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学及牧场设计》第四章饲料卫生(第一节概论)

4.掌握饲料中有哪些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对家畜的危害;

5.消除饲料中有毒有害因子的措施。

【教学案例23】猪场的“罪魁祸首”

梅雨季节,南方某猪场(200头种猪)各个阶段猪只均出现食欲下降,有60多头种猪出现食欲废绝、四肢无力,大部分配种母猪返情,有15头怀孕母猪流产,多数仔猪出生后伴有腹式呼吸及腹泻症状,且在3~4d后死亡,有些还有神经症状。猪场人员怀疑感染蓝耳病或伪狂犬,但抗体检测均达标,病原检测也未见有感染,原因究竟是什么?

提问:1.若发病原因不是传染病,如何判定是否由饲料引起?

2.饲料卫生不达标对家畜有何危害?

3.饲料发生霉变的条件是什么?其发生霉变会引起哪些危害?

4.为了保证饲料卫生安全应如何消除饲料中的有毒有害因子?

本章主要介绍饲料中常见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学因素对家畜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或修补组织、调节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称为饲料(Feed)。广义上讲,能强化饲料效果的某些非营养物质添加剂也应属于饲料。饲料卫生(Feedhygiene)通常指饲料产品中不含对饲养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的因素,不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有毒有害物质,而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一、饲料卫生对家畜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提供家畜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家畜的整个生命过程,离不开饲料及其所包含的营养物质。真正意义上的饲料卫生,不仅要求饲料是安全的,还应要求饲料能够为家畜的一切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除水分外,饲料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物质为动物提供能量,是构成动物机体的原料,调节动物生理机能,参与动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因此,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

(三)增强家畜的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发生

适宜的饲料营养水平能够增强家畜对疾病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免疫与饲料营养密不可分。例如,日粮既能通过饲料所固有的缓冲能力来改变胃肠道pH,也可以通过缓冲因子的叠加性和产酸添加剂、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来影响胃肠道pH,而较低的胃肠道食糜pH可以作为家畜机体抵抗病原菌的屏障,有利于乳酸杆菌等家畜常住菌的生长;饲料中添加酸化剂、铁制剂可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大幅度地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

(四)改善畜产品品质

畜产品品质包括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卫生质量和深加工品质四个方面的内容。受遗传、营养和饲料、饲养环境以及加工贮存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饲料是改善畜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

在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黄色肤色肉鸡的偏爱,养鸡场会通过使用含叶黄素丰富的饲料人为地使鸡胴体(皮肤)着上黄色。含叶黄素较丰富的常用饲料有:黄玉米、苜蓿草粉等。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鸡蛋品质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对蛋黄着色效果最为明显。许多人工合成的色素添加在饲料里也可显著改善皮肤着色,如从万寿菊提取的天然叶黄素和人工合成的叶黄素。

此外,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鱼油、亚麻籽、海藻等可增加猪肉和禽肉中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的含量,提高猪禽肉的营养价值。

(五)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二、劣质饲料的危害

(一)影响家畜的营养平衡和机体健康

【教学案例24】蛋白精

提问:1.查处“蛋白精”有何意义?

2.健康养殖包括哪些环节和内容?

(二)影响畜产品品质和人类健康

(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粪便、尿液、嗳气是家畜污染环境的最主要的途径。任何家畜都不可能完全利用从饲料中所摄入的营养物质,其排泄物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我国畜牧业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处理牲畜粪尿的方式较为简单,一般是直接将粪尿作为肥料释放到土壤中,这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反刍动物瘤胃产生的嗳气主要是甲烷,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同时也会造成饲料能量的损失。若给家畜饲喂添加违禁药品的饲料或在饲料中含有超量、超范围的药物饲料添加剂、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则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大。如在饲料中添加高铜、高锌,虽对仔猪、育肥猪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但是高剂量的铜、锌会增加动物的代谢负担,并造成土壤中铜、锌的富集,破坏生态平衡。

(四)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劣质饲料由于不能全面提供家畜所需的营养物质,会减缓家畜生长发育速率并降低家畜抗病能力,进而影响家畜生产性能的发挥。加之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家畜大批量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死亡,对养殖场来说,其经济效益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三、饲料中有毒有害因素的种类

2.按照途径划分:饲料加工、饲料储存、饲料污染、饲料配方等;

3.按照性质划分: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四、提高饲料卫生质量的措施

饲料卫生直接关系到畜产品品质,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提高饲料安全卫生水平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一)加强宣传、增强饲料卫生观念

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应该行动起来,加大对饲料卫生与安全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饲料卫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广大饲养者和消费者的饲料卫生观念。饲料是动物的“粮食”,饲料的安全卫生一方面直接关系到家畜的安全和健康,间接影响人类的卫生和安全;另一方面家畜采食有安全问题的饲料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阻碍畜禽养殖业、畜产品深加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仍将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

(二)强化立法和执法功能,综合治理

(三)发挥市场竞争功能,利用经济调节作用

(四)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水平

总之,提高饲料安全卫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除了坚决贯彻执行当前已有的法律和规章外,还必须继续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依靠科技,加速饲料安全理论的建立和新产品的研制,健全监管措施,并且发挥市场竞争功能,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类健康。

THE END
1.关于卫生防护距离相关问题官方(环境部和各地省厅等)答复汇总农村地区猪场是否必须执行500米卫生防护距离? 2015-02-11 答: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应距离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等区域的下风向至少500米以上距离,因此,首先应明确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属于上述区域,若不属于,可依据环评来确定合理的与周边居民区的防护距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30425/596954.shtml
2.畜牧场选址原则主要指与建筑设计有关和造成畜禽场小气候的气候气象资料,如气温、风力、风向、灾害性天气的情况。风向、风力、日照情况与畜禽舍的建筑方位、朝向、间距、排列次序均有关系。 疫情环境 畜禽场场址的选择,必须遵循公共卫生原则,既要使养殖场的废弃物不要污染环境,同时也要防止受周围环境污染。 https://www.meipian.cn/21mynwib
3.中国畜禽种业浅谈建立生态环保和健康养殖的措施谢荣;叶绍达;谷宗旺;蔡岩喊;和平; <正>随着人类环保、生态建设意识的提高,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在畜禽养殖中的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规模化养殖不断壮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养殖场所饲养的http://xmzy.cbpt.cnki.net/WKD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3&st=12
4.湖北襄阳恒森农业:禽类养殖环境清洁疾病消毒禽类养殖环境卫生是保障禽类健康生长的关键。在现代养殖业中,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关系到禽类的健康成长,还直接影响到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本文将探讨如何维护清洁的养殖环境,促进禽类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禽类养殖环境卫生的基本要求。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应该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https://www.sohu.com/a/844886398_12194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