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国医保电子凭证(简称“医保码”)上线5周年。医保码的正式上线标志着就医购药正式进入“一码通”时代。近年来,北京“互联网+医保”服务模式不断深化,在线上线下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的同时,医保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也在持续提升。市民使用医保码就医购药,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捷服务,收获了智慧医保带来的满满幸福感。
智慧医保
全流程一“码”通行
“我打开手机里的医保码,轻轻‘刷’一下,医药费就实时报销了,太方便了。”不久前,在本市一家医院里,刚刚体验了“刷码就医”的市民李女士对这种便捷的医保结算方式不住地点赞。
医保码是国家医保局为参保人颁发的统一信息标识。在医保查询、参保登记、报销支付等业务场景,参保人均可以通过医保码办理医保业务。医保码不单单是“电子版”医保卡,更为医疗保障系统数字化、智慧化奠定发展基础。
为解决参保群众就医时缴费排队等待等问题,北京市在2023年9月推出医保线上结算功能,在首批26家医院中率先推出医保移动支付,并逐步扩大医院医保线上结算覆盖范围。截至2024年12月底,通过“京通”小程序北京市已有208家医院实现了医保移动支付功能。
服务升级
释放民生保障新效能
“在京东、美团平台线上购药时,只要看到药品旁边有‘医保个账’的蓝色标识,即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直接支付,家庭共济成员在平台购药流程与本人购药体验一致,非常方便。”市民张先生称赞道。
为进一步满足市民对便捷医疗服务的需求,方便本市参保人员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2024年,北京市医保购药平台开展非处方药品线上支付试点工作,并在7月1日接入首批300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目前已拓展到490余家,覆盖全市16个行政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数字支撑
不断提升市民医保福祉
智慧医保建设的背后,有众多科技成果在提供支撑,这些技术不仅推动了医保体系的现代化,还提高了医保服务效率和质量。近年来,本市持续强化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医保信息化系统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同时创新开展医保信息化各项工作。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医保领域应用,研发“医保数字人”助力智慧医保咨询服务。以保障参保人隐私安全为基础,研究通过“数算一体”方式,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依法合规使用医保数据用于保险产品研发,为产业发展注入医保数据力量。
自医保码投入使用以来,北京医疗保障体系的每一次升级都彰显出对人民健康福祉的不懈追求。医保码不仅仅是一个便捷的电子凭证,更是民生关怀在数字时代的生动体现。今后,医保部门将持续优化完善医保码应用场景,持续优化简化各项服务,推出更多群众需要和喜爱的服务应用,不断提高医保码惠民利民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