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就有学者研究发现,巴沙鱼(Pangasiusbocourti)曾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冒充鳕鱼出售,它也曾在中国台湾冒充豚鱼登上消费者的餐桌。巴沙鱼自2002年作为其他鱼的替代品风靡美国后,用巴沙鱼"投机"的乱象便逐渐从北美扩展到全世界。
巴沙鱼"冒充"的龙利鱼为何能够以假乱真?巴沙鱼在国内市场上的流通量如何?如今是否还存在商家混淆巴沙鱼和龙利鱼产品标签的行为呢?我们暂且来瞧一瞧。
你吃的巴沙鱼和龙利鱼从哪里来?
图2巴沙鱼跟龙利鱼的外形相差很大
而巴沙鱼以其在生长过程中腹腔内积累有三块较大的油脂而得名,原意为"三块脂肪鱼",是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淡水养殖品种。其实这两条鱼的外形差异非常大,巴沙鱼鱼身较长并且无鳞,头部相对较小,嘴宽眼大;龙利鱼身体扁平、叶状,又像一条长长的舌头,"嘴歪眼斜"都长在一面,还不对称。
在中国市场上,龙利鱼还是以沿海捕捞为主,而巴沙鱼则大多来自进口。至2018年,我国的巴沙鱼进口量已达约2.4万吨,图3便是2019年巴沙鱼前四个主要生产国的产量分布。
2013年自巴沙鱼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后,国内消费者对这条鱼的需求可谓愈来愈强劲。加之关税的减少,中国近年来对巴沙鱼的进口在持续增长,到2018年占到越南巴沙鱼出口总量的23%,是仅次于美国的"金主爸爸"。
你买到的“龙利鱼”是真龙利鱼吗?
根据《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第14条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或者其他食品标准对食品名称没有规定的,应当使用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解的常用名称或者俗名"。巴沙鱼风波的两年后,各商家是否合理合规地在产品上标注了"巴沙鱼"的标签呢?
图4某平台搜索"龙利鱼"时综合排名前100店铺的产品情况
在剩余的89家商户中(近九成),均存在商品名称标注混乱,同时囊括"龙利鱼"、"巴沙鱼"及"湄公鱼"名称混杂,或名称故意误导标注等情况。例如以"新鲜巴沙鱼龙利鱼片冷冻鱼柳","巴沙鱼非龙利鱼","越南巴沙鱼比龙利鱼好"等名称或混杂关键字误导消费者。
图5某电商平台上对巴沙鱼的各种误导性标注
由于刮了皮去了骨的龙利鱼和巴沙鱼极其难辨认,一些商家直接注明龙利鱼柳是巴沙鱼做成的鱼片,然而"柳"在饮食中是指成形的肉块或肉片,把龙利鱼柳说是巴沙鱼肉是现时的指鹿为马,简直是拿着奶茶店的爆爆珠冒充寿司店的鱼籽。
图6讲真,它俩还挺像
更有甚者,直接标注"巴沙鱼,又称越南龙利鱼"、"海产异名重名很常见,名为龙利鱼的海产有两种,一种是巴沙鱼Basa;另一种是舌鳎,小型比目鱼","龙利鱼柳是巴沙鱼做成的鱼片"等文案,意图合理化商家的错误标注,实则加深了消费者对渔品的误解。
图7这样的标注确实难以分辨
少部分商家的解释虽也算良心,注明了自身产品为巴沙鱼而非龙利鱼,但大多店铺销售的巴沙鱼和龙利鱼产品都是以鱼排、鱼片,鱼柳为主,两者混在一块来卖的时候,消费者还是难以辨认。
龙利鱼VS巴沙鱼
值得注意的是,当巴沙鱼和龙利鱼剥去外衣,确实非常容易让消费者混淆。而这种认知上的混淆也间接地鼓励了部分水产市场和餐饮行业将"巴沙鱼"冠名为"龙利鱼"进行销售。那除此之外,二者在蛋白含量、优势矿物元素含量以及氨基酸含量这三方面的表现又有何不同呢?
有研究发现,相比于从越南进口的巴沙鱼,市售的龙利鱼有更高的食用价值[1]。首先是肌肉中粗蛋白质量分数差异明显,龙利鱼肌肉中粗蛋白远高于巴沙鱼。此外龙利鱼肉中呈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味道更加鲜美。巴沙鱼和龙利鱼肌肉中均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矿物元素,但龙利鱼的含量更丰富。
图8巴沙鱼和龙利鱼的营养含量比较
此外,目前进口的巴沙鱼争议较大的是"包冰"和"泡药"。"包冰"是水产品含冰量的俗称,专业术语为"镀冰衣",由于水产品本身特性,冷冻后产品表面极易风干,一般镀冰衣5-10%即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泡药"是指对鱼片的一种常态保水处理方法,通常在水产品加工环节中浸泡保水剂(保水、改善口感、抗氧化)。
"包冰"和"泡药"本身是合法的、常用的水产品加工方式,越南官方2017的最新规定为巴沙鱼鱼片出口最大含冰比例20%,含水量最大86%(巴沙鱼使用三聚磷酸钠(STTP)进行保水)。但从非正规渠道进口的巴沙鱼由于监管的缺失,往往存在的过度"包冰"和"泡药"的现象。目前巴沙鱼的走私现象依旧存在,如何加强监管,打击非法走私等灰色交易,已成为国内巴沙鱼产业的重要治理方向。
一点小提示
相比巴沙鱼,龙利鱼的营养价值确实更高,但市场价格也相应更贵。消费者可以各取所需!
想吃巴沙鱼的朋友,购买渠道合法、标识清晰的巴沙鱼,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质量和安全。
而喜欢龙利鱼的朋友,在巴沙鱼依然披着龙利鱼的外衣在国内市场上大行其道的今天,想要买到真货的话可要加倍擦亮眼睛呀!
参考资料:
[1]姜鹏飞,郭敏强,祁立波等.巴沙鱼与龙利鱼肌肉中营养成分分析及安全性评价[J]
[2]DeceptiveDishes:SeafoodSwapsFoundWorldwide.OCEANA
[3]Bénard-Capelle,J.,Guillonneau,V.,Nouvian,C.et.al.(2015)FishmislabellinginFrance:substitutionratesandretailtypes.PeerJ,2,e714.doi:10.7717/peerj.714
[4]Asensio,L.,Gonzalez,I.,Pavon,M.A.et.al.(2008a)AnindirectELISAandaPCRtechniqueforthedetectionofgrouper(Epinephelusmarginatus)mislabeling.FoodAdditivesandContaminants,25(6),677-683.doi:10.1080/02652030701765731
[6]Cawthorn,D.-M.,Steinman,H.A.,&Witthuhn,R.C.(2012)DNAbarcodingrevealsahighincidenceoffishspeciesmisrepresentationandsubstitutiononthe
SouthAfricanmarket.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46,30-40.doi:10.1016/j.foodres.201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