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智慧化养殖,让鲜活水产“跃”上餐桌

当前,肉质紧实、口感爽脆的脆鲷鱼广受市场好评,迅速成为家庭餐桌上的新宠。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爆款鱼产品的养殖竟然会和集装箱产生联系,这似乎不可思议,但在广东江门,就有这么一家企业,凭借集装箱核心制造技术,搭载先进的水产养殖系统,实现了智慧化养殖。

拥有“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的养殖池

近几年来,中集集装箱板块依托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导向,立足“集装箱+”新发展的驱动平台,依托新会中集原有优势,将多年积累的水处理集成装备技术应用到渔业领域,采用“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投资2000万元打造了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并于2022年9月正式成立中集渔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渔业”)。这意味着中集“集装箱+”正式延伸至现代渔业领域,并推动传统渔业产业链向更加高效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让高密度高质量养殖成为可能

比起传统养殖业,中集“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又有哪些优势呢?

据了解,中集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共分为二期,现均已投入使用。目前主要以研发试验为主,一期占地面积约18亩,其中养殖区域包括8个养殖池及源水/尾水处理区,养殖水体合计2400立方米。二期占地面积约为10亩,全部为养殖区域,包括24个养殖池,养殖水体合计2400立方米。整个基地养殖水体容积相当于11个标准游泳池的容积。走进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高1.5米、宽10米的巨大养殖池,每个池子里鱼量约为1.5万斤。清澈的鱼池中,一条条生猛的鱼儿在清波中畅游,基地采用“集装箱+养殖”的现代化养殖技术,将鱼儿转移至环境舒适的养殖池里生长,不再“靠天吃饭”。

养殖池中生猛跃动的脆鲷鱼

一般来说,鱼肉品质优劣,取决于养鱼的环境和水质。传统方式养鱼,常在池塘、湖泊中进行养殖,水质含有腐殖质,滋养各类浮游生物,且水中残饵、粪便无法排解,因此出产的鱼类带有浓重的土腥味,严重影响肉质口感。

“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可有效破除这一传统行业痛点。其中,内循环系统可将污染程度较低的养殖水进行净化,形成高溶氧的洁净水,最后投入养殖单元中用于养殖;外循环系统可对污染程度高的养殖废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循环回收利用,避免直接排放造成的养殖污染,过滤的鱼粪还可作为有机肥料浇灌基地农田,实现绿色养殖、生态养殖。

通过内外“双循环”系统,可严格监控水体中的药残、农残、重金属等影响鱼类品质的污染物,实现养殖水体实时净化,养出来的鱼无抗生素、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并且肉质清甜没有土腥味。该系统换水率低,可在土地短缺、水资源不足或非淡水养殖的地方实现养殖作业,特别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鳜鱼、石斑鱼、加州鲈鱼等中高价水产品。“有了内外‘双循环’系统,我们养出的鱼产量更高,肉质更鲜美,更绿色健康!”黎泽深说道。

以脆鲷鱼的养殖为例,“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可以实现脆鲷鱼的最低养殖密度为60公斤/立方米水体,是传统养殖密度的15-20倍。相比传统土塘养殖,周期大大缩短,养殖次数年均可达4-5轮,若搭冬棚,可达6-7轮。按此测算,中集渔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脆鲷鱼年产量可达120万公斤,较传统土塘养殖模式产量(按亩产2500公斤,一年3轮计算)提高15倍以上。

数字化养殖平台,让养殖智慧化、标准化、智能化

除了“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之外,该基地拥有“智慧渔场数字化平台”,整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信息技术,可实现全方位的作业标准化、管理数字化、决策智能化以及全过程可溯源,以数字化为高质量养殖全面护航。

智慧渔场数字化平台

黎泽深介绍,该平台包括六大模块:

第一模块是水质实时检测模块,可通过传感器可实时准确检测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处理,精确化实现“好水养好鱼”。

第二模块是精准饲喂模块,通过自动计算饲料投喂量,采用自动投喂机器人,实现高效精准投喂。

第三模块是溶解氧模块,通过多套设备,保障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供氧,让鱼儿吸足氧气。

第四模块是溯源系统,使养殖水产从入池到出池都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程序,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保健品等均会在后台自动记录,做到全程跟踪,确保产品绿色安全,无抗生素、农药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可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最后两个模块是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模块和视频监控模块,可对运行设备以及生产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有序生产。

黎泽深说:“我们使用智慧渔场数字化平台这一‘黑科技’,让养殖彻底告别‘靠天吃饭’‘凭经验养鱼’这种传统方式,真正实现了智能精确、品质高端、绿色健康的现代化科学养殖,我相信,这将成为未来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未来,中集渔业将依托装备制造优势和科技创新,完善全产业链运营,精耕养殖系统及装备研发制造、水产养殖运营、饲料研究、活鲜流通、水产品预制菜生产销售等领域,以高科技赋能,为渔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智慧渔业渔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与休闲渔业呈现互融互促局面,既促使渔文化在新时期焕发生机,又为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源泉活水。水产养殖发展空间拓展也为休闲渔业发展提供新机遇,大水面渔业、深远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盐碱地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成为休闲渔业创新发展的广阔平台。https://www.agri.cn/zt/2024/zhyy/zxdtzhyy/202409/t20240920_8672517.htm
2.科研平台资源节约型水产养殖装备与工程技术;渔业节能技术与应用;渔业安全生产保障装备与工程技术;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及养护装备与工程技术 研究平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水体净化技术与系统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检测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功能实验室 中国水产http://www.fmiri.ac.cn/kjcx/kypt.htm
3.祥盈水产平台200余人齐聚文昌!共同探讨水产种业发展本次会议主题为“水产种业智慧养殖高质量发展”,会议设置主会场以及“水产遗传育种”“水产养殖与渔业设施”“饲料营养与疾病防控”三个分会场,为专家学者、研究生与企业搭建对接与合作平台,以及交流与展示的机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健主持本次活动。记者李昊摄 https://blog.csdn.net/2401_87968486/article/details/142853016
4.智慧水产云服务平台8月份气温不稳定,对于水产养殖谨防不少寄生虫的发生。今天我们要讲的一种寄生虫病在鱼虾蟹养殖中都会发生,且发病周期长。每年的7-11月是此病的高发期。特别是河蟹和虾,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 鱼虾蟹类各阶段都能感染的一种寄生虫病2019-06-03 12:10:34 http://www.fisherycloud.com/index/
5.2022年中国渔业商业模式简析,新零售冲击,稻渔智慧等养殖模式国联水产产业链 资料来源: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公司+养殖户”模式典型案例分析—獐子岛 獐子岛渔业集团在“公司+养殖户”模式的基础上,打造的“公司+政府+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养殖户”模式,由政府搭建平台助推改革;由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金融机构为养殖户提供资金便利;獐子岛集团通过管理将养殖户组织起https://www.360doc.cn/article/78292537_1081015772.html
6.智慧渔业,智慧渔业一体化管控平台,农场增收基站,遥感探针,智农Y30智慧渔业 智慧水产养殖解决方案,适用于室内塘口养殖、室外塘口养殖、室外大水面养殖等场景,可运用于鱼类、虾类、贝类、蟹类、鳖类等水产作物养殖过程,旨在助力水产养殖日常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提升水产养殖过程的精准化、精细化、便捷化、高效化;涵盖环境监测监控、指标异常告警、智能远程控制、掌握设备状况、https://www.agrmeta.com/product-scheme-Fishery.html
7.“大食物观”里的产业升级提质提效助力水产品有效供给——中国随着我国水产品市场供应不断充足,不少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始推出水产预制菜,延长水产养殖的产业链。 在山东荣成,渔业资源丰富,海带、鱿鱼等海产品的总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为进一步提高海产品附加值,荣成不少企业,瞄准了海洋预制菜这一新的经济赛道,抢先布局了海洋预制菜产业。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303/t20230323_14405939.htm
8.智慧水产养殖解决方案精讯畅通智慧水产养殖管理平台,能对养殖环境、水质、鱼类生长状况、废水处理等进行全方位管理、监测;利用环境监控调节、资源整合、数据集成化管理以及农业营销社交等服务,提升水产养殖业发展效率,实现渔业养殖的提质增效http://agri.jxctdzkj.com/case/scyz/527.html
9.智慧渔业管理系统智慧渔业app智慧渔业平台渔业助手推荐理由:宁波智慧海洋渔业软件下载,这是一款专业专属渔业的管理办公软件,宁波智慧海洋app以大数据云平台为基础,更加高效安全的为用户服务,欢迎下载! 华农动康appv1.0 安卓版生活实用 / 2021-07-22 / 27.5M下载 推荐理由:华农动康app是一款专为水产养殖户服务的在线咨询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在线咨询有关水产养殖方面https://www.qqtn.com/key/zhyyuye/
10.智慧渔业:数字化变革下的未来之路北斗产业资讯平台在数字化变革的推动下,智慧渔业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智慧港口和渔业示范区的建设为渔业提供了先进的养殖设施和管理模式,推动了智慧渔业的示范和推广。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还催生了智能水产养殖解决方案的创新,如远程监控、智能喂食和智能水质调控系统等。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益,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https://www.qxwz.com/zixun/094908433
11.金农水产信息网中国水产信息网络平台11个水产品牌入选!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公示 . 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与中国海警局南海分局就推进海上渔业执法协作开展会商 . 农业农村部发布《现代设施渔业建设专项实施方案》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推进牛蛙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农业农村部对渔业安全工作进行再部署持续深入全面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http://www.aquainfo.cn/
12.水产发展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智慧渔业水产养殖模式探讨水产养殖水产发展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智慧渔业水产养殖模式探讨、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提升措施分析….doc,水产发展课题研究论文(五篇) 内容提要: 1、智慧渔业水产养殖模式探讨 2、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提升措施分析 3、水产加工引起的水色异常环境监测分析 4、水产养殖创新人才培养校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028/6034235130004034.shtm
13.海威2号海洋牧场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提高我市养殖设施与装备水平,推广并应用自动饲喂、环境调控、产品收集、疫病防治等设施装备,提高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单位水体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发展休闲渔业,对传统渔业生产场所进行生态化、景观化、休闲化改造,发展观光渔业、渔事体验、休闲垂钓、科普教育、文化健康http://www.havwii.com/hw2h.html
14.现代海水养殖模式——流动的“深海粮仓”作为最先进的可移动养殖管控平台,近年来养殖工船在一些先进的水产养殖国家兴起。养殖工船改变了传统渔业产业模式,将海洋养殖从近海拓展到深远海,同时解决了传统深水网箱养殖不可移动的弊端,通过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渔业养殖转型升级问题,还可以缓解近海养http://aoc.ouc.edu.cn/2024/0301/c15171a455605/page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