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河南要闻

2021年12月23日15:00,省委宣传部举行“奋进新征程中原更出彩”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内容:介绍我省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

发布人:

朱鸣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郜义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

田海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常黎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

方强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赵璐省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主持人:

平萍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平萍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的“奋进新征程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朱鸣先生;

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郜义先生;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海涛先生;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常黎女士;

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强先生;

省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璐女士。

下面,我们先请朱鸣先生作情况介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朱鸣

新闻界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新老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壮大数字核心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全面提升数治能力。我们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抓谋划、抓跟进、抓落实,制定方案,细化措施,全力推进。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有关情况。

一、数字化基础与发展成效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化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省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拥有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和广阔市场需求,推进数字化转型具备四个较好基础。一是新基建基础较好。5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和农村热点区域全覆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二是数字产业化基础较好。2020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1904亿元、居全国第5位,大数据、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等数字核心产业快速壮大。三是产业数字化基础较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持续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由试点示范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四是数字化治理基础较好。全省建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平台和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政务服务网,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省委、省政府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必将推动数字强省建设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

二、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的目标方向

总的考虑是:将加快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性、战略性工程,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总的目标是:打造数字强省,建设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新兴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总的布局是:构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核心产业、数字融合应用、数字治理能力、数字生态体系“五位一体”发展格局。

三、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支撑举措

一是建强数字基础设施。以加快建设5G网络、改造优化宽带网络、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等为重点,优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以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和构建计算中心应用生态为重点,统筹布局数据和计算基础设施;以推进交通物流设施智能化、能源设施智能化、生态环境设施智能化等为重点,加快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5G基站达到22万个,光纤入户用户占比达到99%,数据中心机架数达到6万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达到1620GB,基本形成支撑经济社会智慧化运行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壮大数字核心产业。以软件服务、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产业、网络安全等为重点,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以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计算产业、半导体等为重点,突破提升电子核心产业;以整合利用数据资源、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探索数据交易服务等为重点,加快发展数据服务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突破10000亿元,数字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信息安全产业集群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展高地,数据资源体系和数据价值体系基本形成。

三是深化数字融合应用。以实施智能制造引领工程、工业互联网发展工程、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工程为重点,深化工业数字化转型;以构建农业物联网、发展精准种植和养殖、推广农产品数字营销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以建设智慧物流、发展电子商务、深化智慧金融、打造智慧文旅等为重点,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25年,培育建设1000个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10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农业生产数字化率达到30%以上;服务业重点领域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

四是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以加快政务网络、政务云建设和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为重点,全面建设数字政府;以构建智慧城市平台和创新城市服务方式为重点,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以完善乡村数字设施和提升乡村数字治理能力为重点,全力打造数字乡村。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利企便民的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成5个左右全国一流新型智慧城市;打造60个以上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交通、教育、健康等领域数字化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五是打造数字生态体系。以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和加快技术转化推广为重点,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以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和引进培育数字化服务商为重点,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体系;以强化关键基础设施保障、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建立网络安全机制等为重点,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力争到2025年,关键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技术成果转化机制趋于完善,突破一批“卡脖子”共性技术;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格局初步形成;多层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谢谢大家!

平萍

谢谢朱厅长的详实发布!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进行提问。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新华网记者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要支撑,请问,目前我省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发展思路是什么?谢谢。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海涛

下一步,“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把郑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契机,聚焦“补芯”“引屏”“固器”“强端”,重点做强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先进计算、集成电路等产业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迈向中高端。下步重点在电子信息细分领域形成突破:

一是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突破发展。推动郑州形成关键材料、特色集成电路设计、专用设备、封装测试链式联动发展格局,建设成为全国新兴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支持洛阳、鹤壁、新乡等地立足各自特色做强关键材料、光通信芯片、智能传感芯片等细分领域,建设一批集成电路特色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材料供给地和特色芯片制造基地。同时,继续在全省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培育产业发展生态,全力推动我省集成电路产业突破发展。

二是做优做强智能传感器产业。推进“一谷多园”加快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打造郑州·中国智能传感谷,鼓励开封、安阳、新乡、鹤壁等地结合各自产业特色、产业基础,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关键环节,加快智能传感器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建设,构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系统应用等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三是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计算生产基地。在先进计算方面发力,郑州加快发展超聚变服务器及配套产业,提升浪潮、长城、紫光产业化能力,鼓励许昌、安阳加快发展国产高端整机制造产业,引进一批元器件、关键材料、软件等配套企业,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全力构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融合应用为一体的产业生态,打造千亿级的河南省先进计算研发生产基地。

四是继续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和新型显示生产基地。依托郑州航空港区为龙头,巩固提升高端智能手机产业,提升关键配套能力,引进有机发光二极体、微发光二极管等先进显示技术及项目,大力发展机构件、显示靶材、玻璃盖板、摄像模组等关键材料和器件,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我们要支持南阳依托中光学等龙头企业,打造数字光电产业园,积极发展投影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车载镜头及模组等新型智能终端,建设南阳国家级数字光电产业园。谢谢!

中宏网记者

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郜义

谢谢提问。服务业是我省三次产业中经济体量最大、企业数量最多、就业比重最高的产业,也是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重要领域。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进程,新技术、新服务密集推出,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服务产品供给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可以说服务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应用场景最广阔、获得感最强的产业。但服务业行业间数字化水平还很不均衡,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还很漫长,特别是传统的产业和中小微市场主体还存在“不愿转、不会转、无力转”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3方面来持续推进这项工作。

一是抓重点行业。我省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工作方案、“十四五”现代服务业规划都提出了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行业和任务,既有转型步伐较快的物流、文旅行业,也包括数字渗透率相对较低的康养、社区服务等领域,我们将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应用新场景培育、引领性项目实施等方式“锻长板、补短板”,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

二是筑公共平台。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共享、智慧旅游开放、养老服务大数据等平台功能,鼓励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搭建行业性、区域性平台,通过政府补一点、引导平台让一点、企业交一点,降低中小微市场主体的数字化转型门槛。

三是育示范场景。引导推动各地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广泛开展跨境电商综试区、智慧教育示范区、智慧物流园区、钻级智慧景区、智慧社区、智慧商圈等试点,充分发挥资金、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样板企业和园区,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引领带动全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谢谢!

中国网记者

我们了解到,今年5月在全省数字乡村论坛上发布了“一村九园”建设标准。请问,目前河南在推进“一村九园”建设方面进展成效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谢谢。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常黎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河南是农业农村大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强省中,我们以数字村庄、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菜园、数字茶园、数字菌园、数字药园、数字花园、数字牧场、数字渔场等“一村九园”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要求,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产业融合进一步加快,产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有力助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

这两个案例只是全省农业数字化发展的缩影,同样精彩的亮点还有很多,请媒体朋友们到全省多走走、多看看,把更多精彩出彩的典型和经验挖掘出来,报道出来。

“一村九园”建设催生了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河南农业全面赋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慧支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我们将抢抓这一重大发展机遇,深入推进我省“一村九园”建设,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示范引领。发挥延津小麦、浉河茶叶、柘城辣椒3个国家级数字农业试点项目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形成一批推动全省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和样板。二是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抓好30个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建设,争取再创建10个示范县,推动全省数字乡村发展。三是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在“一村九园”数字化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全省农业农村标准化体制机制,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谢谢!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

省委省政府对“新基建”高度重视,党代会提出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数治能力。想了解一下,河南信息通信行业将从哪些方面来推进“新基建”?谢谢。

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强

感谢你的提问。近年来,全省信息通信业以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抓手,今年前11个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8.6亿元,持续提升网络供给和服务能力,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完备,网络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全省已建成5G基站9.71万个,居全国第5位,实现乡镇以上和农村热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截止目前,郑州直联点总带宽达到1620G,位居全国第5位,互联网网内、网间平均时延均居全国第3位。建成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河南郑州)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等3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建成1个大型数据中心中国电信郑州高新数据中心,安装服务器机架2.16万架,出口总带宽累计达到19.4T。统筹推进5G、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城市及重点乡镇区域万兆无源光网络(10G-PON)规模部署,已实现乡镇以上千兆光网全覆盖。建成洛阳、许昌、漯河、新乡、郑州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提供高效、稳定的标识解析服务。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地位初步确立。

“十四五”期间,全省信息通信业将围绕推进“网络强省”和“数字河南”建设,加快构建以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信息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备,建成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全国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有效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5G独立组网(SA)规模化部署,推进5G网络向农村热点区域延伸,加快建成覆盖广、速率高、体验好的5G精品网。“十四五”末,5G基站数量达到22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到87%。面向行业应用需求,持续开展5G虚拟专网技术和组网试点示范,争创国家5G行业虚拟专网先导区。

二是巩固提升网络枢纽地位。以质量为抓手积极推进郑州直联点持续扩容与灵活调度,持续推进互联设备升级改造和功能升级,开通优化IPv6、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同步提升配套监测系统能力,提升直联点流量智能调度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在我省建设布局,进一步提升我省在国家互联网顶层架构中的地位。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争取在郑州增设国家通信出入口局,提升国际信息通信服务质量。

三是全面部署千兆光纤网络。加快“千兆城市”建设,持续扩大千兆光纤网络覆盖范围,推广实施光纤到房间、到桌面、到机器。大力推进千兆网络应用创新,打造典型行业千兆应用模式示范。

四是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开展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推动IPv6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发展,支持在金融、能源、交通、教育、政务等重点行业开展IPv6+新技术试点以及规模应用,积极申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IPv6单栈应用试点,增强网络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五是推动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推动郑州、洛阳等加快建设超大型绿色数据中心集群,打造中部数据中心高地。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推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依托河南的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协同联动,推动数据中心集群化发展。强化现有数据中心资源整合,有序发展规模适中、集约绿色、满足本地算力需求的数据中心,按需部署边缘数据中心。

六是打造全面互联的工业互联网。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与工业企业对接合作,利用新型网络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建设改造工业企业内网,面向重点行业打造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标杆和5G全连接工厂。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支持郑州、洛阳、新乡、许昌、漯河等市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高水平推进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

数字化转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战略方向,数字化治理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请问省大数据局是如何运用大数据助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谢谢。

省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璐

谢谢你的提问,也感谢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河南大数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决策部署,省大数据管理局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重点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推进制度和基础建设,强化治理支撑

研究制定《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及实施方案、《河南省政务云管理办法》等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大力推动省大数据中心、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数字化治理筑牢基础支撑。

二、强化大数据赋能,提升治理水平

(一)推动数据归集共享。数据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省大数据局把数据归集共享作为核心工作强力推进,目前已组织49个省直部门编制数据目录2334条,可调用数据量达142亿条,制作504类电子证照共2.24亿张,实现电子居民身份证明、驾驶证、行车证、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书等高频电子证照的跨业务应用。

(二)积极创新监管方式。搭建“互联网+监管”系统,累计接入市场监管、卫健、人社、应急等12个部门和各地市的19个监管业务系统,在农民工欠薪、外卖食品安全、冷链运输、长租公寓及预付卡消费商家失信行为等领域,积极开展风险预警监测,取得了初步成效。我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在2020年度全国同类平台建设调查评估中位居第一梯队。

(三)深入推进数字战疫。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省大数据局集中攻坚,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一是积极组织区域协查。汇聚省内公安、卫健、通信等各方数据,迅速比对、分析、补全并下发各地市开展协查,7月30日以来,累计接收核查国家区域协查专班下发数据551批次363万条,助力快速精准判定涉疫人员,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二是做好“健康码”管理工作。与国家健康码平台打通,实现全国各省互认,牢牢筑起疫情防控的“数字围栏”和“电子防线”,累计为6268万群众提供健康码应用服务19.5亿次。三是加强涉疫数据汇聚应用。开发上线“核酸检测数据平台”,全省537家有资质的核酸检测机构已全部接入平台,统一汇聚核酸检测结果数据34亿条,在为群众出行提供无纸化证明,为风险人员提供转码依据,以及实施流调溯源、排查管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创新应用场景,优化政务服务

(一)打造“跨域通办”新品牌。打通40个省级部门业务审批系统和所有省辖市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商品房预售许可核发、高新科技企业认定等800个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与21个省(区、市)的80多个县市区开展协作,实现公司设立登记、食品小经营店登记等576个事项“跨省通办”。

(二)推出“豫事快办”新场景。以“少填、少报、少跑、少等、易办”为导向,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优化重组,实现“新生儿出生”等194个群众眼中的“一件事”集成快办。全省零跑动、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90%以上,办件时限压缩比达75%。

下一步,省大数据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运用大数据持续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再见。

THE END
1.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养猪也有“科技活儿”,猪舍也拥有“智能管家”!养猪虽然是传统行业,但如今其中蕴含的科技含量不容小觑。记者30日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了位于河南内乡县的牧原食品有限公司。在这里,多栋现代高楼拔地而起,猪成为了这些楼房里的“住客”,其居住环境更实现了科学化管理:空气经过四层过滤系统才能进入猪舍,空气质量接近ICU病房;智能饲喂系统让猪吃上定制http://www.ha.chinanews.com.cn/news/toutiao/2024/1230/57724.shtml
2.牧原股份:智能化养猪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的目标是智能养殖。”张明川说,传统养殖要升级,背后离不开科研支撑,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软硬件技术,搭建智能化、数字化养殖平台,可以不断优化猪舍环境,提高猪群健康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如今,牧原的工作人员有4万人是大学毕业,将近7000人从事智能研发与应用工作。” https://www.yangzhu360.com/qiye/20240617/770354.html
3.牧原公司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的养殖模式,形成了集我国前三养殖企业() A.温氏 B.正邦 C.牧原 D.正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新工厂的全生命周期中,采用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预测与改进。()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采用BIM技术,按照()的原则,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流程,建立以BIM为中心的项目管理模式。 https://www.xilvlaw.com/souti/waimao/3pb6m63r.html
4.最新整理48个即将出事和崩盘跑路的平台DefiAI可以自行筛选币兑池,用户可在DefiAI完成智能化存款,借贷,杠杆挖矿,跨链挖矿,抓取头矿, 自动复利等一系列Defi行为,DefiAI严格的风控机制, 在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的同时产生超高复利收益。全程均有AI+智能化操作,无需任何人为干预。 看着一堆区块链专业术语,但实际类似于P2P和区块链挖矿的结合体。 http://cnds360.com/headlines/7687.html
5.物联网云平台智慧云平台智慧云行业赋能云平台数字菜园云平台案例,数字果园平台案例 数字菜园云平台案例包含了果园智能监测系统,茶园智能监测系统,牧原养殖监测系统,产品供需监测系统等模块,实时监测数据。 智慧农业大棚物联网平台案例 智慧农业大棚物联网平台_农业大棚物联网平台_精讯畅通 智慧农业大棚物联网平台包含了农业溯源,水肥一体化监测,大棚管理,视频监控等http://farm.jxctdzkj.com/iotcloud/index.html
6.第四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14:00 智能装备技术助力楼房养猪生产 李彦朋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总监 14:30 楼房猪舍的再认识 林长光 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福建光华百斯特集团董事长 15:00 楼房猪舍的通风及智能化控制 金 鑫 青岛科创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 16:00 扬翔楼房猪场防非与运营实践 https://cssc.bomeeting.net/Content/2036
7.亿欧商厨智能化服务商“厨芯”已完成超过 2.3 亿元 B 系列轮融资,本轮由蓝图创投领投,前美团 COO 干嘉伟、和君资本等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张城市网络。 厨芯成立于 2016 年,主要为餐饮门店后厨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选择从“联网商用智能洗碗机”这个品类切入市场。比较特别的是,厨芯并不像传统后厨设备厂商那样只做售卖https://www.iyiou.com/news/20200103121485
8.牧原股份平台开启新模式自繁自养生猪养殖模式:牧原股份采用“自繁自养生猪养殖”的一体化模式,即企业自建养殖场,统一采购饲料和疫苗,集中进行种猪育种、扩繁、猪苗培育和生猪育肥等全部生产环节。这种模式有助于公司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智能物联网平台:牧原股份深度融入科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https://blog.csdn.net/2401_84109346/article/details/143104961
9.小柱工程(原:一田资源网),工程建设分享工程项目汇总项目名称:清原满族自治县鑫合顺白羽鸡养殖场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台安县兴达养殖场年出栏120万只肉鸡项目 项目名称:瓦房店钰凤肉鸡养殖场项目 项目名称:孟村回族自治县牛进庄乡标准化肉羊养殖示范小区项目 项目名称:沧州***畜牧有限公司王槐庄高效化养殖小区项目。 http://www.yingdodo.com/html/news/20224784941.html
10.超170万套设备!牧原:目标成为中国一二三产全备的农业产业互联网“其次通过构建物联网,结合行业数据,搭建企业的大数据平台,最后结合牧原云统一对外提供服务,从服务全球猪肉食品链到服务社会,成为中国一二三产全备的农业产业互联网企业!” “当前牧原智能化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成本投入期,更多的是一些尝试探索和初步的应用,接下来要快速把这些成本投入转化为利润提升,进一步降低成本。”张https://xueqiu.com/5636485254/251253423
11.牧原股份:凭借科技创新优势,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养殖产业链化养殖产业链,让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牧原股份具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实力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考察牧原技术创新成果时,曾对牧原技术创新实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了技术人才的引进和投入,积极拓展科技创新合作平台,重点建设数字化养殖云平台、数据分析平台、智能化控制系统、新型养殖https://www.yxfsz.com/view/1661671910520492033
12.内蒙古农业大学智慧就业平台生猪养殖疫病净化项目: 例:病毒病(蓝耳)、细菌病(支原体、萎鼻、回肠炎、胸膜肺炎) 智能化项目: 例:养猪智能化、饲料智能化、屠宰智能化、物联网 环保一资源化利用项目: 例:粪水净化、沼液资源化利用+现代化农业种植项目 企业数字化管理项目: 例:生产管理数字化、肉食流程变革与数字化、战略规划、肉食ERP、绩效https://imau.nmbys.cn/campus/view/id/24321/mark/imau
13.智能养猪大数据平台有哪些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1、智猪科技猪联网平台;2、牧原智能养猪系统;3、猪展会大数据平台;4、雏鹰农牧智能监控平台;5、农信互联智能养猪平台;这些智能养猪大数据平台通过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养猪全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以提升养殖效率和效益。智猪科技猪联网平台不仅提供实时数据监控、环境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1018/
14.智慧养殖及屠宰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docx人管住车,把住料看住猪,关注邻物防,人防,智能分析相结合三进一出,五级防护,八面控制养殖场办公室养殖场办公室干更衣室净区传统区域污区6干更衣室净区传统区域污区654.14321分布式视频监控集成管理平台,通过远程客户端让管理者无需进入养殖场,随时实地通过网络即可实时掌握动物活动情况与养殖场安防状态,实现托管式养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3431425.html
15.第三届(2024)畜牧业数智化大会在南昌召开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部经理胡义勇作《生猪产业智慧化生产实践》的报告 北京沃德辰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爱巧作《智慧蛋鸡,打造家禽新质生产力》的报告 河南万华畜牧设备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刘圆作《大数据管理平台在智能养殖设备中的应用》的报告 https://info.caaa.cn/html/info_hd/info_fhyw/2024/0520/250.html
16.融通牧原(简阳)公司2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全产业链项目正式投产简阳生猪养殖项目采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猪舍建设标准化、环保处理资源化、养殖饲喂自动化、生产管理智能化”的养殖产业化体系,通过数据挖掘和应用,实现智能环控、智能饲喂、AI头像估重等功能,助力生产一线海量信息实时上传云端,后台及时掌握各场运营状态,促进项目全产业链智能化管理运营http://w.sndy.org.cn/show-23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