间格局,打造高质量规划体系。立足泉城济南新时代新定位,高点站位谋划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

二是着眼于塑造特色风貌,绘就高质量黄河画卷。组织编制《济南黄河生态风貌带规划》,从黄河安澜、生态保护、风貌打造、文化传承、村庄建设等方面提出整体保护要求。

三是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创建高质量发展环境。联合九部门印发《济南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对全市生态修复工作做出规划部署,同步启动了有关区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

四是着眼于全方位管控,加强山体保护和生态修复。编制《济南市山体保护规划(2023-2035年)》,对872座山体进行分类保护。

·毕泗柏介绍

2023年,济南市生态环境部门坚持依法、精准、科学执法,以执法大练兵为载体,持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聚焦重点区域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靶向发力、精准执法。聚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确保问题按期实现清零。

二、强化制度设计,围绕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积极探索创新、率先实践。建立健全管理、执法、监测监控联动机制,形成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执法合力。推进“大执法”平台建设,探索建成分布式智慧环保电监管系统。突出实战练兵、劳动竞赛,推动实现监管信息化、队伍专业化、办案规范化。

三、坚持柔性执法、助企帮扶,保持执法力度的同时,着力提升执法温度。推行审慎包容差异化执法,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修订落实从轻减轻和不予行政处罚的实施意见,鼓励和引导当事人积极改正违法行为。推出“规范文明执法评价系统”,主动接受执法服务对象的监督,积极营造良好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2023年度济南法院环境资源典型案例

【刑事类】

1.被告单位某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被告人杨某某等九人污染环境案

【基本案情】被告单位某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文,在明知被告人刘某光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将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交由被告人刘某光处置。后被告人刘某光联系驾驶罐车从事物流运输的被告人杨某某,将上述污水交由其处置。被告人杨某某为寻找倾倒地点,经被告人徐某、李某岗介绍,与被告人亓某某取得联系。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期间,杨某某在被告人亓某某、李某波、刘某庆、尚某某的带领下,将污水倾倒至某村农田、某村河道等多个地点。经鉴定,被告人杨某某非法倾倒的废液为危险废物,亦为有毒物质。

【裁判结果】法院认为,被告单位某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及被告人杨某某、亓某某、刘某庆、尚某某、刘某文、刘某光、徐某、李某岗、李某波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倾倒处置危险废物,构成污染环境罪,依法判处各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七个月至一年五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三万五千元至一万五千元不等,同时适用从业禁止,禁止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处置危险废物有关的经营活动。

【典型意义】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案中被告单位和被告人为谋取不法利益,往农田、河道内肆意倾倒危险废物,侵害周边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依法应予严惩。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注重全面追责,对全环节、全链条的犯罪行为依法判处刑罚,同时对被告人适用从业禁止,对斩断倾倒危险废物产业链条、震慑潜在的污染者具有典型意义。

2.被告人杨某某等六人非法采矿案

【基本案情】2022年10月,被告人张某阳、吕某某、董某(在逃)合谋盗采石头牟利。张某阳遂联系在某村山上经营养鸡场的被告人杨某某,并许诺按照石头每吨10元,石渣每吨5元给予杨某某费用。被告人姬某某、陈某某明知张某阳等人未获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仍使用自有挖掘机,并积极联系姚某、张某、张某涛等人的挖掘机,于每晚上9点至凌晨5点间,在杨某某的养鸡场内盗采山石。被告人焦某负责对张某阳等人销售的石头过磅计数。经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核查,2022年10月底至2022年12月下旬,张某阳等人盗采山石12170.5立方米,合计3.28万吨,销售金额86万余元,各被告人分别获利21万余元至3000余元不等。2023年6月,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出具了破损山体地质环境修复治理设计方案,治理项目工作费用概算为813500元。

【裁判结果】法院认为,被告人杨某某、张某阳、吕某某、姬某某、陈某某、焦某,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和出售,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构成非法采矿罪,对杨某某等五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至七个月不等,对焦某判处拘役三个月并适用缓刑,对六人并处罚金五万元至两千元不等。由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杨某某、张某阳、吕某某按修复治理设计方案进行修复。

【典型意义】本案系非法采矿引发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杨某某等人以牟利为目的大量开采山石,侵犯了国家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双重破坏,对于此类案件,人民法院坚持重拳出击,依法惩治,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并承担民事责任,体现了人民法院贯彻落实损害担责、全面赔偿原则,综合利用刑事、民事法律手段,依法定罪量刑并认定修复费用,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生态环境和资源安全。

3.被告人商某光污染环境案

【基本案情】2019年6月21日至2020年4月20日,被告人商某光为牟利,与刘某等人商议后,由刘某雇佣司机张某彬等人驾驶罐车,在河北省某化工公司灌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混合废液,共计6253.5吨,运输至山东省济南市商某光租赁的院落处。商某光本人或指使其雇佣的翟某鲁、虞某峰使用塑料接水带将罐车内的混合废液直接倾倒至下水道,最终流入市政排污管网。商某光非法获利3万余元。经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检验评估,某化工公司的混合废水为有害物质。某化工公司由此违法减少防治污染设施运行费用合计1345000元。

【典型意义】本案是行刑协作保护生态安全的典型案例。本案中,被告人跨省倾倒废液,犯罪手段隐蔽、社会危害大,环保部门、检察部门、审判部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通力协作,实现行政执法证据收集、刑事侦查取证、司法证明和证据采信等环节无缝衔接,最终对被告人依法判处刑罚,体现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合力打击跨区域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

4.徐某某非法狩猎案

【裁判结果】法院认为,徐某某多次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狩猎罪。徐某某具有自首情节,且自愿认罪认罚,有悔罪表现,可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依法判处徐某某拘役三个月,缓刑三个月,作案工具予以没收。

【典型意义】野生动物作为重要自然资源,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野兔(草兔)是常见的野生动物,属于国家保护的“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同时野兔(草兔)处在生物链低端,猎捕野兔(草兔)会破坏当地生态稳定。本案通过刑罚打击猎捕野兔(草兔)的行为,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形成了有力震慑,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当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保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

【民事类】

5.某村委会诉李某某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2019年5月1日,甲方某村委会与乙方李某某签署《合同书》,约定将该村原北砖厂47亩建设用地租赁给李某某,每年租赁费61100元,租赁期限自2019年5月1日至2034年5月1日,期限15年。每年提前十天缴纳该年度租赁费,否则属于违约,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庭审中,双方均认可李某某已缴纳2019年至2021年费用,2022年、2023年租赁费未交。

【裁判结果】一审法院认为,李某某虽未按时缴纳2022年、2023年租赁费,但已履行2019年至2021年缴纳义务,并在案涉土地上进行过大量资金投入,且疫情防控期间经营、出行存在现实困难,庭审中,李某某愿意积极补缴承包费,有积极履行合同之意愿,综上,案涉合同不具备解除条件。故未支持村委会解除合同的诉讼请求,仅判令李某某向村委会支付欠付租赁费。

二审法院认为,李某某未按照合同约定缴纳2022年及2023年度租赁费用,构成违约,某村委会起诉要求解除合同符合合同约定,案涉合同应于一审起诉状副本送达李某某时解除。经二审法院现场勘查,发现案涉土地上仅有一座两层毛坯楼房,且位于沟底,无法出入,案涉土地杂草丛生,明显高出相邻地块3至4米,可以认定某村委会关于李某某在案涉土地上放置渣土的主张成立,一审法院认定承租人在案涉土地上大量投入无事实依据,且李某某并未按合同约定经营建材加工销售。一审法院判令案涉合同继续履行不当,应予纠正。综上,二审法院改判解除双方租赁合同,李某某向某村委会返还案涉土地并支付欠付租金。

【典型意义】本案系涉及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土地资源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必须合理保护和利用。本案中,李某某未按土地租赁合同约定经营建材加工销售,反而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案涉土地上,造成土地资源的荒废,本案判令由李某某返还土地,交由村委会开发利用,盘活了土地资源,让本就稀缺的土地发挥出最大的实际价值。

6.时某诉某村委会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案

【基本案情】时某与村委会签订《协议书》,承包某村区域内小清河北岸废耕地6.3亩,承包期限至2027年10月5日。2017年,小清河开展综合治理,要求清除河道和保护范围内的各类非法种植物,时某认可曾按要求进行过清理,但主张清理后又再次种植。2020年10月29日,政府发布土地补偿安置公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为4万元每亩,案涉土地在拟征收范围内。时某起诉要求村委会支付地上物补偿款。

二审法院认为,时某虽然对案涉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但是在2017年小清河专项整治工作中,为确保防洪,将小清河两岸的种植物全部清除。此后时某无证据证明再次种植农作物,亦无权再在案涉土地进行种植,因此其主张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无事实和法律依据,判决:撤销一审判决,驳回时某的诉讼请求。

【典型意义】本案系因小清河流域征收土地引发的地上物补偿纠纷。小清河蕴含了浓厚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经济、生态、航运等多重价值。随着近年来小清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小清河水质明显提升,恢复往日生机。本案中时某在清理河道保护流域非法种植物后再次种植,人民法院未支持该部分种植作物补偿款,以法治手段助力小清河流域综合治理,维护了小清河的治理成果,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7.乔某诉张某相邻关系案

【基本案情】乔某系某小区某楼1-105、106号业主,乔某使用该处房屋经营机车店。张某系该楼1-102号业主,其在该房屋南侧露台西南角增设花池、露台东侧增设凸台并堆放杂物。双方因1-105、106号房屋房顶漏水维修问题产生纠纷,乔某为此诉至法院,请求张某排除妨害,赔偿损失。

【裁判结果】一审法院认为,依据鉴定报告,乔某房屋房顶漏水的主要原因是1单元102户南侧露台原防水层破损开裂或老化,次要原因一是该露台排水坡度偏小易积水,二是该露台西南角增设花池及露台东侧增设凸台造成不能及时排水。上述第二条次要原因与张某有关,张某作为与乔某房产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负有两方面义务,一是为乔某维修房顶漏水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二是在南侧露台上增设构筑物应当不危及乔某房屋的安全。从现有情况来看,张某未能履行该两方面的义务。故乔某要求张某将该露台恢复原状,理由正当,应予支持。因张某增设构筑物系乔某房顶漏水的次要原因,未予支持乔某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故一审法院判令张某拆除其房屋露台增设构筑物,恢复露台原状,并为乔某维修其房顶漏水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行政类】

8.朱某诉某黄河河务局行政补偿案

【基本案情】某区黄河防汛工程征地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甲方)与某区人民政府某街道办事处(乙方)签订《挖地补偿协议》,约定甲方因黄河下游防汛工程建设需要,需挖乙方所属村居黄河临河侧的土地作为取土料场。挖地补偿标准每亩3500元,减产损失补偿标准每亩3500元。本案原告朱某主张,某黄河河务局以其土地作为取土料场,挖地42.478亩,但仅支付了74336.5元,尚有223009.5元补偿款未支付。朱某遂诉至法院。

【裁判结果】法院认为,某区黄河防汛工程征地移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签订《挖地协议》后已经将相应款项支付至朱某所在村委会,但因诸多原因,村委会并未及时将补偿款支付至朱某。经法院协调某街道办事处与某村委会,并对朱某的诉求予以释明,某街道办事处与某村委会均认可应支付朱某相应的挖地补偿款,故将补偿款足额支付给朱某,后朱某向法院申请撤回了起诉。法院予以准许。

9.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申请执行扬尘污染行政处罚案

【基本案情】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于2022年6月14日在某安置区施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也未采取覆盖等其他防尘措施,造成扬尘污染。某区执法局认为,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违反了《济南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第六款的规定,依据《济南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济南市城市管理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第3700000217742项,裁量阶次为较轻的规定,决定对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罚款人民币40000元。

【裁判结果】法院认为,经审查,某区执法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既不起诉又不履行缴纳加处罚款的义务,经催告后仍未履行,某区执法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依法裁定准予强制执行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典型意义】本案是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造成扬尘污染问题引发的行政处罚执行案件。建设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及时清理,不仅会造成扬尘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也会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等造成危害。人民法院对于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法准予强制执行,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10.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申请执行违法运输并倾倒建筑垃圾行政处罚案

【基本案情】2023年3月11日,某区执法局执法人员巡查发现郭某驾驶运输车辆违规运输建筑垃圾并倾倒在某村村东头,共倾倒约2方。经某区执法局认定,郭某的行为违反了《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第七条和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郭某未纳入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车辆准入名录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罚款15000元;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罚款10000元,合计罚款25000元。郭某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复议,也未提起诉讼,经催告,仍未履行缴纳罚款的义务。某区执法局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裁判结果】法院认为,经审查,某区执法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法院依法裁定准予强制执行该行政处罚决定书。

THE END
1.租赁不可马虎!设备损坏租金收不回,纠纷不断,租赁猪场要注意但2个月以前,这片占地2亩的养猪场竟是一片狼藉,刘喜还在为猪场的租赁合同纠纷急得团团转。 2021年,刘喜将自家养猪场租赁给同宗亲戚刘明(化名),用于猪养殖生意。碍于亲戚情面,加上法律意识不足,刘喜只跟刘明签订了一张简单的“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EzNzEyMQ==&mid=2651341902&idx=1&sn=e67754ff7a2a04ea6dd564574289105d&chksm=bd3cfe408a4b77565cf6c142ef537b6d9f65bbe2c02c5ee8dc3878529902f7c23e1fb33a1a71&scene=27
2.租的别人的猪场出了事谁负责本案为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茌平鑫牧合作社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依法判令临邑汉世伟公司支付茌平鑫牧合作社租赁费680000元及利息(自2021年8月27日起至实际还款之日止,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2.依法判令临邑汉世伟公司将损坏的猪场设施恢复原状或者支付设备维修费300000元;3.本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2c31c7d0d6e727000822
3.养猪场租赁合同范本(8篇汇总)4.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10日内,甲方需移交全部养殖场给乙方。 五、其它约定: 1、乙方承租后实行自主生产和管理,甲方不得干涉。 2、乙方在租赁期内,养殖场内的经营权归乙方所有,甲方无权干涉。 3、承租期内的养殖场周边外部环境、排污等与群众的一切纠纷由甲方全权负责协调、处理,与乙方无关。 http://www.99hetong.cn/zulinhetong/104913.html
4.这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为绿色原则具体适用提供实践样本记者了解到,入选本次十大典型案例的某牧业公司诉武某某租赁合同纠纷案,系适用《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三款认定当事人履行合同应当落实绿色原则之案例。 案情: 租赁合同履行期间,原告因猪场设施缺陷多次遭受处罚 原告某牧业公司与被告武某某于2018年9月签订猪场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5年,每年租金80万元,押金30万元;被https://www.cfej.net/gyss/202302/t20230208_1015836.shtml
5.养殖场租赁合同精选15篇1、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2、租赁期间甲方将租赁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给第三者,应书面告知乙方。所有权转移后,租赁财产所有权取得方即为本合同的当然出租方,享有原出租方享有的权利,承担原出租方承担的义务。 3、租赁期间,乙方如欲将猪场转租给第三方使用,必须事先向甲方申请,由第https://www.unjs.com/fanwen/Shiyongfanwen/hetong/zulinhetong/shiyongfanwen_123029.html
6.猪场租赁起纠纷巡回审判化矛盾大江新闻近日,高安市人民法院城北法庭法官深入村委会及涉案猪场开展巡回审判化解矛盾纠纷,取得良好的法律与社会效果。 2016年,涂某与杨某协商将涂某位于高安市某乡镇的猪场租赁给杨某使用,租赁期为六年。2019年爆发非洲猪瘟,猪场生猪全部死亡,杨某无法继续养猪,但双方未及时对租赁合同解约事项协商一致。现涂某诉至法院请求解除https://tt.m.jxnews.com.cn/news/1376897?app=jxbktt$pid
7.委员会与刘赞岗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原告青岛市城阳区河套街道山角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被告刘赞岗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第一次开庭时,原告委托代理人朱勇与被告刘赞岗到庭参加诉讼。第二次开庭时,原告委托代理人朱勇及被告委托代理人王雷、刘美娟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http://law.qdxin.cn/2017/11/263784.html
8.2022年法考客观题试题(卷二回忆版多选不定项)54.甲租赁乙的仓库,仓库位于A区,月租金200元,约定纠纷由甲住所地法院管辖,甲后来累计欠付租金3000元。于是乙向甲住所地法院起诉,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甲认为应由仓库所在地法院管辖本案,提出管辖权异议,但是被法院驳回,法院判决甲败诉。甲在裁判生效后,认为管辖权错误,欲申请再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www.dujiaoshou.com/fakao/zhenti/202310238408.html
9.郭敏慧团队介绍1、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谢某等8户征地补偿款分配案; 2、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孙某等5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 3、广东省深圳市某公司与北京市某公司加工承揽合同纠纷案; 4、河北某公司与北京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5、浙江杭州某公司租赁合同纠纷案;https://www.guanlingls.com/team/list/v/47.html
10.黑龙江高院公布疫情期间十个典型执行案例九、黑龙江省社会救助安置中心申请执行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租赁合同纠纷案 案情简介:黑龙江省社会救助安置中心申请执行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租赁合同纠纷执行一案,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1月立案执行。申请执行人是省民政厅下属单位,负责盲聋哑失能人员的照料看护工作。该救助中心在2014年与被执行企业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0/05/id/5171837.shtml
11.货款纠纷答辩状(通用5篇)纠纷答辩状6 答辩人:XXXXXXX,地址:徐州市XXXXXX室。 法定代表人XXX,酒店经理 被答辩人:XXX,男,汉族,XXXXX生,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住XXXXX室。 因答辩人与被答辩人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一、答辩人并不是本案适格的被告。 根据XXX和XXX签订的《楼房租赁合同》可知,租赁合同的甲方为XXX,乙方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zye4sx2.html
12.弃土场租赁协议实用范本17篇怎么写模板下载8、 甲方不得在租赁合同未到期限将养殖场租赁给其他人员,乙方拥有养殖场最先租赁权。 9、 甲方负责对场地房屋按要求改装水、电、门、窗等,达到乙方要求。 10、乙方对养殖场地的所有改造所发生费用由甲方以享有的国家、省级、市级、县级、乡镇、村委及其他部门给予养殖户的政策补贴资金方式支付,不足部分由甲方支付所https://www.64365.com/contract/162921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