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卖2.66万元,野生大黄鱼为何那么贵?

“黄鱼一上,黄金万两。”野生大黄鱼是浙江上海传统的席面菜、口彩菜。在中国的海岸线上,或许没有任何鱼比大黄鱼的命运更加跌宕起伏。

今年10月,我在福建宁德目睹了一场大黄鱼夜捕。

大黄鱼白天是银白色,晚上是金色。图为半养殖黄鱼,宁德本地俗称“半瓜”。图源:作者拍摄

夜捕是为了迎合市场对通体金黄的大黄鱼的偏好。大黄鱼因金色皮腺体呈现金黄色,但极易被紫外线分解褪色,因此同一条黄鱼夜晚和白天捕捞,完全是两个价格。

七八点天将黑的时分,养殖户在村里请的熟练分拣工人已各就其位,各大渠道的监工也同时到船,确定自家近海渔排大黄鱼的情况。

渔人将网箱的鱼网从水面捞起,框中通体金黄的大黄鱼显露真容,水面呱呱声一片。网箱边已经准备好了巨大的冰水箱,用网兜捞上大黄鱼之后,必须迅速倒入冰水箱,盖上遮光红布。

大黄鱼保持金色、在冰水中昏厥约10分钟不到,进入半死亡状态,即可进入分拣装箱环节,紧接着则是持续到凌晨12点的称重、分拣、加冰、打包的流水作业。这些黄鱼会流向各大销售渠道,过不了几天,这些大黄鱼就会端上城市各大餐厅的餐桌。

分拣工人大多为年轻女性,这份不定期的分拣工作一晚工资约为400元/次。图源:作者拍摄

大黄鱼会发出呱呱的声音。纯养殖大黄鱼,宁德本地俗称“菜瓜”,市场价约15元/斤。我们当日捕捞的是黄鱼世界的新面孔:半野生大黄鱼,俗称半瓜,价格大约是同规格菜瓜的3~4倍。

最近几年,野生大黄鱼则以动辄几千元/斤的“天价鱼”姿态进入舆论界,与“菜瓜”“半瓜”形成鲜明对比。

同样是大黄鱼,价格缘何判若云泥?故事还得从五十多年前说起。

一、“灭绝式捕捞”:从白菜价到天价

1970年代的闽浙沿海地区,野生大黄鱼多如牛毛,供应充足,最便宜时零售价低至每斤0.1元,而同期的白菜和猪肉价格分别是每斤0.08元、0.6元,真是名副其实的“白菜价”。

野生大黄鱼卖出白菜价的局面,离不开特殊捕捞方式“敲罟”法的大面积推广。

敲罟,也可简称敲竹杠,可追溯到明清时期。敲罟法捕鱼,即两条母船和几十条小船,围成一圈,不断敲击绑在船上的竹板,缩小包围圈到一定距离,再加大敲击力度,震晕黄鱼后,再一并捞起。

这种成本低、效率高的捕捞方式被浙江人学会之后,当地黄鱼产量大增。

巅峰时期属1974年,浙江省数次组织深入远海,在大黄鱼越冬时,用机帆船进行大规模对网捕捞,仅东海区的大黄鱼产量就达到19万吨。

敲罟法保证了廉价而充足的大黄鱼供应,却付出了“灭绝式捕捞”的沉痛代价:在使用敲罟法捕鱼的海区,黄鱼无论规格大小全部晕厥,野生大黄鱼资源开始经历断崖式衰竭。在强大的捕捞压力之下,1988年全国大黄鱼实际产量不足2万吨,1990年以来已难以形成渔汛。

在老一辈上海人的记忆中,大黄鱼是讨口彩的菜肴,更是吃席必备。大黄鱼必须大,在大黄鱼资源充沛的年代,一条三五斤的大黄鱼非常常见。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上海人的餐桌上,野生大黄鱼一度消失了很多年。

物以稀为贵。曾经便宜如白菜的野生大黄鱼,近些年常常卖出几千元/斤的高价。

2022年1月,浙江象山一渔船一网捕到近4000斤野生大黄鱼,总计卖出957万元,折合每斤超过2000元。同样是2023年1月,浙江宁波的山村渔民在象山港的宁海湾中央山岛周围捕获到一条长67厘米,重达4.8斤的野生大黄鱼,卖出2.66万元。

一边是稀缺而天价的野生大黄鱼,一边是延续了几十年的巨大市场需求,养殖大黄鱼产业于是应时而生。

二、从“讨海”到养殖

大黄鱼出水即死,曾经被认为不能养殖。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养殖大黄鱼的技术难题早已被攻破。

如今,大黄鱼是中国最大的海鱼养殖品种。根据2022年的数据,宁德大黄鱼贡献了中国大黄鱼总产量的96%,产量在十年间翻了3倍。

传统的“网箱养殖”是大黄鱼最主流的养殖方式。

最早,养殖户大多采用小型浮动式网箱,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养殖门槛低。但是这种网箱装备落后,抗风浪能力差,只能在浅湾近海处生产,超负荷高密度布局网箱则带来一系列环境后果:水流不畅、饵料沉底污染水质、大大超过海区的生态承载力,加剧了产生赤潮的风险,严重影响了海区的生态平衡。

近海部分区域实行禁养措施后,普通网箱养殖的面积逐渐在缩减。如今,更主流的是通框网箱养殖。

通框网箱在抗风浪上更有进步,可以到达比浮动式网箱更远的浅海位置。

通框网箱连在一起形成渔排,走起来很稳当,还可住人,渔人每日的养殖和生活都在此处。宁德渔民通常在岸上有住处,因此形象地把去海上称为“去下面”。

可以说,近二十年多年来的养殖大黄鱼产业填补了市场供应的巨大空白。只不过,如今市场上行销的养殖大黄鱼,与曾经的野生大黄鱼的口感存在着巨大鸿沟。

吃过野生大黄鱼的人,基本都能辨别出这种口感差异:野生大黄鱼细腻、清香无异味、脂肪含量低,肉形成自然的蒜瓣肉。养殖大黄鱼则散发出土腥味和异味、身型滚圆、肥腻、肉质松散,人工感强。

相应地,口感差异也反映在价格上。热爱大黄鱼的传统食客对养殖大黄鱼存在诸多负面不满,更加推崇野生大黄鱼的神话,野生黄鱼的价格被进一步巩固。在大黄鱼养殖大市宁德,一条1斤的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的价格差异高达20倍以上。

在巨大的价格空间中,“半野生大黄鱼”应时而生。

三、从养殖到“半野生”

当代黄鱼养殖者的新命题,则是如何把黄鱼养好,提高附加价值,防止烂价,并尽可能让养殖黄鱼更接近野生。

要想养出口感更佳、附加值更高的大黄鱼,需要让大黄鱼在更接近野生的水质环境中“少吃多运动”。

宁德半野生大黄鱼养殖基地的插杆围网如同大黄鱼的巨大足球场,围网最大深度可达20多米。图源:作者供图

宁德“野化”大黄鱼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告诉我,为了保证大黄鱼的口感,他们试着模拟自然条件下黄鱼的生长状态——低密度、少投食、高运动、大水量、强水流。而这也意味着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为了顺应黄鱼的生长规律,气温下降时不喂食;大潮期间海水流速加大,鱼会有更多运动,此时才会补充饲料投喂。

除了网箱和深海网箱之外,近年新起了围网养殖法,主要在福建省采用。围网养殖模式很大程度上还原了野生环境,最大的深度可达20多米。根据《不同养殖模式及流通方式的大黄鱼品质评价和等级判定》,围网养殖鱼的各项数据最接近野生。

围网与深水网箱养殖养出的半野生大黄鱼品质的确更优,回报也丰富,但风险更大、养殖成本更高,同时,“半野生黄鱼”刚刚面世不久,需要养殖户同步解决销售端市场推广的难题,链条极长。小生产者基本没有能力进入,更多只能通过合作的形式加入进大集团的生产之中。

如果说在陆地上只要有1亩地尚可精耕细作,那么海洋养殖绝对是个比拼实力和资源的大项目,资源更加集中,头部效应明显,小生产者难分得一杯羹。

除了小生产者入局难,“半野生”大黄鱼受到的另一个质疑则是:野生就是野生,养殖就是养殖,哪有中间状态?

“半野生”只是一个市场用语,指代在纯养殖和纯野生中间状态的黄鱼,并没有实际的生产标准,可能是来自传统网箱优化而来,也可能围网或深水网箱重成本精细养殖。目前,市场仍然缺乏更精细的分级和大黄鱼养殖溯源系统。

四、竭泽而渔

回顾大黄鱼经历的这五十年:人类向海洋索取,一度竭泽而渔;攻破养殖难关之后,大黄鱼又临近泛滥;如今则进入了向“野生”无限逼近的“野化养殖”道路。海边以大黄鱼为生的渔民,也从靠天吃饭的讨海生活转变成了与海洋合作的现代化养殖。

兜兜转转绕了一圈,大黄鱼的价值锚点似乎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野”。

令人感慨的是,粗放攫取资源的时代过后,现代人只能用越来越高的投入和成本,努力地接近“自然的风味”。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参考资料:

[1]《大养殖》福建省科学技术厅2004年北京

[2]《不同养殖模式及流通方式的大黄鱼品质评价和等级判定》2022,石钰琢

[3]《营养与养殖大黄鱼品质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马睿2014

[4]《8天近16亿尾大黄鱼苗倒入大海!140多家苗场自发签订放生协议,能否扭转烂市?》大国渔业,2019

THE END
1.最贵500元一斤!福州大量上市!很多人抢……深远海养殖的大黄鱼丰收上市了。 大黄鱼,又称黄瓜鱼 体色金黄、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为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 海水鱼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 有着“国鱼”之称 对于福州人来说 作为过年大菜的大黄鱼 有飞“黄”腾达、年年有“鱼”的美好寓意 眼下,在连江县定海湾海域 https://m.gmw.cn/2024-01/13/content_1303630405.htm
2.养殖大黄鱼养殖大黄鱼批发价格市场报价厂家供应爱采购为您精选大黄鱼热销货源,大黄鱼优质商品、大黄鱼详情参数,大黄鱼厂家,实时价格,图片大全等https://b2b.baidu.com/slist/18311f7a7d3a720f1a2a751271387f2900100e671b727426
3.[大黄鱼批发]大黄鱼人工养殖11.5公斤价格50元/公斤惠农网提供大黄鱼 人工养殖 1-1.5公斤批发,大黄鱼价格公道 50元/公斤,500公斤起批,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发出,欢迎在线咨询、大黄鱼供应商家盛晟。https://m.cnhnb.com/gongying/4957933/
4.天价野生大黄鱼的秘密你知道吗?养殖大黄鱼包括生态大黄鱼和普通大黄鱼。随着野生大黄鱼的数量连年减少,利用深水网箱来养殖仿野生大黄鱼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生态大黄鱼比普通养殖的大黄鱼稍微好一点,不是吃激素长大的,可以放心食用。生态大黄鱼因为是死水养殖,故而鱼体表面相对野生的黏稠一点。生态大黄鱼的价格比普通的养殖大黄鱼价格稍贵一点点(目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830/16/65134196_858072755.shtml
5.激动!禁渔期东海小黄鱼鲜活开卖,浙江率先突破小黄鱼全人工养殖技术虽然在休渔期,东海海鲜也都是冷冻的,但菜市场里30多元一斤的福建养殖大黄鱼,随手都能买到,能给想吃鲜货的小伙伴们解解馋。 不知大家逛菜场时有没有注意,大黄鱼有养殖冰鲜的,甚至活鱼出售,但同样是东海四大海产的小黄鱼,货色并不多,价格也不够平易近人。 https://www.thehour.cn/news/386020.html
6.福建宁德大黄鱼:养殖过密是疾病暴发主因,染色鱼成食品安全隐患本实践队就大黄鱼的健康养殖和水产品安全在宁德进行了调研,并作初步分析。 二、大黄鱼健康养殖分析 由于水产品安全问题仍有不断出现,我们对福建宁德大黄鱼健康养殖与水产品安全进行了调查,调查分为三个对象,分别为:大黄鱼养殖户、大黄鱼经销商、大黄鱼消费者。 http://www.chinaeel.cn/index.php?c=content&a=show&id=20452
7.大黄鱼,为何夜间被捕捞出售?不安全又不方便,何以改善? [大黄鱼金黄的体色决定其市场价值,价格:金黄色大黄鱼>>银白色大黄鱼。然而,活体大黄鱼白天呈银白色、夜间呈金黄色。养殖户为了卖出好价、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因此选择夜间捕捞大黄鱼出售。] 关联及有趣的话题- -鱼体色与鱼体色变化: [哪大黄鱼体色变化是如何形成的或变化机制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18969264407187
8.宁德市大黄鱼成鱼养殖成本收益分析【摘要】:近年来,大黄鱼价格稳中略有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大黄鱼养殖饵料价格上涨明显,另外人工成本以及物价水平的上升也对养殖大黄鱼价格变动产生了一定影响。从产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大黄鱼养殖从暴利到薄利,现在已经发展到微利阶段。排除大的自然灾害及规模鱼病损失等影响,目前整个养殖产业已趋于稳定。然而,在目前比较稳定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OPUI201106001053.htm
9.吉日里吃掉大黄鱼上万尾为防止其他黄鱼冒充“南麂黄鱼”,养殖公司想尽了各种方法。该公司尝试通过推出防伪“身份证”识别卡、防伪鱼盘等各类方法进行维权。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宴席上消费大黄鱼的时候,最好多个心眼以做到明白消费,要认清是野生黄鱼、“有机鱼”还是“浅水鱼”,不同的黄鱼代表不同的品质和价格。 http://www.wzha.net/home/info?code=53741
10.[消费主张]大黄鱼不同的养殖方式导致它们的肉质价格都不同正在播放[消费主张]大黄鱼不同的养殖方式导致它们的肉质 价格都不同 《消费主张》 20230606 夏令时鲜 细嫩肥美大黄鱼 00:24:21 本期内容 [消费主张]一起来到夜捕大黄鱼的现场看看吧 00:02:17 [消费主张]大黄鱼不同的养殖方式导致它们的肉质 价格都不同 00:02:18 [消费主张]野化大黄鱼 品质高 味道好 00:https://tv.cctv.com/2023/06/06/VIDE9IF0vWGQKAmXGSITlW6s230606.shtml
11.大黄鱼成鱼养殖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宁德市的实证大黄鱼成鱼养殖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宁德市的实证研究.doc,大黄鱼成鱼养殖的成本收益分析 —基于宁德市的实证研究 摘  要 大黄鱼作为我国特有的海洋经济鱼类,自20世纪末成功实施人工养殖以来,目前,其网箱养殖已辐射到福建、浙江、广东、江苏等地。2008年全国养殖大黄鱼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4/0915/9649700.shtm
12.大黄鱼产业发展历程大黄鱼概况现如今大黄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分工不断细化,形成了育苗、养殖、设施设备、饵料饲料、产品加工、内外贸易、旅游休闲、宾馆餐饮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2014年后我国大黄鱼养殖产量已超过史上资源最好年代的年均12万吨捕捞量,稳居全国海水鱼养殖产量第一位,并成为全国八大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推动了我国“以大黄鱼等多http://hyj.ningde.gov.cn/ztzl/nddhy/dhygk/202309/t20230915_1854833.htm
13.国信水产东海大黄鱼深远海域科学养殖肉质紧实山东青岛深远海养殖工船“国信1号”养殖工程师 孙琳琳:我们对鱼的投喂都是机械化、自动化的,可以定时定量,速度也可以调节。另外,我们每条大黄鱼都是“运动健将”,除了在吃饭的时候,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运动。我们每天都会对鱼进行16次换水,经过水体交换系统形成中央的漩涡,使鱼时刻保持“健身https://h5.youzan.com/v2/goods/2op39rqhyf0me
14.共同富裕在身边丨科技支撑岱衢族大黄鱼养殖助力渔民增收近日,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大学等单位推出的《岱衢族大黄鱼养殖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了2021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为保护和恢复濒临绝迹的岱衢族大黄鱼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在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的海上养殖场看到,成群结队的大黄鱼正十分活跃地游动、进食。这些身材细https://h5.nj.nbtv.cn/news.html?articleId=30694850
15.大黄鱼“搬家”深远海身价翻倍不愁卖!大黄鱼为什么要搬家?因为不同阶段要给大黄鱼提供不同的环境和空间,这样能把大黄鱼养得更好。经过搬家,野化后的大黄鱼,口感和外形更接近野生大黄鱼,不仅价格高出传统养殖大黄鱼的四五倍,还不愁卖。 “定海湾2号”作为深远海养殖平台,顾名思义,它可以利用更深、更远的海域进行养殖。大网箱水下的深度可达17米,大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42dff6e4b0b88db5c461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