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14时10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视频采访拉开帷幕。
这场“代表通道”,聆听完每一位代表的发言,想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担当”。
“大国工匠”:责任和成就来自为国担当
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迈进的今天,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栗生锐说,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开始,老师傅们就给我们讲述航发人的故事,并告诉我们年轻人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从一名学徒,到加工中心操作工全国冠军,从辽宁工匠,到中华技能大奖,无数个日夜坚守,千万次技艺打磨,就是为了担负起航发人的责任,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传承。
高超的技艺都是练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因为一次失误,刀具在零件表面划出一道深深的刻痕,这道刻痕仿佛刻在我的心里。为了不犯错,让最简单、最正确的加工成为一种习惯,我就反复训练,直到我的手能感知误差和变化,我的耳朵能听出加工的细微异常,我的眼睛能判断出是对还是错,就像一部机器。到现在,我已经连续18年没再出过一件废品。
结合自己的经历,栗生锐说,我们非常幸运,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技能人才了。我们深深感受到,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下,只要坚持梦想,刻苦钻研,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的责任,就能有多大的成就。
“护航同胞,维护和平”: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第二个回答记者提问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海军某导弹驱逐舰舰长赵岩泉。
据赵岩泉介绍,从2008年12月26日起,中国海军已经派出35批护航编队,为6700多艘商船提供护航任务。2015年,护航编队还执行了也门撤侨任务。他曾经两次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此时此刻,第35批护航编队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回忆起护航期间的故事,赵岩泉印象是同胞们摆脱危险之后,高呼“祖国万岁”的声音。那一份发自内心深处的激动,让他感觉到作为一名中国军人,背后有强大祖国的那种自豪和幸福。更加清楚了,作为中国军人,守护同胞安全的那份责任和重担。
“同胞们的呼号,就是我们最大的自豪。”赵岩泉说,“‘我是中国海军,我正在此区域护航,如需要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这一庄严的承诺从未中断。中国海军始终是这一海域最值得信赖的和平力量。”
担当绿色守门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不让我们砍树了,我们干啥呀?吃啥呀?喝啥呀?还有老婆怎么办呢?后来一看,不是这样,不但是有活干,而且还有钱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50多岁的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局北岸林场职工周义哲用亲身经历为绿色发展理念做了生动的说明。
周义哲在林区生产一线整整工作了40年,砍树砍了35年。当时一个小工队一个冬季能砍两万立方米木头,收入全靠卖木材。2015年4月1日,按照国家的要求,全部停伐了,也就是说不让我们再砍树了。
周义哲说,国家为啥让我们看护林子呢?当时我也不太明白。后来我遇见了一个人,他走错了路,多走出九十公里。他说,没白走,这里山水太美了!等于逛了一趟野生动物园。听了他说的话,我终于明白了,现在我们护林同样是为国家做贡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停伐这一年,我们树越长越粗,越长越高,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了,生态变得越来越好。过去挣的只是卖树的钱,现在我们是管护、抚育、防火、植树造林,工资收入也增加了很多。
周义哲介绍说,在停伐这几年以后,当地林区面积增加了十多万公顷。林区空气好,空气就像一个天然的大氧吧,空气当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际标准的60倍。那还有全中国最大一片北部原始林区,而且是管护最好的。还有一片“黄金养殖带”和“黄金种植带”,种出来的蔬菜水果和养的牛羊,营养是最好的,也是销售最好的。
周义哲说,绿色发展得靠大家来努力,我们大兴安岭林区职工一定会有多大劲使多大劲,一定会保护好内蒙古大兴安岭这片绿色的风景线,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
用上互联网:让新农村的梦想飞得更远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一直在互联网上用短视频宣传家乡,为家乡带货。在这次“代表通道”上,他又谈到了他的互联网梦想。
李君尝到过利用互联网扶贫的甜头。他们村有个贫困户,以前可以说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脏乱差,2015年的时候,利用互联网拍卖,把他家养的两头肥猪在网上拍卖了7600块钱的高价,而当时的市场价最多卖3000块。从这以后,这户人家有了精气神儿,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打扫清洁卫生,养鸡养鸭养猪,现在每年在家里也能挣个2万多块钱。
李君说,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宣传平台、带货平台,而且还为代表履职提供了一个新方式。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履职的时候,他就通过拍视频、开直播的方式,收集了很多对履职有用的意见。20号晚上,他还在抖音直播间开了个群众会。以前开群众会,最多来个百来十人,因为村上都是一些老年人,还有很多年轻人在外务工,那天晚上围观的至少上万人。这对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李君最后呼吁更多有思想、有文化的年轻人回到农村,担当起乡村振兴的重任。
最后通公路的县城:走出大山,改变大山
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格桑德吉是一名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的墨脱人。她亲眼目睹了墨脱县19年来的变化。
2013年扎墨公路的开通,曾经因为交通不便被封闭在大山里的乡亲们的观念一下子转变了,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
如今当地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学校建起了三层教学楼,孩子们有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老师们上课也用起了PPT。在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隔离上网课。党的教育政策越来越好,西藏农牧民子女在全国率先享受到15年免费教育。如今,门巴族孩子们的入学率和孩子们小升初的升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当地曾经的教育目标是“来得了、留得住、有学上”,现在变成了“上好学”。
格桑德吉说,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门巴族更多的孩子走出了大山,改变他们的命运。我名字里的“德吉”是“幸福”的意思。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在党和政府好政策的支持下,我们门巴族和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落实“三个面向”:担当起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重任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总书记讲,“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西迁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百年未遇之大变局,这种民族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展示。
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来“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那就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社会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未来的路怎么走,中国的教育、科技该如何走。
我们这种倒逼计划,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员工的内在动能。一大批世界知名的、著名的学术机构纷纷落户“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组建了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一些中央、地方和企业的攻关项目纷纷落户“创新港”,极大地提升了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向社会经济主战场,一批企业到“创新港”落户,组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正是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创新港”充满了活力。
面对这样多变的世界,我们主动出击,主动作为,敢于创新,敢于担当,这就是“西迁精神”的现实意义所在。正对应了交通大学“交通”两字的内涵——“天地交,而万物通”,我们应该为我们这个时代做出不负于时代的卓越贡献。