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2.11湖南
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网箱养鱼的技术要点,包括网箱结构、网箱设置、鱼种投放、投铒饲喂和鱼病防治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网箱;养鱼技术
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产量高、节约水、合理利用水体、便于管理、鱼病易感染、风险大的集约化养殖方式。随着网箱养鱼的普及,技术不断成熟,规模和产量逐步增长,加上市场鱼价的走低,竞争强烈,利润空间较小,效益低,所以必须降低养鱼成本,提高网箱养鱼效益。
1网箱结构
1.1网箱材料
一般采用聚乙稀。有手工编结的有结网片和机制的无结网片2种,按一定规格缝合拼扎成开口式或封闭式网箱。
1.2网箱形状
一般为长方形。但为了节省原料,近年来,开始使用正方形,也有使用多边形和园形的。网衣一般为单层,但鲤鱼因有刮食钻穿网目习性,应使用双层网箱以防钻逃。
1.3网箱面积
一般以16~40㎡为宜,面积过大,操作困难,也不宜密养;面积过小,成本则相应增高。
1.4网箱的深度
主要根据水的透明度和溶氧、饵料生物等理化状况决定,一般网箱水深度为2m,开口式网箱水上部分高度应不少于1m。
1.5网目大小
网箱的网目根据放养品种的规格而定,网目的周长应小于放养鱼种体高的2倍,一般夏花鱼种网箱的网目为1.0~1.5cm,成鱼网箱的网目为2.5~4.0cm。
2网箱设置
2.1地点选择
滤食性鱼类宜选择在中上游水域的肥水区,在养殖期内的6~9月,水层的浮游植物含量应不低于2000个/L。浮游动物含量应不低于2000万个/L,不论滤食性鱼类或是吃食性鱼类,网箱都应选择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避风向阳、水面宽敞、具有微流水处。水深最好在10m以内,但要避开主河道,撇开洪水头。
2.2制备框架
网箱养鱼有浮动式和固定式2种,水库河道因水位涨落不定,多为浮动式。浮动式网箱可借木、竹框架撑开成形,并悬浮水面。箱底四周,分散均匀堕以小石,以使网衣充分展开为限,待网衣能自然伸开时再酌情减少。
2.3张箱下水
网箱要在进鱼前5~7d张开下水,让其粘结部分附着物。增加网衣粘滑性能,减少对鱼体的磨擦。网箱在悬张前对六面八纲反复检查,防止破洞。
2.4挑起箱盖
封闭式网站撑开下水的,在网箱一角两边各留1m长的人字形开口,便于操作。平时锁合,操作时拉开。对于吃食性鱼类的封闭网箱要在一端用木竹将网盖挑起,距离水面10cm,或者呈半开口网箱,以便投饵、摄食和捞取残渣、病鱼等。
2.5网箱摆设
滤食性鱼类网箱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网箱摆设方法适当分散,箱距20m,呈“一”字形或“品”字形排列,以保证摄食均匀。吃食性鱼类主要依靠人工投饵,只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则应相对集中。为便于操作管理,可以搭设浮桥,箱距1m,分别排列浮桥两旁。浮桥可借油桶作浮子,竹排或杉木作跳板,宽约1.5m,长度随网箱数量定。
3鱼种投放
3.1养殖种类
3.2鱼种质量
夏季鱼种进箱,要求在7月上旬前结束。成鱼种宜在3月底以前入箱。春片宜在4月下旬、5月上旬进箱。切忌在桃花季节运鱼。
3.4放养密度
4投饵饲喂
4.1鱼类饲料
4.2投饵技术
鱼种进箱后1~4d内,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绕箱洄游或踊跃,可以少喂或不喂。每次投喂前应形成一定声响,训练鱼类集中群摄食的习惯,以利于检查鱼类生长活动、节省饲料。喂食应采取看鱼撒喂方法。在开始鱼类集群抢食时可投喂总量的40%~50%,待摄食鱼群减少到1/3、以及摄食速度显著变慢时,即行停止。夏花鱼苗应喂粉状饲料或经拌和成面团状;10~12cm鱼种宜喂啐粒或直径1~2mm的颗粒饲料,0.5kg以下鱼种宜喂直径2~4mm的颗粒料饲料,0.5kg以上成鱼可以投喂直径4~8mm颗粒饲料。投喂沉性饲料需均匀分散在事先搭制好的饲料台,或在网底铺1层聚乙烯布,以防饲料散失浪费。
4.3投喂量
在一般情况下,每次投喂量应以箱鱼8成饱为度。撒喂颗粒饲料每次30~60min,草类应在2h内吃完。放在饵料台的颗粒饲料应在1.5h吃完。鱼类的正常摄食容易受到水中溶氧、气候变化、外界惊扰以及本身的疾病等因素影响。所以在投喂时要做到“四看”(即看天气、看季节、看箱鱼、看水质)、“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清原因,采取对策。
5鱼病防治
5.1定期预防
坚持外消毒,内服药。鱼种运输进箱后1周内以及在6~9月鱼病发病旺季,要进行药物清洗消毒、漂白粉挂篓或硫酸铜挂袋。每15~20d1次;或在饲料中掺入大蒜、韭菜、辣蓼粉以及磺胺类药物投喂,每20d1次,喂药前要停食1d。
5.2对症治疗
发现鱼病,立即查清病源,对症治疗;并及时捞出病鱼,隔离治疗,防止感染传播。
参考文献:
[1]陈志民,李亭,杨敬锋等.珠海市斗门区水产品病害网络诊断与防治系统算法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7).
[2]姜礼燔,朱大白.高铁酸盐复合剂在水质净化和鱼病防治上的应用[J].水产科技情报,2011,(5).
[3]陶桂庆,周俊峰.中草药(ChineseHerbalMedicine)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渔业信息,2008,(1).
[4]刘松岩,向方华,邹忠生等.常见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及其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