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交付运营

5月20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交付运营,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由0到1的进阶发展。“国信1号”首创的“船载舱养”模式,使我国海洋渔业养殖从近海走向深远海。

“国信1号”总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等名优养殖鱼种养殖。“国信1号”共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单舱水体量超过了2个标准游泳池,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与吉林查干湖一年的捕获量相当。其养殖舱内水体声学指标已达到甚至超过静音级科考船水平,全船2108个测点信息对15个养殖舱内水、氧、光、饲、鱼进行集中控制与实时监测。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谌志新表示,“国信1号”已经形成3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突破了船载舱养、水体交换、减摇制荡、减震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等六大关键技术。

据了解,10万吨级的养殖工船可以有效利用深远海适宜海域进行长期游弋式养殖,躲避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也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适应我国特有的大陆架地貌,“国信1号”首创的“船载舱养”模式,将养殖区域从近岸推向了深远海。

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韶光介绍说,通过有效的人工干预,“国信1号”实现了舱内水体与外界自然海水不间断强制交换,可控的封闭养殖环境,更容易隔离病源,提升养殖成活率,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可缩短1/4以上。“以大黄鱼为例,我国大黄鱼养殖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而完整的产业链,有“国鱼”之称。“国信一号”可以使大黄鱼在苗种繁育、加工、物流销售等各环节协同运转,成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国信1号”2019年12月在青岛北海造船启动建造,2022年1月出坞下水,4月30日至5月5日在黄海海域顺利完成海试,48项(套)船舶和养殖装备试验结果均达到或优于预定指标,参与试航的中国船级社、渔机所等各方专家评价超出预期。

据了解,本次交船运营后,“国信1号”将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列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间开展养殖作业,预计第一批高品质工船大黄鱼将于今年秋季起捕上市。“国信1号”的姊妹船“国信2号”“国信3号”预计于2024年3月份交付使用,30万吨超大型“国信4号”已启动功能论证和总体设计,预计2023年底前启动建造。(总台记者王伟李玉广张涛)

THE END
1.大黄鱼产业发展历程大黄鱼概况作为大黄鱼产业的主产区,中国渔业协会于2008年授予蕉城区“中国大黄鱼之乡”;2019年授予宁德市“中国大黄鱼之都”荣誉称号;2020 年,大黄鱼核心产区宁德市基本完成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网箱养殖布局日趋合理,水流明显改善,大黄鱼养殖成活率显著提高,海域水面利用率和养殖效率及单产与总产量均得以提升,产量也得以提升。“http://hyj.ningde.gov.cn/ztzl/nddhy/dhygk/202309/t20230915_1854833.htm
2.大黄鱼降养殖技术霞浦新闻网春季,亲鱼运输到育苗室培育,入池后按2~3℃/天的幅度升至适宜水温;适宜水温21~22℃,盐度23~30,光照度500~1000Lux;放养密度为3~5kg/m3;饲料种类为沙蚕、牡蛎等鲜活饵料或大黄鱼亲鱼专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每日早晚各投饵1次,鲜活饵料日投饵率5%左右或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率1.5%左右;每天傍晚投饵2小时后吸http://app.xpxww.com/show/28681.html
3.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团队“大黄鱼多性状复合基因组结果显示,采用基因组多性状复合选择技术选育的“速生抗病耐粗饲”组、“速生多抗”组及其与“甬岱1号”大黄鱼正反杂交组(2022年2月18日产卵),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都高于“闽优1号”对照组,其中尤其是针对体重生长、抗内脏白点病和对无鱼粉无鱼油饲料适应性进行了基因组复合选择的“速生抗病耐粗饲”组,其http://fishery.jmu.edu.cn/info/1045/10312.htm
4.大黄鱼的繁殖技术养殖技巧注意事项解读鱼之养大黄鱼要想在淡水中成功养殖,必须首先进行苗种的淡化处理。淡化即向育苗池(暂养池)内逐步添加淡水,降低池水比重,使苗种适应在淡水中生长。淡化时要注意盐度梯度变化,梯度越小,淡化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提高鱼苗成活率。一般经过7~10天的淡化,当池水的盐度达到2‰以下,就可将苗种放入池塘养成。 https://fishbkw.com/d/724.html
5.大黄鱼产量和品质实现突破推动开辟预制菜等多个赛道(含视频在位于福建宁德的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关注大黄鱼种苗的生长状况。通过采用基因和芯片等技术,大黄鱼无论品质和产量都有了新的突破。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博士后 柯巧珍:我们采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技术路线,来选择那些很难通过群体选育技术来选育的品系,能够大幅提高养殖黄鱼的成活率。 在福建https://news.sina.cn/gn/2023-07-11/detail-imzaiiwn9579399.d.html
6.黄花鱼是养殖的吗黄花鱼的人工养殖方法→MAIGOO知识黄花鱼比较珍贵,所以在选择鱼种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细心,这样可以提高黄花鱼养殖的成活率,降低损失,我们通常会选择大小均匀、健壮活泼、鳞片完整、皮肤有光泽、无内外伤并且没有病害的鱼种进行放养,这样的鱼群才有利于统一进行管理。 3、鱼种放养 在鱼种放养之前我们需要先将鱼种进行消毒,因为采购回来的鱼种身上可能会携带https://m.maigoo.com/goomai/233699.html
7.全程饲料养大黄鱼成功第一人,连续三年都赚200万元!福建粤海大黄鱼配方师孙晓锋说,曾成爱老板全程投喂饲料两个点非常突出,一是他的养殖成本同比行业成本10元/斤低1.31元/斤;二是鱼的成活率高达60.7%,同比行业平均水平40%高出20.7%;因为饲料营养全面,鱼体抗应激能力强,所以提高鱼的成活率。 粤海大黄鱼饲料效果超过曾成爱的预期。2016年曾成爱全程喂料的大黄鱼是周边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6/09/c471488.html
8.大黄鱼暴跌2元/斤,海鲈最高13.3元/斤,金鲳鱼全线高涨,石斑鱼突遇乱市尽管大黄鱼码头价比上周下滑,但与去年相比,仍涨2-2.5元/斤。 据了解,今年大黄鱼成活率不佳,某饲料销售员表示今年鱼苗病死情况或比去年更为严峻。“去年成活率普遍为6成左右,而今年我从几个养殖户处了解到,他们鱼排的成活率基本仅4-5成。” 大黄鱼养殖周期较长,例如,养至0.7-0.9斤规格需要花费两年时间。“https://www.nfncb.cn/index.php/ncbdscb/36470.html
9.国信1号:世界首艘10万吨级“渔业养殖航母”相比开放式的传统网箱养殖,“国信1号”首创的“船载舱养”模式使得养殖规模和效益大为提升,平均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倍以上,以大黄鱼养殖为例,“国信1号”能够实现每立方米25公斤养殖密度,成活率达95%以上。根据不同鱼类养殖特性,“国信1号”可以有效利用深远海适宜海域,在选定的锚地之间,依据水温等环境因素自航转http://journal.crnews.net/ncpsczk/2023n/d3q/yy/953519_20230310065543.html
10.海鲜“游”进盐碱滩新疆产海鲜受到广泛关注落实盐碱荒地开发利用目标任务,重点对分布在银北地区和盐池等农林牧未利用的低洼盐碱荒地因地制宜实施“以渔改碱、以渔治碱”工程,开展以对虾、青蟹等耐盐碱广适性品种为主导的设施养殖50万平方米、稻渔综合种养10万亩、菜鱼共生生态种养1000亩,积极探索发展大黄鱼、青蟹、鳜鱼等优质新品种,全方位开发宜渔资源。https://wap.eastmoney.com/a/202309102842666663.html
11.上天入海!一批大国重器即将上岗——中国青年网可有效减少近岸传统养殖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国信1号”实现了舱内水体 与外界自然海水不间断强制交换 可控的封闭养殖环境 更容易隔离病源、提升养殖成活率 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 养殖周期可缩短1/4以上 它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 石斑鱼、大西洋鲑等名优养殖鱼种养殖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205/t20220524_13716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