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掌握饲料中有哪些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对家畜的危害;
5.消除饲料中有毒有害因子的措施。
【教学案例23】猪场的“罪魁祸首”
梅雨季节,南方某猪场(200头种猪)各个阶段猪只均出现食欲下降,有60多头种猪出现食欲废绝、四肢无力,大部分配种母猪返情,有15头怀孕母猪流产,多数仔猪出生后伴有腹式呼吸及腹泻症状,且在3~4d后死亡,有些还有神经症状。猪场人员怀疑感染蓝耳病或伪狂犬,但抗体检测均达标,病原检测也未见有感染,原因究竟是什么?
提问:1.若发病原因不是传染病,如何判定是否由饲料引起?
2.饲料卫生不达标对家畜有何危害?
3.饲料发生霉变的条件是什么?其发生霉变会引起哪些危害?
4.为了保证饲料卫生安全应如何消除饲料中的有毒有害因子?
本章主要介绍饲料中常见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学因素对家畜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或修补组织、调节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称为饲料(Feed)。广义上讲,能强化饲料效果的某些非营养物质添加剂也应属于饲料。饲料卫生(Feedhygiene)通常指饲料产品中不含对饲养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的因素,不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有毒有害物质,而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一、饲料卫生对家畜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提供家畜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家畜的整个生命过程,离不开饲料及其所包含的营养物质。真正意义上的饲料卫生,不仅要求饲料是安全的,还应要求饲料能够为家畜的一切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除水分外,饲料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物质为动物提供能量,是构成动物机体的原料,调节动物生理机能,参与动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因此,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
(三)增强家畜的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发生
适宜的饲料营养水平能够增强家畜对疾病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免疫与饲料营养密不可分。例如,日粮既能通过饲料所固有的缓冲能力来改变胃肠道pH,也可以通过缓冲因子的叠加性和产酸添加剂、微生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来影响胃肠道pH,而较低的胃肠道食糜pH可以作为家畜机体抵抗病原菌的屏障,有利于乳酸杆菌等家畜常住菌的生长;饲料中添加酸化剂、铁制剂可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大幅度地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
(四)改善畜产品品质
畜产品品质包括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卫生质量和深加工品质四个方面的内容。受遗传、营养和饲料、饲养环境以及加工贮存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饲料是改善畜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
在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黄色肤色肉鸡的偏爱,养鸡场会通过使用含叶黄素丰富的饲料人为地使鸡胴体(皮肤)着上黄色。含叶黄素较丰富的常用饲料有:黄玉米、苜蓿草粉等。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鸡蛋品质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对蛋黄着色效果最为明显。许多人工合成的色素添加在饲料里也可显著改善皮肤着色,如从万寿菊提取的天然叶黄素和人工合成的叶黄素。
此外,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鱼油、亚麻籽、海藻等可增加猪肉和禽肉中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的含量,提高猪禽肉的营养价值。
(五)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二、劣质饲料的危害
(一)影响家畜的营养平衡和机体健康
【教学案例24】蛋白精
提问:1.查处“蛋白精”有何意义?
2.健康养殖包括哪些环节和内容?
(二)影响畜产品品质和人类健康
(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粪便、尿液、嗳气是家畜污染环境的最主要的途径。任何家畜都不可能完全利用从饲料中所摄入的营养物质,其排泄物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我国畜牧业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处理牲畜粪尿的方式较为简单,一般是直接将粪尿作为肥料释放到土壤中,这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反刍动物瘤胃产生的嗳气主要是甲烷,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同时也会造成饲料能量的损失。若给家畜饲喂添加违禁药品的饲料或在饲料中含有超量、超范围的药物饲料添加剂、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则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大。如在饲料中添加高铜、高锌,虽对仔猪、育肥猪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但是高剂量的铜、锌会增加动物的代谢负担,并造成土壤中铜、锌的富集,破坏生态平衡。
(四)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劣质饲料由于不能全面提供家畜所需的营养物质,会减缓家畜生长发育速率并降低家畜抗病能力,进而影响家畜生产性能的发挥。加之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家畜大批量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死亡,对养殖场来说,其经济效益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三、饲料中有毒有害因素的种类
2.按照途径划分:饲料加工、饲料储存、饲料污染、饲料配方等;
3.按照性质划分: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四、提高饲料卫生质量的措施
饲料卫生直接关系到畜产品品质,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提高饲料安全卫生水平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一)加强宣传、增强饲料卫生观念
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应该行动起来,加大对饲料卫生与安全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饲料卫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广大饲养者和消费者的饲料卫生观念。饲料是动物的“粮食”,饲料的安全卫生一方面直接关系到家畜的安全和健康,间接影响人类的卫生和安全;另一方面家畜采食有安全问题的饲料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阻碍畜禽养殖业、畜产品深加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仍将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
(二)强化立法和执法功能,综合治理
(三)发挥市场竞争功能,利用经济调节作用
(四)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水平
总之,提高饲料安全卫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除了坚决贯彻执行当前已有的法律和规章外,还必须继续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依靠科技,加速饲料安全理论的建立和新产品的研制,健全监管措施,并且发挥市场竞争功能,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