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为一个21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全市一年的猪肉消费量超过60万吨。近年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定位生猪养殖、屠宰、猪肉流通等应用场景,在全国首创猪皮喷码技术,探索构建猪肉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
喷码场景。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背景介绍
设计思路
项目设计以经营主体和市民群众感受度为标尺,围绕当前猪肉产品追溯中的突出问题和难点堵点,探索创新猪肉产品证章标志加施、出具方式和监管机制,系统整合生猪产地、屠宰、猪肉流通等环节信息,破除信息“孤岛”,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为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商务、市场监管、智慧蓉城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创新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持续释放数据价值,实现生猪“全程追溯、一码通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索证场景。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主要做法
二、探索追溯信息传递机制。猪肉批发商通过溯源二维码索证方可离开屠宰场,各级猪肉经营户以及餐馆、学校等用肉单位扫描二维码逐级传递检疫检验信息,实现证随肉走。
三、探索建立全链条备案管理机制。养殖场、屠宰场、代宰户、批发商、零售商、餐饮食堂等猪肉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通过系统注册备案,建立生产经营主体档案,自动生成唯一的公示码和生产经营台账,解决生产经营主体不明、数据不清等问题。
五、探索建立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构建以肉品溯源、无纸化出证、宰销衔接、智慧监管、社会共治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推动政府数据、社会数据在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解决监管工作分段脱节等问题,形成多部门协同共治的局面。
主要成效
2022年7月以来,该追溯体系在龙泉驿区、新都区等4个区(市)试点实施,累计喷码白条猪肉375万头,无纸化出具“两证”1500万张,参与索证经营户3900余家。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分别到我市调研猪皮喷码追溯体系情况,并给予高度肯定。
销售场景。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一、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该追溯体系的应用能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督促屠宰加工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提升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两章一码”一体化加施有效遏止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维护生猪屠宰行业正常秩序,推进企业公平竞争和营商环境的优化。每年为700余万头屠宰生猪无纸化出具“两证”3000余万份,有效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电子证照改革的工作要求,每年可节省行政成本400余万元。
二、推动产业发展。该追溯体系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支撑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赋能生猪屠宰加工产业迭代升级、猪肉品牌产业前瞻布局,推动生猪产业养、宰、销一体化融合发展。应用该追溯体系,全市屠宰企业每年可节省生产管理成本16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