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黄鳝养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黄鳝苗种放养前,对养殖设施进行清整,彻底清除养殖设施内污物,检查养殖设施是否完好无损,及时进行补损补漏,要特别注意进排水是否流畅、排污是否彻底。所有养殖设施包括饵料台等都应进行彻底消毒,不论是老池还是新池,不论是有土土池、水泥池、稻田,还是无土养殖的水泥池、网箱(指设箱在池塘水域),都应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其他强力杀菌灭虫药物(高效低残种)进行干池或带水彻底消毒。其用法和用量可参照养鱼池操作进行。需要注意池中泥埂应用铁钎插许多孔眼让药物渗入全部泥中,方能达到理想的杀菌灭虫效果。

2科学调控水质、水深

在养殖设施消毒5~7d、药物毒性彻底消失后,选择晴天傍晚进水。水源应当充足、清洁、溶氧丰富、pH值6.2~7.8、不带病原体或其他有毒物质(如农药、工业三废等)。有条件的可在养殖场旁建一蓄水池,水在蓄水池中先净化、消毒,再进入养殖池使用。由于黄鳝体内无鳔,它不能像一般鱼类在不同水层随意漂浮停留,一旦停止游动即沉下水底。而生长阶段必须呼吸空气中的氧,因此养鳝水体不宜过深,根据黄鳝大小水深应控制在5~20cm不等,一般苗种阶段水深控制在5~10cm为佳。

3培植水草

进水后应及时培植大量的水草。用于黄鳝养殖的水草有水花生、水葫芦、油草等。鳝池水草应占50%以上水面,网箱养鳝水草应占80%~100%的水面。只有这样才能为黄鳝提供优良的生活生长空间。

人工繁育苗可以早春放养。野生苗经过越冬,体质弱,且早春水温不定,放养成活率低,不宜早春放养。还应避开怀孵繁殖高峰期,6月中下旬水温定在25℃以上时放养。投放苗种应选择连续晴天的早晚进行,下雨天不可放苗。

5优选苗种

最好选用国家认可的黄鳝原(良)种场人工培育驯化的种苗;也可捞取黄鳝受精卵,自行人工培育黄鳝苗。规格一般以25~50g/尾为宜。选用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品种,不能用杂色鳝苗。鳝种要体表鲜亮,健康无伤病、无畸形,黏液丰富无脱落,游动自如。可将黄鳝放在3%~5%的食盐水中进行挑选,4~5min内身体有伤病的鳝种会剧烈蹦跳,体质差的鳝种会昏迷、软弱无力及身体变形;在盐水中正常活动的鳝种可进行放养。

6苗种放养

6.1温差调节

将养殖水通过容器缓慢加入鳝桶中,过20min左右使鳝种逐步适应塘水的温度。

6.2消毒

工具可用50mg/kg高锰酸钾或20mg/kg漂白粉溶液浸泡5~10min消毒,也可放置在太阳下曝晒。温差调节完成后,鳝种需经过严格消毒处理方可入池,可用10%聚维酮碘20~30mg/kg或2%~3%的食盐水浸泡鳝种10~20min,剔除受伤和患病的鳝鱼。然后换入净水,淘汰活力差的鳝种。

6.3放养

7及时驯食

鳝种放养后3~4d内不投饲,使其腹中食物消化完,变成空腹;再将池水放干,加入新水,于晚间进行驯食。驯食时将黄鳝最喜食的蚯蚓、河蚌肉等切碎,分成几小堆放在进水口一边,并适当进水,造成微流。第1次的投饵量可为黄鳝重量的1%~2%,第1天早晨如果全部吃完,投饵量增到2%~3%。如果当天的饵料吃不完,要将残饵捞出,第2天仍按前一天的投饵量投喂。待吃食正常后,可在饵料中掺入较充足的麸皮、瓜果皮、豆饼等,第1次可加入1/5,同时减少1/5的引食饵料。如果吃得正常,以后每天增加1/5的普通饵料,5d后即可正常投饵。

关键词:黄鳝;人工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4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23.058

1鳝种放养

最好选择鳝种场的鳝苗。种苗一般以每公斤20~40尾为宜,这种规格的种苗成活率高,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大。要注意规格整齐,大小不能相差太大,如果相差太大,要分池饲养。黄鳝品种较多,大体上可分为黄、白、青、赤、黑几种。其中以青、黄两种生命力最强,脊侧和颈部黄色的优良,可以在饲养过程中逐渐选优去劣,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放养苗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色泽光亮,无病无伤,游动活泼。行动迟缓,体色发黑,身体瘦弱、苍白、带伤、断尾及有病的鳝鱼不能选作种苗。

1.2放养前的准备

鳝鱼种放养生前首先要清洁鱼池,对鱼池进行药物消毒;其次,要对鱼体消毒。另外,对在运输鳝种的水温和放入池的水温都要分别测量,掌握控制温差最好不超过±1℃,若温差较大,将鳝鱼池的水舀少量放进容器中,过一会,再加一部分进去,使水温逐渐达到一致。切不可一次加水过多,造成水温突然变化,使鳝鱼不能适应,导致鳝鱼得病。

2投饵

2.1饵料种类

黄鳝为肉食性鱼类,不食变质的饵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饲料的适应性较广,可投喂小杂鱼、小虾、蚯蚓、螺蚌(去壳切碎)、蛆肉、蝇肉、鲜蚕蛹或切碎的动物内脏等下脚料,其中以蚯蚓最好。在动物性饵料不足时,也可兼投喂一些植物性饲料,如麦芽、碎饼块、豆渣、麦麸、米饭、豆腐坊的下脚料等,也可在池中投养浮萍。

“找”就是要求就地取材,自己收集,蚌、螺、蚬、小鱼、小虾,这些小生物可在池塘中捕捞,蚯蚓可在地里养殖挖取,这对农村少量养殖,劳力有剩余的农户适宜,并可降低养殖成本。

“养”就是在池内种植一些浮萍,这样既可改善水质,又可供黄鳝食用。另外,对黄鳝最喜爱吃的饵料――蚯蚓可以进行人工养殖。方法是选择房前屋后或院墙边等地方,用猪粪、牛粪、人粪、木屑、油菜籽壳及农作物的秸杆和各种干湿草料、塘泥等,粪肥、有机物碎屑、泥土的比例为3∶2∶5(以重量计),表面盖上草、麦秸等,经常浇点水,保持湿润,但不要浸水,一般7~10天有机物就可发酵腐熟。将腐熟的肥撒开,堆成10~15厘米厚,上置稻草,经常浇点水,以淘米水为最好,保持湿润,隔5天左右,翻开粪堆就有大量蚯蚓。取了蚯蚓的地方再埋入一些废弃瓜果皮、菜叶等,这样可以经常取得大批的蚯蚓。饲养中要注意保持湿度和温度,清除蚓粪,防止敌害和病害,并要注意防止积水和逃逸。

2.3饵料的分配

一般日投量为黄鳝体重的3%~8%,4~5月为饲养早期,黄鳝每天吃食较少,投喂量为体重的3%;6~8月份是黄鳝的最佳生长期,投饵量应为黄鳝体重的6%~8%;9~10月份可逐渐减少,占黄鳝体重的4%为好。具体投饵数量,应根据饵料的种类,天气的晴阴,气温的高低等来定。天气晴朗暖和可适当多投放一些饵料,阴雨天气低时少投喂一些饲料。另外结合鳝鱼的吃食情况增加或减少喂饲量,以头一天投食后略有剩余为标准。

2.4投饵方法

投饵要遵循定时、定量、定位、定质“四定”的原则。投饵过多,黄鳝贪食易患膨胀病,过少则生长缓慢,甚至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黄鳝昼伏夜出觅食,故投饵应在每天下午5时左右为好,也可开始时在黄昏投喂,以后每日稍提前一些,逐渐驯化成白天吃食的习惯,这样便于管理。幼鳝可用遍撒法投喂,稍大一些,为了便于投食和清理残渣,就要设饵料台。饵料台是用木框和尼龙网制成的框,固定在水底某一位置,让黄鳝进入台内吃食,考虑到黄鳝穴居的特点,饵料台应适当分散,以免出穴集群争食。同时要注意不投喂腐败变质饲料。

3日常管理

3.1保持池水水位稳定,保证水质清新

3.2防暑

当水温达28℃以上时,黄鳝摄食量下降。为了避免水温过高,可以在鳝池周围种些高秆植物,在池角搭架种丝瓜、豆角之类遮荫,也可在池中放养生水浮莲、浮萍遮荫。还可在池内栽些莲藕,既可遮荫又可增加收益。但遮荫的面积不应超过池面的一半。当水温超过30℃时,要勤换新鲜凉水。如看到黄鳝露出泥外,或全身卧于泥上,见人也不避退,则要赶快冲水,或在池内添加清凉淤泥,避免鳝鱼死亡。换水时不能快速地加井水、泉水、以免过凉,温差过大,鳝鱼难以适应而引起感冒死亡。若换水温差超过±3℃,则要缓缓地注入新水,切不可一次加注过急过多。

3.3越冬

黄鳝在越冬前需要大量摄食,贮存养分,供冬眠需要。当气温下降到15℃左右时,投喂优质饲料,使之膘肥体壮,以便安全越冬。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将池水排干,翻泥留小捕大,一方面保持池泥湿润,另一方面在泥土上覆盖一层稻草或草包保温,保持池土温在0℃以上,避免黄鳝受冻。并要注意防止老鼠和家禽的危害,保证安全越冬。若附近有其它热源,可加以利用,这样可使鳝鱼冬季不休眠,延长生长期,有利于生长。

3.4防逃

黄鳝是极易逃跑的鱼类,鳝鱼逃跑与天气变化有一定联系。一般天气晴朗时,黄鳝并不逃走。但夏、秋季雨水猛涨时,只要池壁或池底有一个手指粗细的小洞或进出水口未拦网,也有的因两侧栽有水生植物,黄鳝就会顺势逃走,向鳝池的高处逃走,特别是在夜晚逃走的可能性更大,有时一池黄鳝在一夜间甚至会全部逃完。另外黄鳝还会爬壁登高逃跑,一般在暴雨涨水时,趁机用尽全身力气跃起,头部上昂纵身逃出池外,有时池壁过高,许多黄鳝相互协作集中在池壁一角,采用堆叠的方式,让部分黄鳝从头上爬越,翻过池壁,或者用尾巴伸出壁外,用力跃出外逃。为了防逃,池底要利用石板底、水泥底或三合土底,不要用硬泥底,因硬泥底水泡久了也会发软发散,给黄鳝造成逃逸的条件。夏季池内加水不可过深,水面离池壁上端要有30~35厘米以防黄鳝逃遁,池壁最好高出地面20~30厘米防止暴雨时,地面水流入池内,使水位猛增。进出水口平时要堵塞,放水时要加网罩。另外,阴雨天日夜都要加强巡池,发现池水上涨要及时排除,发生特大暴雨时,可将黄鳝移养在院内大水缸中或木盆中。鳝池有冻裂和损坏时要及时进行维修。

4鳝病的预防

鳝鱼一旦发病治疗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对于鳝病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4.1避免机械损伤

黄鳝池内不得有玻璃碎片,铁片等锐利杂物,以免损伤鳝体。黄鳝表皮粘液是其防止细菌侵袭的有效保护层,在搬运和放养的操作过程中要尽量细心,避免干燥、粗糙的工具接触,保持鳝体湿润。捕捉时不要过于用力捏紧黄鳝,防止鳝体受到机械损伤,给病原体侵入造成可乘之机,感染其他疾病。

4.2清池消毒

放养鳝种前,要彻底清池消毒,消灭池中病原体和其他敌害。每平方米池面可用生石灰1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或用20克漂白粉化浆后立即遍洒全池,并搅动池水,使其混合均匀。一周后再投放鳝种。

4.3鱼体消毒

从外地购进或捕捉的鳝种,在放养前,必须先放在3%~4%食盐水中浸泡5分钟,或用8~10ppm的高锰酸钾浸洗10~15分钟,以达预防的目的。

4.4食场和工具消毒

每月用漂白粉消毒食场1~2次,方法是用漂白粉10克溶化在5公斤水中,泼洒在食场周围。养鳝工具要经常曝晒,一些小型工具可放在盛有10ppm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消毒5分钟以上,若是粪桶,可采用石灰水浸泡处理。

4.5药物预防

发病季节,定期在鳝池中施放低浓度药液,如漂白粉(1ppm)、敌百虫(0.2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比为5∶2(0.7ppm)、呋喃唑酮(0.025ppm)等。也可在鳝饵中混药预防,用碘洒拌在饲料中喂鳝,可预防球虫病;用大蒜或痢特灵拌饲料,可预防细菌性肠炎病。

4.6饲养管理

投饵要坚持做到“四定”原则,并及时清除食物残渣,以免在池内腐烂变质,污染水质,同时要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及时采取培肥、加水、换水等有效措施,特别是夏季水温高时,一般每三两天就应更换一次水,以保证水中溶氧充足。

4.7做好疾病隔离

对发病鳝鱼池不要使池水相互串通。病鳝、死鳝要挖坑埋好,切勿乱丢,以防疾病传播蔓延。

参考文献

[1]石亚全,何敏.黄鳝庭院暂养技术[J].河北渔业,2011,(08).

[2]梁铁山,柏韦军.庭院养殖黄鳝的高效技术[J].养殖与饲料,2011,(08).

[3]罗刚.西伯利亚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05).

[4]吕代钧,范玉华.黄鳝网箱健康高效养殖技术[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

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平均温度也能达到20℃。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

一、建饲养池

1.开放式饲养池

在长年有温流水的地方适宜建造开放式饲养池。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经营;缺点是有区域局限性。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10~20米2,池深40厘米,宽1~2米,池埂宽20~40厘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3~4厘米的进水管、排水管各2个。进水管与池底等高,排水管1个与池底等高、1个高出池底5厘米,进排水管口均设金属网防逃。将若干饲养池并列排成1个单元,每单元的面积最好不要超过500米2。

2.封闭循环过滤式饲养池

封闭循环过滤式饲养池适宜在大城市或缺乏水源地方使用。其优点是饲养水可以重复使用,耗水量较少,便于控制温度;缺点是投资稍大。饲养池的建法与开放式相同,另外需建造曝气池、沉淀池,还要增加一些净水、抽水、加温设备。

二、投放鳝种

三、投喂饲料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喜食新鲜的饲料。放养2~3天后,将蚯蚓、螺蚌、蛙肉等切碎放在饵料台上进行引食,并适当增大水流。第一次的投饲量可为黄鳝总体重的1%~2%。第二天早上检查,若能全部吃光,再投喂时可增加到黄鳝总体重的2%~3%,以后可逐渐增加到黄鳝总体重的5%左右。随着黄鳝食量的增加,可在饲料中掺入蚕蛹、蝇蛆、煮熟的动物内脏、血粉、鱼粉、豆饼、菜籽饼、麸皮、米糠、瓜皮等,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饲料,以降低成本,但要保证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35%~40%。当黄鳝吃食正常后,每天在早上8~9时、下午2~3时各投饲1次即可。

四、日常管理

五、疾病防治

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极少发病,但对以下几种疾病也应注意防治。

1.感冒

感冒常因注入新水时与原池水温差过大所致,只要调好水温,使之稳定,就可防止该病发生。

2.毛细线虫病

毛细线虫寄生于鳝鱼体内,使鱼消瘦死亡,并伴有水肿、红肿。每千克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0.1克,拌入饲料内投喂,连续用药6天即可。

3.梅花斑病

一、无公害黄鳝养殖的指标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06淡水网箱养鱼通用技术要求

二、养殖水质选择

网箱养殖黄鳝,对水质类型的要求不限。但总的要求是水源有保障,水质无污染。池塘一般要求面积在3亩以上,水深1.5米以上,注排水方便且注排水渠分开。

三、网箱要求

1.网箱制作

选用聚乙烯无结节网片,网孔尺寸1.18mm~0.80mm,网箱上下纲绳直径0.6cm,网箱规格以2米×3米、2米×4米、3米×4米为主,箱高1.2~1.5米,长方形,敞口式。

2.网箱设置本文由收集整理

池塘网箱应设置在水深大于1.0m处,水面面积宜在500m2以上,网箱面积不宜超过水面面积的三分之一,网箱吃水深度约为0.5m,网箱上沿距水面和网箱底部距水底应各为0.5m以上。

四、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网箱浸泡

新制作的网箱在放养鳝种前,要放入水中浸泡5~7天。

2.网箱中设置水草

一般在鳝种放养前3~5天,在网箱内放置水生植物,以水花生较为适宜,其覆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80%,水花生不能高出网箱口,防止鳝种顺草外逃。入箱的水花生应去根洗净,并经消毒处理,一般用1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或5克/立方米的二氧化氯溶液浸泡5~10分钟,以防止水草携带有害生物与虫卵进入网箱。

3.池塘准备

在池塘中从事网箱养殖,要事先对池塘过多的淤泥进行清除,然后用生石灰150千克/亩进行消毒,以杀灭池塘内的有害细菌、虫卵,并改善底质。池塘注水后,等网箱安置好,网箱中的水草也放置好,再进行全池带水消毒,可选用0.30.5克/立方米的溴氯海因进行全池泼洒。再待到药性消失,网箱中水草已返青,才可放养黄鳝苗种。

五、鳝种投放

鳝苗投放一般在每年的4~9月份,以4~5月为最佳时期。放养密度一般在200尾/平方米~400尾/平方米为宜,具体应根据水源、饲料供应情况而定,一般投放的鳝种要同一规格,一次放足。鳝种下箱前要进行苗种消毒处理。

六、饲养管理

1.饲料投喂

鳝种入箱后3天内不投饵,3天后开始投饵驯化。驯化时,可在网箱内设置1~2个食台,便于进行定点诱食,经过7~10天驯化,鳝鱼开始集中摄食。鳝鱼的饵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性饲料,如小鱼、蚯蚓、螺蛳、蚌肉、小虾;一类是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0%左右)。具体使用什么饲料,应根据本地的饲料资源状况而选择黄鳝喜食的饲料。饲料投喂要按照“四定”要求进行。即定时,水温在黄鳝适温范围内,一天投喂两次,分别为上午8~9时,下午6~7时。定位,饵料应坚持投喂在固

定的食台上,以减少散失,便于观察黄鳝的摄食情况及残渣的清除。定质,要求饵料新鲜不变质。定量,一般情况下,投喂的颗粒饲料,每天投喂量占黄鳝体重的3%左右;投喂鲜活饲料,每天的投喂量占黄鳝体重的6%左右。总的投喂量的多少以第二次投喂时网内无残饵为佳。

2.水质调节

维持鳝池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是取得养鳝成功的关键。调节方法主要是换水,排去池塘中老水,加注新水。必要时施用水质改良剂,如定期泼洒生石灰,每亩水面用量10千克左右,以达到改良水质的目的。

1、黄鳝养殖应合理建池塘,可建在朝阳、接近水源的地方,设置进水口、排水管和溢流管,将水池清洗消毒。

2、挑选购买优质的黄鳝苗,用4%的盐水清洗15-20分钟,将黄鳝苗投放到水池中。根据黄鳝的生长情况科学饲养,喂养小鱼、小虾、贻贝肉、蚯蚓等。定期检查池水,及时换水。

法定代表人郭*,执行董事。

乙方*县**乡*村*村民小组。

负责人

为发展林业生产,培育和合理使用林木资源,加快荒山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作用,促进鲁山经济发展,根据上级开发荒山精神,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双方共同遵守。

一、乙方将自己所有的坐落在的荒山亩发包给甲方从业种植等农业生产经营,地块南北长米,东西长米,四至为南至,北至,东至,西至(大*沟、小*沟堰滩的栗子树亩除外,土地示意图见本合同书附件一)。

二、承包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三、承包费用为每亩每年元,共计元(大写:)。

四、合同签字当日甲方向乙方预付年承包费用元(含其中一次性补偿毁掉原荒山杂树款),以后每年12月31日前付清当年承包款项。

六、甲方在开发承包荒山期间,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乙方所属村民,报酬由甲方承担。

七、甲方因植树需架设管道从河中取水,乙方不得干涉及收取任何款项,发生纠纷由乙方负责解决。

八、甲方在荒山承包荒山期间,所规划树木株距之间原先种植的树木,可随时采伐;行距之间原先种植的树木在新栽树木成活率达到60%以上后再采伐,所采伐树木由甲方自行处理。

九、乙方人员在采摘大南沟、小南沟堰滩栗子时,不得破坏甲方承包范围内的树木,造成损失的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

十、甲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只能用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农业用途;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甲方拥有原承包荒山范围内的一切使用权,乙方不得干涉。

十一、乙方同意甲方在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自主采取转包、转让、出租等方式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取得的收入全部归甲方享有,乙方不得对此主张任何权利。

十二、在本合同有效期间,甲乙任何一方不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十三、本合同履行期间,不因下列情形发生改变,甲乙双方仍应按本合同书约定内容履行各自义务:

1、甲方或乙方的负责人、经办人变更;

2、甲乙双方名称改变;

3、乙方分离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村民委员会,或者乙方与其他村民委员会合并为一个村民委员会。

十四、本合同书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予以补充;补充合同视为本合同书的有机组成部分。

十五、如因本合同发生纠纷,由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予以解决;协商不成或者不愿协商的,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讼。

十六、本合同书自双方当事人签章之日起生效。

十七、本合同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县**养殖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乙方*县**乡*村*村民小组(签章)

【关键词】花岗岩矿;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开发前景

1、概况

区内花岗岩出露范围较大,饰面石材矿较多,开采矿石品种与本矿相近。此外在区内南部(两个勘查区中间的扣除区域)有一石墨矿床(苏吉泉石墨矿),产于角闪碱长花岗岩与钠铁闪碱长花岗岩接触带,赋存于斑状细粒混合花岗岩中,沿接触带呈串珠状分布,石墨集合体呈球状、浸染状分布于岩石中。矿石中固定碳含量不均匀,但贫富变化幅度不大,固定碳含量最低2.5%,最高10%,一般为4%~5%。有害组分铁、硫含量不高,TFe2O3平均3.10%,SO3平均0.88%。

2、矿体地质特征

勘查区各矿体分布于华力西中期第一侵入次中粗粒钠铁闪石碱长花岗岩(χργC2HZRie),第三侵入次中粗粒角闪石碱长花岗岩(χργC2HZHb),第四侵入次细粒岩浆混合花岗岩(γC2HX),第五侵入次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χργC2HZBi)和第六侵入次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χργC2HXBi)多期次岩体中。区内基岩基本,植被不发育,通过前期工作,共圈定7个成矿有利区,分别编号1、2、3、4、5、6、7号,经过后期工作的综合研究,最终确定5个矿体,分别编号为①、②、④、⑤、⑦号矿体。各矿体的主要特征叙述如下。

2.1①号矿体

①号矿于勘查区Ⅰ区的中南部。矿体呈一中部膨大,北西部、南东部细长的不甚规则的纺锤形。矿体自北西至南东依次由华力西中期第一侵入次的灰白色中粗粒钠铁闪石碱长花岗岩、第六侵入次的淡―浅黄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第五侵入次的浅黄色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岩体组成,由此形成灰白色(卡拉麦里银)、淡―浅黄色(卡拉麦里金)两个不同的矿石品种。其中卡拉麦里银主要分布在矿体的北西部,面积2.73平方千米。主要为第一侵入次(χργC2HZRie)灰白色中粗粒钠铁闪石碱长花岗岩,南北走向上基本稳定,岩石整体较完整,总体色差小;卡拉麦里金主要分布在矿体中部及南西部,面积19.97平方千米。主要为第六侵入次的淡―浅黄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第五侵入次的浅黄色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岩体,岩石完整性好,总体色差小,东西走向上基本稳定,南北向上自南向北有逐渐变淡的趋势。

2.2②号矿体

②号矿于勘查区Ⅱ区的南西部。矿体呈南北向展布,中北部略宽,两端稍窄的不规则状产出,面积5.07平方千米。矿体主要为华力西中期第五侵入次的浅黄色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岩体(卡拉麦里金)。岩石风化面呈褐黄色,新鲜面呈浅黄色,岩石具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2.3④号矿体

④号矿于勘查区Ⅰ区和Ⅱ区的北部交界处。矿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呈北西宽、南东窄的不规则状产出,面积1.70平方千米。矿体赋存于华力西中期第三侵入次的浅绿灰色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岩体(蓝宝青)。矿体出露较好,岩石风化面呈褐黄色,新鲜面呈浅绿灰色,具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可见少量灰黑色的色斑,无规律分布于矿体北东部,色斑多为析离体,少数为捕掳体,多呈椭圆状,色斑大小1×2~2×8厘米,个别大于2×5厘米。面统计10平方米内发育2~4个。

2.4⑤号矿体

⑤号矿于勘查区Ⅱ区的北部,分为51和52号两个小矿体。其中51号矿体东西向展布,中西部膨胀,两端细长的不规则状产出,面积0.36平方千米,其中矿体南东部赋存于华力西中期第一侵入次的浅黄色中粗粒钠铁闪石碱长花岗岩(卡拉麦里金),北西部赋存于华力西中期第三侵入次的淡黄色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卡拉麦里金)。矿石风化面呈褐黄色,新鲜面呈浅黄色,矿石具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及少量暗色矿物所构成;52号矿体呈北西向窄南东向宽的不规则状产出,北西―南东向长0.97千米,平均宽0.29千米,面积0.28平方千米,赋存于华力西中期第一侵入次的浅黄色中粗粒钠铁闪石碱长花岗岩(卡拉麦里金)。岩石风化面呈褐黄色,新鲜面呈浅黄色,岩石具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2.5⑦号矿体

⑦号矿于勘查区Ⅰ区北部,分为71和72号矿体,其中71号矿体分为南、北两个矿段,71号矿体南矿段呈近南北向展布,面积为0.37平方千米;71号矿体北段呈东西向展布,西部膨胀,东部细长的不规则状产出,面积为0.21平方千米。72号矿体呈北东―南西向不规则状产出,面积为0.63平方千米。矿体为华力西中期第一侵入次的淡黄色中粗粒钠铁闪石碱长花岗岩(卡拉麦里金)岩体。

3、矿石质量

根据矿石主体颜色、外观特征和矿物组合,将矿石自然类型确定为三个类型,分别为浅黄色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浅黄中粗粒角闪石碱长花岗岩和浅黄色中粗粒钠铁闪石碱长花岗岩(统称卡拉麦里金);灰白―淡黄色中粗粒钠铁闪石碱长花岗岩(卡拉麦里银);浅绿灰色中粗粒角闪石碱长花岗岩(蓝宝青)。通过标准样、基本样、抛光样的对比结果,①号矿体北西部主要分布卡拉麦里银,①号矿体南西部、②号矿体、⑤号矿体和⑦号矿体主要为卡拉麦里金,④号矿体为篮宝青。因组成矿物的百分比含量和粒度细微的差别,各个矿体在色调上存在细微的差别。①号矿体南西部、②号矿体因钾长石的百分含量(35~40%)相对于⑤号和⑦号矿体钾长石的百分含量(30~40%)较高,以致①号矿体南西部和②号矿体黄色度更高,显色性更好,实际为同一个品种(卡拉麦里金)。

4、资源量及开发前景

通过资源量估算,共求得勘查区饰面石材用花岗岩矿石荒料(332)+(333)24497.68万立方米,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7627.95万立方米,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6869.23万立方米,矿石量99892.98万立方米。

勘查区自然地形为北西高、南东低的缓坡之势,总体较平坦,高差起伏不大,自然排水性好。饰面石材矿为可视矿产,其开采方式主要是人工手工作业或半机械化作业,所开采出的矿石荒料为天然石材,对环境污染很小。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日益深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空前发展,饰面石材用花岗岩产品销售前景广阔,矿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可观的。

[关键词]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高脂血症;组分配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化,高脂血症在临床中呈现多发性、低龄化趋势[1]。丹参和山楂是临床常用的降脂药对[2-4],对高脂血症确有疗效,丹参总酚酸[5-7]、山楂总黄酮[8-9]是降脂的主要物质基础。对中药复方而言,配伍和剂量决定了临床疗效。

中药组分配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组分配伍从临床出发,遵循传统方剂配伍理论与原则,保持组分配伍的中医特色,针对有限适应证,降低方剂研究的难度[10-11]。本文在丹参、山楂临床用量的基础上,采用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重组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剂量,以高脂血症大鼠为模型动物,探讨不同组分配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为研发出“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制剂奠定基础。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AnkeTDL-40B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瑞士罗氏仪器中心)。

1.2药物及试剂

丹参总酚酸(自制,采用60%乙醇回流提取法结合大孔树脂精制,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酸含量61.23%)。山楂总黄酮(自制,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结合大孔树脂纯化,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71.25%)。MDA、SOD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高脂饲料(胆固醇4.0%,猪油10.0%,丙基硫氧嘧啶0.2%,胆酸钠0.3%,基础饲料85.5%,委托饲料厂商生产)。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10mg/片,美国辉瑞制药公司)。

1.3实验动物

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30±10)g,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2008-0020。

2方法与结果

2.1丹参总酚酸和山楂总黄酮组分配伍设计

根据丹参、山楂的临床用量,活性部位转移率结合前期药效初筛,确定丹参-山楂组分总有效剂量为120mg/kg。在总量恒定的前提下以120mg/kg为配伍基线,丹参总酚酸以25%递减,山楂总黄酮以25%递增向极点扩展,依次做为组分配伍比例。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评价不同配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组分配伍见表1。实验前,有效组分均分散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内形成混悬液,灌胃给药。

2.2分组及给药

8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整个实验周期内正常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丹参、山楂配伍A、B、C、D、E组和立普妥(降脂阳性对照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35g/d)。丹参山楂配伍组分别按表1所设剂量灌胃给药,立普妥组按2.2mg/kg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开始给予高脂饲料15d后各组分别灌胃给药[12-13]。连续给药至第30天,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MDA、SOD活性,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HDL-C)。实验过程中,每周称重1次,根据动物体重调整药物剂量。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AS9.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结果

2.4.1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不同配伍比例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和脂蛋白的影响采用高脂饲料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TC、TG、LDL-C、TC/HDL-C显著升高,具有典型的脂质代谢紊乱状态,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酚酸和山楂黄酮按不同比例配伍后均可明显降低TC、TG、LDL-C、TC/H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丹参酚酸、山楂黄酮在配伍比例接近时降脂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说明丹参和山楂具有协同降脂作用。见表2。

2.4.2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不同配伍比例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SOD、MDA水平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高脂模型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丹参、山楂的不同配伍均可升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而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在不同配伍组中,山楂黄酮比例越高,抗氧化活性越好。但单用山楂总黄酮或单用丹参总酚酸,效果反而不如配伍组。见表3。

3讨论

中药复方既有药味数目的不同,又有剂量的变化,更内含比例的差异,功能主治、作用范围、适应病证、疗效机制等随配伍变化而变化,构成“彼此协同、相互制约”的有机体。在病证结合、理法方药一致的条件下,通过成分群介导的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的整合调节作用而发挥整体效应。

中药复方配伍后会产生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变化。成分群数、量、比例的相对变化是配伍的物质基础,色泽、气味等物理状态是配伍的外在表现,药理效应、毒副作用、临床适应证、功能主治是配伍的终极目标,成分群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环节是配伍与药效的必要路径。配伍是“因”,药效是“果”,因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可借助于配伍产生的物理、化学、生物变量,采用信息学手段予以阐明。

实验设计、数理统计学在配伍机制研究中起重要作用。方剂配伍的实验设计多是从配伍前后的药理效应或化学成分变化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数学统计方法探讨方剂配伍模式(如正交设计、均匀设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多目标优化的ED/NM/MO三联法[14])。如谭晓梅等[15]和贺丰等[16]用正交设计法系统研究了配伍对葛根芩连汤中系列成分含量及人体内过程的影响等。钟志勇等[17]用多指标正交设计合并线性回归法探讨芍药甘草汤的最佳配伍。

本文采用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探讨了丹参酚酸和山楂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血脂及SOD、MDA水平的影响。相比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等比增减设计非常适合药效物质基础相对明确、药味相对较少的小复方(或君药、臣药),根据研究目的以两药主要效应和次要效应为评价指标,通过综合信息分析,进行各配伍的优化筛选[18-19]。

丹参酚酸和山楂黄酮均是已知的较强的中药抗氧化活性部位[20-21]。丹酚酸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山楂黄酮具有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损伤、促进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恢复等作用[22]。研究发现,单用丹参酚酸和单用山楂黄酮其降脂、抗氧化活性均不如配伍组,且丹参酚酸和山楂黄酮剂量接近时降脂、抗氧化效果最好,具有类似的趋势,协同增效作用明显,C、D组降脂、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其他组,具体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姣,朴胜华.从高脂血症发病低龄化趋势探讨其中医发病机制[J].中医药信息,2008,25(6):4-6.

[2]张永丽.丹参山楂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57-58.

[3]王伟,杨滨,王岚,等.丹参山楂药对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6):784-789.

[4]张建永.丹参山楂组分配伍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5]张益嘉,吴铁,崔燎.丹参水溶性有效部位群与丹酚酸B对去卵巢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7):146-148.

[6]陈昕琳,顾仁樾,章怡.丹参多酚酸B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1):63-67.

[7]丹参多酚酸盐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作用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8]罗先钦,黄崇刚,伍小波.山楂总黄酮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脂肪肝模型脂质代谢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草药,2011,42(7):1367-1373.

[9]叶希韵,徐敏华,李晓峰,等.山楂叶总黄酮降血脂防治鹌鹑脂肪肝形成的实验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9,36(2):142-148.

[10]张伯礼,王永炎.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J].中国天然药物,2005,3(5):258-261.

[11]王阶,郭丽丽,王永炎.中药方剂有效成(组)分配伍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5-9.

[12]徐云凤,赵雨,幺宝金,等.人参蛋白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2):138-141.

[13]刘卫红,张琪,张蕾,等.三仁汤对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血脂及代谢产物谱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52-57.

[14]王睿.实现复方剂量配伍优化的ED-NM-MO三联法[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15]谭晓梅,戴开金,罗佳波,等.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J].中草药,2003,34(7):598-600.

[16]贺丰,罗佳波.麻黄汤中臣佐使药对君药中伪麻黄碱的人体药代学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8):1454-1457.

[17]钟志勇,龚奥娣,韩坚,等.用多指标正交设计合并线性回归法探讨芍药甘草汤的最佳配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6):7-10.

[18]唐志书,郭立玮,王斌.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优选PNS/TGCO组分对实验性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影响研究[J].中药材,2010,33(9):1439-1442.

[19]商洪才,张伯礼,王永炎,等.一种适用于中药小复方配伍优选设计方法的建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3):1-3.

[20]杜冠华.丹酚酸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

[21]杨宇杰,陈建双,王春民.山楂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SOD、MDA及PON1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3):196-198.

一、筑建养鳝池和巢穴埂

根据养殖规模,确定池容的大小,池深要求1.8米左右,不浅于1.6米。池子挖好后,池底铺水泥沙浆,池墙用砖或片石砌好,并用水泥沙浆勾缝,以免黄鳝打洞逃走。筑巢穴埂,高0.7~1米,宽0.6米,石缝用稀泥和沼渣填满,作为黄鳝的巢穴和产卵埂。也可在中间开“十”字沟,自然长,宽0.8米,深0.25米,沟底部用水泥沙浆抹面,填一些片石,石缝用沼渣和稀泥填满,同样可供黄鳝在石缝中作穴产卵。

二、饲养管理

1.放料。养殖池及巢穴埂修筑好后,在放黄鳝苗前半个月,向池中投放沼渣肥。将沼渣与稀泥混合投放,厚度为0.5~0.7米,作为黄鳝的饲料及活动场所。填好料后,放水入池,水深随季节而定,一般夏、秋季节0.5米左右,冬、春季节0.25米左右。

2.放养量。每平方米投放每条重约25克的小黄鳝2公斤左右。

3.投料量及投放时机。黄鳝活动的习性是昼伏夜出,夜间活动频繁,所以投料通常在黄昏进行。小黄鳝苗下池1个月后,每隔10天左右投1次鲜沼渣,每次每平方米投15公斤。但要注意观察池内水质,应保持池内良好的水质和适当的溶氧量,如发现鳝鱼缺氧浮头时,应立即换水。鳝鱼喜吃活食,在催肥增长阶段每隔5~7天投喂一些蚯蚓、螺蚌肉、蚕蛹、蛆蛹、小鱼虾和部分豆饼等,投喂量为鳝鱼体重的2%~4%。鳝鱼是一种半冬眠鱼类,在入冬前要大量摄食,需增大饵料的投放量,以保证黄鳝体内储藏营养,满足冬眠需要。

THE END
1.黄鳝养殖技术的实用宝典黄鳝养殖技术的实用宝典 选择优质种苗 黄鳝是指一种生长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陆生爬行动物。为了保证养殖效果,首先要选购优质种苗。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专业的水族市场或者专门的鱼虾交易平台购买到健康成熟的小黄鳝。这些小黄鳝应该有完整的壳、活力充沛、肉色鲜艳且无明显外伤。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528412.html
2.黄鳝养殖技术全解析从选种到放流的专业指南黄鳝养殖技术之初,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品种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不同品种的黄鳝在生长速度、抗病能力、肉质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精确匹配。此外,正确评估水域条件,如水温、pH值、水质等,是保证黄鳝健康成长的关键。 黄鳝饵料制作与管理 https://www.uszlrttkj.com/sheng-zhu-pin-zhong/319629.html
3.鳝鱼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实践在现代农业中,鳝鱼养殖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鳝鱼养殖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水生环境,还逐渐向陆地和半陆地化方向发展,这种方式被称为“干地鳝”或“半干地鳝”的养殖方法。这种新型的鳝鱼养殖技术不仅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减少了对自然水域资源的依赖。 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gong-xiao/434041.html
4.山东黄鳝养殖技艺秘诀与挑战一、黄鳝之美,源于山东 在中国的水产养殖业中,山东黄鳝以其高品质和独特的口味闻名遐迩。它不仅是当地居民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餐馆菜单上的特色美食。然而,黄鳝的养殖并非易事,它需要精湛的手法和深厚的技术积累。 二、种植环境与管理 要想成功养殖黄鳝,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到它对环境的要求。一方面,要选https://www.rdnbq3552.cn/qin-lei-yang-zhi-bai-ke/612256.html
5.鳝鱼繁殖与养殖技术介绍鳝鱼繁殖与养殖技术介绍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阿福看世界 广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越南老表网箱养殖黄鳝,一个网箱产量上千斤,简直就是躺着赚啊 小帅日常 32跟贴 打开APP 网友去养殖场去买虾,看到水池后不想吃了 小孙搞笑 打开APP 农村大叔在家养鱼,眼前一幕养殖界罕见,过不得外国人不放心! 隆科看https://m.163.com/v/video/VVJNBVRSQ.html
6.稻田黄鳝养殖技术概述简介一、引言 在当今的农业发展中,水产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还能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其中,稻田黄鳝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淡水鱼类,其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稻田黄鳝养殖技术进行概述,分析其主要特点、关键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https://www.ohmeeitpe.cn/shui-chan-yang-zhi-zi-xun/362437.html
7.山东黄鳝养殖技艺守护一份江南风情山东黄鳝,作为一种经济性价比高的水产品,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江苏、浙江等地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变化,传统的养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山东黄鳝养殖技术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问题。 https://www.xtssu.cn/mei-ti-bao-dao/659300.html
8.黄鳝养殖技术高效的水质管理与疾病防控措施1.为什么选择黄鳝作为养殖对象? 黄鳝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食用鱼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黄鳝养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然而,如何确保黄鳝健康成长并且提高产量,是很多养殖户面临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黄鳝生长习性和生活环境要求。黄鳝喜欢生活https://www.gelafhotz.cn/qin-lei-yang-zhi-bai-ke/585826.html
9.黄鳝的饵料驯化与网箱养殖技术养殖技术农业技术科普惠农2 黄鳝池塘网箱养殖技术 2.1 池塘的选择 池塘网箱养殖黄鳝,是将网箱设置在理想的池塘中。虽黄鳝对环境适应性较强,但它为底栖生活,喜栖于腐殖质多的浅水水体中,性喜温、避风、避光、怕惊,故网箱养殖黄鳝应选择向阳、避风、水源方便、外界干扰少的池塘,其环境条件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黄鳝的生长,因而养殖黄鳝的网箱所http://www.admin.gspst.com/kphn/nyjs/yzjs/content_24241
10.池塘网箱养殖黄鳝把好“八关”赣州市政府信息公开黄鳝网箱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新型水产养殖业,由于投资少、见效快,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让这一养殖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与提高,根据鳝农近几年的成功养殖经验,总结出黄鳝池塘网箱养殖应把好的“八关”。 1、选池清池关 https://www.ganzhou.gov.cn/zfxxgk/c101017/201002/44b95c98e78b40caa395063e2948ef50.shtml
11.黄鳝泥鳅养殖技术近年来又突破传统养殖方式,开创“防渗膜池无土养殖黄鳝泥鳅”、“网箱养鳝越冬与提前放种”和“鳝鳅与水生蔬菜同池共生”科技创新项目,每月举办黄鳝泥鳅无土养殖创业培训班,周文宗博士亲授返乡创业技能。 2011年周文宗博士偕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南京壹唯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再度携手门户网站《中国水产养殖网》,在南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8a0kfg0.html
12.黄鳝养殖技术方案进入六月,黄鳝养殖进入关键时间,尤其投苗训食阶段直接关系到养殖成败与否,根据笔者近几年来的跟踪观察和实践养殖经验就黄鳝网箱养殖技术简述如下: 一.按苗前的准备工作 1.安装网箱 苗种放养前2~3周必须要将网箱安装好,以便水花生有充分时间生长,越是新开塘越要提早,同时,让网箱能够附着各种藻类,避免苗种入箱时受https://www.360doc.cn/article/6976202_148755963.html
13.黄鳝养殖技术黄鳝产卵孵化管理六措施 养黄鳝,种苗是关键,因黄鳝繁殖技术难度较高,笔者把自己近6年繁殖黄鳝苗的实践经验,归纳如下6条,供参考。(1)选好场地。在黄鳝养殖池里要种植水浮莲、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形式,以利.. 27 2020-01 无公害网箱养殖黄鳝技术方案 一、池塘选择及网箱布局池塘选用常https://www.xcfz.org.cn/cms/list-58.html?page=3
14.黄鳝生产加工制造工艺专利技术01、一种黄鳝养殖的新型方法 002、一种池塘网箱养殖黄鳝技术方法 003、一种黄鳝捕捉笼子 004、一种黄鳝养殖的观察装置 005、一种黄鳝网箱养殖方法 006、一种黄鳝育苗方法 021、稻田养殖黄鳝的方法 023、一种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的方法 025、一种水箱养殖黄鳝的方法 http://jnxhcy.51sole.com/companynewsdetail_128027326.htm
15.白鲢鱼的网箱养殖技术(白鲢鱼的网箱养殖技术与方法)会东网黄鳝网箱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新型水产养殖业,由于投资少、见效快,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让这一养殖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与提高,根据鳝农近几年的成功养殖经验,总结出黄鳝池塘网箱养殖应把好的“八关”。1、选池清池关黄鳝喜温、避风、避光、怕惊,故网箱养殖应选择向阳、避风、https://www.huidongwang.cn/39095.html
16.泥鳅黄鳝养殖技术泥鳅黄鳝混养的技术是什么?(6)篇以上就是大棚黄鳝的养殖技术,这种方式虽然方便管理,但是对经验和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大棚养殖黄鳝可以控温,不用过多考虑季节影响,而且也是可以结合网箱养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看看。想了解更多养殖技术,请关注一农经网。 (一农经整理) 4 . 深水式陆地池立体养鲍技术 https://www.nygq.net/note/post/104209
17.蟹池网箱套养黄鳝试验水产养殖2024年09期随着河蟹养殖规模扩大,同时受市场、病害、极端气候和投入品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单一养蟹的风险逐步增大。为了规避养蟹风险,提高蟹池利用率,探索河蟹养殖增效新模式,从2021年开始,在渔业科技示范户蟹池开展了设置网箱套养黄鳝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机构: 亭湖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领域: 水产和渔业; 关键词: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SCYZ202409013.html
18.仙桃黄鳝游出的新质生产力鳝农网箱养殖黄鳝 “这是我们与省农科院陈道甫专家团队,联手打造的‘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不是很新奇?”张沟鳝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大海笑着介绍。 这种养殖方式的优势在哪?付大海说,通过循环水系统,将养殖用水进行净化、消毒、增氧等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配备智能化控制技术、水质监测系统等技术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216655
19.金鲳鱼的网箱养殖技术另外,要经常检查网箱,严防逃走漏,注意鱼情、水情及病害发生。养殖过程中每隔15-20d测量1次鱼体的生长情况,以便掌握饵料的投喂适量,同时检查鱼体是否有伤。 现在金鲳鱼养殖进入了夏季高温期,水质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做好以上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得做好水质及温度的调节,给予金鲳鱼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81a49689-c565-11ee-902e-04d9f539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