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下旬至今,猪价上涨在全国各地已经持续4个多月了,并且有一直涨下去的势头。一年盈利,一年保本,一年亏本,这始终是中国生猪养殖业一直难逃的周期性怪圈。自2012年以来,中国生猪养殖业更是迎来史上最长亏损“猪周期”。而本轮猪价上涨似乎又是周期的重演。那么目前养猪户的效益是否有改观了呢?来看记者在河北的调查。
河北:生猪价格破9养殖户一头猪净赚五百
刘树波在河北省沧县经营着一家年出栏量近万头的规模养猪场,记者来到时正赶上当地生猪经纪人前来收猪,虽然已经是多年的合作关系,但是谈起价来,他们也不愿意做丝毫的让步。
刘树波表示:“5月5日猪价6.95元/斤,5月16号猪价7.2元/斤,6月28日猪价8.25元/斤,(猪价持续上涨)。前两年养猪的有跑路的,走了20%吧,(不养了)。涨价吧,把过去的那些损失补回来。”
经过讨价还价,生猪经纪人还是接受了老刘9块钱的报价,经纪人告诉记者,近期随着猪价的一路飙升,养殖户的心理价位也水涨船高,他们采购困难,即便是主动上门求猪,一猪难求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经纪人:“现在价越贵了猪越少,也不好买,原来一天买100-200头,今儿一天30-40头都不好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养猪场基本上都在亏本经营,按照生猪成本价格每斤6.5元左右,去年生猪价格基本维持在5.5元/斤,因此养一头200斤的猪亏损100多元,此外养猪场还有人工费用,亏损则更为严重。但是自今年6月起,当地猪粮比已经重回盈亏平衡点之上,生猪养殖效益大幅提升。
刘树波:“去年是亏损的,今年是有利润的。去年一头猪应该赔在100块钱左右,现在一头猪能赚500块钱。”
农信互联生猪分析师夏晨丰:目前的猪粮比就是达到7.1:1左右,自繁自养全国平均盈利水平达到500元每头。而猪价较高的地区,现在已经达到了将近1000元每头,相当于2011年最高的盈利水平。甚至有所超越。
河北:养猪户补栏积极性高仔猪销售火爆
生猪价格的上涨提升了养殖户的效益,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随之也增加了,同时仔猪价格也出现了大幅的上涨。我们来看记者在河北的调查。
在河北省南皮县瑞昌养猪场,负责人刘同刚告诉记者,近期对于他们这些养殖户来说是利好不断,不仅猪价一路走高,而且使用的猪饲料整体价格又有所下降,像饲用玉米价格在2.2元/公斤左右,同比下降5%,像豆粕、麦麸的价格更是有超过10%的降幅,猪价上涨,饲料价格下跌,养殖户两头受益,这又激起了他们的养猪热情。
刘树波:“开始加码,增加猪的存栏量。”
刑方军:“需求量每个月都在以20%的速度增加,十八个车间都满栏了,每个月出栏大约有七八千头,去年车间因为市场价格不好,基本上空了有一半。”
刑方军说,他们繁育的仔猪主要销往东北和华北市场,在2013年和2014年,由于需求少造成价格低迷,甚至滞销,繁育的规模也在缩减,去年年底,仔猪价格跌至3年来最低水平,12-13元/斤。今年随着市场的变化,仔猪价格也不断攀升,7月份售价达到24元/斤。
刑方军:“我们预测到2016年,整个仔猪需求量还是会高位运行,而且价位应该也是高位运行。”
农业部:预警启动补栏需谨慎
猪价的持续上涨也引起了农业部的重视,他们加强了跟踪监测,组织专家进行会商,对于这一轮猪周期进行了调研分析,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根据农业部对全国480个重点县集贸市场的监测,7月下旬,生猪价格为17.05元/公斤,比三月中旬上涨40%,比去年同期上涨27.1%。
农业部畜牧业司监测分析处处长辛国昌表示:这一次价格上涨我们自己分析,是恢复性补偿性上涨。因为养猪连续3年不赚钱,在长期低迷的情况下,养猪场户调整生产结构,适应消费需求造成这一结果。这一轮上涨总体来说,我们判断不会暴涨。
据了解,2011年生猪价格暴涨时,仅玉米价格的涨幅就超过60%。另外,产能提高也会平抑价格,据测算,今年一头能繁母猪提供的猪肉比去年同期水平提高35公斤。尽管价格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不大,但农业部还是加强了跟踪监测和分析预警,针对目前一些养殖户补栏意向强烈,业内人士提醒,要谨慎考虑。
辛国昌:“现在仔猪价格比较高,如果盲目跟风补栏的话,在肥猪出栏的时候,有可能行情就没有这么好了,那么就要造成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