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这个问题问给不同的人,不同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农业这件事儿,干得好发家致富、带动农村经济是有的,但是做得不好的人也不少。
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必要的农业技术,思维也是很重要的。
我今天说,一个富二代靠养鸡,一年收入上亿元,你会不会很惊讶?
说起养殖这件事,很多人会把农业、养殖联系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说起富二代,很多人也会联想到灯红酒绿、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
那么,富二代和养殖联系起来,会碰撞怎么样的火花?
他,又是怎么样靠养鸡,2021年收入上亿元的?他,又是怎么把鸡卖给东北虎当特供饲料的?为什么他的父亲去世之前还要特意嘱咐他不要再养鸡了?
他的农业创业故事也许会帮你打开新的思维方式...
“回家帮忙!”
父亲拨通了远在国外留学的儿子,语气急促且坚硬。
他的父亲在黑龙江经营着一家规模很大的肉鸡加工厂,生意做得是顺风顺水,家境殷实,父亲早年也把他送往了国外进行深造,去往新西兰学习营销管理专业。
他就叫修立彬,妥妥的富二代,不愁吃穿用的他,怎么也想不到父亲的企业遇到了困难。
父亲的肉鸡加工厂主要就是接受客户的订单,生产加工肉鸡产品,但是从2005年开始,由于肉鸡货源不稳定,因此订单有时候都不能完成。
父亲急得不可开交,因此拨通了远在国外留学的修立彬,希望他能回家帮忙。
修立彬买了一张回国的机票,受西方文化影响,顶着五颜六色的头发就回到了位于东北的老家。
可万万没想到,他第一步便提出了一个父亲想都不敢想的解决方案——养鸡!
他之所以会给父亲提出这样的想法,那是因为有三点:
修立彬考虑的因素并非没有道理,父亲主要就是靠收购当地养殖户的肉鸡,然后进行生食加工售卖出去,如果肉鸡供应不上,父亲接的订单就没法完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反,如果父亲的肉鸡加工厂的订单很少,养殖户们的肉鸡就会积压在手上,卖不出好价钱,导致养殖户们更没信心养殖,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而修立彬的这一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极力反对....
“整日嘻嘻哈哈的一个公子哥,头发五颜六色的,哪里像一个能干大事的人?”
企业里很多元老级员工,对这位公子哥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
虽说是父亲一手打造的企业,未来迟早是要交给修立彬的,但是修立彬的穿着打扮、性格特点,难以让公司的老员工信服。
从行为表现上来看,修立彬也是当了一回十足的公子哥,出手便不凡,2007年大手一挥便投资了上千万建立了50多个鸡舍!
父亲有钱,修立彬出手也是大手笔,一次性大资金投入了50多个鸡舍,用来养殖白羽鸡。
白羽鸡:羽毛白色为隐性性状的鸡种、鸡形目雉科动物,实际上是属于快大白羽肉鸡中的某些品系。是从白洛克(或白温多得)中选育出来的。
修立彬之所以会选择白羽鸡,是因为他做了充足的市场调查发现,东北人在购买鸡肉时,通常更偏好个头大、肉多的鸡肉,而白羽鸡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当地大多数养殖户也是养殖白羽鸡,父亲的肉鸡加工厂自然也是以白羽鸡为主。
可是修立彬发现,当地的养殖户只愿意把白羽鸡养到5斤左右就出栏了,怎么也不愿意把它们养到一只6斤以上的规格。
询问后得知,养到6斤以上,承担的成本高,风险也大,当地养殖户为了求稳都不愿去做这个尝试,而且感觉差别也不是很大。
然而细心的修立彬却发现: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把白羽鸡养到一只6斤以上的规格!
然而想法是好的,鸡还没长大,就得就全死了...
白白折腾了两年,50多个鸡舍全是死鸡,直接亏损5000多万...
“家里经不住你这样折腾了,我走了后不要再养鸡了!亏损的5000多万真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原本是想着让儿子回家帮忙,没成想忙没帮上,反而加剧了公司的困难程度。
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父亲在2016年去世了,临终前,在病床上的父亲还特意嘱咐他千万别再养鸡了...
这一下给了修立彬沉痛的打击,依稀记得员工们都说他不靠谱的一些话,加上父亲的离去,家人告诫他不要再继续养鸡,家底禁不住他这样去折腾。
然而,仅仅过了半年,这个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富二代,还是决定继续养殖白羽鸡!
他认为是和父亲经营理念不一致,企业要发展,必须逆水行舟,否则不进则退,货源这个问题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这样才能带动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
2017年,修立彬在黑龙江省延寿县建立了一个肉鸡养殖基地,这一次他格外谨慎,专门学习养鸡技术和防病知识,他知道了病鸡一般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知道了白羽鸡的发病特征后,就能很快做出相应的措施,防止鸡传鸡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疾病防护措施。修立彬在有了上次5000多万元的亏损经验后,这一次可谓做足了功夫:
从养殖基地的选址方面来说
养殖白羽鸡,地址一般都远离了住宅区,那是因为住宅区附近的租金高,且容易扰民,大多选在了郊区,但是附近也不能有禽畜交易市场和屠宰场,这两个地方容易发生禽畜疾病现象。
从鸡舍建成后的准备工作来说
鸡舍建成后,应该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消毒,保持鸡舍干净,定期消毒喂养设备,防止养殖环境受到污染,除此之外,引进的鸡苗应该是无病害的鸡苗。
从饲料方面来说
加大饲料营养配比,提升白羽鸡的免疫力,不能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知道了预防白羽肉鸡疾病的措施和病鸡的特点,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白羽鸡疾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修立彬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仍然有一个难题摆在面前:一只白羽鸡最多也就长到5斤半,怎么都长不到6斤以上,那么如何去解决呢?
保证了白羽鸡的存活和正常生长,现在就要改变当地养殖户面临的现状,就是把白羽鸡养到一只6斤以上的规模。细心的修立彬发现,要改变鸡的养殖密度。
1平方米养殖20只白羽鸡降低到1平方米只养17只白羽鸡,其结果是每只鸡都长到了6斤以上。
究其原因,是因为降低养殖密度后鸡的舒适度上去了,应激反应少了,自然采食量也增加了,饲料转化率高了,因此增重也快。
修立彬把鸡养到6斤以上后,接连做了几样事情让员工们疑惑不已!
而正是这几样事情,让修立彬年收入上亿元!
你听说过庖丁解牛,但是你听说过庖丁解鸡吗?
你听说过鸡翅中可以分为十二种吗?
修立彬全部都做到了,他把这两个称之为“个性化定制鸡肉产品”,除此之外,他还把自己养殖的鸡的鸡肉卖给了当地的东北虎!
修立彬靠着这让常人难以理解的三大招,2021年销售额就达到了7亿多元!
庖丁解鸡为二十三个部分
修立彬成功把白羽鸡养成6斤以上,正常来说,一般人不会选择把鸡分解成这么细致,而他通过市场调研后发现,许多消费者仍然有自己的需求,这样的需求是可以进一步细分的。他把一整只鸡分为23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满足了不同的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哪一个部分适合做骨肉相连,哪一部分适合做鸡丁等等。
这一举动,吸引了当地不少消费者的目光。
细分鸡翅中为十二钟类
为了做足差异化,进一步满足别人的需求,他将别人眼中看起来差不多的鸡翅中细分为十二个种类,因为他发现:
凭借着这一个性化的招数,2018年底,修立彬的鸡舍年出栏量就达到了1400多万只!
东北虎的美食
听闻修立彬不仅会养大个头的鸡,加工鸡肉也和别人不一样,东北虎虎园的工作人员也找到了他。
在黑龙江,有1100多只纯种东北虎,被誉为千虎之园,东北虎每天一餐主要为肉食,而鸡肉是主要食物之一,一只成年的东北虎肉类的饲喂量在1500公斤左右,鸡肉就占到了一半。他们希望修立彬能长期稳定提供大个头的肉鸡,但是也是有要求的:
因为东北虎的需求较大,要求也较高,为了精准地满足东北虎的需求,同时考虑到工人的劳动强度,他联系到一家可以专门定制设备的公司,采取机器为主,人工为辅的挑拣模式。
修立彬为了满足这一个特殊的客户,费尽心思,谁都没想到,当初这个国外留学的富二代,能把鸡肉卖到东北虎的虎园里去!
“别人有需求我是最开心的,有需求就代表有市场,养殖不能仅仅只盯着市场上已经有了的东西,而是去做差异化的养殖,科学化的养殖!”
修立彬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养殖不能固步自封,需要有勇气大胆去尝试。
如今,标准化的养殖基地有13个,年加工量2400多万只鸡,并且成功带动了当地800多户养殖户一起养殖,2021年收入入上亿元!
这个当初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富二代,被冠以公子哥这样的标签,而他却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他是可以干大事的人。
修立彬的成功,让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妻子,流下了欣慰的眼泪。
妻子理解他的压力,因为所有人都在质疑他。
家在哈尔滨,而他在距离200公里以外的延寿县打拼,妻子也很是心疼修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