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是一家大型机器设备生产企业,2023年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2023年,乙公司同某大型银行签订合同,期限为5年。合同约定,该银行有权在5年内向乙公司查询个人历史交易情况等数据,并向乙公司每年支付费用100万元,同时,按查询人次每人次向乙公司支付费用2元。止于2023年年末,该银行共查阅30万人次。乙公司发生的人工服务成本为16万元。
资料二:2023年2月15日,甲公司同客户签订一份产品销售合同,销售P产品20台,售价为1000万元/台,成本为750万元/台。合同约定:产品有一个月的退货期,若一个月内未退货,客户应于40天内付款,另外每台退货需向客户收取退货费8万元,甲公司预计将支付的退货费用为5万元/台。根据经验,甲公司预计退货率为10%。当日货物发出,客户检测合格并验收入库,甲公司收到客户支付的货款15000万元。
资料三:“锅里捞”火锅有限公司为甲公司控制的子公司。2023年年初,董事会批准了管理层提出的客户忠诚度计划。该客户忠诚度计划为:凡消费达到400元以上的顾客,向其赠送代金券125元,顾客在以后消费时,每元代金券可抵销等价值火锅消费,自授予之日起1年内有效。
2023年“锅里捞”公司销售额为40000万元(不包括客户使用代金券的消费),耗费存货成本为18000万元。全年共赠送代金券12500万元,根据经验,“锅里捞”火锅有限公司预计会有80%的顾客使用代金券进行消费。
当年,顾客使用了7000万元代金券,相应耗费存货成本为3150万元。
资料四:2023年7月1日,甲公司推出一项促销政策:凡购买吊机的客户,未来1年内再次购买本公司其他设备均可以享受30%的折扣,公司估计会有80%的客户在未来购买平均价格为200万元的其他设备。当月,某客户以银行存款购买了甲公司的一台吊机,单独售价为452万元,吊机的生产成本为388万元。
本要求共3分。
2023.1.1:
借:长期应收款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500(0.5分)
2023.12.31:
借:合同履约成本16
贷:应付职工薪酬16(0.5分)
借:其他业务成本16
贷:合同履约成本16(0.5分)
借:银行存款160
贷:长期应收款100
其他业务收入(30×2)60(0.5分)
本要求共2分。
甲公司应确认的退货负债=20×10%×(1000-8)=1984(万元);
应确认的营业收入=20×1000-1984=18016(万元)。(0.5分)
应收退货成本=20×10%×(750-5)=1490(万元);
应确认的营业成本=20×750-1490=13510(万元)。(0.5分)
借:应收账款5000
银行存款1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8016
预计负债1984(0.5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13510
应收退货成本1490
贷:库存商品15000(0.5分)
代金券应分摊的交易价格=40000×12500×80%÷(40000+12500×80%)=8000(万元)
商品应分摊的交易价格=40000-8000=32000(万元)
使用代金券应确认收入金额=[7000÷(12500×80%)]×8000=5600(万元)
借:银行存款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2000
合同负债8000(0.5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18000
贷:库存商品18000(0.5分)
借:合同负债5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600(0.5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3150
贷:库存商品3150(0.5分)
未来折扣的单独售价=200×30%×80%=48(万元);
销售吊机应确认的收入=452×[452÷(452+48)]=408.61(万元)。(1分)
借:银行存款452
贷:主营业务收入408.61
合同负债43.39(0.5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388
贷:库存商品388(0.5分)
资料一:2023年1月1日,甲公司(卖方兼承租人)以1800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买方兼出租人)转让一栋商业中心,转让前该商业中心的账面原值为21000万元,累计折旧为11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同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取得该商业中心5年的使用权(全部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年租金包括500万元的固定租赁付款额和取决于使用绩效的可变租赁付款额(每年销售额的2.5%),均于每年年末支付。
根据交易的条款和条件,甲公司转让该商业中心符合收入准则关于销售成立的条件。该商业中心转让当日的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甲公司无法确定租赁内含利率,在租赁期开始日,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年利率为3%。2023年12月31日实际支付租金993万元。
甲公司以在租赁期开始日合理估计的各期预期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占转让当日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确定租回所保留的权利占比。甲公司根据估计的预期5年内取决于使用绩效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分别为460万元、480万元、490万元、503万元、482万元,合计2415万元。
已知:(P/F,3%,1)=0.9709,(P/F,3%,2)=0.9426,(P/F,3%,3)=0.9151,(P/F,3%,4)=0.8885,(P/F,3%,5)=0.8626。
资料二:乙公司是一家设备生产商,2023年1月1日,与S公司(生产型企业)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向S公司出租所生产的设备,租赁期为3年,每年年末收取年租金100万元。租赁合同规定的年利率为5%,与市场利率相同。
该设备于2023年1月1日交付S公司,租赁期届满时,S公司可以1万元购买该设备,假设3年后的公允价值远高于1万元。
资料三:2023年1月1日,承租人丙公司与出租人丁公司就5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签订了10年期的租赁合同。年租赁付款额为100万元,在每年年末支付。丙公司无法确定租赁内含利率。在租赁期开始日,丙公司的增量借款利率为6%,相应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均为736万元。
在第6年年初,丙公司和丁公司同意对原租赁合同进行变更,将原租赁场所缩减至2500平方米。每年的租赁付款额(自第6至10年)调整为60万元。承租人在第6年年初的增量借款利率为5%。
假定公司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为10%,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不考虑其他事项。
已知:(P/A,5%,3)=2.7232,(P/F,5%,3)=0.8638,(P/A,9%,2)=1.7591,(P/A,9%,4)=3.2397,(P/A,6%,5)=4.2124,(P/A,5%,5)=4.3295。
甲公司2020年至2023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0%的股权,能够产生重大影响,2021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账面价值为360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3000万元、损益调整600万元。
2022年6月30日,甲公司同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合同,约定于2023年1月5日以3456万元的价格向其转让所持乙公司30%的股权。股权转让后,剩余10%股权不产生重大影响,甲公司决定对剩余股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2022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其中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00万元。
2023年1月5日,双方办妥股权转让手续,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款3456万元。剩余10%股权在当日的公允价值为1150万元。
资料二:2020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6000万元取得丁公司80%的股权,投资当时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商誉2000万元。
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丁公司净资产增加1400万元,其中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上升400万元。
2021年3月10日,甲公司向丁公司销售A产品一批,售价为1000万元,成本为600万元。至当年年末,丁公司已向集团外销售A产品的60%,销售价为567.89万元。剩余部分形成年末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330万元,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2022年,丁公司将剩余存货全部对外出售。
2023年1月8日,甲公司转让丁公司60%的股权,收取现金7200万元存入银行,转让后甲公司对丁公司的持股比例为20%,能够对其施加重大影响。
2023年1月8日,即甲公司丧失对丁公司的控制权日,剩余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甲、丁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均为10%。假定丁公司一直没有分配现金股利,且不考虑其他因素。
之了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之了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22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022年1月1日,同戚纯牛房地产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办公楼租赁合同,有5年续租选择权。合同约定之了公司从2022年起每年年初支付租金400万元。
之了公司当日向房地产中介支付租赁佣金132万元,向戚纯牛房地产公司支付第一期租金400万元、支付押金456.78万元。
在租赁期开始日,之了公司得出结论认为不能合理确定将行使续租选择权,另外租赁内含利率无法直接确定,之了公司的增量贷款利率为10%。
已知:(P/A,10%,4)=3.170,(P/A,10%,5)=3.791。假设之了公司该使用权资产从2022年1月起开始计提折旧。
资料二:2021年年初,之了公司向其50名中层以上职工每人授予1万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职工从2021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4年即可按照5元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之了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2021年年末和2022年年末的公允价值分别为10元/份和20元/份。
2022年12月31日,之了公司将向职工授予100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修改为授予10000份股票期权,这些职工从2023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10000股之了公司股票。每份期权在2022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6元。之了公司预计所有的职工都将在服务期限内提供服务。假设之了公司50名职工都将在2025年12月31日行权,股票面值为1元。2021年年末、2022年年末股票的收盘价分别为13元/股、23元/股。
资料三:2022年1月1日,之了公司将一栋办公楼转为对外出租,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6600万元;原值为5000万元,累计折旧为1400万元,剩余折旧期为10年(与税法规定一致,不考虑净残值等其他因素)。2022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公允价值为6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