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地龙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本规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承担的科技部重点支撑项目“砂仁等5种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提出,并归口科技部。

本规程起草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博罗先锋药业集团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薇、喻良文、吴文如、裘建社、徐鸿华、赖小平。

第一章

总则

1.1范围。

1.1.1本规程规定了广地龙(参环毛蚓)养殖环境、适宜条件、养殖管理、采收和初加工、质量要求、药材质量标准与检测以及包装、贮藏和运输。

1.1.2本规程适用于广地龙(参环毛蚓)的标准化养殖。可在广东和广西等省区使用。

1.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有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1992)。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第二章

产地自然条件

2.1生长适宜区根据广地龙(参环毛蚓)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广地龙适宜区位于东经108°33’~119°36‘,北纬21°11’~24°8’的范围内的南亚热带地区,具有温暖潮湿、光照充足等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特征。

2.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5.1~1959.9h,年太阳总辐射量105.3~109.81kacl/cm2,年均降水量1689.3~1876.5mm,年平均气温21.4~21.8℃,无霜期在320天以上。土壌要求排水良好,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沙质壤土。2.2环境质量。

2.2.1空气环境。广地龙(参环毛蚓)养殖的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1996)二级标准规定的要求。2.2.2水质。广地龙(参环毛蚓)养殖用水质应符合(GB5084-1992)国家农田灌溉水质二级标准规定的要求。2.2.3土壤。广地龙(参环毛蚓)养殖用土壤质量应符合(GB02305-1995)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规定的要求。2.3适宜条件。

2.3.1光照。广地龙(参环毛蚓)养殖环境需自然光照的8%~12%。

2.3.2温度。广地龙(参环毛蚓)生活的温度范围为8~32℃,繁殖温度为15~28℃(最适繁殖温度为20~24℃),气温在10℃左右时,生产的蚓茧个体小,每个蚓茧只孵幼蚓1条,孵化率仅847。;0℃时进入休眠状态,停止生长和繁殖;土温超过34℃4~6h则全部死亡。

2.3.3土壤水分。广地龙(参环毛蚓)生活的土壤水分要求保持在18.2%~24.6%。

2.3.4土壤PH。广地龙(参环毛蚓)生活的土壤州要求保持在3.7~5.5。

第三章

物种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3.1本规程所适用的广地龙为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perfillm(E.Perrier)。

3.2动物形态特性。体大型,长115~375mm,宽6~12mm,118~150节。身体前端背面呈紫灰色,后部色稍浅。背孔自11/12节间始。环带(生殖带)在14~16节,无刚毛。环带前端刚毛粗而硬,末端发黑,背、腹面刚毛的距离均较宽。雄孔1对,位于18节腹面两侧的小突起上,外缘有数环绕的浅皮折。雄孔突的内侧、刚毛圏的前后各有10~20个小的乳头突,排成个横列。受精囊孔2对,位于腹侧7/8和8/9节间沟内1个椭圆形突起上,在孔之内侧节间沟前后约有10个小乳头突,也排成1~2个横列。与孔距离远处无此类乳突。盲肠简单,或腹侧有齿状小囊。3.3生物学特性多生活在近水、土壌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在深度为10~20cm的多腐殖质的潮湿泥土中,以菜园、耕地、沟渠边数量最多。广地龙为夜行性动物,白天多潜伏在泥土里,夜间才到地面活动。以各种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如粪肥、动物尸体、果皮、腐叶等,食性很广,属杂食性动物。

第四章

养殖管理

4.1养殖池要求。参环毛蚓养殖池可直接挖坑或砌砖池,深度一般为50~60cm,面积根据需要与场地条件而定,再在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引入健康蚯蚓,上面铺一层10cm厚的土壤即可。

4.2蚓种采集。采集生产性状较好的野生参环毛蚓或巳驯养成功的参环毛蚓,作为养殖和繁育优良品种之用。

4.3饲料的处理和发酵。参环毛蚓对食物要求不严,凡无毒的有机物经发酵腐熟后均可供作饲料。如秸秆、杂草等有机物应先除去金属、玻璃、塑料、砖石或炉渣等,再经适度粉碎,加水混合均匀(含水量控制在45%~50%),堆成梯形或圆锥形(高1~1.51m0,外周覆盖草帘或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发酵。经4~5天开始发酵,料温上升到45℃以上,最高达60℃,再经15~20天温度逐渐下降。这时翻堆1次,再如上堆放发酵。检查PH,经测试如无不良反应方可应用。

蚯蚓的主要营养指标是碳素率(即碳氮比),即相当于畜禽营养需要的能量蛋白比,故饲料中一定要保持一定碳元素。蚯蚓饲料配方可按粗蛋白12%~14%、粗脂肪2%~2.8%、粗纤维2%~5.7%、粗灰分3%~4%、可溶性无氮物23%~29%、水46%~54%的比例参考配制。蚯蚓不喜吃酸、咸、苦、辣饲料,喜吃甜味食物(如香蕉皮、水果皮等)。注意不能喂味臭变质的饲料,否则可致蚯蚓中毒死亡。

4.4饲料的投放方法与注意事项。可将人工饲料和细土混合或分层投放,亦可将人工饲料做成饲料团投放。投放时,可采用轮换堆积法、表面或侧面添加法投放。其投给量可用蚯蚓数来参考控制,如1万条喂饲量可为每天40kg。投放饲料应少量多次,不断补充,以充分满足蚯蚓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投放次数过少,每次投料太多,可使饲料腐烂,导致浪费。更不能投放恶臭味和黏滞不疏松的人工饲料。

4.5交配。蚯蚓性成熟后(出现生殖环带)即可进行交配,目的是将精子输导到配偶的受精囊内暂时贮存,为日后的受精过程做好准备。一般多于夜间在饲养床表面进行交配。它们的前端互相倒置,腹面紧紧地黏附在一起,各自将精子授入对方的精囊内。经过1~2h,双方充分交换精液后才分开。精液暂时贮存于对方的受精囊中,7天后开始产卵。

4.6排卵。排卵时,蚯蚓的环带膨胀,变色,上皮细胞分泌大量分泌物,在环带周围形成圆筒状卵包,其中含有大量白色黏稠的蛋白液。此时,卵子从雌性孔排出,进入蛋白液内。排卵后蚯蚓向后退出,卵包向身体前方移动,通过受精囊孔时,与从囊中排出的精子相遇而完成受精过程。此后,卵包由前端脱落,被分泌的黏液封住包口形成卵茧(或称蚓茧),遗留于表面至10cm深的土层中。表土层空气充沛,湿度适宜(50%~60%),腐殖质丰富,有利于卵茧孵化和幼蚓生长发育。

4.7蚓茧特征。参环毛蚓的蚓茧为米粒状、咖啡色。

4.8蚓茧孵化条件。蚓茧的孵化,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4.8.1温度起点温度为8℃,20℃以下孵化率可达70%;25℃以上孵化率降为30%。高温不利于孵化。

4.8.2湿度。饲养床最佳含水率为28%~30%,要求上松下湿不积水,床面宜盖秸草保湿。若含水率低于20%,卵茧干據,孵化率显著降低。

4.8.3通气。如养殖床的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0%,会影响幼蚓出壳,成活率低。为此,孵化期的饲养层宜薄不宜厚。

4.8.4基料。蚯蚓适宜在原基料孵化,切勿随意变更饲料成分。为便于幼蚓破壳和觅食,前期宜釆取块状或条状加料法。基料厚度宜为15~20cm,PH为6~7。

4.9蚓粪与蚓茧的分离。

4.9.1饵诱法。当养殖床饲料基本粪化后,停止在表面加饲料,而在其一侧加饲料以诱蚯蚓钻入新的饲料,待绝大多数成蚓诱出后,将老饲料及粪粒、蚓茧等清出到孵化床依法孵化,再将老床两侧钻入蚯蚓的饲料合并继续养殖或采收即可。

4.9.2羌刺激法。利用蚯蚓怕光特性,用较强光照已基本化的养殖床,使蚯蚓钻入下层,再用刮板将蚓粪和蚓茧一层一层地刮下,并移入孵化床依法孵化,老床刮到最后,蚯蚓集中于底面,再加新饲料继续养殖或釆用即可。

4.10提纯复壮。将性成熟并已交配的种蚓放入特制的饲养箱内,产茧后15天,把种蚓以光照法与基料彻底分离,蚓茧则自然剩留于基料内。然后将不同饲养箱内的蚓茧均匀混合并充分搅拌,从而大大减少近亲繁殖的几率。

第五章

主要病害、天敌的防治

5.1在饲养中,如饲料过酸会引起蚯蚓疾病。其症状为生殖带红肿,全身变黑,身体缩短,出现念珠状结节,死亡或自溶。防治方法:经常检查饲养床,若发现病害,应及时调整PH至中性。适当通气,在饲料中加碎稻秆或麦秆,以增加料隙间的空气。即使在冬季,也要进行短时通风,以保证蚯蚓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防止强光照射。同时可施放禽用抗生素灭菌。

5.2饲养中,尚要防范蚯蚓天敌(如鼠类、螨类、蚂蚁、青蛙、蜈蚣、蜘蛛、蠼螋、寄生蝇及蛇等)侵袭危害,但要防止施用农药,以免杀伤蚯蚓。

第六章

采收与初加工

6.2蚯蚓的釆收方法。有诱捕法、红光夜捕法、光照驱捕法、水驱法、电驱法、挖取法等,可结合实际情况选用。目前广东博罗养殖基地采用的是挖取法。

6.3初加工。将捕捉的蚯蚓用草木灰、木屑或米糠拌和,去除体外黏液,然后用小锥将蚯蚓的一端钉在木板上,用手拉直蚯蚓,以刀或剪子从头部至尾部剖开,刮去腹内泥土,摊平贴在竹竿、芦苇茎或其他物体上晒干。若遇雨天,亦可采用铁锅加热焙干。具体做法是铁锅扣放,下用柴或煤加热,将巳剖开去泥杂的蚯蚓贴在铁锅底四周,待受热翘起后取下。一般铁锅温度应控制在100℃左右,不能过高,否则影响其质量。取下的蚯蚓,应及时清除黏附的杂质等残留物,并注意防止回潮,晴天时仍需彻底晒干。6.4商品规格。广地龙商品均为全开统庄,不分等级。6.5质量要求。广地龙以条大,干燥,剖开,摊开成条,无泥沙,棕褐色,无臭味者为佳。

第七章

质量标准及检测

7.1抽样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企业标准和购销合同,按每批件数的1%随机抽检样品。

7.2药材质量标准。

7.2.1水分不得>12.0%。

7.2.2总灰分不得>10.0%

7.2.3水溶性浸出物不得<16.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指标。

7.2.4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三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指标。

第八章

包装、贮存及运输

8.1包装。

8.1.1选用不易破损的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包装物,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以保证药材在运输、贮藏、使用过程中的质量。

8.1.2发送中药材必须有包装标签,标明药材品名、产地、釆收日期及注意事项等。

8.2贮藏。选择通风、干燥、无污染的环境作专用仓库,并采用控温、控湿技术,防止霉变和虫蛀。

8.3运输。运输工具应有通风设备,防止日晒、雨淋、潮湿、损坏、污染。

THE END
1.广东龙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龙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内专业养殖、购销、加工广地龙药材的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据公司负责人卢总介绍,广东龙耀农科从2017年起在两广地区开展人工养殖广地龙,并大获成功,已进行大规模技术推广,在麻章区乌塘村等多地建立了养殖基地约100亩,年收入近500万http://www.gdlongyao.com/
2.梅州大埔广地龙规范化养殖基地揭牌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派驻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获悉,广药集团的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与梅州市地之龙种养殖有限公司近日正式签订共建广地龙规范化养殖基地合作协议,“广药集团广地龙(梅州大埔)规范化养殖基地”也正式揭牌。 据介绍,去年以来,广州市派驻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充分深入调研,积极争取http://www.gd.xinhuanet.com/20231201/c8a7654c03654e81b04680184f51cd47/c.html
3.龙圩区大坡镇坡头村生物医药广地龙特色养殖产业加工基地项目咨询该项目请拨打:400-006-6655 项目概述:龙圩区大坡镇坡头村生物医药广地龙特色养殖产业加工基地项目 于2024-06-30 由采购与招标网收集、整理发布,请感兴趣的施工方、设备及材料供应商以会员身份登录进行查看。 值得信赖的品牌 为配合政府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及规范公共采购市场的需求,于1998年在https://www.chinabidding.cn/xmxx/nkR-DG.html
4.龙圩区大坡镇坡头村生物医药广地龙特色养殖产业加工基地项目以上信息格式为标准模板,因信息源的原因,登录后所显示的部分信息可能无法提供以上项目的详细内容,敬请谅解。 建设内容 *** 部分为隐藏内容,查看详细信息请 项目代码项目名称法人单位备案部门备案状态备案时间 ***-***-**-**-***龙圩区大坡镇**村生物医药广地龙特色养殖产业加工基地项目国晟环保投资(**)集团**https://guangxi.zhaobiao.cn/approved_v_18047455_o.html
5.昌江石碌镇鸡心村发展广地龙特色养殖产业市县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君 通讯员?杨萍)近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鸡心村广地龙养殖基地,十余名村民正将第一批广地龙苗投放在田埂里。今年以来,鸡心村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盘活撂荒地,与公司合作,引进广地龙养殖,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此前,为了解决耕地撂荒的问题,鸡心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两委”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sxian/202410/e1e0a2c382644037beb38aafab5bee4c.shtml
6.乡村振兴看广西桂林临桂:广地龙人工养殖特色产业促振兴经过一年的探索,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成功引进广地龙(蚯蚓)人工养殖项目,创造性地采取“蚯蚓+丝瓜”套养模式,培育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在桂林临桂区中庸镇华境村委广地龙(蚯蚓)繁殖育苗养殖基地,项目负责人于连生向记者展示了基地里广地龙的长势情况。广地龙是一种体形较大的蚯蚓,成品体长25https://vod.gxtv.cn/article/detail_7eef3b9e69784b5187d59cc4ade3fee2.html
7.泥土里“淘金”蚯蚓“钻”出致富新路南方+在很多人印象中,蚯蚓是钓鱼常用的饵料。在白渡镇创乐村,有人把蚯蚓做成了产业,而且收入颇丰,生长在泥土里的广地龙“钻”出了致富大产业。 在白渡镇创乐村的广地龙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忙着用设备收捕蚯蚓,在微电流的刺激下,一条条蚯蚓纷纷从地里钻了出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4/17/c7575775.html
8.势学院动物研究所助力廉江市广地龙养殖技术发展近日,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织广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赴廉江市良垌镇南桥村与元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广地龙养殖基地,用科学技术服务广地龙繁育,助力乡村振兴。 “广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挂牌 特派员团队在元恒农业科技公司举行“广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挂牌仪式,并结合广地龙养殖基地情况讲解了包括养殖基质https://www.gdas.gd.cn/yxdt/t14151.html
9.养“地龙”有“钱”景尤其是当天参观了北流市飞凤种养专业合作社建在西埌镇平山村的广地龙养殖示范基地后,参训人员对发展广地龙养殖充满了信心。(陈军) 原标题: 养“地龙” 有“钱”景https://gxylnews.com/xwk/yl/202309/t20230925_646439.html
10.广东广州参状远盲蚓价格行情走势广东蚯蚓产地直发广地龙 人工养殖 大量现货 欢迎老板洽谈合作 100斤起售广东 ¥17.50/斤 广地龙 100斤起售安徽谯城区 ¥130/斤 【实力热卖】广地龙蚯蚓 基地养殖技术 可视频看货保质保量 1人买过广东麻章区 ¥28/斤 【牛商推荐】广地龙种苗 蚯蚓种苗 基地直发可提供养殖技术 https://www.ymt.com/hangqing/chandi_detail-20068-495153-319
11.新快报■驻茶阳镇工作队在广地龙养殖基地了解广地龙生长情况。 ■第二批驻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工作队合影。 ■95后青年饶嘉达回乡创业,利用电商发展茶阳特产——茶阳腌面。 ■驻茶阳镇工作队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茶阳镇多所学校提升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 今年7月,由广州市公安局牵头,市民政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https://ep.ycwb.com/epaper/xkb/h5/html5/2024-11/08/content_2573_675254.htm
12.小蚯蚓拉动乡村振兴大发展东兴市广地龙(蚯蚓)专业养殖基地负责人 唐尚宇:广地龙体内提取的蚓激酶所制成的药物,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养殖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收益也非常快,三个月即可收成1次,年亩产能达到2000-2500斤鲜品,利润可达2~3万余元,每亩种苗只需要一次投放,5年内不需要再进行投放。 http://cms.fcgtvb.com/posts/2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