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指1000-1300米海拔的乌骨鸡生态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雏鸡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提高了乌骨鸡的生长速度及抗病性,进而使得鸡具有肉质嫩、味道鲜美、品质高的特点的乌骨鸡生态养殖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1000-1300米海拔的乌骨鸡生态养殖系统,它包括有依山形建成的养殖场地,养殖场地内设有仔鸡鸡舍,养殖场地边缘处通过护网隔离,隔离区内设有若干片茶树区,相邻茶树区之间设有蚯蚓催生区;茶树区、蚯蚓催生区边缘处均设有供水管,供水管上设有雾化喷头;
乌骨鸡生态养殖方法,所述的方法为:
1)、选择海拔为1000-1300米的中高山地或丘陵区,并通过护网隔离形成放养区;
2)、少量栽培5-10米高的树木,栽培间距为5-10米;树木周围一米范围内种值鱼腥草,鱼腥草种植范围为10-20厘米;
3)、依山区坡面开垠分隔形成茶树区和蚯蚓催生区;
4)、在茶树区内种植茶树,相邻茶树区间距为1-1.5米,蚯蚓催生区位于茶树区边缘处,蚯蚓催生区宽度为10-20厘米;在茶树区和蚯蚓催生区内布置相应的供水管和雾化喷头;所述蚯蚓催生区先在茶树区边缘下挖深度为30-35厘米的槽,在槽底铺1-2厘米厚的腐叶或稻草,再在腐叶或稻草上铺3-5厘米厚的粉煤灰和火土灰,淋水湿润,再铺上牛粪,引入蚯蚓种苗,蚯蚓催生区表面再覆1-2厘米厚的腐叶即可;
5)、将仔鸡鸡舍放置在放养区内,优选好的乌骨鸡仔鸡放入仔鸡鸡舍,养殖前期的两个月内在食物槽内添加干料和饮水;饮水采用矿物质水,再在矿物质水内添加葡萄糖和维生素,三者的比例为10:2:0.01;
6)、仔鸡放养二个月后每星期定时向放养区投放蔬菜或干草,投放期为二个月;
7)、四个月后的乌骨鸡采用自由觅食蚯蚓、茶树、大树杂虫及鱼腥草即可。
所述的仔鸡鸡舍包括有由不锈钢管焊接形成的笼体,笼体呈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一端设有活动门,笼体顶部转角处设有垂直向上的立柱,立柱顶部盖有石棉瓦,笼体底部设有支脚,并通过支脚固定在养殖场地内,笼体长度方向一侧呈栅栏状,该侧侧壁下部沿长度方向设有食物槽,食物槽截面呈u形,食物槽槽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形成干料槽和水槽,干料槽和水槽错位分布,相邻水槽之间通过水管连接。
本发明通过1000-1300米的中高海拔气压低的特点,仔鸡鸡舍对仔鸡进行保护和喂养;再通过当地气候及地理条件进行科学的雏鸡饲养,提高雏鸡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采用放养方式进行林下饲养,鸡以自由觅食为主,使鸡在放松、自由状态下充分吸收营养,提高了乌骨鸡的生长速度及抗病性,进而使得鸡具有肉质嫩、味道鲜美、品质高的特点,同时又可以通过茶叶种植及鱼腥草种植带来附属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仔鸡鸡舍结构示意图。
图3为食物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1000-1300米海拔的乌骨鸡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有依山形建成的养殖场地1,养殖场地1内设有仔鸡鸡舍2,养殖场地1边缘处通过护网3隔离,隔离区内设有若干片茶树区3,相邻茶树区3之间设有蚯蚓催生区4;茶树区3、蚯蚓催生区4边缘处均设有供水管,供水管上设有雾化喷头5。所述的仔鸡鸡舍2包括有由不锈钢管焊接形成的笼体6,笼体6呈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一端设有活动门7,笼体6顶部转角处设有垂直向上的立柱8,立柱8顶部盖有石棉瓦9,笼体6底部设有支脚,并通过支脚固定在养殖场地1内,笼体6长度方向一侧呈栅栏状,该侧侧壁下部沿长度方向设有食物槽10,食物槽10截面呈u形,食物槽10槽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形成干料槽和水槽,干料槽和水槽错位分布,相邻水槽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乌骨鸡生态养殖方法,所述的方法为:
本实施例通过1000-1300米的中高海拔气压低的特点,仔鸡鸡舍对仔鸡进行保护和喂养;再通过当地气候及地理条件进行科学的雏鸡饲养,提高雏鸡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采用放养方式进行林下饲养,鸡以自由觅食为主,使鸡在放松、自由状态下充分吸收营养,提高了乌骨鸡的生长速度及抗病性,进而使得鸡具有肉质嫩、味道鲜美、品质高的特点,同时又可以通过茶叶种植及鱼腥草种植带来附属经济价值。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